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白馬寨村的結果 展開

白馬寨村

江西省豐城市下轄村

白馬寨村,江西省宜春市豐城市張巷鎮下轄自然村,中國傳統村落,位於張巷鎮西南部,村域面積4.5平方公里。

白馬寨村街巷空間格局依據“八卦圖”設計而成,街巷縱橫交錯,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古巷道體系。在空間形態上,白馬寨村中間核心區較密,四周相對較疏,其核心區以清朝建築為主,為贛派建築風格。白馬寨村民世代傳承花釵鑼鼓、岳家獅、掛聯剪紙、正月初一開財門等傳統文化,是白馬寨文化底蘊的體現。

2013年8月26日,白馬寨村被住房城鄉建設部、文化部、財政部公布為第二批中國傳統村落。

村落歷史


白馬寨村[江西省豐城市下轄村]
白馬寨村[江西省豐城市下轄村]
南宋咸淳九年(1273年),楊輅三世孫延規公的第七世孫楊少五郎名桂,攜家由吉州吉水楊庄垪壙村遷居豐城白馬山下,築室港北梨樹下(現戰備橋頭),此乃白馬寨楊家始祖。
明崇禎十二年(1638年),楊應祥仕於朝廷,向皇上獻圖展示家鄉,皇帝御筆親點,遂改名為“上點村”。
清朝時期,當地官員以“上點”有感恩明朝之意,強行恢復白馬寨村名。
民國時期,再度啟用“上點”村名,並設立“上點鄉”,轄十六保、一百二十七甲。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又再度恢復白馬寨村名。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白馬寨村位於豐城市張巷鎮西南部,東經115°53′,北緯28°06′,距張巷鎮5公里,是豐撫豐張公路交叉點,距撫州59公里,離豐城15公里,白馬村委會駐地。東起肖全根住房,西至豐撫公路,南臨白馬糧站,北靠白張公路,與杜市、橋東、石灘等鎮交界,村域面積4.5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白馬寨村地形中部高四周低,整體上相對比較平整。
水文條件
白馬寨村北邊有槎溪河切村而過,南邊則有腰帶河,現河流格局已被破壞。
氣候條件
白馬寨村的氣候與豐城其它區位接近,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霜期較短,生長期長。全年平均氣溫為15.3-17.7℃,日最高氣溫大於或等於35℃的日數年平均為27.9天,日最低氣溫少於或等於0℃的日數年平均為23.4天。全年日照時數1935.7小時,年平均降水量1552.1毫米,4-6月降水量約佔全年降水量的50%,年平均降水日數為154天,年平均空氣相對濕度81%,無霜期274天。
自然植被
白馬寨村內部古建築群區綠化相對較少,僅有部分院落人工植被,村落周邊零散的分佈一些植被及古樹,在村莊入口處有道路兩邊有成長較好的杉樹
“北屏禪林”寺院內有一棵千年古樟,腰圍12.6米,從地面基部開裂直達中段,形成一個巨大的樹洞。萬壽宮內有500餘年大樟樹一棵。另在村中還有多棵上百年的古樟,如白馬廟附近的及老祠堂附近的古樟。

村落特色


空間布局
白馬寨村
白馬寨村
白馬寨街巷空間格局依據“八卦圖”精心設計而成,巷道由一門樓發起,又由一門樓結束,彼此呼應。白馬寨共有46條街巷縱橫交錯,曲折迂迴,形成一套完整的原汁原味的古巷道體系,這些巷道或長或短,或寬或窄,短的只有幾十米,寬的可以兩個板車并行,其兩側多有高大的建築物山牆。巷道與建築兩側的山牆形成鮮明的“高牆窄巷”古村巷道空間形態。
在空間形態上,白馬寨村中間核心區較密,四周相對較疏,坐東朝西,建築肌理整齊,整體布局受風水思想影響很大。
風水文化
白馬寨村的“以歪代歪、以斜辟邪”的風水文化無孔不入地滲透於古民居建築群中,形成“歪曲道"的建築風格。明代名宦楊應祥是白馬寨風水文化的創造者。他根據”風水學說",按照村基“龍脈”、水系走向及八卦圖演變程序等對白馬寨村建設進行設計、規劃和布局。
白馬寨村風水文化的主要體現有:一、全村設置的64條巷道,隱含八卦圖中64卦象,寓意“聚財”;二、房屋均為東西向,南北開有正門或側門,寓意“東成西就、南通北達、四方進財”;三、每棟屋的門、梁都雕有八卦圖,寓意“辟邪”;四、村基地脈的發祥地是以村東首鳳凰山地勢的走向而確定,此分界線地比兩旁略高一至二尺,按風水學講即是“龍脈之脊”,不能破壞,只能沿“龍脈之脊”進行總體規劃布局;五、利用村南村北兩支蜿蜒之水作為“腰帶水”,寓意"腰纏萬貫”;六、狀如半月形的前塘期望起到學官沙池的象徵作用,寓意“文人發達”。

