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門
孟門
孟門,地名,在今山西省呂梁市柳林縣西北23公里處的黃河之濱。北接磧口,南臨軍渡,東靠柳林,西隔黃河與陝西吳堡相望。因洪荒時期,大禹在此鑿開蛟龍壁,疏通黃河上第一個洪水出口,故有“天下黃河第一門”之稱,也因此得名“孟門”。
呂梁“孟門-磧口”與臨汾“孟門山-壺口”這兩組地形頗為相似,皆在晉陝峽谷,名字也取得相近,且兩處“孟門”都留下了大禹治水的傳說和遺跡,值得研究。
隋設孟門關,唐設定胡郡,兼領定胡縣(治所皆在今孟門鎮),曾更名孟門縣,后復改名定胡縣。元代撤縣,設孟門鎮。明清時期,在此先後設離石巡檢司、孟門巡檢司。建國后,設孟門人民公社、孟門革命委員會,現為孟門鎮人民政府駐地。
山西·柳林·孟門
鎮名:孟門(唐代曾名“孟門縣”)
大禹
英文:Mengmen
所屬:中國山西省呂梁市柳林縣
政位:山西省呂梁市柳林縣 孟門鎮人民政府駐地。
位置:東經110°47′,北緯37°33′。山西省柳林縣西北24公里、柳林縣軍渡以北12公里、山西省臨縣磧口以南約13公里、陝西省吳堡縣東北約13公里。東依呂梁,西瀕黃河,北鄰磧口,南靠軍渡。
美譽:晉西門戶、北方鎖鑰、黃河重鎮、西山小大寨、
天下黃河第一門、大禹治水第一門、中國優質紅棗基地、
中國民俗文化保護之鄉、南京大學民俗教研基地、
山西省歷史文化名鎮、呂梁兩大黃河古鎮之一、柳林四大古鎮之首
古迹景點
山西柳林孟門-禹王石
非物質文化遺產
孟門桑皮紙製作工藝、九曲黃河陣、傘頭秧歌、大禹治水傳說、聚寶盆傳說、四十里鍾傳說、友雲禪師傳說、朱元璋傳說、靈泉救妃傳說等。
孟門歷史悠久,為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
鯀禹父子曾在此治水;這裡還有“龍山文化遺址”。
春秋戰國時期設藺邑,漢元朔三年(前126)為侯國藺,前後約800餘年。
北周大象元年(579)置定胡郡,兼領定胡縣(一作定湖);唐武德三年(620),置西定州;貞觀二年(628),廢西定州,改定胡縣為孟門縣;七年(633) 廢縣設鎮;八年(634) 廢鎮,復置定胡縣。
古孟門縣曾地跨今山西省柳林、離石、臨縣(臨縣三交鎮以南大部分)的部分村鎮及陝西省吳堡縣全境。
元朝至元八年(1271)初,撤孟門縣。前後建制長達1600餘年,一直是晉西、陝北一帶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明清時期,在今孟門先後設離石巡檢司、孟門巡檢司。
1958年,組建孟門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於孟門古城以南約一公里的棗峁上村,遂易村名為孟門。
1984年5月12日,經省政府批准,孟門廢社設鎮。
2002年,孟門鎮與吉家塔鄉合併,仍稱孟門鎮。
孟門
據文獻記載和專家考證,柳林孟門是大禹治水第一門戶,這裡還保留著傳說是大禹當年指揮治水時,因長期佇立於此而留下深深腳印的“禹王石”。
戰國屍佼《屍子》記載有“龍門未辟,呂梁未鑿,河出孟門之上,名曰洪水,大禹疏通,謂之孟門”,龍門、呂梁、孟門和壺口是大禹治水的四項重點工程。這裡的孟門就是指今山西省柳林縣黃河東岸的 孟門鎮,即陝西吳堡縣東臨黃河之古隘道,大禹治水在定湖西南劈開 蛟龍壁,謂之孟門也。在夏禹治水之前,因今孟門村西南蛟龍壁將黃河東西兩岸的石山連接成一個天然的黃河大石壩,擋住了黃河的去路,形成湖海,有所謂“定湖”之稱。若遇淫雨,“鴻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大溢逆流,無有丘陵高阜”。所謂“孟門”,是大禹治水之黃河河道上的第一個大門,故因以命地名矣。
也有專家認為,所謂孟門之名,涵蓋今柳林孟門至河津龍門黃河段的河道兩側,柳林孟門乃其北起,河津龍門是其南止。而柳林縣的孟門又位於此段黃河的上游,故稱作黃河第一門——孟門。
