獸醫針灸

獸醫針灸

包括針術和灸術,中國傳統獸醫學的主要治療手段之一。針術,是應用各種特製針具,刺入動物機體的一定穴位,通過機械刺激以治療疾病的技術;灸術,是利用點燃的艾絨或其他溫熱物體,對病畜體表穴位或一定部位施以溫熱刺激以治療疾病的技術。由於這兩種治療技術經常結合使用,通常合稱“針灸”。除各種針灸療法外,古代的按摩療法、拔火罐療法、燒烙療法,以及現代利用電、磁、聲、光對穴位的刺激療法等,一般也歸列於“針灸”範疇。中國傳統獸醫學理論認為,針灸對穴位的刺激能激發經絡功能,調節陰陽,活血理氣,升清降濁,從而起到治療作用。

目錄

正文


起源和發展 針灸起源於中國。據考古發現,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已出現原始的針灸工具──砭石(石針)。根據對中國古代大量甲骨文和金文的分析研究,可說明在商、周時期已普遍使用針灸療法。據《周禮》記載,周代“療獸瘍”的方法即為針葯兼施。西漢劉向撰(或為東漢人撰)《列仙傳·師皇篇》中有“針其唇下及口中,以甘草湯飲之”而治“龍”(古人把八尺以上的馬稱為“龍”)病的文字記載;當時已有鐵制的九針金針銀針出現。至隋代,獸醫針灸著作《馬經孔穴圖》問世。唐代刊行的獸醫學著作《司牧安驥集》中,收載有以春秋時代畜牧獸醫專家孫陽(號伯樂)命名的獸醫針灸專篇《伯樂針經》,並有“穴名圖”、“伯樂畫烙圖歌訣”、“放血法”及表明馬體十二經絡雛型的“六陰六陽圖”(見圖)等。明代的《元亨療馬集》也有針灸專篇;清代《養耕集》等著作則對牛的針灸療法記述較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在發掘和繼承傳統經驗的基礎上,通過大量臨床和實驗研究,在針刺抗炎、針刺麻醉針治母畜不孕症和實驗動物針灸療法等方面積累了不少經驗,獸醫針灸療法又有新的進展。20世紀70年代以來,獸醫針灸在國際上也受到廣泛重視,許多國家如日本、朝鮮、蘇聯、印度、斯里蘭卡、美國、加拿大、聯邦德國、英國奧地利、法國、丹麥芬蘭南斯拉夫等,都已開始進行獸醫針灸的應用研究。方法 主要包括取穴及刺灸、艾灸等。
取穴 即確定穴位。穴位又稱腧穴,為經絡、臟腑氣血所輸注,治療上特定的針灸刺激點。穴位多分佈在肌間、關節、骨骼前後和血管所在處。《伯樂針經》中載有馬的穴名75個,《元亨療馬集·附水黃牛經合併大全》載有牛的穴名34個。隨著實踐和研究的開展,新的穴位又有發現。1984年有資料記載的馬的穴名達 173個(不包括耳針穴和針麻專用穴),牛的穴名103個,豬的穴名85個,羊的穴名75個,駱駝的穴名77個,犬的穴名76個,兔的穴名51個,貓的穴名32個,雞的穴名34個,鴨的穴名35個。
刺灸 傳統的針刺療法有多種,各有其特點和適應症,有時也相互配合使用。白針(冷針)是使用寬針、毫針圓利針在血針穴以外的穴位上進行針刺。火針是先將針具包裹棉球,蘸取植物油燃燒使針體灼熱后再按白針穴位刺入,兼有針和灸兩方面的作用。血針是用寬針、三棱針眉刀扎刺有血管或淺表靜脈叢處的穴位,刺之出血。穿黃針是用尾部有小孔的寬針,穿引馬尾或蘸有藥物的繩,穿通黃腫處,引線排流黃水,是治療大家畜外科黃腫症(局部皮膚腫脹發炎)的一種方法。電針則是在針刺的同時加以脈衝電流刺激,以增強治療效果,是臨床上常用的一種針刺法,也可用於外科上作針刺麻醉。水針,又稱小劑量藥物穴位注射法,是一種現時常用的針葯結合療法,即在穴位、痛點或肌肉起止點處用長針頭注射適當容量的某些液體藥劑,一般用藥量僅為普通肌注量的1/5~1/3。其他尚有氣針、穴位埋植、磁針微波針和激光穴位照射法等。
艾灸 通常是用點燃的艾炷或艾卷直接或間接(隔以薑片、蒜片或其他藥物)放在體表穴位上施灸,予以溫熱刺激的一種療法。與此類似的溫熨法,是以糠、麩皮和醋混合炒熱,用麻袋盛裝溫熨患部,或用其他類似方法加溫治療。此外還有傳統的燒烙術,現仍在中國北方地區用於治療大家畜的某些疾病。
在中獸醫臨床上,常針、葯結合以增療效。此外,由於家畜種屬和疾病的不同,在選穴上也有所區別。如針刺馬大椎穴治療感冒,具有一定降溫效果;治豬的感冒則用針刺其蹄叉穴或血針耳尖、尾尖、尾本、湧泉和滴水等穴,療效也顯著。治牛的前胃弛緩和瘤胃積食症常選取兩側關元俞穴,或以關元俞穴為主,配合百會穴電針治療等等。獸醫針灸的作用機理尚待進一步研究和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