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派建築
贛派建築
贛派建築又稱贛式建築、江右建築,包括贛派民居、贛派宗祠、贛派騎樓等。
贛派建築是漢族江右民系的傳統建築,主要分佈在江西一帶,此外贛派建築在湖南東部、湖北東南部、安徽西南部、福建西北部也有大量分佈,贛派建築是江西民居的代表,布局簡潔,樸實素雅,是贛派民居建築的主要特色。
贛派建築代表性村落有安義古村群、前後萬村、流坑古村、浯溪古村、陂下古村、渼陂古村、燕坊古村、釣源古村、爵譽古村、江畔古村、白馬寨古村、厚板塘古村、白鷺古村、河口古鎮、上清古鎮、驛前古鎮、棠陰古鎮等村鎮。
贛派建築
贛派建築是主要集中於贛撫平原、吉泰盆地和贛南山區。
東漢末年,中原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開始向東和向南遷徙,給南方各地增加大量人口,帶來了大量財富和先進的生產方式,以及先進的文化。他們很快就在江西、徽州、浙東等地購田建宅,過上“勤耕好讀”日子。
江西境內的贛撫平原和吉泰盆地自古是魚米之鄉,這一強實的經濟基礎促時了唐宋時期江右文化的崛起,人文科舉事業和江右商幫也得到快速發展,直接促進了江西經濟和文化的發展,直接推動了贛派建築的形成。
泰和縣江畔古村
贛派古民居
三砌牆
贛商巨富和科舉官員衣錦還鄉,榮歸故里,自然少不了買田和置辦房產,而置辦房產這在那個年代是比買田還要重要得多的大事,因為它關係到子孫後代和主宗家業的繁榮昌盛。在贛撫大地、吉泰盆地,擇一上等寶地,開天門閉地戶,水口幾凈,這都是每個村落布局首先要考慮的。
除了建築的選址、朝向、形態要符合風水理念,周圍的樹木、湖泊、河流、山脈也被當做構成風水的元素。贛派建築不僅選擇風水吉地,也熱衷修建古塔、古橋,挖掘河流、池塘等方式營造吉祥寓意,比如,泰和縣江畔古村,在村后修建“魁星塔”,橋邊栽種“筆架樟”,寓塔如筆,斜架在“筆架”上,還修建八口古塘,組成“七星伴月”吉象,與北斗七星中“魁星”相響應。
贛派建築布局簡潔,樸實素雅,是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贛派民居建築,牆角、天井、欄桿、照壁、漏窗等用青石、紅砂石或花崗岩裁割成石條、石板築就,且往往利用石料本身的自然紋理組合成圖紋。外看,多為長方形平面,用空半磚牆圍合,清一色的青磚灰瓦,高峻的馬頭牆,半掩半露的雙披屋頂隱在重重疊疊的馬頭牆後面,馬頭牆造型豐富多樣,翹首長空,既可防火,又可防風。
以渼陂古村梁氏總祠永慕堂為例,為上、中、下堂中帶兩大開井的三進式建築,單體建築的平面,通面闊19.7米,通進深62米,佔地1220多平方米。三開間的門廊,上有高聳的牌樓,如意斗拱承托起翹角飛檐,頂覆琉璃瓦,金光閃閃。中堂檐步有四角亭式抱廈,伸入天井間。小堂檐步亦有高聳的牌樓。
抬梁構架、用料粗碩。其中堂(或上堂)中縫梁架抬梁式,與民居清一色的穿斗式構架不同,宗祠的中堂(二進者為上堂)多為抬梁式構架,砌上露明造,由五架梁承托屋頂,明間顯得寬敞明亮,無論梁枋,均用材碩大。永慕正架梁直徑超過60厘米,明間金柱、前檐六柱五間式,石柱作垂蓮柱狀。明間花坊另置石匾,刻“古槐第”三字;次間則填繪彩畫。頂角皆起翹,檐下有墨繪花鳥、山水、博古、詩文等。
