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大谷吉繼的結果 展開

大谷吉繼

日本戰國時期武將、大名

大谷吉繼(おおたによしつぐ Otani Yoshitsugu,1559年1月12日—1600年10月21日),又名吉隆,日本戰國時代、安土桃山時代的武將和大名,豐臣家臣,越前國敦賀城城主,父親為大谷盛治,母親為北政所的女侍東殿,幼名紀之介。

天正十一年(1583年)織田家老柴田勝家和豐臣秀吉對立表面化引發賤岳之戰。此時大谷吉繼成功將當時柴田方的長浜城城主柴田勝豐遊說,立下足以和賤岳七本槍匹敵的大功。天正十三年(1585年)7月授予從五位下刑部少輔。此後被稱為“大谷刑部”。天正十四年(1586年)在九州征伐中和石田三成一起擔任兵站奉行提供後勤支援而立下功勞。天正17年(1589年)授予越前國敦賀郡,南條郡,今立郡5萬石成為敦賀城城主。天正十八年(1590年)在小田原合戰中擔當從軍,接下來的奧州征伐中在出羽擔任檢地的任務。文祿元年(1592年)在“文祿・慶長之役”中擔當船奉行,掌管船舶的調度以及運輸物資。文祿三年(1594年)參與建造伏見城慶長三年(1598年)8月豐臣秀吉死後,與五大老之一的德川家康接近。石田三成舉兵后,不忍背叛好友而加入西軍。

關原之戰中,追擊小早川秀秋時,脅坂安治、朽木元綱、小川祐忠、赤座直保四隊4200人皆叛變投靠東軍,大谷軍被包圍,西軍也因此潰敗。最後切腹自盡,享年42歲。切腹後頭顱由湯淺五助砍下埋葬,未被德川軍發現。大谷吉繼是“麻風病”患者(也有是卟啉症患者的說法),因此平時用白布蒙在臉上。

人物詳解


身世之謎

對於大谷吉繼的出身,歷來有兩種說法:近江說與豐后說。
一說吉繼之父為近江六角家臣、大谷村的武士大谷伊賀守吉房。吉房原為六角舊臣,六角家滅亡後跟隨淺井,后又出仕木下秀吉。近江大谷家是代代居住於大谷村的武士家族,而大谷吉繼也是在近江觀音寺被秀吉錄用,因而便有了吉繼為大谷吉房之子的說法。是為近江說。
豐后說則認為,吉繼之父是豐后大友家臣大谷盛治。在天文·弘治年間大友家內亂不斷,此時離開豐後轉投他國的家臣很多,或許正是這時盛治來到了尾張,並出仕了織田。是為豐后說。
大谷吉繼的父親雖有諸多疑點,但吉繼之母東殿的身份是毫無疑義的。東殿是尾張清州人,之後做過北政所的侍女,與秀吉是同鄉。