經濟社會


人口
2012年,白馬寨村總人口1800餘人,其中外出務工人員600餘人。
據2020年2月中國傳統村落博物館官網顯示,白馬寨村以漢族為主,戶籍人口2588人,常住人口2588人。
經濟
白馬寨村以水稻種植、木材加工業、水產養殖為主要產業。
2012年,白馬寨村農業產業結構以種植水稻為主,農民人均年收入7600元。
據2020年2月中國傳統村落博物館官網顯示,白馬寨村村集體年收入12萬元,村民人均年收入2627元。
白馬寨村
白馬寨村

主要景點


北屏禪林
北屏禪林
北屏禪林
北屏禪林始建於明朝永樂年間,位於白馬寨西首,坐北朝南,它背靠長港,面對池塘,視野開闊,地勢獨特。建築面積約200平方米,是集庵、廟、宮為一體的建築群落。
潤挹香泉
潤挹香泉始建清代,建築面積約260平方米,門上有紅石雕刻匾額,牌坊式一字門,青磚,木質樑柱,二進二天井,二大門,前門有前院封閉,從側大門進出。
瑞靄關西
瑞靄關西始建於清代,建築面積200平方米,紅石雕刻牌坊式一字門,青磚牆,木質樑柱,曾有二進,現只留前進,後進經過改修拆除。
鱔堂遺徵
鱔堂徠遺徵始建於清代,建築面積260平方米,青石雕刻八字門,水磨青磚,木質樑柱,四方立柱,此房兩個天井,麻石鋪地,室內有立柱108根。
詒謀大啟
詒謀大啟始建於清代,建築面積597平方米,大門為青石雕刻八字門,水磨青磚,方型立柱,此房有三板,瓦下有璜板、樓板、倒板,整個樓板平整,堂中、兩間、兩廂、前後一般高低。

