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帝滅佛

歷史事件

北周武帝滅佛,即建德毀佛,是三武滅佛之一,指的是在中國南北朝時期的北周武帝建德年間,在經過多次辯論之後,周武帝頂住來自各方面的壓力,下令在當時佛教盛行的北周罷徠斥佛教,從而在全境內展開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滅佛運動。在這次運動中,佛像全都被毀,寺廟被收為國有,寺僧均被勒令還俗。

簡介


北周武帝即位之初,循例事佛,但更重視儒學。天和二年(567年)因寺僧日多,滋生是非,國庫收入驟減,還俗沙門改宗道教的衛元嵩上書請刪寺減僧,此論深合帝心。
武帝為製造輿論,從天和至建德年間(566年-578年),曾七次召集百官及沙門、道士等辯論儒釋道三教先後;甄鸞、道安等屢上書駁斥道教,紛紜不息。天和三年,武帝御大德殿,集百僚及沙門、道士,親講《禮記》,欲以儒術治天下。
周武帝滅佛
周武帝滅佛
建德三年(574)五月,北周武帝下令“初斷佛、道二教,經象悉毀,罷沙門、道士,並令還民。”同時,還下令“三寶福財,散給臣下,寺觀塔廟,賜給王公。”其他奉祀崇拜,禮典所不載者,盡除之。一場大規模的、轟轟烈烈的反佛道行動由此展開。
在滅佛的過程中,遭遇到的壓力和阻力可想而知,貴族信佛的人不在少數,平民雖然沒有地位,但是憤怒的情緒卻在積蓄。當年六月,設置通道觀,選佛、道名士120人,普著衣冠,為“通道觀學士”,並置官吏統管。建德六年,北周滅北齊,周武帝入鄴城,在原齊境內推行禁佛之令,沙門慧遠與帝爭論不果。禁佛后,北方寺像幾乎滅絕,僧眾多逃奔江南。武帝死後,宣帝、靜帝先後繼位,佛法又興。

背景


自西晉末年少數民族入主中原以後,我國北方的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都十分尖銳。這些少數民族統治者在鎮壓漢人等各族勞動人民的同時,他們都極力利用佛教和道教,來麻痹人民的反抗意識。因此,佛、道二教在中國北部廣泛地傳播開來。據《魏書·釋老志》記載,北魏末年,僅京城洛陽(今洛陽市東北12公里)就有寺院500多座。神龜元年(518年)時,“寺奪民居,三分且一”。武泰元年(528年)河陰之變,王公朝士多死,“其家多捨居宅以施僧尼,京邑第舍,略為寺矣。”至東魏末年,略而計之,全境有寺三萬有餘,僧尼達二百萬。道教在北魏、東魏時也很受朝廷的重視,並有很大的發展,然而道觀、道士之教遠不及佛寺、僧尼。
北齊時,首都鄴城(今河北臨漳縣西南20公里漳水上),也是佛教的中心。據《歷代三寶記》記載:城內有寺院4000所,僧尼共8萬人。全境寺院、僧尼之數不減東魏末年。由於佛教受到最高統治者的敬仰和提供各種優越條件,東魏、北齊時出現的許多名僧,如慧光,在東魏時任都統,北齊時為國統,是地論學派南派(鄴都)的開創者,也是四分律宗的祖師。慧文,是天台宗之祖。慧可,他繼承和發展菩提達摩的禪學思想,被尊為中國佛教最有影響的禪宗的第二祖師。至隋唐,慧光、慧文、慧可的佛學思想,最後便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佛教教派——華嚴宗、天台宗、禪宗。

原因


武帝滅佛之根源在於武帝視佛道為虛妄,其組織不納賦稅虛耗國力,欲重振儒家傳統,方便其勵精圖治之意圖。

影響財政

佛教、道教勢力的擴張,不僅損害了政府的稅收與徭役、兵役,也妨礙了世俗地主經濟勢力的擴展。佛教“捐六親,舍禮義”,僧尼不織不耕,毋須徭役,更有奸徒借佛事聚歛,受人指責。僧徒濫雜,寺廟多幣,蠱害百姓社會。劉宗義熙末年,社會目沙門為五橫之一,佛徒侵佔農田,不勞而獲,又可逃避租稅力役。北魏末年,佛徒人數有二百萬,寺院三萬餘所,佔北魏人口十五份一。周武帝親政后第二年,關中荒旱,命當戶拿口糧出來賣,而寺僧卻借荒年放高利貸。雖然佛教、道教都是統治階級統治人民的工具,但是,這麼多的不向政府納稅服役而佔有大量土地的僧、尼、道士,對於國小民寡的北周來說,實在是一個嚴重的損失。寺院、道觀地主不但在經濟上與官府、世俗地主發生矛盾,而且思想上也與恪守儒家學說的土大夫發生矛盾,佛、道之間也為了各自的利益和地位而發生衝突。基於國計經濟原因,北齊文帝,北周太祖唐高祖皆有汰僧尼之詔,北魏太武帝乃發現長安寺中藏有富人所寄贓物萬計才下決心滅佛以增國家財富,北周武帝,唐武宗亦以經濟理由下詔滅佛。