沙溪古街,位於江西上饒信州區沙溪鎮,長度1.5公里。2016年12月29日,經過南京大學規劃設計院教授朱喜鋼等團隊的實地考察,認為該鎮古街是江西省境內在同緯度唯一的一處保存完好的贛派騎樓風格建築。古街從老政府所在地一直到贛東北地質大隊沙溪基地,大約有1點5公里。古街有兩條,一條是勝利街(含上街中街下街三段)。一條是柴狗街。在古街最醒目的是當地人徐敬湍,解放前主要從事織綢棉麻織布生意,在江西上饒、上海、杭州、廣州等地設有十多家店,解放初期也做糧食生意。
牌坊依據旌表的內容分為標誌性坊、功名牌坊(或仕科坊,專屬科舉榜樣)、節烈牌坊(或貞節坊,專屬女性)、仁義牌坊(或忠義坊,專屬道德楷模)、功德牌坊(軍功或政績)等種類。
在根據當時的規定,凡通過歲貢、恩貢、拔貢、優貢、例貢、副貢等形式被貢舉人國子監讀書也即由府、州、學貢獻給皇帝的生員,以及獲得舉人以上功名的人才,可在經地方官府審核批准后,由地方官府按規定官方出資建功名坊。關於這一點,清《太倉州志》有明確記載,雲:"按牌坊坊蓋表厥里居遺意,國制凡貢生、舉人、進士,官授牌坊銀。則是歲貢以上,皆得建坊,不必功德巍巍也。"這些獲得了功名、但"不必功德巍巍"者建造牌坊,雖由當地官府批准和出資,但當地官府是按朝廷的規定辦的,因此其審批權實際上是掌握在制定規定的最高統治者皇帝手中。
宋明時期江西省是科舉大省,是故擁有數量眾多的牌坊,這些牌坊分佈在江西各地,又有江右特色,如:六腳牌坊、四面牌坊、三滴水門坊、五滴水門坊以及牌坊門(貼壁式,古時江西人喜歡將牌坊與建築結為一體)等……
大明“第一狀元牌坊”
大明第一狀元吳伯宗牌坊‘科第世家’
吳伯宗出身於書香門第,自幼穎悟,十歲即能寫文章。鄉中賢達葛元喆說:“此兒玉光劍氣,終不可掩。”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吳伯宗參加鄉試,獲得第一名,解元。翌年禮部會試又考中第二十四名,殿試終奪第一,狀元及第。這座叫“科第世家”的牌坊是朝廷獎勵給明朝第一位狀元吳伯宗的。這座牌樓原本是在江西撫州,後來遷入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
罕見的“天下第一坊”
雙坊並峙,晝錦榮歸
明朝永樂初年間,進賢縣七里鄉羅源陳家村人陳謨,因勤奮好學被推為拔貢,並於20餘歲參與編修《永樂大典》,任四川右參政。他在當地口碑很好,由兵科給事中高旭和進賢縣知縣佘曜等地方官員於永樂八年(1410年)為其立坊紀念。坊額由陳謨好友,明代大學士解縉(江西吉水人)題寫“晝錦”兩字,晝錦坊由此而來。晝錦坊是目前我國發現有確切紀年最早的牌坊,“晝錦”二字為《永樂大典》主編解縉所書。
晝錦坊
“晝錦坊”與“理學名賢”合稱為陳氏牌坊。由於其歷史悠久,及其以石牌坊、木牌坊和 水池合一構成的院落式建築形式,為國內所罕見,由此,陳氏牌坊又有‘天下第一坊’的美譽。2006年6月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 單位。
六腳牌坊
進賢鍾陵節凜冰霜六腳牌坊
進賢鍾陵節凜冰霜‘六腳牌坊’
鍾陵節凜冰霜坊正面上方匾額陽刻“節凜冰霜”四字,背面上方匾額刻有清代乾隆職官名單,夾梁陽刻“旌表儒士胡仰廷之妻楊氏節孝坊”。
樂安縣龔坊鎮同富村“科甲叢芳”六腳牌坊
樂安縣龔坊鎮同富村科甲叢芳‘六腳牌坊’