轉戰各地

天正五年(公元1577年),秀吉被任命為中國方面軍司令官,進駐姬路城。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文中所用日期均為和歷),秀吉進攻赤松政范守衛的播磨上月城,在擊敗上月城援軍三木通秋部后,政范於十二月五日開城投降,是為“第一次上月城合戰”,據說此役便是平馬(大谷吉繼)的初陣。
這裡還有一則吉繼與織田信長的逸話:某日,大谷平馬受北政所之託前去辦事。路上巧遇正在為非作歹的森長可,長可是織田家中有名的勇將,因勇武而被稱為鬼武藏。當時,周圍的人懼怕長可的武力而不敢上前制止長可,而平馬見狀,立刻站了出來,將森長可打敗。之後,此事被信長聽說,信長不僅沒有對平馬發火,反而說平馬和年輕的時候的自己很相似,隨即將象徵著高貴的織田家的“一對蝶”家紋下賜給他,平馬當即感激得熱淚盈眶。這便是大谷“一對蝶”和“違鷹羽”兩種家紋的原因。
在秀吉轉戰中國各地時,平馬一直在軍中,但並未建立任何功勞,與當時頻頻獲得感狀的加藤清正、福島正則等人可真謂是天差地別。天正十年(公元1582年)五月,秀吉進攻備中高松城,在水攻時,平馬僅僅是監督民夫築堤。在隨後的山崎合戰中,平馬也只是守衛本陣沒有參與作戰。
平馬獲得的的首次功勞,是在同年十二月,於賤岳合戰前調略了長濱城守將柴田勝豐。在秀吉表現出奪取織田家天下的慾望后,織田家舊臣柴田勝家瀧川一益織田信孝站了出來,組成了秀吉包圍網。為了撕破這張包圍網,就必須奪取將各勢力連結起來的長濱城。平馬了解了秀吉的意圖后,自告奮勇地只身前往長濱城勸說柴田勝豐倒戈反叛。而勝豐正巧不滿養父勝家偏愛柴田勝政,半天的交涉后,勝豐同意投向羽柴家,並向秀吉獻上了長濱城。平馬賭上性命進行的行動獲得了成功。長濱城的失去使得柴田勝家與各反秀吉勢力分隔開來,給予了秀吉逐個擊破的機會,為他最終消滅參與包圍網的諸勢力奠定了基礎。
在勸說勝豐投降后,秀吉的矛頭轉向了岐阜的織田信孝。在秀吉的武力威脅下,信孝交出家臣稻葉一鐵作為人質,向羽柴家表示服從。此時被北陸大雪所圍困而不能出兵的勝家只能幹著急。次年也即天正十一年(公元1583年)的一月,秀吉又南下進攻伊勢的瀧川一益。三月初,在積雪消融之際勝家終於出兵三萬南下,正在圍攻一益居城長島城的秀吉連忙率五萬大軍回師北上,在近江志津岳布下陣勢,欲憑藉兵力優勢與勝家展 開決戰。僵持之際,勝家在暗地裡進行調略,向原柴田勝豐家臣山路正國許諾丸山城十二萬石的俸祿,誘使正國倒戈。三月底,岐阜的信孝宣布加入柴田方陣營,並向美濃大垣城進軍。秀吉正在為勝家的計謀苦惱時,軍師黑田孝高獻上了引蛇出洞之計:秀吉自領大軍向美濃進發,假意攻打信孝,以使得柴田軍認為秀吉本陣空虛而攻擊志津岳,達到與柴田軍儘快展開決戰的目的。在秀吉向岐阜出陣后,持觀望態度的山路正國選擇投向勝家,與南下的佐久間盛政合力攻下中川清秀守衛的大岩山砦,砦守將中川清秀戰死。擔任岩崎山砦守備的高山重友和山岡景隆也早與勝家有密約,在大岩山砦遭受攻擊時並沒有前往救援,而是撤退到了木之本。從內應者頻出的情況中可見當時羽柴家家臣團的離散程度,表明羽柴軍急切尋求主力決戰的決策是正確的,拖得越久,反叛者越多。
在美濃大垣城得到消息的秀吉大喜過望,立即率一萬五千人向賤岳急行軍。秀吉命令平馬負責籌集軍糧,平馬率數十名足輕走在隊伍前方,以兩倍的利息向沿途豪族和富農籌集了大量乾糧,並沿隊伍向後分發乾糧,使全軍在兩小時之內吃完午餐,保證了行軍速度。次日深夜,羽柴軍抵達木之本,集合了部隊後向佐久間盛政的大岩山砦發起了總攻。
此戰,秀吉將先鋒這一光榮的任務交給了石田三成、大谷平馬和一柳直末三人,可見平馬在說服勝豐投降和籌集軍糧兩件事中的表現令秀吉十分滿意,開始受到重用。凌晨石田·大谷隊向大岩山砦發起夜襲,在逼迫佐久間盛政隊後退之後,又轉而攻擊前來救援的柴田勝政隊,迫使勝政反而要求盛政回軍救援自己。激戰之際,柴田方的前田利家突然由賤岳撤退,大大地打擊了柴田軍士氣,此時柴田·佐久間隊終於支撐不住,隊伍崩潰。這時,原本在守衛本陣的秀吉馬回眾(衛隊)福島正則等七人領兵越過賤岳山,展開對柴田軍的追擊。幾乎同時,羽柴秀長隊也擊破了柴田勝家本隊,柴田軍總崩潰。
戰後,秀吉給馬回眾福島正則、加藤清正、加藤嘉明、脅坂安治、片桐且元、平野長泰、糟野武則(糟谷武則)、櫻井佐吉、石川一光九人親手書寫了感狀,並各加封三千石俸祿(福島正則為五千石,石川一光為一千石)。而作為先鋒擊潰柴田勝政和佐久間盛政隊伍的石田三成和大谷平馬不僅沒獲得加封,甚至連感狀都沒拿到(在幾個月後兩人分別獲得五千石和兩千石封地,以為補償)。而作為馬回眾的福島正則等人沒有履行守衛本陣的職責,讓總大將冒著被敵軍殺死的危險擅自率軍追擊(據說還做出了妨礙石田·大谷隊追擊的下作舉動),卻得到了豐厚的賞賜,為此三成和平馬自然滿腹牢騷。福島正則等人拿著在追擊戰中繳獲的大量敵軍大將首級向秀吉邀功,而不了解戰場具體情況的秀吉自然認為是馬回眾立下的大功。為此,三成四處以譏諷的語氣宣傳“在賤岳山的敵人潰敗后,進行了方便輕鬆的行動,還一個勁地扯我們後腿”的七名武士(福島正則、加藤清正、加藤嘉明、脅坂安治、片桐且元、平野長泰、糟野武則)為“七本槍”。結果陰差陽錯,“賤岳七本槍”反而被他人認為是對那勇敢的七名武士的讚揚的稱號,使得被稱為“賤岳七本槍”的七人作為勇敢武士的形象流傳至今。
天正十二年(公元1584年),秀吉與德川家康進行了小牧山·長久手合戰,迫使家康屈服,使領地規模恢復到與本能寺事變之前的織田家類似。大概就是在這個時候,平馬患上了不治之症癩病,臉上皮膚潰爛,只好用面紗遮蓋臉部的惡瘡,僅留出兩隻眼睛。天正十三年(公元1585年),秀吉將自己名字中的“吉”字下賜給大谷平馬,平馬遂改名大谷紀之介吉繼。同年,秀吉就任正一位關白的高位,任命了十二名家臣為各部門官員(打個不太恰當的比方就是首相組閣),吉繼受封了從五位下刑部少輔的官職,因此他也被稱作大谷刑部,同時也獲加封俸祿三千石。同年,與秀吉、三成、增田長盛等人一起到有馬溫泉泡澡。有馬溫泉是著名的“太閣的湯殿館”,從天正十一年到文祿三年(公元1594年)間秀吉一共來此地九次。不僅是用於保養身體,有馬溫泉也在社交方面支撐著秀吉的天下。由此可見秀吉已經把吉繼當作自己的親信、心腹看待。
天正十四年(公元1586年)一月,大坂町內出現連環殺人案件。隨即傳出“千人斬”的謠言,說吉繼為了醫治自己的癩病,要殺死千人,喝下千人的血治病。謠言傳得沸沸揚揚,而秀吉則絲毫不為所動,只是命令加強治安,懸賞緝捕“千人斬”犯罪嫌疑人。同年三月,真正的殺人犯被抓住處刑,謠言方才平息。由於迷信和對惡疾的恐懼,民眾把矛頭指向患癩病的吉繼並不奇怪,不過秀吉的舉動卻很是難得。
同年六月,三成受命擔任界奉行,吉繼為輔佐。界鎮是大坂城南的繁榮港口,羽柴家軍資金的一大供給地,也是秀吉選擇在大坂築城的目的之一。界鎮不僅聚集了豪商和文化名人,更常有南蠻(歐洲及其殖民地)商人到來,不必說,擔任管理界鎮的人必須是最善於處理政務的。三成和吉繼果然不負重望,在兩年的任期內使界鎮更加繁榮。《石田三成傳》中甚至稱“不用說京都和大坂,就是與歐洲的城市相比也毫不遜色。”
天正十五年(公元1587年),秀吉發動了九州征伐,吉繼被任命為兵站奉行。兵站奉行,就是維持和增進參戰部隊的戰鬥力,支援作戰的工作。具體工作主要是調運兵糧等物資、搬運和醫治傷兵,通俗說來就是後方補給司令官。兵站和兵站奉行是動員龐大兵力、進行遠征時所必須的。從天正十五年正月秀吉發布“九州侵攻令”,到四月島津義久降伏,這四個月期間的二十萬兵馬、一百多萬石糧草以及其他物資的調配進行得十分流暢,並無任何一部軍力有糧草缺乏或兵士疲憊無法繼續戰鬥的情況,戰報的傳遞也是非常及時,足以說明吉繼這個補給官當得相當出色。
據說在天正十六年(公元1588年)左右,吉繼前往三成居城佐和山城訪友,此時三成正準備修繕佐和山城的城牆,吉繼遂對三成說:“城堡即使很堅固,即使有 許多小砦環繞也是起不到什麼作用的。你不需要去請人修理城堡,只要你品德高尚便可。天下皆歸附於有德之人。古人云‘地利不如人和’,修理城堡這種事實在是 沒有必要去做的啊。”隨後三成便打消了修理城堡的念頭。之後,吉繼又告誡三成道:“你實在是天下中少有的富有才能的人,不管是如何有才能的人與你比較,都不能超過你。不過,重要的是謹慎處世,不要被別人嫌惡,沒有做到這點,就是你與偉人們的區別。”吉繼真心希望三成多交朋友,少樹敵人。吉繼是能夠直言相勸的諍友,只可惜三成沒有能夠銘記在心啊。