政治

沙門慧思謀反,太和五年沙門法秀謀反。皆須用兵討平。如北魏孝文帝延興三年,奸人亦有匿於僧法之下,圖謀造反。劉晝稱 “佛是疫胎之鬼。”章仇子陁謂佛教是“胡妖亂華。”
僧尼不臣於君,破壞君臣之份,無忠君之心,必促國禍。

民族

基於華夷之辨而排佛,中國有深厚之文化傳統及特色,部份人以為華夏文化較印度夷狄者為優,佛徒服飾又與中國不同,故力加排斥。通道者排斥佛教亦基於華夷之辨,因道教源出本土,滅佛存道,理由堂而皇之。
《北齊書·樊 遜傳》:天保五年(554年)文宣帝詢問對佛教道教的意見時,遜答道:道教之“玉簡 金書,神經秘錄,三尺九轉之奇,絳雪玄霜之異,淮南成道,犬吠雲中,子喬得仙,劍 飛天上,皆是憑虛之說,海棗之談,求之如系風,學之如捕影。……末葉已來,大存佛 教,寫經西土,畫像南宮。昆池地黑,以為劫燒之灰;春秋夜明,謂是降神之日。法王 自在,變化無窮,置世界於微塵,納須彌於黍米。蓋理本虛無,示諸方便。……寧有改 形易貌,有異生人,恣情放縱,還同俗物?”他稱僧、尼、道為“左道怪民,亦何疑於 沙汰。”
周武帝滅佛
周武帝滅佛

倫理

佛徒遺棄兩親棄絕孝道。指佛徒削髮傷身,又有使民族有滅絕之罪,且如子弟較長輩早出家,又有長輩拜後輩之非,於禮不合。

三教定位


周武帝宇文邕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最重儒術,勵精圖治。在位期間,在政治、經濟、軍事方面都進行過一系列的改革。帝本通道教,兼奉佛說,唯卻深信治國須用儒術。據《廣弘明集》卷7《敘列代王臣滯惑解》載言:天和二年(567年)蜀郡公衛元嵩上書說:“國治不在浮圖,唐、虞無佛圖而國安,齊、梁有寺舍而祚失。大周啟運,遠慕唐、虞之化,宜遺齊、梁之末法。”他的意見深受周武帝的讚賞。嵩與道士張賓相結,二人俱善術數,大受帝信任,道士張賓也上書請求廢除佛教。
建德元年(572年)周武帝召集群臣及名僧、道士,討論三教的優劣。意在壓低佛教的地位,定儒為先,道教為次,佛教為後。可是,當時執掌朝政大權的是篤信佛教的大冢宰宇文護,不表同意,加上道安、鄄鸞等上書詆毀道教,因此,雖經多次討論,三教未能定位。
次年十二月,又召集群臣、道士、名僧進行辯論,始定出以儒教為先,道教為次,佛教為後的位次。由於名僧僧勔、僧猛、靜藹、道積等奮起抗爭,極力詆毀、排斥道教,又使這次的位次未能付諸實現。

滅佛


建德三年(574年)五月,周武帝再次召集大臣、名僧、道士進行辯論。在會上,佛、道兩家鬥爭非常激烈。據《續高僧傳·智炫傳》記載,智炫在辯論時力挫道士張賓,周武帝為道教護短,斥佛教不凈,智炫答道:“道教之不凈尤甚!”更抵觸武帝之短。武帝這次原來只想罷斥佛教,由於道教的迷信方術和教義的虛妄,經道安、甄彎、 智炫等人的揭發,已經徹底暴露,因此,下詔“斷佛、道二教,經像悉毀,罷沙門(即 僧尼)道士,並令還民。”詔令發布之後,立即實施。“融佛焚經,驅僧破塔,……寶 剎伽藍皆為俗宅,沙門釋種悉作白衣。”
六月,武帝又下詔立通道觀。使“聖哲微言,先賢典訓,金科玉篆,秘蹟玄文, 所以濟養黎元,扶成教義者,並宜弘闡,一以貫之。”通道觀的學士共120人,都是儒、 道、佛的名流。他們的任務是研究三教的哲理,探討宏深的“至道”和幽玄的“理極”, 並達到彌合三教的分歧,使“爭驅靡息”的目的。
徠周武帝滅佛
徠周武帝滅佛
建德六年(577年)滅北齊后,周武帝在鄴城新殿多次召請名僧,解釋尊儒佛的原 因與意義,與會的500僧人都沉默不語,只有慧遠明確表示反對,並且以阿鼻地獄相威 脅。佛教徒任道林也上書反對毀佛,以因果報應進行恐嚇。周武帝表示自己不是五胡, 無心信佛。他權衡得失后,最終決定在原齊國境內滅佛,寺院等“還准毀之”於是,整 個中國北部的佛教都被禁絕了。
周武帝這次滅佛比較徹底。據《房錄》卷11記載:其時“毀破前代關山西東數百年來官私所造一切佛塔,掃地悉盡。融刮聖容,焚燒經典。八州寺廟(出)共40千,盡賜王公,充為宅第。三方釋子減300萬,皆復軍民,還歸編戶”。
滅佛其根源在胡漢之爭。丞相崔浩好道教,又好”五德終始〃之說,想導太武帝承”古聖王之正統〃,故極力主張排斥外來之佛教,太武帝亦有華化之思想,圖繼統中華,復加上經濟受佛教影響太大,遂借蓋吳之亂中長安佛寺不法事,下令滅佛。此為國史上第一次大規模滅佛事件。
周武帝滅佛,目的雖然和魏太武帝滅佛一樣,都是為了擴大財源,鞏固政權,但是在方式方法上不同:第一,這次滅佛,是經過多次辯論之後作出的,各方面都有思想準備。第二,這次沒有採取坑殺僧、尼、道士和搗毀寺、觀的作法,而是將寺、觀賜給王公,讓僧尼等還為編戶。對於那些知名的高僧、道士,或以政府官員的身份送到通道觀進行研究工作,或者量才任以官職,如以曇為光祿大夫,法智為洋川太守,普曠為岐山郡從事,等等。總之,方式方法比較溫和。

