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軌
臣軌
典故名稱。唐上元二年(675)三月,女皇武則天引文學之士著作郎元萬頃、左史劉禕之等人,修撰此書,作為臣僚借鑒之書。
《臣軌》系唐代女皇武則天撰。她原為唐太宗的才人,後來成為唐高宗的皇后。她乘唐高宗體弱多病之機,參預朝政,並逐步專權。高宗去世后,她繼續把持朝政,先後廢除了兩個兒子的皇位。在公元690年她67歲時,終於以武代李稱帝,改國號為“周”,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並造了一個“曌”(音照)字作為自己的名字。
《臣軌》共二卷,唐朝武則天撰。
此書2卷10篇(分同體、至忠、守道、公正、匡諫、誠信、慎密、廉潔、良將、利人十章。軌,是規矩,是標準。
該書以儒家傳統道德觀念為基礎,論述為臣者正心、誠意、愛國、忠君之道,作為臣僚的座右銘與士人貢舉習業的讀本,永遠維持封建統治地位。原書久佚,現有《粵雅堂叢書》本,據日本《佚存叢書》本刊行。
《臣軌》與唐太宗的《帝范》一直并行。雖然二者出自唐代兩位皇帝筆下,但一個是約束臣子,一個是規範皇帝,其中所反映的氣度與胸襟是絕不相同的。思想上,《帝范》也要勝《臣軌》一籌。新舊《唐書·藝文志》均有著錄,但《宋史·藝文志》已無記載。至清代修《四庫全書》,《帝范》自《永樂大典》中完整輯出,但《臣軌》仍未收入,可見當時未有見本。現在所見各本,基本均出自日本寬政至文年間出版的《佚存叢書》。此本首尾完整,前有“序”,後有“論”,卷末題“垂拱元年撰”,文中有注,但不知注者姓氏、年代。據書後天瀑山人(〔日〕林衡)題識,此本系據家舊藏抄本;其中有一些武后制字,因此斷為當時原本。不過此本尚存一些疑點。比如“垂拱元年撰”與《通典》等“長壽二年”的記載不合,清人阮元指為日人妄增。又如書中武后制字與史籍所載及碑誌所見頗有不同。
蓋聞惟天著象,庶品同於照臨;惟地含章,群生等於亭育。朕以庸昧,忝位坤元。思齊厚載之仁,式馨普覃之惠。乃中乃外,思養之志靡殊;惟子惟臣,慈誘之情無隔。(靡,無也。聖心無私,故視之若一也。)常願甫殫微懇,上翊紫機,爰須眾僚,聿匡玄化。伏以天皇,明逾則哲,志切旁求。(《書》曰:“知人則哲,惟帝其難之。”又曰:“旁求俊彥,啟迪後人。”)簪裾總川岳之靈;珩佩聚星辰之秀。(簪裾、珩佩所以別貴賤也。左思《蜀都賦》曰:“近則江漢炳靈,代載其英,蔚若相如忄爵,若君王。”《毛詩》曰:“嵩高惟岳,峻極於天。惟岳降神,生甫及申。”《春秋佐助期》曰:“漢將蕭何,昴精生於豐,通於制度也。”)群英蒞職,眾彥分司。(蒞,臨也。《文子》曰:“知過萬人謂之英。”孔安國《尚書傳》曰:“美德曰彥。”)足以廣扇淳風,長隆寶祚。(《易》曰:“聖人之大寶曰位。”)但母之於子,慈愛特深。雖復已積忠良,猶且思垂勸勵。(《書》曰:“咸懷忠良。”)昔文伯既達,仍加喻軸之言;(《列女傳》曰:文伯相魯,敬姜謂之曰:“吾語汝,理國之要,盡在經耳。夫服重任行遠,道正直而固者,軸也。軸可以為相。”文伯再拜,受教矣。)孟軻已賢,更益斷機之誨。(《列女傳》曰:孟子之少也,既學而歸。孟母方織,問學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斷其織。孟子懼而問其故。旦夕勤學不息,師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良以情隆撫字,心欲助成。比者,太子及王已撰修身之訓,群公列辟未敷忠告之規。(《論語》曰:“忠告以善道之。”)近以暇辰,游心策府,(《穆天子傳》曰:“觀先王之策府。”)聊因煒管,用寫虛襟。(襟,心也。《毛詩》曰:“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悅懌女美。”)故綴敘所聞,以為《臣軌》一部。想周朝之十亂,爰著十章;(《論語》曰:“武王曰:‘予有亂臣十人。’”鄭玄曰:“亂,治也。武王言我有治政事者十人。謂文母、周公、召公、太公、畢公、榮公、太顛、閎夭、散宜生、南宮括也。”)