東國出陣

天正十七年(公元1589年)八月,吉繼獲得越前敦賀五萬七千石封地,接替病死的蜂屋賴隆成為了堂堂的敦賀城主,同時也作為代官管理著周邊十萬石的豐臣家藏入地(直轄領地)。敦賀是近畿與北陸的連接點、戰略要地,且境內有“天下三關”之一的愛發關,秀吉只有將吉繼安排在這裡才能使自己放心。不過由於吉繼身為奉行,經常奔波於各地,留在敦賀的日子加起來不到兩年,所以敦賀一般交予家臣打理。儘管如此,敦賀領民也給出了“吉繼受大眾愛戴、智勇兼備、明辨是非、世人皆稱其賢”的極高評價。同年十月,發生“名胡桃城奪取事件”。十一月,秀吉命吉繼為使者前往德川家康處探聽該事件的情報。十二月,秀吉向不遵從“總無事令”的北條氏政宣戰,開始組織討伐軍。次年(天正十八年,公元1590年)二月,多達二十二萬人的北條討伐軍從京都出陣,史稱“小田原征伐”,吉繼再次被任命為兵站奉行。小田原征伐初期,北條軍的游擊戰法造成了豐臣軍的補給困難,山中城和韮山城也讓秀吉吃了不少苦頭。四月,豐臣軍終於兵臨小田原城下,在石垣山上建築了石垣山城作為本陣,之後秀吉分兵多路作為別動隊,攻略關東諸城,以孤立小田原城。關東玉繩城、江戶城、小金城、臼井城、本佐倉城、河越城、岩付城次第陷落。六月,三成受命領兵兩萬三千 人,作為別動隊之一攻略忍城,這是三成首次作為一軍的大將參戰,副將為長束正家、佐竹義重、宇都宮國綱、結城晴朝、大谷吉繼和真田昌幸等人,其中不乏久經沙場的名將。守城部隊不過三千士氣低落的農兵,而且城主成田氏長被圍困在小田原城內,城守將居然是名女將——氏長之正室太田天。儘管忍城是關東七名城之一,但無論從哪方面來看,此戰豐臣軍將毫無懸念地獲得勝利。
忍城選址在忍川附近,城堡周圍環繞著因忍川形成的自然沼澤地,使攻城部隊難以行動。忍城四周地形平緩,本丸所在地是附近僅有的高地,因而在忍川泛濫時周邊地區全部被淹沒,惟有忍城不會遭到水害影響,因此得別名浮城。因浮在水上的忍城好似巨龜的龜殼,又名龜城。
正如上面所介紹的,忍城雖地勢低洼,但難以對其使用水攻,然而出發前秀吉指定三成要對其進行水攻。六月五日,三成雇請十萬民夫開始築堤,並將原先該地用來防水的數里堤壩利用起來,六月十四日建成新堤,長達28千米,後世稱其為“三成堤”。正在築堤中,三成與吉繼等副將們反覆討論,認為不適合採用水攻。六月十二日,三成上書秀吉委婉地指出不應使用水攻,並附上地圖,該書狀大意為:”對忍城的攻擊已經大體準備好了,然而部下諸將不斷爭論,不能統一意見決定使用水攻。”
然而秀吉在二十日的回書,大意為:“建築大型堤壩時,要注意天氣情況,要經常派使者查看天氣。”“帶領諸將去參觀水攻的情景。”,仍然要求三成進行水攻。
雖然知道水攻並非良策,但面對堅持採用水攻的秀吉,三成只好執行命令,引元荒川和利根川之水入忍川,結果由於梅雨,築好的堤壩突然崩塌,洪水倒灌入三成陣中,淹死士兵兩百七十餘人,太田天也趁機領兵殺出,三成只好無奈終止水攻計劃。半月之後得淺野長政六千援軍,再行進攻忍城,雙方打成平手。又數日,北條氏政投降,三成才得以要求忍城城主成田氏長勸說夫人開城,忍城攻略以徹頭徹尾的失敗告終。
水攻需要大量的費用和準備時間,而且水攻過後城堡附近的旱田水田將全部變為荒地。依當時的情況來看力攻甚至僅需施加壓力就能解決問題,水攻是下下之策。然而秀吉在看過三成送來的書狀和地圖后,仍固執地採用水攻,也自有他的理由。好大喜功的秀吉帶來二十二萬大軍,不只是為了消滅北條,要消滅北條的話十萬兵力足矣,他的目的是殺北條氏政之雞,儆東國諸將之猴,因而小田原之役在某種程度上是表演。秀吉在石垣山上的樹林中,花兩個月時間秘密建造了一座石垣山城,建成后在一夜之間砍光山上樹木,使城堡顯露出來,就好象是在一夜之間建好似的,史稱“石垣山一夜城”。同樣,水攻忍城也是為了炫耀自己的軍力和手段多樣化。不難看出這兩出奇計是在模仿他之前的兩大得意之作“墨股一夜城”和“水攻高松城”,然而忍城附近地勢平坦,所用堤壩的長度是高松城的四倍 多,水攻實在是勉為其難,因此水攻失敗的責任大部分在於秀吉,而不是三成。用《石田三成的真實》中的話來說就是:“面對上司無理的命令,以必死的決心執行命令的三成的姿態,正體現出與現代類似的企業中間管理層的悲劇。”
為這出悲劇負責的只有可能是三成,而不是秀吉。背上了黑鍋的三成遂淪為全國的笑柄,被加藤清正等人譏笑為“戰下手(即拙劣的指揮者)”。
消滅了北條家的秀吉,開始向奧羽諸勢力舉刀。七月到八月間實施了稱為“奧州仕置”的封地大變更行動。小田原落城翌日,秀吉即下達了“會津出陣令”,率兵開往北方。七月二十六日,秀吉在宇都宮城停留,發布了對東北各大名的處置命令:最上、佐竹等積極參與小田原征伐的大名獲得了本領安堵;大崎、葛西等對秀吉的命令置若罔聞的大名被剝奪了領地;而伊達家由於之前違反“總無事令”進攻佐竹家,且小田原征伐時姍姍來遲,領地被削去了三分之二,並將那些領地交給了親信蒲生氏鄉和木村吉清,成為安插在奧州的眼線。

