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清風藤的結果 展開

清風藤

清風藤科清風藤屬植物

清風藤,為清風藤科落葉攀援木質藤本植物。老枝紫褐色,常留有木質化成單刺狀或雙刺狀的葉柄基部。

清風藤之名始見於《本草圖經》,曰:“清風藤生天台山中,其苗蔓延木上,四時常有,彼土人采其葉入葯,治風有效。”葉多在夏、秋季採收,鮮用。

形態特徵


清風藤
清風藤
落葉攀援木質藤本;嫩枝綠色,被細柔毛,老枝紫褐色,具白蠟層,常留有木質化成單刺狀或雙刺狀的葉柄基部。芽鱗闊卵形,具緣毛。葉近紙質,卵狀橢圓形、卵形或闊卵形,長3.5-9厘米,寬2-4.5厘米,葉面深綠色,中脈有稀疏毛,葉背帶白色,脈上被稀疏柔毛,側脈每邊3-5條;葉柄長2-5毫米,被柔毛。
花先葉開放,單生於葉腋,基部有苞片4枚,苞片倒卵形,長2-4毫米;花梗長2-4毫米,果實增長至2-2.5厘米;萼片5,近圓形或闊卵形,長約0.5毫米,具緣毛;花瓣5片,淡黃綠色,倒卵形或長圓狀倒卵形,長3-4毫米,具脈紋;雄蕊5枚,花藥狹橢圓形,外向開裂;花盤杯狀,有5裂齒;子房卵形,被細毛。
分果爿近圓形或腎形,直徑約5毫米;核有明顯的中肋,兩側面具蜂窩狀凹穴,腹部平。花期2-3月,果期4-7月。

生長環境


分佈於日本和中國;在中國分佈於江蘇、安徽、浙江、福建、江西、廣東、廣西。生長於海拔800米以下的山谷、林緣灌木林中。喜陰涼濕潤的氣候。在雨量充沛、雲霧多、土壤和空氣濕度大的條件下,植株生長健壯。要求含腐殖質多而肥沃的砂質壤土生長為宜。喜日光充足的環境,亦耐半陰;喜溫暖,不耐寒,在18-28℃的溫度範圍內生長較好,越冬溫度不宜低於5℃。
清風藤
清風藤

生長繁殖


扦插或用種子繁殖。清風藤的自然結果率不高,故多用扦插繁殖:春季,硬枝扦插,按行株距6cm×6cm斜插於土中,保持濕潤。插后45-60d可定植。按行株距250cm×250cm開穴,施足基肥后選陰雨天種植。

主要價值


中藥名稱

【藥名】清風藤
【別名】青藤、尋風藤、一口兩嘴、過山龍、牢鉤刺、一個刺二個頭。

藥材基原

為清風藤科植物清風藤Sabia japonicaMaxim.的莖葉或根。

性味歸經

味苦,辛;性溫。歸肝經。
1.《廣西本草選編》:“味微辛,性微溫。”
2.《安徽中草藥》:“性溫,味辛。”
3.《湖南藥物志》:“苦、微辛,微溫。”
4.《福建藥物志》:“苦,平。”

功效主治

祛風利濕;活血解毒。主治風濕痹痛;鶴膝風;水腫;腳氣;跌打腫痛;骨折;深部膿腫;骨髓炎;化膿性關節炎脊椎炎;瘡瘍腫毒;皮膚瘙癢。

各家論述

1.《本草圖經》:“治風。”
2.《綱目》:“治風濕流注,歷節鶴膝,麻痹瘙癢,損傷瘡腫。入酒藥中用。”
3.《安徽中草藥》:“祛風散寒,除濕消腫。”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大劑量30-60g;或浸酒。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煎水熏洗。

藥方選錄

1.治風濕痹痛:清風藤、尋骨風各9g,煎服。或清風藤、虎杖松節各9g,煎服。(《安徽中草藥》)
2.治偏癱:清風藤、豨薟草各9g,煎服。(《安徽中草藥》)
3.治皮膚瘙癢:(清風藤)莖煎水熏洗。(《湖南藥物志》)

藥材鑒定

【性狀鑒別】:莖呈圓柱形,灰黑色,光滑,外表有縱皺紋及葉柄殘基,呈短刺狀。斷麵皮部較薄,灰黑色,木部黃白色。氣微,味微苦。

附註說明

1.與該品功效相同的同屬植物尚有:鄂西清風藤(sabia campenulata Wall.ex Roxb.subsp.sitchieae(Rehd.etWils.)Y.F.Wu)[S.ritchieae Rehd.et Wils.]據《浙江藥用植物志》記載,功效與清風藤相同。分佈於陝西、甘肅、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四川、貴州。
2.藥材“青風藤”為防己科植物青藤(Sinomenium acutum(Thunb.)Rehd et Wils.)及毛青藤
(Sinomenium acutum(Thunb.)Rehd.et Wils.var.cinereum Rehd.et Wils.)的乾燥藤莖。秋末冬初采割,扎把或切長段,曬乾。具有祛風濕,通經絡,利小便之功效。用於風濕痹痛,關節腫脹,麻痹瘙癢。

植物文化


《植物名實圖考》:“清風藤,近山處皆有之。羅思舉《草藥圖》云:清風藤又名青藤,其木蔓延木上,四時常青。采莖用。南城具尋風藤即清風藤,蔓延屋上,土人取莖治風濕,雲藤以夤緣楓樹而出樹梢者為真,奪楓樹之精液,年深藤老,故治風有殊效,余皆無力。其藤大抵與木蓮相類,厚葉木強,藤硬如木,粗可一握,黑子隆起,蓋即絡石一種,而所緣有異。又《本草拾遺》扶芳藤以楓樹上者為佳,恐即一物。清風、扶芳,一音之轉,土音大率如此。”
清風藤
清風藤

栽培技術


地栽:宜選用疏鬆肥沃、富含腐殖質的壤土。盆養可使用由腐葉、粗砂、園土所配成的混合基質,它們的比例按體積計依次為1:1:2。清風藤種苗多在春季進行定植。應選擇地勢開闊、陽光充足之地,最好避開風口。通常在設立好的支架旁,按直徑約為80厘米、深度約為80厘米的尺寸挖穴,並在穴底施用500克過磷酸鈣作為基肥。通常每穴放入二年生苗一株,先將其扶正,然後填土踩實。在種植后澆灌透水。
盆栽:清風藤種苗多在春季進行定植。可以使用中型花盆作為容器。在操作時先填少量盆土,然後放入5-10克馬蹄片作為基肥。種苗經扶正填土后,略加按壓,並留出沿口。澆透水一次即可。注意在2-3周內不要追肥。如果有可能,定植操作最好在傍晚進行。
管理:清風藤生長旺盛階段應保證水分的供應。其對肥料的需求量較多,除在定植時施用基肥外,生長旺盛階段可以每隔2-3周追肥一次。清風藤每天接受日光照射不宜少於4小時。在良好的管理條件下,清風藤不易患病,亦較少受到有害動物的侵襲。該種植物為多年生,其地栽者自成形后最佳觀賞時段可達10年以上。盆栽者自成形后最佳觀賞時段可達6年以上,如有非管理因素的長勢減弱現象發生時,可以考慮更新植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