思殷室之兩臣,分為兩卷。(謂伊尹、傅說也。)所以發揮言行,鎔范身心。(《易》曰:“六爻發揮,旁通情也。”)為事上之軌模,作臣下之繩准。(《□□》曰:禹之為君也,左準繩,右規矩。)若乃遐想綿載,眇鑒前修;(《楚辭》曰:“謇吾法夫前修。”)莫不元首居尊,股肱宣力。(《書》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又曰:“予欲宣力四方,汝為。”)資棟樑而成大廈,憑舟楫而濟巨川。(《書》曰:“若濟巨川,用汝作舟楫。”)唱和相依,同功共體。(《毛詩》曰:“唱予和汝。”)然則君親既立,忠孝形焉。奉國奉家,率由之道寧二;(《毛詩》曰:“率由舊章。”)事君事父,資敬之途斯一。(《孝經》曰:“資於事父以事君而敬同。”)臣主之義,其至矣乎!(父子雖至親,猶未若君臣之同體。故曰“其至矣乎。”)休戚是均,可不深鑒。(休,美也。戚,憂也。)夫麗容雖麗,猶待鏡以端形;明德雖明,終假言而榮行。(《漢書》張良言:“忠言逆於耳利於行,毒藥苦於口利於病也。”)今故以茲所撰,普錫具僚,誠非筆削之工,貴申裨導之益。(《史記》曰:孔子文辭有可與人共者,弗獨有也。至於為《春秋》,筆則笑,削則削,子夏之徒不能贊一辭。《說文》曰:裨,倍益也。)何則?正言斯重,玄珠比而尚輕;巽語為珍,蒼璧喻而非寶。(《莊子》曰:“黃帝游於赤水之北,遂歸,遺其玄疏。”《論語》曰:“巽與之言,能無悅乎?”《周禮》曰:“蒼璧祀天。”)是知贈人以財者,唯申即目之歡;贈人以言者,能致終身之福。(《家語》曰:孔子去周,老子送之,曰:“富者贈人以財,仁者贈人以言。吾雖不能富而竊仁者之跡,請送子以言也。”)若使佩茲箴戒,同彼韋弦,(《韓子》曰:西門豹之情急,故佩韋以緩巳。董安干之心緩,故佩弦以急己也。)修己必顧其規,立行每觀其則,自然榮隨歲積,慶與時新,家將國而共安,下與上而俱泰。察微之士,所宜三思。(《論語》曰:季文子三思而後行也。庶照鄙誠,敬終高德,凡諸章目,列於後雲。) 御撰
《臣軌》一書,日本現存的主要有:
(1)活字本,阮元尋得,其《四庫未收書提要》有著錄;
(2)寬文八年與《帝范》合刊本,楊守敬尋得,其《日本訪書志》有著錄;
(3)弘安十年古寫卷本(存上卷五篇),羅振玉尋得。
《臣軌》現存影印本主要見於:阮元編刻《宛委別藏》,嘉慶時進呈皇宮,故賜名《宛委別藏》,原稿本現藏台灣故宮博物院,1981年台灣商務印書館據以影印;林述齋編《佚存叢書》,成書於1799~1810年間;清鮑廷博編《知不足齋叢書》,乾隆至道光年間,鮑氏知不足齋刻本;伍崇曜出資,譚瑩校勘編訂《粵雅堂叢書》,廣州刊刻;羅振玉輯《東方學會叢書》,1924年,東方學會排印鉛印;《叢書集成新編》,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印行;《續修四庫全書》753冊《史部職官類官箴》,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印行.。
武則天真容像
夫修身正行①,不可以不慎。謀慮機權,不可以不密。憂患生於所忽②,禍害興於細微。人不慎密者③,多有終身之悔。故言易泄者,召禍之媒也。事不慎者,取敗之道也。明者視於無形,聰者聽於無聲④,謀者謀於未成。不困在於早慮,不窮在於早豫⑤。非所言勿言,以避其患;非所為勿為,以避其危。
①正行:端正品行。
②忽:輕視。
③慎密:謹慎周密,慎重隱密。
④聰者:聽覺靈敏的人。
⑤豫:預計。
修身養性,端正品行,不能不慎重;謀划思考機密大事,不能不周密。憂患常源於輕視小事,災禍常因為忽略細節。一個人行事不慎重周密,大多會後悔終生。所以說,說話容易泄漏機密,是災禍的媒介;做事不慎重,是失敗的緣由。眼睛明亮的人能看到無形的事物;耳朵聰敏的人能聽到弦外之音;善於謀划的人對策出現在預兆之前;做事慎重的人在事情沒發生之前就十分慎重。遠離困窘就必須及早謀划,不想貧窮就必須趁早預計。不該說的話不說,可以避免禍患;不該做的做不做,可以躲避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