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擒賊先擒王的結果 展開

擒賊先擒王

名詞

在徠兩軍對戰中,如果把敵人的主帥擒獲或者擊斃,其餘的兵馬則不戰自敗。比喻在解決事情上抓住關鍵,解決主要矛盾,其他的細節便可以迎刃而解。

詩句介紹


本詞出自杜甫的,《前出塞》一共九首,以其六最為著名,其原詩為: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
本詩作者先寫《出塞》九首,后又寫《出塞》五首;加“前”、“后”以示區別。《前出塞》是寫天寶末年哥舒翰征伐吐蕃的時事,意在諷刺唐玄宗的開邊黷武,本篇原列第六首,是其中較有名的一篇。

詩句分析


詩的前四句,很象是當時軍中流行的作戰歌訣,頗富韻致,饒有理趣,深得議論要領。所以黃生說它“似謠似諺,最是樂府妙境”。兩個“當”,兩個“先”,妙語連珠,開人胸臆,提出了作戰步驟的關鍵所在,強調部伍要強悍,士氣要高昂,對敵有方略,智勇須並用。四句以排句出之,如數家珍,宛若總結戰鬥經驗。然而從整篇看,它還不是作品的主旨所在,而只是下文的襯筆。后四句才道出赴邊作戰應有的終極目的。
“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苟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詩人慷慨陳詞,直抒胸臆,發出振聾發聵的呼聲。他認為,擁強兵只為守邊,赴邊不為殺伐。不論是為制敵而“射馬”,不論是不得已而“殺傷”,不論是擁強兵而“擒王”,都應以“制侵陵”為限度,不能亂動干戈,更不應以黷武為能事,侵犯異邦。這種以戰去戰,以強兵制止侵略的思想,是恢宏正論,安邊良策;它反映了國家的利益,人民的願望。所以,張會在《杜詩府粹》里說,這幾句“大經濟語,借戍卒口說出”。
從藝術構思說,作者採用了先揚后抑的手法:前四句以通俗而富哲理的謠諺體開勢,講如何練兵用武,怎樣克敵制勝;后四句卻寫如何節制武功,力避殺伐,逼出“止戈為武”本旨。先行輔筆,後行主筆;輔筆與主筆之間,看似掠轉,實是順接,看似矛盾,實為辯證。因為如無可靠的武備,就不能制止外來侵略;但自恃強大武裝而窮兵黷武,也是不可取的。所以詩人主張既擁強兵,又以“制侵陵”為限,才符合最廣大人民的利益。浦起龍在《讀杜心解》中很有體會地說:“上四(句)如此飛騰,下四(句)忽然掠轉,兔起鶻落,如是!如是!”這裡說的“飛騰”和“掠轉”,就是指作品中的奔騰氣勢和波瀾;這裡說的“兔起鶻落”就是指在奔騰的氣勢中自然地逼出“擁強兵而反黷武”的深邃題旨。在唐人的篇什中,以議論取勝的作品較少,而本詩卻以此見稱;它以立意高、正氣宏、富哲理、有氣勢而博得好評
漢樂府有《出塞》《入塞》曲,是寫邊疆戰鬥生活的。唐人寫邊塞詩常以"塞"為題。杜甫寫有《出塞》曲多首,先寫的九首稱《前出塞》,后寫的五首稱《后出塞》。天寶末年,邊將哥舒翰貪功於吐蕃,安祿山構禍於契丹,於是徵調半天下。巨大的戰爭災難和負擔落到了人民的頭上。《前出塞》通過集中描寫一個戰士戍邊十年的過程,反映了唐王朝發動的開邊戰爭給人民帶來的深重苦難,諷刺唐玄宗窮兵黷武的政策。這組詩採用第一人稱的寫法,抓住人物特徵,著重心理刻劃,結構緊湊,層次井然,九首隻如一首。這裡選的是第六首。詩中既表達了反對窮兵黷武的意向,也表示出通過政治手段解決邊疆問題的主張。《杜詩詳註》云:"為當時黷武而嘆也。張綖註:章意只在'擒王'一句,上三句皆引興語,下四句申明不必濫殺之故。"
徠這首詩的語體"似謠似諺,最是樂府妙境"(《杜詩說》)。

用法


本次在語法中屬於聯合式;常作謂語;
在生活中,本詞的本意和引申意都是常用的。比如戰爭中想盡辦法去攻擊對方的主帥可以用“擒賊先擒王”,這裡就是用了本意;戰爭中有一個地方十分險要,只要奪取這個地方,其餘的陣地便可以一舉拿下,從而取得戰爭的全盤勝利。這時候要攻取這個陣地時也可以用“擒賊先擒王”,在這裡就是用了引申意。

成語


擒賊擒王:
擒:抓,捉。指作戰要先抓主要敵手。。
唐代杜甫詩之六:“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示例

