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景超

吳景超

吳景超(1901—1968)中國社會學家。生於安徽歙縣;1915年考入清華學校,1923年赴美留學,先後在明尼蘇達大學芝加哥大學攻讀社會學,並獲得學士、碩士、博士學位;1928年回國,任南京金陵大學社會學教授兼系主任;1931年任清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並開展城市經濟調查。1935年在國民政府行政院任職,1947年返回清華大學社會學系任教;1952年後長期執教於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系,1957年被劃為右派分子,歷經磨難後於1968年去世,1980年平反;是中國20世紀上半葉研究都市社會學最主要代表人物;與聞一多、羅隆基一同被譽為“清華三才子”。

人物簡介


吳景超先生著作《第四種國家的出路》
吳景超先生著作《第四種國家的出路》
吳景超先生(1901—1968),字北海,著名社會學家,安徽歙縣人。
1914年就讀於金陵中學,次年考入清華留美預備學校。1923年赴美,求學於明尼蘇達大學,1925年獲學士學位。同年,入芝加哥大學繼續深造,先後獲碩士學位(1926)、博士學位(1928);獲博士學位當年即回國,任金陵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兼系主任。1931年起任清華大學教授,1932年任清華大學教務長。
任教清華大學期間,與孫本文、許仕廉、吳澤霖等人一道發起成立“中國社會學社”,於1936年學社第五屆年會時當選為理事長。
1935年隨翁文灝赴南京,任國民政府行政院秘書、參事等職。
抗日戰爭爆發,他先後出任行政院經濟部秘書,戰時物質管理局主任秘書即秘書長,以自己的學術專長,貢獻於抗日戰爭。1946年任中國善後救濟總署顧問。1947年重返清華園任教。
1952年,高校院系調整,撤消社會學專業,各院校社會學系也隨即撤消,先生調任中央財經大學教授,同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併當選為中央常委、全國政協委員。
1953年起任中國人民大學教授,1957年被劃為右派分子,歷經磨難。
1968年5月7日因肝癌病逝於北京,終年67歲。遺體火化后,骨灰由其一位堂弟帶回故鄉安葬,先生落葉歸根,魂歸故里。
1980年平反昭雪,恢複名譽。
主要著作有《社會組織》(1929)、《都市社會學》(1929)、《社會的生物基礎》(1931)、《第四種國家的出路》(1936)、《劫后災黎》(1947)。
1957年,吳景超被錯劃為社會學界著名右派(1)。吳景超在其代表作《第四種國家的出路》中,提出了“發展都市以救濟農村”的理論。
他根據人口密度和職業兩個標準將世界上的國家劃分為4種,認為中國屬於第四種國家,出路在於:充分利用國內資源;改良生產技術;實行公平分配;節制人口,並提倡“用機械的生產方法,去代替筋肉的生產方法”。他是中國社會學界最早研究都市社會學的代表人物之一,側重於從經濟的角度來研究社會,特別是都市社會,還探討了理想都市等問題。
吳景超是是中國20世紀上半葉研究都市社會學最主要代表人物。他側重於從經濟的角度來研究社會,特別是都市社會。他在《都市社會學》一書中,闡明了都市社會學的研究範圍,介紹了西方都市社會學的研究方法,並明確界定"都市區域"與"都市的區域"兩個概念的不同,認為都市區域不但包括都市的本身,還包括都市以外的附庸,而都市的區域主要指都市本身的情形。他還進一步探討了理想都市等問題。
注1:中國民族學、社會學、人類學界最著名的大右派有:陳達、李景漢、吳澤霖潘光旦黃現璠、吳景超、吳文藻、費孝通等(按年齡大小排名),吳門三大右派吳澤霖、吳景超、吳文藻分別是中國民族學、社會學、人類學界的大師。

人物年表


吳景超(1901—1968年)中國著名社會學家。安徽歙縣人。主要從事都市社會學、經濟學和人口學研究。
1915年考入北京清華留美預備學校。
1923年赴美留學,先後在明尼蘇達大學、芝加哥大學社會學系學習,獲碩士和博士學位。
1928年回國,在南京金陵大學教授社會學原理及都市社會學。
1928年組織成立東南社會學會。
1930年組織成立中國社會學社,歷任理事、副理事。
1931年在清華大學任教授,兼任清華大學教務長
1946年任中國善後救濟總署顧問。
1947年在清華大學任教,井發起組織中國社會經濟研究會。
1952年在中央財經學院任教。
1953年在中國人民大學任教。
1957年被劃為右派分子
1968年5月7日,吳景超因肝癌去世,終年67歲。死後火化,骨灰由一位堂弟攜返故鄉歙縣安葬。
1980年10月17日獲平反。

