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8條詞條名為甘露寺的結果 展開
甘露寺
歷史遺跡
甘露寺坐落在長江之濱的北固山,甘露寺始建於東吳,因建立於東吳甘露元年(256年),故名。
甘露寺,千百年來無數文人墨客,登臨北固山,遙想三國崢嶸歷史,渴望一展自身才華,即景抒情,壯懷激烈,留下許多氣吞山河的壯麗詩篇。
甘露寺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三國時,劉備來甘露寺招親,當他看到北固山雄峙江濱,水天開闊,風景壯美,不禁讚歎道:“此乃天下第一江山也”。
孫劉聯姻往事千年,不論是人以物傳世,還是物以人揚名,孫劉聯姻的故事在北固山留下了濃墨重彩。甘露寺雄踞在北固山後峰的頂上,所以北固山有“寺冠山”之說。
《三國演義》第54回,“吳國太佛寺看新郎,劉皇叔洞房續佳偶”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赤壁大戰后,劉備借東吳的荊州不還,周瑜向孫權獻計,以其妹孫尚香為餌,設下美人計,誘劉備來京口聯姻招親,趁機扣為人質,以討還荊州。諸葛亮將計就計,使孫劉聯姻弄假成真,使東吳賠了夫人又折兵,京劇,“龍鳳呈祥”唱的就是這段故事。
甘露寺招親,弄假成真,劉備得了便宜賣乖,孫權是啞巴吃黃連,二人心照不宣。這一天,二人同游,劉備見水池中有一塊巨石,便拔出配劍,仰天默禱:“我若能返回荊州,成王霸之業,劍下石裂,若死於此地,剁石不開。”手起劍落,石頭應聲開裂。孫權在旁明知故問。“玄德為何劍劈此石?”劉備自然口是心非。
甘露寺
孫權也拔出寶劍,向另一塊石頭劈去,劍落石開,孫權這一劍問卜的是什麼,劉備明知故不問。兩人相視,仰天長笑,逐留下了這兩塊裂開的石頭,後人叫它們“試劍石”。
晚唐詩人羅隱有《題潤州妙善前石羊》詩云:“紫髯桑蓋此沉吟,狠石猶存事可尋,汗鼎未安聊把盞,楚了雖美肯同心?”這可證明唐以前北固山上孫劉聯合抗曹的故事就以廣為流傳了。這條兩面山崖夾峙,中通一線的小徑,叫溜馬澗。
相傳,一日孫權與劉備在甘露寺中飲酒,江風浩蕩,劉備見江面上的一隻小船,在波濤中行駛自如,不禁讚歎到“南人善舟,北人善騎,信有之也。”孫權聞言不悅,對劉備說道“誰言南人不善騎”言罷,命左右牽馬,孫權離座,飛身上馬,沿溜馬澗向山下馳騁而去,劉備見狀,也不甘落後,飛身打馬朝孫權追去,這條岩間小道,因孫劉賽馬逞強的故事而得名“溜馬澗”。
北固山后峰絕高處的北固亭,又名祭江亭,相傳劉備西征入川后,孫權詭稱母病,騙得孫尚香回吳,一日,孫夫人聞劉備兵敗,死於軍中,悲痛不已,望西遙哭,投江殉情,後人為紀念孫夫人,亦稱北固亭為“祭江亭”。
甘露寺以它的鐵塔聞名於世。甘露寺鐵塔,始建於宋代,九級八面,造型精美。原塔在明代因海嘯傾塌,僅遺存有最下三層。1960年鎮江文管會在修復甘露寺鐵塔時,在塔基三尺半處發現地宮。
南山風景名勝區距市中心2.5公里,由招隱景區、竹林景區、鶴林景區和文苑組成。這裡山巒起伏,綠樹蔥蘢,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相得益彰,既是國家森林公園,也是著名的省級風景區。米芾稱之為“城市山林”。
自南朝以來,倍受歷代文人青睞:編著《昭明文選》的梁代昭明太子蕭統,《文心雕龍》作者劉勰,著名藝術家戴顒,大詩人蘇東坡,創立“米氏雲山”畫派的米芾和米友仁父子都曾先後在此著述和流連。南朝宋的開國之君劉裕年輕時也常在此砍柴打魚販賣草鞋。這裡無疑是一塊風水寶地。駱賓王、王昌齡、康熙、乾隆等數百位文人墨客和帝王將相均先後留下了謳歌南山的華章。這裡委實是一處怡情悅性的好地方。
為紀念在抗戰期間犧牲的烈士,在黨支部和國家的支持下,茅山'蘇南抗戰勝利紀念碑'於1995年9月1日正式建成。紀念碑寬6米,高36米,須彌高3.13米,寓意鎮江市全體共產黨31.3萬人;碑身高28米,寓意新四軍第一,二兩個支隊來自南方八省健;,碑前有317級寬16米台階,每組50級,寓意抗戰勝利50周年;6組寓意6月,最後17級是17日,寓意6月17日是新四軍韋崗處女戰勝利的日子。
空心碑體用鋼筋混凝土澆築,碑陰刻有紀念碑為'一九三八年五月,奉中共中央之命,新四軍東進蘇南敵後,建立以茅山為中心的蘇南抗日根據地。在陳毅,張鼎丞,譚震林,粟裕等領導下,五萬兄弟踴躍參軍,浴血戰鬥五千餘次,斃傷俘敵四萬多名,七千將士壯烈捐軀,其勛勞業績,彪炳史冊。
值抗戰勝利五十周年之際,特立此碑,永誌不忘。'落款為中共鎮江市委員會,鎮江市人民政府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