歷史文化


節慶活動
正月初一開財門:開財門,即農曆“元旦”、今稱“春節”時,第一次打開門戶。舊曆書都注有“元旦”開門時刻。據說這是預卜一家一年休咎的關鍵。
元宵放花燈
元宵放花燈:正月初七一過,豐城民間安宗教派別在祠堂里扎花燈(扎舟)打號。一直到元宵,家家戶戶都要到祠堂送五穀,燒紙錢,五穀放進彩燈竹蔑紮成的舟里,宗教祠堂里堂鼓轟鳴,燈火輝煌。
端午節:城鄉家家戶戶門口有插薪艾、掛菖蒲的習慣。傳說艾為旗,古又叫“旗艾”;另說艾蒿味辣,是日人們采艾葉插於門,驅毒氣。菖蒲,又名“劍水草”。其莖可作香料,有提神、通竅、殺菌功效,人們習慣每逢端午節,掛於門戶,以示家人健康時盛之意。
四月十八划龍舟:端午節前的四月二十八日,龍舟下水,各地都要舉行莊重的祭祀儀式,殺豬宰羊,打開祠堂門做划龍船酒,每家每戶的壯年男丁均可參加。“初一劃,初二歇,初三初四劃到節”,這是豐城市划龍舟活動的集中期,除各自在自己村裡湖塘進行外,還串村、串鎮進行交流活動。
祭祀崇禮
清明“掛清”是白馬村最典型的祭祀活動。民間各氏族或親友,歷來都有“清明會”,有會產或田、山、店等,其收入主要用於清明掃墓。屆時,清明會均有祭品,即雞鴨魚肉等,叫“盤符”。配備好香、燭、紙、爆和紙旗,聚集親屬同到祖宗墳墓,插上三角小白旗或長條旗於墳堆上。再燒錢化紙,放鞭炮,虔誠拜揖,追念祖宗恩澤,默述報答意願。此時,老輩叮囑小輩,不要忘記前輩親友葬地,要緬懷死者在生品德、恩典,並永遠銘記在心等。
掃墓完畢后,到祠堂會餐。大部分地區吃“水銀米鼓”,即“水銀子”野菜的粘米粉做成的米糰子。有的宗族清明還會買豬肉,按學歷等分發:大學生每人三斤肉,中學生兩斤,小學生一斤,以示鼓勵後生奮發讀書。
婚喪嫁娶
婚房布置
白馬寨沿襲了豐城的舊式嫁娶,歷來是沒人撮合,父母做主,同姓不婚。嫁娶的形式有:接“八字”,合“八字”,壓“八字”,議彩禮,下定,擇吉請期納彩和迎娶等過程。男方接到女方用大紅紙以干支書寫出生年、月、日時的“八字”后,須將其壓在神龕上的香爐底下,默默祈求神靈鑒別好壞。如果三天內家中未出事故,才合八字。八字合上了,則訂婚,先以肉、面、餅和金耳環、銀手鐲壓八字,然後議彩禮。彩禮議成,下定。男方擇定迎娶日期,備肉面送請女方認可,這叫“請期”或“准日子”准了日子,過足了彩禮,禮足人歸,然後按約定定日迎娶。新娘出嫁前,娘家要“起嫁”。其母親須坐在女兒床沿上叮嚀兒女出嫁后持家為人之道。新娘上轎,頭遮紅羅巾,腳不能踩地,要由兄長或舅父抱其上轎或上車,不能回頭顧盼。這時,其父親安坐正堂家中,母親安坐床前,說坐鎮財氣,使財氣不會被女兒帶走。如果兩支迎親隊伍在路上相遇,新娘必須迅速站起,站的速度、高度超過了對方,就算佔了優勢,婚後生活就幸福。花轎到了男方家,由新郎掀開轎門,將新娘牽引下轎,拜堂,抱入新房。婚後第三天,新娘偕新郎回娘家,叫“回門”或叫“歸寧”,但不能住宿。自此始,女子就不在娘家過年過節,不能在娘家與丈夫同床共眠。
匾額文化
白馬寨村現存的125棟古宅,幾乎棟棟都有匾額,門首有石匾,宅中堂有木匾,總數達135塊之多,其中:門首石雕匾額122塊,中堂木刻匾額9塊,木刻對聯4副,木刻店坊招牌2塊。這些匾額的字體則百花齊放,各不雷同,常見的有行、草、隸、篆、楷,還有鐘鼎文。草體有小草、狂草篆書大篆、小篆,楷書也有顏、柳、歐、米諸體。這些匾額文大多出自《四書》《五經》和《後漢書》等,匾意有顯其功名,述其家族淵源、示其治家修身齊家、盼其家庭事業興旺發達、祈其古祥安康以及、懷念之辭等等。白馬寨匾額文化是白馬寨特色之一。
商幫文化
明朝末期,白馬寨人均耕地只一畝有餘,迫於生計,白馬寨人開闢了一條經商之路。白馬商幫在清乾隆年間(1736-1796年)逐漸發展壯大起來,屬明清時期江右商幫。白馬商幫在黔東,湘西一帶憑藉良好的商業信譽在貴機銅仁和湖南常德遍設錢莊當鋪,其影響逐漸滲透到當地各個經濟領域。白馬商幫熱心當地公益事業,捐款鋪路修橋、賑災等。
白馬商幫以超前的創業理念、完善的創業機制和龐大的創業規模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白馬商幫在創業實踐中孕育出來的創新、進取、實幹、團隊精神和誠信、和諧意識,是其在兩百多年創業歷程中給後人留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