文祿之役

平定了日本,秀吉把眼光放在了西方的朝鮮和大明上,他於天正十九年辭去關白一職,自稱“太閣”,將全部精力投入到備戰朝鮮中。文祿元年(公元1592年)正月二十六日,秀吉發布了進攻朝鮮的命令,以肥前名護屋城為本營(后因秀吉染病而遷至伏見),總動員兵力二十五萬,號稱五十萬,實際派往朝鮮的兵力共十七萬六千二百五十人,號稱三十萬,其中吉繼的敦賀出動一千兩百人。
二月初旬,秀吉在動身前往名護屋城前,在京都召集了大谷吉繼、石田三成、增田長盛三人,於神谷宗湛的茶亭中召開了小型茶會。秀吉在茶會中任命三人為朝鮮奉行,主要負責將一切情報彙報給秀吉,並將秀吉的命令具體化實施,名義上只是軍監,職權上卻相當於代官,同時也負責調配運輸船隊,因此又被稱為“船奉行”。同月二十日,三名奉行隨秀吉一同前往名護屋城。六月三日,吉繼等三名奉行出帆前往朝鮮,十二日到達釜山,與之同行的還有陸軍第二梯隊七萬人。直到七月十六日三人抵達漢城時,朝鮮全境已基本落入日軍之手,加藤清正甚至攻入了大明國內,明朝的五千援軍在平壤被小西行長全殲,可謂勢如破竹。在陸軍形勢一片大好的時候,日本海軍部隊卻是一敗再敗,閑山島一戰遭重創后,秀吉便禁止海軍主動出擊,要求海軍轉為依靠沿岸陸軍協助的防禦戰術。
既然已經攻取了地區,下一步自然是管理。八月七日,三名朝鮮奉行與司令官宇喜多秀家、黑田孝高父子、小西行長在漢城舉行了軍議,議定將朝鮮八道分給八位司令官管轄,稱為“八道國割”。平安道分給小西行長,咸鏡道分給加藤清正,黃海道分給黑田長政,江原道分給毛利吉成,忠清道分給福島正則,全羅道分給小早川隆景,慶尚道分給毛利輝元,京畿道分給宇喜多秀家。此時除了西北的平安道、西南的慶尚道和全羅道之外,朝鮮已經基本平靜下來,各國領主的工作重心轉向了掌握民心。由於小西行長在進攻 漢城時,不慎將掌隸院的奴婢(奴隸的一種)名冊燒毀,朝鮮的奴婢們視日軍為解放軍,自然歡欣鼓舞,而其他的下層民眾也有這樣的言語“人心怨叛,與倭同心耳。”、“我民亦曰:倭亦人也,吾等何必棄家而避耶?”,可見日軍的這一工作還是比較成功的。加藤清正制訂的 《朝鮮國租稅牒》也被推廣於朝鮮全境,逐漸完善了日本的殖民統治。漢城軍議后的四個月,吉繼等人就在四處奔波進行檢地中度過了。
十二月二十日,明朝抽調全國精銳,組成了四萬東征軍,由名將李如松掛帥,跨過鴨綠江,徑直殺向平壤。文祿二年(公元1593年)正月五日,明軍包圍平壤,激戰數天後小西行長敗退,返回漢城。三奉行緊急組織軍議,決定在漢城進行防禦戰,命令日軍各部在漢城集結,並放棄北方的咸鏡道,召回了孤軍深入的加藤清正 第二軍。黃海道的大友吉統一聽到行長戰敗的消息就慌了,撇下黑田長政便向南邊逃跑,要不是三成一道命令把他拉到漢城來,他可能會一口氣跑回豐后老家。這實在是給吉繼等奉行們果斷而正確的戰略部署出了一個不小的難題。
正月二十一日,明軍抵達漢城西北的碧蹄館,日軍亦由漢城出發迎戰。二十四日午前,明軍先鋒查大受隊三千人與日軍先鋒立花宗茂隊三千人交戰,立花宗茂敗退。午後,明軍分左、右、中三隊前進,與日軍第二陣小早川隆景開始作戰,隆景假裝不敵向後退去,明軍追擊時中了石田三成、大谷吉繼隊的埋伏,頓時引發混亂。石田·大谷隊將六千明軍團團圍住,立花宗茂和小早川秀包兩隊從側面穿插突擊,一時之間大將李如松幾乎喪命,多虧部下李有升、李如梅等捨身相救才得以保住性命。戰至二十六日,明軍後續部隊才趕來救援,三成遂下令撤圍,明軍僅剩千餘騎逃回。
據說此戰中吉繼親自來到前線指揮戰鬥,吉繼近臣大驚失色,抓住吉繼的袖子勸諫道:“此處彈丸橫飛,極為危險,萬一被擊中就不妙了,大人請退到我軍陣營後方 吧。”吉繼頭也不回地說道:“命運決定人的生死,如果並非該終結我性命的那支箭矢(彈丸),即使這樣如雨般的槍彈又能奈我何?”,堅持留在前線指揮部隊衝殺。果然,直至戰鬥結束,吉繼身上沒有一處負傷。碧蹄館一戰後,死裡逃生的李如松再也不敢小覷日軍的戰力,兩軍就此進入僵持狀態。此時,日軍運輸船隊屢遭襲擊,補給逐漸跟不上,而明軍大敗后銳氣受挫,急需休整,兩方議和的呼聲逐漸高漲。
二月十日,日軍以宇喜多秀家為總大將,率兵三萬進攻漢城西方的幸州,三成、吉繼均在軍中。幸州城由朝鮮將領権栗把守,城守軍僅有兩千人。日軍本以為數日便可攻落幸州城,但権栗異常頑強,利用鐵炮、弓矢、落石、沸水進行反擊,據說還動員了城內女性搬運石塊來幫助投石戰。因為多次力攻失敗,損失頗大,且三成也 在作戰中為弓矢所傷,日軍撤回漢城。擊退兵力超出自身近十倍大軍的権栗,不久就被任命為領議政的高官(相當於丞相),而幸州之戰也與第一次晉州城合戰、閑山島海戰一併稱為朝鮮方的三大捷。幸州山城戰敗后,秀吉親自下令要求朝鮮三奉行與明朝談判,清正等堅決主戰派這才不再反對和談。
當時日軍諸將因吃到敗仗、計劃相矛盾而有所不和,被吉繼及時察覺(一說三成),吉繼與秀家一起召集了小西行長、加藤清正等十六名將領,立下誓約,約定在朝諸將要同心協力,一致對外,大小事務均由十六人一同商討決定。此舉暫時性地修補了將領們之間的矛盾,慶長之役時雙方矛盾再次激化,徹底分裂為“文治派”和“武斷派”兩大派系,內訌不斷。可是就當時情況而言,吉繼也無法再做得更多。