人物評價


吳景超的學術道路和他的人生道路都是不平坦的。
作為中國第一代的社會學家,他有一個非常好的學術開端,在他從事學術研究的時候,時代為他提供了許多便利條件。作為中國社會學研究的首創者之一,他在自己學術生涯的開始階段,就敏銳地選擇了一種雖然剛剛創立但卻有著廣闊學術前景的學科。
——謝泳

人物著作


第四種國家的出路——吳景超文集
圖書封面
圖書封面
作者:吳景超著
出 版 社:商務印書館
出版時間:2008-12-1
版 次:1
頁 數:220
印刷時間:2008-12-1
開 本:16開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
本書收集了十六篇文章,都是我於過去數年內,在《新月》、《清華學報》、《社會科學》、《大公報》及《獨立評論》中發表過的。
書名似乎有點新奇,但也無需解釋,因為在本書第一篇文章里,已經把第四種國家的意義,講得很清楚了,中國不幸,就是第四種國家,如何改變這種不幸的境遇,就是本書所要討論的。全書共分四章,第一章是導言,全書的要義,已在於此,以後三章,不過發揮這些要義,但每章都有一個中心主張:第二章提倡機械化的生產方法,第三章提倡節制人口,第四章提倡公平的分配,這幾件事都做到了,是否中國便有出路,還請讀者指正。
作者簡介吳景超是安徽歙縣人,字北海。1901年(清光緒二十七年)生。幼年在家鄉受初級教育。1914年入南京金陵中學就讀。第二年考入北京清華留美預備學校。1923年夏天赴美國,入明尼蘇達大學,主修社會學。后入芝加哥大學攻讀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1928年回國。1931年秋,任清華大學教授。1932年任教務長。1935年底離開清華,隨翁文灝等赴南京,任國民政府行政院秘書。1937年國民政府遷至重慶。任經濟部秘書。1945年任戰時物質管理局主任秘書。1946年任中國善後救濟總署顧問。1947年重回清華大學社會學系任教授。1952年調任中央財經學院教授。后加入中國民主同盟,併當選為中央常委,全國政協委員。1953年任中國人民大學教授,1957年以後成為右派,1968年病逝。
圖書目錄代序一 在紀念著名社會學家吳景超教授學術思想討論會上的講話
代序二 在紀念著名社會學家吳景超教授學術思想討論會上的講話
上篇 第四種國家的出路
1936年版自序
第一章 導言
一 世界上的四種國家
二 提高生活程度的途徑
第二章 經濟建設
三 農民生計與農村運動
四 中國農民的生活程度與農場
五 從佃戶到自耕農
地方財政與地方新政
七 近代都市化的背景
八 發展都市以救濟農村
九 再論發展都市以救濟農村
顯示全部信息
在線試讀部分章節
上篇 第四種國家的出路
第二章 經濟建設
三 農民生計與農村運動
文章節選
中國農民生計困難的原因,據我的分析,最要的不外下列數種。
第一,他們的農場太小,平均不過24畝左右,還有許多農場,不到這個數目。
第二,生產方法落伍,這可從農作物的收穫上面看得出來,無論是小麥、米、玉米或棉花,中國農民的成績,都遠不如他國農民。
第三,交通不便,以致農民的出產品,在市場上得不到善價。假如農民要把他們的農產物運到價格較高的市場中去販賣,結果因為舊式交通工具運費的昂貴,恐怕也得不償失。
第四,是副業的衰落,以前這些副業,是農民收入的一個重要來源,現在因為許多副業的出產品,與外國工廠中的出產品或外國農場上的出產品相競爭,受優勝劣敗原理的支配而被淘汰,以致農民喪失了一筆重要的收入。這些副業,有的大約是不可挽救,如紡紗織布;有的還可以想法復興,如絲茶。
以上這些原素,都是使農民的收入縮小的。假如這點小小的收入,農民可以完全用在自己的身上,那麼他們的生活,也不致如現在那樣窮困。他們所以走到現在這種地步的,就是在農民的四周,還有許多剝削他們的人及機關。這些剝削的勢力,使農民的生活更加困難的,不外下列數種。第一是地主,中國土地分配的不平均,是研究這個問題的人所公認的事實。一方面有窮無立錐之地的佃戶,另一方面有擁田數萬畝的地主。如最近農村復興委員會的調查,便發現江蘇的邳縣、阜寧、灌雲等縣,有五六萬畝以上的地主。這些人能夠不勞而食,便是因為另一方面,有許多苦耕而還免不了凍餒的佃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