成果


這次滅佛,北周政府不僅獲得了大量的寺觀財富,而且獲得了近300萬的編民,遂使生產日益發展,“租、調年增,兵師日盛。”從而,為後來隋朝的統一和對突厥的鬥爭,提供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和強大的軍事實力。而通道觀的建立,促成了儒、道、佛三教的交流與互相滲透,為建立以儒家為治國之本,輔以道、佛的三教結合的新的封建統治服務思想體系,奠定了基礎。

影響


武帝這次滅佛較為徹底,華北佛教勢力為此幾乎禁絕,在中國文化史上有重要的意義。南北朝時代佛教從印度傳到中國,蓬勃發展的同時,造成許多嚴重的社會問題。各大寺院積累了大量銀錢、田地,逐漸形成與朝廷分庭抗議的新政治力量。出家人依仗寺廟的權勢胡作非為,苛扣農民,不受平常法規約束。大量土地和稅捐被宗教組織控制,嚴重侵蝕國力。
經過滅佛運動,一方面迫使源自印度佛教積極漢化,在儒教的思想基礎上發展出中土佛教,使原先以講究因果報應和以寺廟財產為基礎的早期佛教,轉化為一種開放平和的教派,使得佛教在中國得到新生,發展轉變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不干預政治力的大宗教。北周武帝滅佛運動還確立了沙門必須尊重皇權的政治原則,斷絕了寺院與政府分權抗儀,發展成為政教合一政權的可能,確立了中國皇朝政教分離的傳統。

主要人物


周武帝

北周武帝宇文邕(543—578),漢化鮮卑人,小字彌羅突,公元560—578年在位。代郡武川(今內蒙古武川西)人。宇文泰第四子。曾用年號:保定(561-565);天和(566—572三月);建德(572年三月-578年三月);宣政(578年三月-十二)。謚號:高宗;廟號:高祖;安葬地:孝陵。
周武帝滅佛
周武帝滅佛
生平
武成二年(560),權臣宇文護毒死明帝宇文毓,護立時為大司空、魯國公的宇文邕為帝。仍掌朝政。天和七年(572),宇文邕誅殺宇文護,始親自處理國務建德二年,宇文邕確決三教先後,以儒為先,道次之,佛教最後。次年禁佛、道二教,沙門、道士並還俗,為歷史上三武滅佛之一。使寺院佔有的大量人口開始向國家納稅服役。建德四年,他獨與齊王宇文憲等少數人策劃,力排眾議,決定伐齊並親自統軍圍攻金墉城(今河南洛陽),因病還師。次年又率大軍伐齊,幾路並進,攻克平陽(今山西臨汾)。圍晉陽(今山西太原西南)時軍事失利,自己僅得免。其後聽從宇文忻“死中求生,敗中取勝”的建議,終於攻克晉陽。六年,入鄴,滅北齊。從此擁有了黃河流域和長江上游。為後來隋朝的統一奠定了基礎。
宇文邕生活儉樸,諸事希求超越古人,對宇文護及北齊所修過於華麗的宮殿一律焚毀,對下嚴酷少恩,但果斷明決,耐勞苦,征伐時躬親行陣,得士卒死力。齊境有北魏所俘河西人世為廝役的雜戶,周境有從東魏及南朝梁江陵俘虜的良人沒為奴婢,他都豁免為良人。突厥強盛,目北齊、北周為在南兩兒。宇文邕不得不娶突厥公主為後,滅齊之後,宣政元年(578)宇文邕率軍分五道伐突厥,未成行而病死。其長子宇文贇即位。不久贇讓位於子宇文闡。又兩三年,楊堅逼闡禪讓,篡周,建立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