三月十五日,明使謝用梓、徐一貫、沈惟敬三人與朝鮮三奉行開始談判。談判結果為:1.明派使節去名護屋會見豐臣秀吉。2.明軍撤出朝鮮。3.日軍從漢城撤 軍。4.日軍交還被俘的兩名朝鮮王子和其他被俘官吏。四月,日軍撤至釜山附近。五月十五日,在三奉行陪同下,明使在名護屋會見秀吉。但秀吉並沒立即表態願意進行和平談判,他知道這個時候進行談判,大明國肯定不會同意割讓南朝鮮四道給自己,所以他正在籌劃一場戰役,要讓明軍吃點苦頭。六月十六日至二十九日,秀吉精心策劃的第二次晉州城合戰以勝利告終,秀吉立即與明使開始和平談判。而接下來發生的事眾所周知:因語言不通,實際進行交涉的只有沈惟敬和小西行長。
出使前明朝神宗皇帝給沈惟敬定了三條交涉的底線:1.日軍全部退回國內;2.日本不準向朝鮮要求進貢;3. 日本發誓不得再入侵朝鮮。
而秀吉向行長提出的條件是:1.迎娶明朝的公主為天皇后妃;2.重新開展勘合貿易;3.日、明兩國掌權的大臣發誓互不侵犯;4.將朝鮮一分為二,日本歸還朝鮮的北部四道和國都漢城;5.朝鮮將王子和幾名大臣留在日本做人質;6.俘虜的兩名王子還給朝鮮;7.朝鮮國王的重臣代代宣誓不背叛日本。
但是接下來雙方的和談卻出現了無比荒唐的發展。沈惟敬是商人出身,生年生地均不明,正逢上同為商人出身,在界從事貿易的小西行長。然而兩人在比對雙方給出的條件之後,認為和議無論如何進行,都不可能使任何一方滿意。兩人為避免和談失敗,導致各自歸國后失寵甚至背上“通敵”的罪名,就私下偽造和談成功的證據:小西行長偽作了“關白降表”,並派親信小西如安與沈惟敬一同前往北京遞交降表,另一方面向秀吉報告稱明朝同意日本方的條件。
接著八月,侵朝日軍得到明朝向日本屈服求和的消息後撤回了絕大部分軍隊,僅剩一千多人留守;相對的,明朝軍隊得到了日本投降的消息后也基本全部撤出朝鮮,文祿之役結束。
就在吉繼隨明使歸國后,秀吉對吉繼擔任朝鮮奉行時的功勞讚不絕口,說出了那句著名的令吉繼身價倍增的話:“吉繼可以輕鬆自如地指揮一百萬大軍。”緊接著的慶功茶會上,吉繼因過於緊張,不慎將鼻涕滴入面前的茶碗中,這一下茶會上喜氣洋洋的氣氛頓時變得十分凝重。由於一次茶會中只使用一個茶碗,一人喝罷便傳遞給下一人使用,因為對疾病的恐懼,豐臣家諸將本來就惟恐避之不及,坐都不願坐在吉繼身邊,更不用說去使用吉繼用過的茶碗,於是一個個你推我搡,不願接過茶 碗。吉繼尷尬地拿著茶碗,強忍著痛苦只是低頭不語。這時一直在觀察諸將表現,為吉繼暗自難過的三成,走到吉繼席前,向吉繼說道:“刑部(吉繼官職),把茶碗給我吧。我的喉嚨已經乾渴難忍了。”隨即接過茶碗,彷彿沒事一般地一飲而盡。此夜,有人在吉繼的屋外聽到隱約傳出的哭聲,可能這時,吉繼就已經暗自打定主意要用生命報答三成的大恩了吧。
文祿二年九月五日,在從名護屋歸國的路上,吉繼及其家人東(吉繼之母)、小石、德、小屋(吉繼的三個女兒)一同參拜了太宰府天滿宮,為家族祈福。吉繼向天滿宮獻上兩面名為“鶴龜文懸鏡”的寶物,現存一面,為福岡縣珍藏。
天正十八年(1590)的大谷吉繼領
天正十八年(1590)的大谷吉繼領
文祿三年(公元1594年)正月,秀吉開始在伏見築城,吉繼被任命為作事奉行(負責建築和維護城堡的最高職務),總管築城事宜。慶長二年(公元1597年)的二度侵朝戰爭·慶長之役中,吉繼沒有出陣,而是在伏見城中履行奉行職務,由部下擔任名代(代替大將出戰)駐紮在名護屋城。同年閏七月的伏見大地震后,繼續擔任新伏見城的作事奉行,再次築伏見城。一個多月後,吉繼因過度操勞、病情加重、無法繼續工作,辭去了作事奉行的職務。九月二十四日,秀吉在德川家康、富田知信、織田有樂齋等七人陪伴下作客伏見吉繼屋敷,贈與吉繼太刀、馬、金鞍具、腰物(短刀)、小袖(一種和服)各二十件,另有百兩白銀,百卷綿花,以表彰吉繼數年來擔任作事奉行的功績。茶會中由吉繼之子大谷吉勝為秀吉獻茶,據說其茶道技藝還當場受到了有樂齋的褒獎。茶席后,與棋藝名手本因坊算砂等人一同進行了圍棋、將棋等遊戲,共進晚餐后秀吉方才告辭離去。之後,吉繼離開伏見,回到敦賀養病。
慶長三年(公元1598年)五月,秀吉開始越前檢地,任命長束正家為檢地總奉行,新莊直忠、山口正弘等人為副奉行。一名奉行要負擔數郡的檢地任務,吉繼的敦賀郡划給小堀正次負責,而巧合的是小堀正次是吉繼的後任——伏見城作事奉行。七月末檢地完成,越前全國增高十八萬石,其中敦賀增高一萬一千石,其增長率尚不及越前國的平均值,原因主要為吉繼身任奉行職長年不在領國,對敦賀疏於管理,而手下家臣又能力不夠難堪重任,只好“為顧全大家捨棄小家”了。越前檢地剛剛結束,豐臣秀吉就在八月十八日病死在伏見城。彌留之際秀吉將吉繼召至身旁,把自己收藏的寶物——太刀“國行”賜予吉繼,不久便病逝。除了對吉繼多年的忠心效勞表示感謝外,秀吉想的最多的大概就是愛子秀賴了。病重時他曾一次又一次地要求重臣們寫下效忠秀賴的誓書,還正式決定了以德川家康為筆頭(首席)的五大老體制(即御奉行眾)以輔佐秀賴。可是秀吉的舉措最終歸於徒勞,見風使舵者且不論,連吉繼後來也成了家康派中的一份子,這是后話了。