西周穆王時代(前1009—前954年在位),山西呂梁武當山玄武道場,為了紀念鯀禹治水之功績,在孟門南山禹王石附近創建了孟門道院。主殿“源神殿”內,供奉著夏帝禹和禹之父鯀;這裡還有國家一級文物“無頭神鯀”石雕坐像:底座長0.98米、寬0.40米、全高1.25米、胸圍0.92米、膝部周圍1.50米,左臀部還有一“鯀”字。原來是在源神殿神鯀泥塑像內取出來的。唐貞觀十三年(639),唐太宗巡遊孟門時,敕賜尉遲恭又在道院旁修建了南山靈泉寺,現為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雄寶殿內有清嘉慶九年(1804)年《南山靈泉寺始末碑記》,碑記稱:南山上“有禹王石,相傳神禹停憩息山之半”。
柳林縣孟門大禹治水主題園
早在四千多年前,孟門就是功蓋九州的大禹治水停耒之處。兩千多年年前因建有著名道院,逐漸成為一方旅遊勝境,不少帝王將相慕名而至。公元前500年,被歷代封建統治者尊為“聖人”的孔子攜其弟子冉求、子路、顏淵等遠道來游,誤把戲水道人推測為厭世者,差點做出捨身救人的壯舉,孟門差點成為“中華文聖”的壯烈犧牲地。又有晉國國君親率文武百官縞素而來哭祭黃河。數十年後,三卿分晉,趙襄子將撫孤救趙恩公韓厥的玄孫韓康封為藺侯(今柳林孟門),並賜姓藺,遂藺氏自此而始,孟門即為 中華藺氏發源地。
黃河孟門-馬三三攝
孟門南山寺
中國共青團中央書記處原常務書記、中國科學院原副院長 胡克實曾經在此領導革命,時任晉綏總司令的 賀龍在此運籌帷幄,殲滅大股閻偽軍,中共第一機械工業部原副書記 白堅,甘肅省原政協主席、“青藏公路之父”慕生忠將軍等,都在孟門留下了革命足跡。
傳說時代的禹父鯀的無頭石像、禹王石、定湖廟、源神觀,孟門南山寺、文昌廟、財神廟、將軍廟、西雲宮,龍山文化遺址,藺相如祖地,高金故里,九楹“聖旨樓”遺跡,后馮家溝古村,孟門桑皮紙製作技藝(省級“非遺”),出土的西周至清代五十餘座陵塔組成的塔林(原有300餘座,比 少林寺塔林還多,且是石塔)。金代姜國器撰寫的文辭優美的《嘉禾記》,明代四川巡撫高崇熙撰寫的石刻《南山靈泉寺始末記》,分別記載著唐太宗巡幸孟門和定湖(胡)知縣郭震的斐然政績。有金代著名詩人 王庭筠的詩石《題南山友雲亭》,有 傅山先生遊覽孟門南山靈泉寺時所寫《自青龍驛過靈泉寺》,也有清代石刻《南山寺十景》,還有山西督軍閻錫山題匾,有賀龍元帥革命遺址 賀龍溝,也有358旅司令部表彰張桂龍烈士的墓誌銘碑文(時任政委 余秋里撰文),還有嶺上村為紀念抗戰中犧牲民兵的烈士碑,碑額上刻著毛主席偉人像和八面紅旗,還有曾震驚華北的著名慘案 石洞門慘案的發生地……
全國勞模陳步亮
代表,企業以山西焦煤集團汾西礦業孟門雙柳煤礦、東輝集團西坡煤礦、山西凌志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柳林富安實業有限公司、孟門宏遠棗業為代表。
古代人物以韓厥玄孫韓康、大智大勇的藺相如、藺侯劉熹、四川巡撫高崇熙、“天下直臣”高金等人為代表;近代人物則以“無銜將軍”王萬冰、中共中央保密局局長薛引俊、清貧一生的革命家薛玉龍、原陝西省民族事務委員會副主席白毅、原山西磧口商會會長劉光隆、原陝西省商業廳廳長陳向林、“焦裕祿式的人物”穆至善、被中共中央譽為“離石縣一顆出色的紅星”的少年烈士劉兒、山西省國民政府教育廳廳長薛步庭等人為代表;現代人物則以全國勞動模範陳步亮、“當代于成龍”李步福、柳林縣人大常委會主任陳繁昌、中國十大傑出青年農民車安奎、“呂梁英雄”高有鳳、山西呂梁華僑大廈老闆馮高明、原美國摩根銀行所羅門兄弟公司副總裁陳勇(美籍華人、博士留學生)、國際硬筆書法同盟會會士白宇照、“太原八大名師”之一的高級面點技師劉應珍、詩人陳黎雲、民間剪紙大師宋桂英、曾受毛主席、周恩來、劉少奇等國家領導接見的“省級糧政骨幹”劉世海、甘肅省晉商商業聯合會常務副會長穆生武等人為代表……
柳林孟門的旅遊價值可以說是柳林縣乃至呂梁市首屈一指的!當務之急就是要加強對古遺跡、古建築、古民俗的保護,加快對孟門南山寺景區科學、合理的開發。
《自青龍驛過靈泉寺》
(清)傅 山
寺遠吾儕僻,秋高獨往盟。柏來花眼翠,霞上老心明。
凈界悲文藻,威河響甲兵。顢頇僧榻 借,壁壘夢經行
1674年(甲寅年)8月,傅山遊歷孟門南山靈泉寺,而作此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