所謂~,這就是辦事的訣竅。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四十四回

成語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比喻做事先要抓關鍵

近義詞

擒賊先擒王

英文翻譯


to catch bandits first catch the ringleader

成語資料


成語解釋:指作戰要先抓主要敵手。也比喻做事首先要抓關鍵。
成語舉例:老舍《且說屋裡》:“擒賊先擒王,把主使人拿住,學生自然就老實了。”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義詞
語法用法:作賓語、定語、分句;比喻做事先要抓關鍵
成語結構:複句式
產生年代:古代

背景典故


擒賊擒王,語出唐代詩人杜甫《前出塞》:“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民間有“打蛇要打七寸”的說法,也是這個意思,蛇無頭不行,打了蛇頭,這條蛇也就完了。此計用于軍事,是指打垮敵軍主力,擒拿敵軍首領,使敵軍徹底瓦解的謀略。擒賊擒王,就是捕殺敵軍首領或者摧毀敵人的首腦機關,敵方陷於混亂,便於徹底擊潰之。指揮員不能滿足於小的勝利,要通觀全局,擴大戰果,以得全勝。如果錯過時機,放走了敵軍主力和敵方首領,就好比放虎歸山,後患無窮。
唐朝安史之亂時,安祿山氣焰囂張,連連大捷,安祿山之子安慶緒派勇將尹子奇率十萬勁旅進攻睢陽。御史中丞張巡駐守睢陽,見敵軍來勢洶洶,決定據城固守。敵兵二十餘次攻城,均被擊退。尹子奇見士兵已經疲憊,只得鳴金收兵。晚上,敵兵剛剛準備休息,忽聽城頭戰鼓隆隆,喊聲震天.尹子奇急令部隊準備與衝出城來的唐軍激戰。而張巡“只打雷不下雨”,不時擂鼓,象要殺出城來,可是一直緊閉城門,沒有出戰。尹子奇的部隊被折騰了整夜,沒有得到休息,將士們疲乏已極,眼睛都睜不開,倒在地上就呼呼大睡。這時,城中一聲炮響,突然之間,張巡率領守兵衝殺出來.敵兵從夢中驚醒,驚慌失措,亂作一團。張巡一鼓作氣,接連斬殺五十餘名敵將,五千餘名士兵,敵軍大亂。張巡急令部隊擒拿敵軍首領尹子奇,部隊一直衝到敵軍帥旗之下。張巡從未見過尹子奇,根本不認識,他又混在亂軍之中,更加難以辨認。張巡心生一計,讓士兵用秸稈削尖作箭,射向敵軍。敵軍中不少人中箭,他們以為這下完了,沒有命了。但是發現,自己中的是秸稈箭,心中大喜,以為張巡軍中已沒有箭了。他們爭先恐後向尹子奇報告這個好消息。張巡見狀,立刻辨認出了敵軍首領尹子奇,急令神箭手、部將南霽雲向尹子奇放箭。正中尹於奇左眼,這回可是真箭只見尹子奇鮮血淋漓,抱頭鼠竄,倉皇逃命。敵軍一片混亂,大敗而逃。
明英宗寵幸太監王振,王振是個姦邪之徒,侍寵專權,朝廷內外,沒有人不害怕他。當時北方瓦剌逐漸強大起來,有覬覦中原的野心。王振拒絕了大臣們在瓦剌通往南方的要道上設防的建議,千方百計討好瓦剌首領也先。公元1449年,也先親自率領大軍攻打大同,進犯明朝。明英宗決定御駕親征,命王振為統帥。糧草沒有準備充分,五十萬大軍倉促北上。一路上,又連降大雨,道路泥濘,行軍緩慢。也先聞報,滿心歡喜,認為這正是捉拿英宗平定中原的大好時機。等明朝大軍抵達大同的時候,也先命令大隊人馬向後撤退。王振認為瓦剌軍是害怕明朝的大部隊,畏縮而迅,於是下令追擊瓦剌軍。也先早已料到,已派騎兵精銳分兩路從兩側包圍明軍。明軍先鋒朱瑛、先晃,遭到瓦剌軍伏擊,全軍覆沒。明英宗無可奈何,只得下今班師回京。明軍撤退到土木堡,已是黃昏時分。大臣們建議,部隊再前行二十里,到懷來城憑險拒守,以待援軍。王振以千輛輜重未到為理由,堅持在土木堡等待,也先深怕明軍進駐懷來,拒城固守,所以下令急追不舍。在明軍抵達土木堡的第二天,就趁勢包圍土木堡。土木堡是一高地,缺乏水源。瓦剌軍控制當地唯一水深—一土木堡兩側的一條小河。明軍人馬斷水兩天,軍心不穩。也先又施—計,派人送信王振,建議兩軍議和。王振誤以為這正是突圍的好時機,他急令部隊往懷來城方向突圍。這一下正中也先誘敵之計,明軍離開土木堡不到四里地,瓦剌軍從四面包圍。明英宗在亂軍中,由幾名親兵保護,幾番突圍不成,終於被也先生擒。王振在倉皇逃命時,被護衛將軍樊忠一錘打死。明軍沒有了指揮中心,潰不成軍,五十萬大軍全軍覆沒。