暗流涌動

大谷吉繼 家紋、花押及印章之樣式
大谷吉繼 家紋、花押及印章之樣式
朝鮮侵略戰中,在朝將領與軍監、奉行之間就摩擦不斷。本來軍監的職責就是對將領們進行監督,自然要毫無隱瞞地將諸事上報秀吉,於是得罪了加藤清正等武將。而武將們矛頭所指的自然是軍監們的首領——石田三成。於是便形成了“文治派”與“武斷派”,在這裡筆者更願意稱之為“三成派”與“反三成派”。
在文祿四年七月,德川家康、毛利輝元、小早川隆景三人聯名寫下誓書。明 顯地,秀吉打算確立的是家康和輝元、隆景分守東西的二巨頭體制。可是在慶長二年隆景死後,暗弱的輝元無力與家康相抗衡,秀吉又把希望寄托在前田利家身上:當年便將擔任大納言的家康升為內大臣,同時也將利家的官位由中納言拔至大納言。兩人的官位高出其餘三大老,秀吉的用意顯而易見,即放棄“家康·輝元、隆景”二巨頭體制,轉而推行“家康·利家”二巨頭體制。
秀吉死後,三成與增田長盛在大坂擁護秀賴,以秀賴的名義向天下發號施令,儼然是“家康·利家·三成”三巨頭體制。在三成居於大坂頻頻發令打壓武斷派時,家康秘密地展開了外交活動:十一月二十日島津義久訪問家康的伏見官邸;二十五日,家康訪問增田長盛;二十六日,訪長宗我部盛親;十二月三日,訪新莊直賴;六日,回訪島津義久;九日,訪細川幽齋;十七日,訪有馬則賴。同時還與蜂須賀、福島、伊達三家有力大名私自結成兒女親家。前田利家不可能眼看著家康坐大,聯合了三大老和五奉行質問家康,使家康不敢再輕舉妄動,寫下了忠於秀賴的誓書。
圍繞著三成和家康這兩位關鍵人物,分別出現了“三成派”與“反三成派”;“家康派”與“利家派”四大犬牙交錯的對立陣營。這一切在敦賀隱居的吉繼都瞭然於心,而他的選擇是——家康派。在利家質問家康私婚的事件中,派兵保護家康宅邸的大名有黑田長政、加藤清正、加藤嘉明、細川忠興、淺野長政、池田輝正、蜂須賀家政、有馬豐氏、藤堂高虎、森吉成、京極高次和大谷吉繼。除了吉繼,其餘十二人皆在關原之戰中加入了東軍,吉繼與這些人一同保護家康,足以說明當時吉繼是家康派中的一員。
慶長四年(公元1599年)閏三月三日,前田利家病逝。不久便發生了“三成襲擊事件”,武斷派七將:加藤清正、福島正則、黑田長政、淺野幸長、細川忠興、蜂須賀家政、藤堂高虎襲擊了三成的宅邸。後由家康出面調停,將事件平息,三成被要求辭去奉行職回居城佐和山城隱居。之後,家康徹底把武斷派收入麾下,而三成只好憤憤地回家隱居。此後家康更是放開手腳進行政治活動,閏三月二十一日,家康與輝元互交了起請文,家康說與輝元的關係“彷彿兄弟”,而輝元則稱家康“就象父兄一般”;九月九日,家康聽說了前田利長將暗殺自己的流言,遂將計就計寫信詰問利長,並威脅要出兵加賀,利長屈服,向江戶城交出了母親芳春院作為人質。而同受流言困擾的淺野長政雖身為家康派,也被家康解除了五奉行的職務回武 藏隱居,此時家康可能以為大坂這邊已經翻不起什麼波浪,也就沒必要繼續留長政在大坂受長盛等人排擠,遂藉此機會召回長政,也許有試探的意思,但並非是一種處罰。利家之死解開了束縛家康的繩索,家康不僅得到了武斷派的支持,還將部分利家派大名收入麾下,將三頭政治轉為個人獨裁,通過三成襲擊事件更是一舉瓦解了豐臣家牢固的體系。而三成這邊可是一點好處都沒撈到,孰優孰劣一眼便可看出。
在三成隱居佐和山時的某日,吉繼強撐病體前來探望,勸導失意中的三成:“您總是認為金錢是最有價值的東西,可是如果把錢全部分給他人,還有什麼做不到的呢。您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金銀雖是寶貝,但使用方法不正確就會有危害,而家臣對您的真情實意才是做大事時真正需要的。恆久與人為善,則不論遇到怎麼樣困難的處境,都能挺過去。古時候源義經四處漂泊,而跟隨者眾多,就是他四處散財的緣故。人心才是根本,您要記住啊。”這番話三成是否聽進去了,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想到關原戰場上一個個忠貞不屈的大谷家將士,可知吉繼對人的態度確如他自己所言,“人心才是根本”。
慶長四年秋,宇喜多家爆發內亂。起因是秀家常年居於大坂,領國交由宇喜多四天王“中村次郎兵衛、長船綱直、戶川逵安、岡家利”中的中村次郎兵衛管理。而 其餘三天王不滿中村專權,聯合一門眾宇喜多詮家來到大坂向秀家抗議,要求將中村次郎兵衛流放。秀家不僅沒有好生安撫家臣,反而斥罵他們無法無天,甚至拔出了佩刀,抗議家臣們只好強壓怒火返回領地。不久,雙方矛盾再次爆發,中村和長船、戶川兩方各自集結兵力準備開戰。見到事情鬧大,家康命吉繼、榊原康政和津田秀政三人前往備前調解。
戶川逵安在前往吉繼宅邸的路上遭到刺殺,所幸刺客沒有得逞。宇喜多詮家查出殺手居然是秀家聘請的浪人。就在三人努力調解雙方矛盾之時,秀家的愚蠢舉動無疑是火上澆油,戶川逵安、宇喜多詮家、岡家利、花房幸次四人剃髮出家表示抗議。慶長五年(公元1600年)正月,家康突然要求吉繼等三人停止調解,並對康政密言“如此隔岸觀火,待宇喜多家自取滅亡即可。”逵安、詮家、家利、幸次四人怒而出奔,更有七十多名有力家臣隨其一同出奔,宇喜多家實力大減。秀家對家康突然中斷調解的決定十分不滿,關原合戰中堅定地站在了西軍一方。而吉繼因三個月的辛苦工作泡湯,抱著對秀家的同情,更是厭惡家康的不義之舉,在這之後逐漸疏遠了家康。但是吉繼作為高明的外交家,清楚當時全日本無人能與家康抗衡,為了家族的存續,繼續跟從著家康。
慶長五年春,上杉家家老藤田信吉出奔,向江戶的德川秀忠報告了上杉景勝在會津築新城、修路造橋、置辦武具、意欲謀反之事。家康給景勝寫信詰問,而得到的回復卻是一紙更似挑戰書的分辯狀,即著名的“直江狀”,連譏帶諷地回絕了家康要求景勝上洛的命令。家康遂大怒,命令各家大名動員兵力,準備出兵會津。通說是:在佐和山城隱居的三成與上杉家家老直江兼續約定東西夾擊家康,於是有了上杉家的整軍備戰、“直江狀”和關原合戰。但筆者認為:以兩人所在地的距離來看,雙方不可能頻繁進行書信聯繫,上述說法受以果求因的思維影響太大。上杉家所謂“整軍備戰”的舉動可能並不象告密人所說的那般誇張,景勝的強硬回復也只是單方面不滿家康的專權,不甘做第二個前田利長罷了。所以,後來實際造成的“東西夾擊”的結果,不是三成事前密謀得來的,而是三成臨時抓住的機會。
六月十一日,家康在大坂進行了關於東征會津的軍議,吉繼列席。此時吉繼的病情日益嚴重,雙目失明,四肢僵化,出行只能坐轎,連起立和坐下都必須旁人幫助才能完成。軍議完畢后,山內一豐追上正在返回敦賀的吉繼,向吉繼問曰:“這次內府(家康)進攻景勝的行動中。在最終發兵之前,中老和奉行聯名發出書狀,請求儘快發兵。而內府卻絲毫沒有聽從,這是何故?”吉繼答曰“這便是內府的深謀遠慮之處了。第一,討伐叛徒時,如果倉促出發,面對的將是早已做好了充分準備的敵人,我軍將落於下風。第二,發出聯名書狀的中老和奉行中,定有與景勝內通之人。內府推遲出發,也是為了觀察其中哪些人確實內通景勝。今日召集諸大名一事,目的就是察言觀色,找出景勝的友方。”這一問答,充分體現出了吉繼的“眼盲而心愈亮”,一眼便看穿了家康的想法。而一豐在不解家康這一行動時,找到吉繼詢問此事,也能看出吉繼在眾人心中的地位。實際上,當時的人們,沒有不敬重這位封地僅六萬石的殘疾武士的。
二十日,家康以秀賴為名代(借用秀賴的名號),率六萬大軍由伏見出陣殺向會津,其中含大谷隊一千二百人。出陣當日,長束正家來到家康本陣,邀請家康作客居城水口城,將要在水口為家康餞行,對方欣然接受。當日夜,得到此消息的三成家臣島清興馬上進諫三成:“今夜便是絕佳的機會,只需給我五百人,便可殺死家康。”而三成則回答道“家康不是那種粗心大意的人,即使他身邊的護衛人數不多,也個個都是一騎當千的勇士,此計不妥。”清興雖苦苦勸諫,但三成一直猶豫著下不了決心。次日,三成終於下定決心,命清興領一千兵追擊家康,可是時機已經過去,家康早已走遠,清興只好返回。這時,三成再怎麼悔恨也無濟於事了。

