羅復堪

羅復堪

羅復堪(1872年-1955年)名惇,字孝瑴,又字子燮、季孺,號照岩、敷庵、復庵、復闇、復堪(一作復戡),別署悉檀居士、羯蒙老人、鳳嶺詩人,作畫署名曼淵,室號三山簃,廣東順德人,中國書法家、畫家、詩人,中華民國時期北京“四大書家”之一(其他三位是寶熙、邵章、張伯英)。他是羅癭公的從弟,康有為的弟子。早年與堂兄羅癭公從康有為受業,后肄業於京師譯學館

個人經歷


羅復堪,名惇,字照岩,復堪是其別號,又號敷庵,晚年另署羯蒙老人、悉檀居士。順德大良人,生於清同治十三年(1874),與羅癭公(惇曧)為叔伯兄弟,而且同是萬木草堂康有為先生的弟子。羅復堪曾就讀於廣雅書院、京師大學堂譯學館。早年在吉林某幕府任文秘之職,晚年在國立北平藝專及北京大學文學院執教書法,解放后受聘為中央文史館館員,1955年逝世。
羅復堪自幼喜習書法,十二歲開始學歐陽詢《皇甫府君碑》,十五歲又改習顏體,十八歲后潛心臨習漢魏六朝碑刻及各家書體,尤得力於《石門頌》、《曹全碑》、《月儀帖》和《急就章》等。認為《石門頌》能活氣逸神致古,性情柔弱膽怯者無由問津。他善於吸取各家之長,使之融會貫通於筆底,成為一代章草名家。羅復堪的章草,古樸雍容,剛健峭勁,風骨稜稜,筆鋒活利有如刀截劍削,絕無荏弱之態。陳永正《嶺南書法史》在論及羅復堪時說:“復堪章草古雅雍容,其源出史游《急就章》、索靖出師頌》,故得其剛健之致,然用筆則時采連綿草法,筆力峭勁,即所謂熟極而流者。復堪跋宋仲溫書張氏用筆十法,盛稱其‘精熟’,這也是復堪在書藝上的追求,在剛健峭拔中加入宋克的輕快流利,融會貫通,遂能自成一家。”民國初所鑄銀元的“壹圓”二字即出於羅復堪手筆。早年北京出版的《藝林月刊》、《藝林旬刊》中常有羅復堪的題字和作品,報刊上並譽之為“現代章草第一人”。當代書法大師啟功先生曾說,“當時習章草者共推羅復堪先生”,可見其功力深厚和為人推崇的程度。
羅復堪酷愛章草之作,為了使章草一體能得到發揚光大,他畢生苦學不輟,老而彌堅,七十多歲后左臂病殘不能伸直,仍每日揮毫練墨,從不間斷。他不僅學而不厭,而且誨人不倦,對登門學藝者不厭其煩、循循善誘。他曾作《論書示門人六十首》,以其真知灼見的書學理論教導學生,其中一首云:“讀盡千碑書始成,初從博涉后專精。此中貴有詩書氣,方信人非浪得名。”常言道:“字如其人”,羅復堪的書法筆力瘦硬,有如峻拔之蒼松,又如清癯之高士,他的品格也剛正無私,對於那些市儈氣十足而偏要妄稱為書法家之流,他鄙夷不屑,決不為他們品題頌揚,表現出高尚的道德情操。可見書法一道除了功力之外,文學與道德修養是不可或缺的。
羅復堪精於書法之道,閑中亦以著述自遣。其詩得力於宋人,風格追效李義山李商隱)、陳後山陳師道)、黃山谷(黃庭堅),因自號居室曰“三山簃”。其著作有《三山簃詩存》、《三山簃學詩淺說》等。康有為先生曾對其詩稿進行批改和刪削,並有贊語云:“曳弓發矢,善於控縱,沈追健舉,瘦硬通神,比興深永”。詩稿由羅復堪親筆抄寫,後送贈燕京大學(北大)圖書館,被作為善本收藏。《三山簃學詩淺說》為羅復堪晚年所書,該書有香港的影印本,筆力老健,當代書壇,罕有其匹。除了擅於書法,羅復堪還精於繪事,曾臨摹明代畫家宋珏的江亭秋暮圖山水卷。所繪花卉,追蹤青藤(徐渭)、白陽陳淳),畫中有書,清爽脫俗。陳聲聰《兼於閣詩話》中說,羅復堪“其畫最佳,人鮮知者。偶作設色花卉,或白描雙鉤,雅健無匹”。但所畫不輕易示人,且存世不多,彌足珍貴。北京大學書畫協會會長張辛認為:“北大歷史上的名書法家只有章梫金息侯、羅復堪、沈尹默等寥寥幾人而已。李志敏先生是改革開放新時代第一人。”
民國初年在財政部泉幣司供職,鑄有袁世凱頭像的銀幣“壹圓”二字即出其手筆。后長期在北京藝專和北京大學文學院講授書法。新中國成立後為中央文史館館員。擅長章草。

個人作品


著有《三山簃詩存》、《三山簃學詩淺說》、《書法論略》等。
羅復堪書畫作品
羅復堪書畫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