宜黃縣鳳岡鎮潭坊村“大司馬”六腳牌坊
宜黃縣鳳岡鎮潭坊村大司馬‘六腳牌坊’
臨川區騰橋鎮蘭溪曾家“父子兄弟叔侄同朝”六腳牌坊
臨川區騰橋鎮蘭溪曾家父子兄弟叔侄同朝‘六腳牌坊’
白線
磨磚對縫
磨磚對縫是古代建築中的一種高級建築工藝,即將毛磚砍磨成邊直角正的長方形等,砌築成牆時,磚與磚之間干擺灌漿,牆面不掛灰、不塗紅,整個牆面光滑平整,嚴絲合縫。磨磚對縫的砌法,先用磨器把青磚磨平,砌時以江米米湯為粘合劑,使磚的縫隙彌合。
搏風線
牆頭線腳
南昌撫州宜春地區做法,將牆頭處1~2層丁斗磚,向外突出半寸至一寸,刷上白灰,使其較厚較寬,看上去有凸出感、飽滿感,稱之為牆頭線腳、吉安贛州地區做法,將牆頭處一層眠磚向外突出,刷上白灰,由於只有一層眠磚,從整堵牆體上看佔比例較小,遂稱之為白線、上饒景德鎮九江地區做法則是直接在牆頭處刷上白灰,覆蓋面較寬,故稱之為白布。
入內,其格局多為二進三開間,一堂一廳,面闊三間,明間廳堂,次間臣室,左右對稱。木構穿斗式梁架,並依使用目的之不同,前檐部常做成各式的軒,形制秀美且富於變化。卧室樓高一層半,下層居住,上半層放置什物。廳堂沒有分層,顯得高大寬敞,氣勢極為堂皇。室內地面,以長條青磚橫向錯縫鋪砌。神龕設在廳堂寶壁兩邊側門的上方。堂前均有較為狹小的天井,既從採光通風之用,又取四水歸堂之意,無形中把人與天銜接起來,體現了“天人合一”的情境。
白布
“理學名家”宅門前和大宗祠遺址上的元明時代的紅石獅子,文館享堂內六斗藻井上的明代彩繪,都是難得的藝術精品。而明代民居懷德堂照壁上的“雀(爵)鹿(祿)蜂(封)猴(侯)”磚雕壁畫和永享堂照壁上的“麒麟望日”鑲雕,更是題材豐富,技藝高超,國內絕無僅有,堪稱國粹。
以金溪為例,具有重大保護價值的古鎮有1個(滸灣鎮)、古村落100多個。其中,列入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3個(滸灣鎮、竹橋古村、東源曾家村),中國傳統村落名錄21個,省級歷史文化名鎮名村9個,是贛派建築的最典型代表,是江右文化的重要物質載體。
陂下古村
陂下古村位於吉安市青原區東南隅富田鎮,距吉安市青原區南50公里,距富田鎮政府2公里,地處富水河畔。佔地面積約1.5平方公里,自唐代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陂下古村保存了大量明清贛派建築,包括牌坊、祠堂、古井。陂下古村保留了古代村落抵禦強敵入侵的戰略防禦設施體系。
贛派建築
渼陂古村
贛派古民居
流坑古村
樂安縣流坑古村,位於江西省樂安縣牛田鎮東南部的烏江之畔,距縣城32公里。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是一個董氏單姓聚族而居的血緣村落。
流坑村以規模宏大的傳統建築、風格獨特的村落布局而聞名遐邇。明代中葉村子經過規劃,形成了七橫一豎八條街巷,族人按房派宗支分巷居住、巷道設置門樓、門樓之間以村牆連接圍合的整體布局,巷道用鵝卵石鋪地,並建良好的排水系統,別具一格,堪稱一絕。村中現存500餘幢建築中,明清占建築及遺址計206餘處,村中古建築均為磚木結構樓房,質樸而簡潔,但建築裝飾十分講究。
江畔古村