三成起兵

七月一日,吉繼來到佐和山城,催促三成之子石田重家一同出陣會津,得到了拒絕的回答後繼續東進。二日,吉繼行至美濃垂井,突然接到了三成的信,說自己準備趁家康東進,畿內空虛的機會起兵對抗家康。吉繼馬上停止行軍,駐紮在垂井,並派遣心腹家臣三浦喜太夫帶著自己的回信,前往佐和山城勸說三成放棄起兵的念頭。在垂井等待回書的這幾天,吉繼心中必定是十分不安的吧。想到家康的不忠不義之舉,想到太閣秀吉對自己的知遇之恩,想到敦賀郡中家人領民期盼的目光,想到自己與三成的情似兄弟、恩若父子、義同君臣的情誼,想到了三成那句“刑部,把茶碗給我吧。我的喉嚨已經乾渴難忍了。”
七日夜,三浦喜太夫歸來,一同前來的還有作為人質的石田重家,吉繼得到消息后馬上從床上爬起來,讓喜太夫立即讀信(盲人么),三成在信中說仍然要堅持己見決意起兵。聽罷,吉繼喟然長嘆:“您真是鬼迷心竅了,您難道非要將自己置於最險惡的情況中么。我很高興,若我是尋常的朋友,您是絕對不會告訴我這件事的,既然您把我當做可以信賴的朋友,我就一定要支持您。就象古時的范增和項王那般,范增明知項王無道,仍然憑著義輔佐項王。我怎麼忍心見到您進退維谷而不相助呢?”打定了支持三成的決心。之後吉繼繼續在垂井逗留,目的是說服垂井城主平冢為廣加入三成方。三天後,成功說服為廣。十一日,到達佐和山城,與三成會面,對三成說的第一句話便是“我來這裡,是為了和你一起赴死。”同在佐和山城的還有外交僧安國寺惠瓊,惠瓊提出“奉毛利輝元為盟主”,得到了二人的認可,遂向毛利輝元、宇喜多秀家等人送出信件邀請他們一同對抗家康。
十四日,吉繼到達大坂,改名大谷吉隆。改名一事充分體現了他最後這段日子的決心:我是為了赴死而來的,不是為了自己的名利,而是為了朋友之義、君臣之義來到了大坂。這與之前的人生截然不同,是某種意義上的新生。
吉隆向三成提的第一個建議是暗殺。他選中了三成身邊的加賀井重望,要他以秀賴使臣的名義進見家康,見機刺殺。並許諾給重望子孫美濃一國的領地,還向秀賴要到了發給重望的朱印狀。重望接到朱印狀后笑道:“為了主君,我連自己的性命的捨棄了,怎麼會對賞賜抱任何奢望呢?”,隨後便向江戶出發了。
三月七日,重望到達江戶,但家康託病不出,僅命家臣本多正純接待。無法見到家康的重望無奈只好返回,在三河藤川驛路遇進軍會津途中堀尾吉晴和水野忠重兩人,一同在驛站中進行酒會。酒會中重望告訴二人自己是秀賴的使者,吉晴卻說“秀賴的使者?這種時候前來,肯定有什麼見不得人的事吧。”一語觸到了重望的要害,重望臉色一變,拔刀砍向吉晴,忠重大驚,也拔刀應戰。結果重望、忠重死亡,吉晴重傷。事後,從重望懷中搜出了朱印狀,才明白重望此行的目的。確實,雙方的實力過於懸殊,三成的謀士們(清興和吉隆)首先想到的都是奇兵之計。但此計疏漏太大,按說秀賴的使者,應是秀賴親信之人,怎麼會派遣一個三成的食客前來?家康剛離開大坂,使臣追著就來,這也難以令人不起疑心吧。
十七日,大坂諸將(石田三成、增田長盛、大谷吉隆、長束正家、前田玄以五奉行,毛利輝元、宇喜多秀家二大老)進行軍議,發布了討伐家康的檄文即俗稱的“家康彈劾條”,向家康宣戰。隨檄文響應的有小西行長、織田秀信、上杉景勝、佐竹義重、島津義弘(因伏見城守未得密令拒絕其入城轉投西軍)、長宗我部盛親、小早川秀秋等大名,據說有九萬三千之眾聚集於大坂城。因主要參戰大名多來自西國,而稱“西軍”,相對的,家康方稱為“東軍”。此日,西軍議定第一個目標是鳥居元忠守衛的伏見城。十九日,西軍主力八萬進軍開始攻擊伏見城,而吉隆率兩萬人進軍敦賀,牽制北陸的前田利長。二十日,吉隆送信給信濃的真田昌幸,要求昌幸加入西軍,數日後得到了肯定的答覆。八月一日,伏見城被攻克,吉隆受命向北進軍。此時吉隆又運用了他強力的外交手腕,勸得丹羽長重、山口宗永、上田重安等北國大名加入西軍。
三日,傳報大聖寺城被前田軍攻克,山口宗永戰死。吉隆大悔:“山口父子乃北國無雙的勇士,他們的死是我的過錯啊。”,遂命全軍加速向北之庄城行進。此時從軍的京極高次得知家康發兵,頓覺情況不妙,稱舊病複發無法繼續征戰,遂自領兵回到敦賀,隨後便投奔東軍去了。吉隆也知道無法與利長大軍抗爭,此時又出奇 計,向利長發送偽情報:吉隆的兩萬大軍正趁利長出陣越前,從海路殺奔加賀去了。利長信以為真,趕忙退往金澤。吉隆趁此機會也在加強越前的防衛。二十四日,吉隆接到三成要求吉隆進軍美濃的信件,遂命丹羽長重負責北國的防衛,率大軍匆匆趕向美濃。九月三日,吉隆大軍到達關原山中村,受命在此地布陣。兩軍就在關原附近對峙,等待各自的援兵,也暗地裡進行調略、收買。三成為人素來不受歡迎,起事時就應者寥寥,此時內通東軍者更是不在少數。這期間,家康以十二萬石的領地相誘,妄圖拉攏吉隆,被一口回絕。西軍大將里,在充斥著陰謀和叛變的關原之戰中巍然不動、為義殉身於三成的,只有大谷吉隆一人而已。由此觀之,西軍安能不敗。

