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王侍御同登東山最高頂宴姚通泉,晚攜酒泛江
陪王侍御同登東山最高頂宴姚通泉晚攜酒泛江
《陪王侍御同登東山最高頂宴姚通泉晚攜酒泛江》是唐朝杜甫在通泉陪一位客人王侍御參加宴會時所作,與《陪王侍御宴通泉東山野亭》是同一時間所作。
《唐詩解》:
娛游未已,而忽有勸戒之意焉,其《唐風》遺韻乎?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
《杜臆》:
笛聲用“憤怨”,特異。“三更風起”四句,情景奇絕,已有樂極悲來之意;故轉語云:“臨深莫相違”,蓋臨深淵者懷兢也,寓意甚遠,《唐風·蟋蟀》同旨。
《而庵說唐詩》:
詩中語多冷刺。“姚公美政誰與儔,不減昔時陳太丘”“誰與儔”、“不減”,極有斟酌,字字陽秋。
《詩辯坻》:
《杜詩詳註》:
一韻分為兩段,故一句五句,連拈韻腳(“東山高頂”八句下)。
《聲調譜拾遺》:
此古詩歌行極則也。其用韻轉換、聲調高下疾徐處,皆當細意會之。
《繭齋詩談》:
倒運題目,其中山短水長,錯成章法。
《唐詩別裁》:
結出好樂毋荒意,而措語含蓄,耐人咀吟。
《讀杜心解》:
起四句,總領大意。次八句,先敘東山頂宴,次敘攜酒泛江蟬聯而下。“三更”兩句,借風勢蹴起一波。末四句,趁風勢就作收局。
《杜詩鏡銓》:
善寫虛景(“燈前往往”句下)。蔣云:妙是“色不動”,若雲“色動”,便是醉意。忘反意俱借三字較輕逗出。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男,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出生於河南鞏縣,原籍湖北襄陽。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少年時代曾先後遊歷吳越和齊趙,其間曾赴洛陽應舉不第。三十五歲以後,先在長安應試,落第;後來向皇帝獻賦,向貴人投贈。官場不得志,親眼目睹了唐朝上層社會的奢靡與社會危機。天寶十四載(755年),安史之亂爆發,潼關失守,杜甫先後輾轉多地。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繫蒼生,胸懷國事。杜甫創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別”等名作。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雲。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於《杜工部集》。
大曆五年(770年)冬,病逝,享年五十九歲。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