江畔村,古稱浮潭,位於江西省泰和縣沿溪鎮,肇始於北宋,興盛於明清,歷經千年,為千年古村,也被稱為“廬陵文化古村”、“江南贛商第一村”。村中保存有連片的100多棟明清贛派建築:祠堂、書院、當房和民居,村周有古樟、古驛道、古渡、古堤、古碼頭、古戲台、古碾房、古廟和古庵遺址,還有被列為文物保護的古橋、古塔。
泰和縣江畔古村
江畔古村贛派建築的馬頭牆保存得較好,一般為兩疊式、三疊式。較大的民居,因有前後廳,馬頭牆的疊數可多至五疊或六疊式,其中五疊式俗稱“五嶽朝天”。馬頭牆的“馬頭”,有“金印式”。
浯溪村
東鄉縣浯溪村
浯溪村民60%姓王,始祖為王安石之弟王安國第四世孫志先公,於宋慶元年(公元1195年)自上池瑤田徙居於此,建村已有813年的歷史。
村內保存完好、集中連片的明清古建築群,有貞孝牌坊一座、南北大門樓各一座、“奕世甲科”牌樓一座。狀元路一條長450米、麻條石巷道18條共685米長、古井三眼、石獅兩尊、旗杆石兩副、石拱橋一座、麻石墩橋一座及古樟樹3棵。
近年來,江西婺源旅遊發達,人們常常把江西婺源的古建築風格認為是贛派建築代表,特別是見到馬頭牆就認為是徽派建築,在社會上形成了一定的認識誤區。其實,江西婺源等地古代屬於安徽管轄,屬於古徽州六縣之一,所以江西婺源的古建築風格其實為徽派建築。
江西和安徽由於地緣和經濟文化背景相近,贛派與徽派古民居有不可分割的聯繫,有其相同點,又有明顯區別。
時間發展上
贛派建築和徽派建築從文化角度考證都與風水文化有關,江西是形勢派風水文化的發祥地,因此可以考證贛派建築年代上早於徽派建築。
但是,徽派建築基於徽州文化的影響,徽州文化在明清時期發展很快,贛文化這一時期略顯落後,建築上不可避免受文化的影響;村落規劃上,贛派和徽派建築都受形勢派風水文化影響。
規劃布局上
贛派建築(青磚外牆,馬頭牆翹首更高峻)
贛派古民居即注意與周圍環境相適應,也注意與祠堂、廟宇、牌坊、門樓、戲台等功能性建築有機結合。除了建築的選址、朝向、形態要符合風水理念,周圍的樹木、湖泊、河流、山脈也被當做構成風水的元素。
平面布局上
贛派和徽派建築平面布局基本相同,“四水歸堂”是常規設置,所不同的是贛派建築的“井”略微大些,贛派建築基本都是一層,徽派建築一般都是兩層,這與地形寬裕的贛撫平原和用地局促的徽州六邑地形地貌有關。
贛派建築
建築形制和美學上
贛派建築是青磚黑瓦馬頭牆,不用白灰粉刷,古樸厚重,建築顯露出青磚本身的材質,古樸、敦厚、優雅,代表了贛文化的精神內涵。徽派建築則在牆體上一層刷白,一般都白璧馬面牆這一特色,更接近於蘇錫一帶民居,與江南的青山綠水相互映襯。
兩者都是南方民居的典型代表,但在美學取向上截然不同,贛派建築追求的含蓄之美,徽派建築追求的輕盈之美。
徽州大部分地區屬於地理概念上的重丘區,在那樣一個地區建房石料和木材都是不用考慮的,但是山區溝壑縱橫,燒制上等牆磚的黏土一般稀缺,這些都決定了徽派建築在布局上尺寸難以像微丘和平原地區的江西這般行隨意統。“小橋流水,綠蔭人家”“粉牆黛瓦,依水而居”則成了徽派建築彰顯特色的主要表現形式。
建築結構和內部裝飾上
泰和縣江畔古村“五嶽朝天”馬頭牆
贛派古民居更注重內部構架和陳設的實用性,較少徽派古民居的大面積雕樑畫棟,其內部格局多為二進三開間,一堂一廳,明代多前堂后廳,清代多前廳後堂,面闊三間,明間廳堂,次間卧堂,左右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