決戰關原

九月十三日,小早川秀秋突然不服從調度,移軍松尾山。十四日,吉隆帶著家臣三浦喜太夫來到秀秋陣中,對秀秋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誘之以利。秀秋終於回答“我受故去的太閣大人厚恩,今日正思報答,怎麼會與敵軍內應呢。閣下請安心吧。”,並寫下了忠於秀賴的誓文。為防夜長夢多,秀秋再變心,三成命全軍進發,與東軍決戰。吉隆前日邀請了真田昌幸加入西軍,此時收到奇效,東軍的德川秀忠部被上田城阻礙,沒能到達關原戰場。戰場上西軍兵力有八萬四千,而東軍為七萬四千,西軍佔據了兵力上的優勢。
十四日夜,西軍向關原進發。十五日凌晨一時,西軍主力到達吉隆陣中,召開軍議。六十六歲的老將島津義弘請命夜襲,被三成一口回決。義弘懷恨在心,次日決戰時不聽將令,待西軍幾乎完全崩潰之時才出擊。這再次體現出了三成的不諳事務、調度失當。凌晨二時,東軍得報西軍的行動,由赤坂出陣前往關原。四時,西軍完成布陣。七時,東軍完成布陣。
大谷隊共計9000人布陣在藤川台,位於宇喜多隊之南,小早川隊之北。由於準備時間較充分,西軍搶佔了笹尾山、南宮山和松尾山三個制高點。而東軍則被三麵包圍,擠在中央的盆地里,只需一夾擊,東軍腹背受敵,戰敗應是情理之中的事。難怪在明治時期,日本聘請的德國顧問米切爾少校在看了關原之戰的布陣圖后,毫不猶豫地說道:“西軍必勝!”可是事實總比理論複雜千萬倍,西軍不是輸在戰鬥上,而是輸在權謀術上。
吉隆出陣時,身著練絹小袖,白色的絹布上繪有一對蝶家紋,外罩銀塗鳥毛三枚甲,左手木菟、右手狸貓臑當,白色面紗外戴上朱紅頰當,坐於竹制小轎中。穿得如此隆重,想必是為早已料定的最後的日子準備了許久的吧。
八時,井伊直政隊鐵炮手向宇喜多秀家隊開炮,決戰開始。與大谷隊交戰的是藤堂高虎、京極高知、寺澤廣高三隊,兩軍展開拉鋸戰。九時,西軍第一陣的小西行長隊崩潰,行長逃離戰場。十時,西軍主將石田隊開始交戰。德川家康本隊投入戰鬥。十一時,三成見時機已到,燃起狼煙,命令全軍攻擊。此時兩軍主力混戰於中央盆地,東軍已全線投入戰鬥,而西軍尚有南宮山上近三萬,松尾山上一萬五千的龐大預備隊。是該出動的時候了,毛利、小早川兩軍任意一部下山,勝負就可見分曉了。
南宮山上,毛利軍主帥毛利元慶與大將吉川廣家正在激烈交涉。廣家早已被家康買通,成為東軍內應,此時他率本部三千人擋在下山之路上,不準元慶下山作戰。元慶估計也與家康訂立了密約,既然被吉川隊攔住,那就只好因道路不通的原因放棄行動好了。一同在南宮山布陣的長宗我部盛親、安國寺惠瓊、長束正家也不敢動,是怕廣家突然倒戈突襲自己,只好一遍又一遍地派使者催促廣家出兵。南宮山上的三萬大軍就這樣你不 動我也不動,三成也停止了對南宮山的眺望。直到勝負已分,南宮山上的諸軍才各自退走。
松尾山上,秀秋看著山下的狼煙,也是不動。盆地中的西軍將士急切地朝松尾山投來希望的目光,只聽得傳來一陣鐵炮發射聲后,秀秋軍下山了。原來秀秋早已與家康有密約,以炮聲為暗號倒戈反叛。(另有一說是家康見小早川遲遲不行動,遂命令對小早川本陣開炮。軟弱的小早川這才下定決心背叛西軍,拔陣反叛。)
大谷吉繼自殘身亡
大谷吉繼自殘身亡
小早川軍七百鐵炮手向友軍大谷吉勝隊沒頭沒腦地發炮后,西軍將士才明白過來是怎麼回事。吉勝怒不可遏,率隊向小早川軍發起衝鋒,吉隆也馬上令三浦喜太夫帶五百人馳援吉勝,一時間逼得小早川軍後退兩百米。見到秀秋反叛,早與家康互通款曲的脅坂安治、朽木元綱、小川佑忠、赤座直保四人也宣布倒戈,大谷隊陷入了兵力十倍於己之敵的攻擊。不多時,大谷隊崩潰,島清政、戶田重政相繼陣亡,平冢為廣被小川家臣堅井太兵衛殺死,死前吟出和歌:“名の為めに舍る命は惜から じ、終に留まらぬ浮世と思へば。(為了名譽,賤命一條在所不惜;回想浮生,榮辱起伏未曾駐足。)”。為廣死後,吉勝、賴繼與三浦喜太夫擔心吉隆安危,在亂軍中殺開一條血路來到吉隆身邊。吉隆聽說了為廣的辭世句,和道:“契りあらば、六の巷に、まてしばし、おくれ先立つ、事はあ りとも。(早已約定,六之巷(佛教中六界交匯的地方)處的等待,不可獨自前行)”,隨即大聲喝問“喜太夫,還有多少人?”“僅兩百。”“吉勝、賴繼(吉隆的兩個兒子)退往敦賀,其餘的隨我沖向家康本陣。”《關原軍記》記錄了吉隆與喜太夫的這段對話,大概也是為他們臨危不亂,慷慨赴死的精神深深地感動而詳細地做下記載的吧。由於西軍八萬人中有三萬不動、兩萬叛變,所以在秀秋倒戈后很快便全軍總崩潰,東軍便如同圍獵一般追逐著潰退的西軍士卒。而在這種情況下,吉隆就帶著這一百多名死士,在亂軍中衝殺,這是怎樣的一種氣魄!所謂哀兵必勝,吉隆隊一鼓作氣沖向小早川秀明隊伍,家臣湯淺隆貞斬殺小早川秀明,秀明隊伍失去主將,軍心大亂,向後方潰逃。吉隆再一點兵,還餘三十人,於是就在殘兵的保護下脫去鐙甲,恨恨地說道“叛賊秀秋,三年之內必將不得好死。”切腹自盡了。秀秋果然在兩年半后得急病死去,這真是吉隆的毒咒所致?這辭世句恐怕是後人憐憫吉隆冤魂而創作出來的吧。
吉隆死後,喜太夫為防止他人嘲笑吉隆臉上的惡瘡,遂效法春秋時代在柏舉之戰中死戰傷重自剄的楚國名將沈尹戌,用陣羽織(指揮服)包住吉隆之首準備埋入地下。這支三十人的隊伍又從亂軍中殺出,僅剩隆貞一人懷抱吉隆的首級逃離戰場,將其深埋入水田中。這一舉動被藤堂軍武士、藤堂高虎之甥藤堂玄蕃看見,向這邊追來。隆貞揮刀砍向玄蕃,但畢竟已經筋疲力盡,被玄蕃擊倒在 地。隆貞向玄蕃企求道:“你殺了我吧,但是請看在我主公是個忠義的武士的份上,不要交出他的首級,讓他臉上的惡瘡受人嘲笑。”吉隆家臣的忠貞,連敵人都為之動容。玄蕃答應了隆貞的請求,一刀砍下隆貞的頭。這時大約是下午一時,西軍大部已撤出戰場,吉勝、賴繼已經脫出,正在返回敦賀的路上。
大谷吉繼墓
大谷吉繼墓
戰後,家康親自檢驗首級,見到隆貞的首級后大喜:“此人是吉隆的心腹之將,定與主君共生死。你與他搏鬥的地方在哪裡?附近一定有吉隆的首級。”玄蕃面露難色,不忍心違反約定,於是推說“當時戰況很緊張,對自己所在的地方不是十分清楚。”可是家康後來還是通過找到隆貞的屍身,挖出了吉隆的首級。將吉隆與隆貞的首級放在一起檢查時,家康驚訝地發現之前還是一副安然赴死表情的隆貞之首,已經是滿臉怒色。見到這般情景的玄蕃歸咎於己、悔恨不已,不久便鬱鬱而終。
關原戰後,吉隆的領地敦賀被沒收,封給了結城秀康。吉隆之子賴繼不久后病死。而吉勝則繼承父志參與了大坂之陣,與真田幸村一同壯烈死在亂軍之中,演繹了忠烈滿門的佳話。
關原町現存大谷吉繼陣跡,其側建有吉繼的墓,湯淺五助墓所與之為鄰。

登場作品


遊戲

信長之野望系列
太閣立志傳系列
戰國BASARA系列(初登場:3代,CV:立木文彥。武器:數珠)
戰國無雙系列(初登場:4代,CV:日野聰。武器:采配)
采配的方向運籌帷幄
決戰系列

電影

傀儡之城

大河劇

天地人
葵德川三代
真田丸(飾演者:片岡愛之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