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垂麥雞
鴴科麥雞屬動物
肉垂麥雞(拉丁學名:Vanellus indicus)屬中型涉禽。體重170-210克,體長321-339毫米。頭、頸和上胸黑色,眼前面有一鮮紅色肉垂,眼後有一白色寬頻,在黑色頭上極為醒目。上體橄欖褐色,在黑色後頸和橄欖褐色上體之間,有一白色橫帶,兩端和胸側白色相連;下胸和腹白色,嘴紅色,先端黑色,腳細長,黃色。飛翔時腳伸出尾后,翼上有大的“V”形白斑,翼下除翼尖黑色外,全為白色。虹膜紅褐色,嘴紅色具黑端。脛、跗蹠和趾鮮黃色,爪黑色。
棲息地通常在濕地、水塘、水渠,沼澤等,有時也遠離水域,如農田、旱草地和高原地區。食蝗蟲、蛙類、小型無脊椎動物、植物種子等。分佈於西亞、南亞和中國。
肉垂麥雞
亞成鳥與成鳥相似,但頭、胸部多呈褐色;頦白;翼覆羽具皮黃色羽緣。
虹膜紅褐色,眼周及眼先肉垂亮紅色(肉垂長度達10-16 毫米)。嘴紅色具黑端。脛、跗蹠和趾鮮黃色,爪黑色。具弱小后趾。
鼻孔線形,位於鼻溝里。鼻溝的長度超過嘴長的一半。翅形圓。跗蹠修長,脛下部亦裸出。中趾最長,趾間具蹼或不具蹼,后趾形小或退化。翅形尖長,第1枚初級飛羽退化,形狹窄,甚短小;第2枚初級飛羽較第3枚長或者等長。三級飛羽特長。尾形短圓,尾羽12枚。
大小量度:體重♂175-210克,♀170克;體長♂321-339毫米,♀310毫米;嘴峰♂29-32毫米;翅♂212-224毫米,♀212毫米;尾♂104-121毫米,♀104毫米;跗蹠♂80-89毫米。(註:♂雄性;♀雌性)
棲於開闊地區、牧場、稻田、沼澤地、河灘、水塘、耕地、草地和農田地區,也出現於低洼的林間空地和開闊的田壩地帶。
肉垂麥雞是留鳥,野外數量稀少。常成對或成家族群活動,非繁殖期也集成大群。性警覺,以快速振翅的飛行顯示告警。性膽小而機警,見人接近即展翅飛離至更遠處。多在晚上活動,白天有時也活動。飛翔時兩翅煽動緩慢,飛行速度慢,飛的高度也不高,但在危急時也能快速飛翔。
原產地:阿富汗、孟加拉國、不丹、柬埔寨、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伊拉克、以色列;科威特、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馬來西亞、緬甸、尼泊爾、阿曼、巴基斯坦、卡達、沙烏地阿拉伯、新加坡、斯里蘭卡、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泰國、土耳其、土庫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越南。
肉垂麥雞分布圖
雲南(留鳥),分佈地點包括思茅、永德(勐底,大雪山)、雙江(城郊,勐庫)、耿馬(城郊,勐定四方井)、龍陵、騰衝、麗江、大理、景洪(橄欖壩,小勐養,勐龍,)、勐臘(小勐侖、勐醒)、勐海(城郊,勐阿)、潞西、隴川(戶撒)、盈江、通海等。在廣東南部、廣西、海南、貴州等地也有分佈。
繁殖期4-7月,營巢於水域附近開陶的草地、沼澤附近裸露的地上和沙地上,雌雄成對營巢繁殖,領域性強。每窩產卵3-4枚,卵橄欖至灰黃色,具深色斑。大小為40-45毫米×28-31毫米。孵化期25-30天。繁殖於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到北緯32度以南越冬。
肉垂麥雞(交配) | 肉垂麥雞(卵) |
肉垂麥雞(雛鳥) | 肉垂麥雞(親子) |
肉垂麥雞(4亞種) | |||
---|---|---|---|
中文名稱 | 學 名 | 命名者與年代 | |
1 | 肉垂麥雞西亞亞種 | Vanellus indicus aigneri | Laubmann, 1913 |
2 | 肉垂麥雞指名亞種 | Vanellus indicus indicus | Jerdon, 1864 |
3 | 肉垂麥雞斯里蘭卡亞種 | Vanellus indicus lankae | Boddaert, 1783 |
4 | 肉垂麥雞雲南亞種 | Vanellus indicus atronuchalis | Koelz, 1939 |
該物種分佈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佈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佈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無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