兵法


擒賊先擒王在36計中也有提及:
第十八計 擒賊擒王
作戰要先擒拿主要敵手。比喻做事要抓關鍵。

原典

摧其堅,奪其魁,以解其體。龍戰於野,其道窮也①。

註釋

①龍戰於野,其道窮也:語出《易經.坤》卦。坤,卦名。本卦是同卦相疊(坤下坤上),為純陰之卦。引本卦上六,《象辭》:“龍戰於野,其道窮也。”是說即使強龍爭鬥在田野大地之上,也是走入了困頓的絕境。比喻戰鬥中擒賊擒王謀略的威力。

按語

攻勝則利不勝取。取小遺大,卒之利、將之累、帥之害、功之虧也。舍勝而不摧堅摘王.是縱虎歸山也。擒王之法,不可圖辨旌旗,而當察其陣中之首動。昔張巡與尹子奇戰,直衝敵營,至子奇麾下,營中大亂,斬賊將五十餘人,殺士卒五千餘人。迎欲射子奇而不識,剡蒿為矢,中者喜謂巡矢盡,走白子奇,乃得其狀,使霽雲射之,中其左目,幾獲之,子奇乃收軍退還(《新唐書一九二《張巡》、《戰略考?唐》)。
戰爭中,打敗敵人,利益是取之不盡的。如果滿足於小的勝利而錯過了獲取大勝的時機,那是士兵的勝利,將軍的累贅,主帥的禍害,戰功的損失。打了個小的勝仗,而不去摧毀敵軍主力,不去摧毀敵軍指揮部,捉拿敵軍首領,那就好比放虎歸山,後患無窮。古代交戰,兩軍對壘,白刃相交,敵軍主帥的位置比較容易判定。但也不能排除這樣的情況:敵方失利兵敗,敵人主帥會化裝隱蔽,讓你一時無法認出。張巡計高一籌,用秸稈當箭,一下子讓主帥尹干奇暴露出來,將他射傷。

故事

西門豹治鄴。

出處

《擒賊先擒王》選自《三十六計
《三十六計》或稱“三十六策”,是指中國古代三十六個兵法策略,語源於南北朝,成書於明清。它是根據我國古代卓越的軍事思想和豐富的鬥爭經驗總結而成的兵書,是中華民族悠久文化遺產之一。
“三十六計”一語,先於著書之年,語源可考自南朝宋將檀道濟(?—公元436年),據《南齊書·王敬則傳》:“檀公三十六策,走為上計,汝父子唯應走耳。”意為敗局已定,無可挽回,唯有退卻,方是上策。此語後人賡相沿用,宋代惠洪《冷齋夜話》:“三十六計,走為上計。”。及明末清初,引用此語的人更多。於是有心人採集群書,編撰成《三十六計》。但此書為何時何人所撰已難確考。
原書按計名排列,共分六套,即勝戰計、敵戰計、攻戰計、混戰計、並戰計、敗戰計。前三套是處於優勢所用之計,后三套是處於劣勢所用之計。每套各包含六計,總共三十六計。其中每計名稱后的解說,均系依據《易經》中的陰陽變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剛柔、奇正、攻防、彼己、虛實、主客等對立關係相互轉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樸素的軍事辯證法的因素。解說后的按語,多引證宋代以前的戰例和孫武、吳起、尉繚子等兵家的精闢語句。全書還有總說和跋。
三十六計是我國古代兵家計謀的總結和軍事謀略學的寶貴遺產,為便於人們熟記這三十六條妙計,有位學者在三十六計中每取一字,依序組成一首詩:金玉檀公策,藉以擒劫賊,魚蛇海間笑,羊虎桃桑隔,樹暗走痴故,釜空苦遠客,屋樑有美屍,擊魏連伐虢。

哲理


“擒賊先擒王”中體現的哲理是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所以一些普及類哲學作品常用此語代替。遊戲《賭神三十六計》計策牌之——第十八計“擒賊先擒王”第十八計-擒賊先擒王
卡片內容:【攻擊】選莊家或任何(包括自己)一位玩家的競賽明牌,放入棄牌堆,再由此擒賊先擒王牌代替。
擒賊先擒王[名詞]
擒賊先擒王[名詞]
卡片簡介:擒賊先擒王的功能是玩家根據自己的意圖來替換競賽牌,以達到立刻扭轉比賽局勢的目的。當某玩家執行此計策時,將不利於自己的一張競賽明牌放入棄牌堆,然後用此計策牌代替。當然,出牌時一定要留心,這張“擒賊先擒王”代替了某張競賽牌后,局勢一定要對自己有利!當某局比賽中,如果連續有玩家打出此牌,你就會最大限度地感受到“擒賊先擒王”的威力!
卡片應用:在“17點”局中,玩家Ann有兩張競賽牌,分別為數字3,10。他投注在“(0-12,18+)”上,那麼他可出一張數字為7的“擒賊先擒王”計策牌,在執行時將自己數字為3的競賽牌放入棄牌堆,用此牌代替。那麼此時他的總點數為17,當拿到第三張牌時超過18的可能性就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