物產美食


特色物產
類別名稱
糧油類早稻晚稻糯稻、玉米、紅薯、大、小麥、蕎麥、芝丁麻、花生、油茶油桐、向日葵
蔬菜類韭菜、菠菜、白蘿蔔、大蒜、芥菜、白菜、榨菜、雪裡紅、黃芽白、甘蘭包、甘蘭花、紅蘿蔔、其菜、扁蘿蔔、蕌頭、芋頭、大蔥、香蔥、四季蔥、紅油菜、離芭、禾麻、鍋麻、筒毫、花葉菜、茄子、辣椒、豆角、刀豆、扁豆、‘芹菜、覽菜、水戴、旱戴、冬瓜、南瓜、絲瓜,黃瓜、苦瓜、葫子、胡蘆、蓮藕、涼薯、生薑、西紅柿等
瓜類馬蘭瓜、西瓜、香瓜、金瓜、梨瓜、血瓜、枕頭瓜、菜瓜、葫子瓜、甜瓜、花皮瓜
水果類桃、李、梨、柑、桔、橙、柏、柿、棗、栗、等葬、洋姑娘等
木竹類杉、松、樟、柳、苦株、榆、泡桐、桂竹、毛竹、小山竹、楓楊、池杉、法梧、按樹等
木類棟、株、檀、楓、栗、柏
葯類金銀花、半邊蓮、五爪金龍、金錢草、泡泡草、蛇子草、龍鬚草、魚腥草、犁頭草、酒藥草、野南瓜、野菊花、公母草、鳥不達、大青葉、土牛夕、川心蓮、茅根、野葯芋
菌類地皮菇、茅柴菇、雪山菇、雞肉菇、黃金菇、高腳菇、墨斗菇、綠面偌、紅面菇、辣椒菇、蕪菜菇等
水生草水浮蓮、.水葫蘆、浮紅萍、浮綠萍、鐵菱角、肉菱角、水蒸菜、野海帶草等
野生果碎米仔、毛栗、苦株、甜株、楊梅、山植、飽泡子、肚栗、野柿、野梨、野桃、蒜盤子等
野山花杜鵑花、野菊花、桅枝花、野桂花,野玫瑰、野薔薇、牽牛花等
家畜牛、豬、羊、狗、貓、免
家禽雞、鴨、鵝、鴿
昆蟲蜜蜂
魚類鯉、鰱、鱅、草魚等
走獸野豬、璋、鹿、兔、狼、毫豬、狐狸、鮮貓、黃鼠狼
飛禽野鴨、野雞、斑鴻、竹雞、麻雀、喜鵲、八哥、貓頭鷹、啄木鳥、燕子、布穀鳥、白鷺、雁等
魚類泥鰍、黃鱔、參魚仔、娜魚、桃花鉤、鮑魚、烏魚、螃蟹、田螺、蚌子、甲魚、烏龜、蝦子、青蛙等
昆蟲野蜂、娜蝶、夜火蟲、螟蟲、浮塵子、稻飛虱、卷葉蟲、造橋蟲、青菜蟲、夜蛾、蚜蟲、臭蟲等
蛇類銀環蛇、腹蛇、棋盤蛇、蘆夫蛇、筍殼板、泥蛇、水蛇、扇把風
美味美食
白馬寨狗肉
白馬寨狗肉有“到白馬不吃肉白到”之說,其炒、煮、蒸、燜等烹調技藝獨特、技術高超,紅燒狗肉、白切狗肉以其色彩光潤、肉嫩清香而不膩聞名,在白馬寨不同的宴席座上席都有嚴格的講究,表現出本地化的酒文化。
民間加工的食品有米粉、麻糍年糕麥糕、花餅、米糖、豆酥、炸薯條以及糯米酒、臭豆腐、鹽菜、蘿蔔乾等。
回餅:始於清代末期,採用精白麵粉、白綿塘、精菜油上等豬板油和芝麻做原料,加上深山泉水和精工烘烤而成,產品甜香可口,既酥又脆。1984年12月,參加豐城縣糕點評比會,獲優質產品證書和獎金。

榮譽稱號


授予時間榮譽稱號授予單位
2003年7月江西省級重點文化名鎮名村江西省人民政府
2013年8月中國傳統村落住房城鄉建設部、文化部、財政部

旅遊信息


入村路線
白馬寨對外交通主要是豐城至撫州的省道,車程20多公里,約20分鐘車距。村內有一連接其他村鎮的鄉級公路,距張巷鎮30公里,約半小時車程。
村內導覽
白馬村文物古迹旅遊路線:
一、父子符卿坊—香泉井—潤邑香泉—五坊井—伊洛傳薪—五子別墅—太華留雲—隱蟠家塾—通奉第—進士第—科甲第—1號宅。
二:應宿—伊洛傳薪—五子別墅—太華留雲—隱蟠家塾—通奉第—詒謀大啟—楊祖蘭宅—進士第—科甲第—潤邑香泉—香泉井—青雲第—關西三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