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4條詞條名為管理信息系統的結果 展開
- 新興學科和新的管理理論
- 石昊蘇主編書籍
- 劉蘭娟、鄭大慶、杜梅先編著書籍
- 李平主編書籍
- 2017年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 教材
- 2016年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 張新蘭主編書籍
- 2011年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出版書籍
- 石新玲編著圖書
- 楊樺、尹聰春編著書籍
- 鄧祥明著圖書
- 劉偉編著圖書
- 張彩虹、李宗民著圖書
- 李洪波、鄒海林、楊延村等編著書籍
- 梁晶主編書籍
- 2013年史益芳和王志平主編圖書
- 2012年周明紅主編圖書
- 吳琮璠編著書籍
- 化學工業出版社2016年出版圖書
- 苑隆寅主編的圖書
- 詹姆斯·A. 奧布賴恩,喬治·M. 馬拉卡斯著
- 常晉義主編書籍
- 2007年湖南大學出版社出版書籍
- 楊懋、劉國光、高彩霞、張海軍編著圖書
- 劉軍、牟世超、馬青編著圖書
- 黃超、李麗、孫愛香等編著書籍
- 卜艷萍、周偉編著書籍
- 劉騰紅、向卓元、程傳慧、張新香編著書籍
- IT辭彙
- “十二五”規劃教材,薛承夢,張寧版
- 於麗娟編著圖書
- 陳智高、劉紅麗、馬玲主編書籍
- 陳廣宇主編書籍
- 第四版
- 第2版
- 第二版
- 第三版
- 管理信息系統用信息技術解決商務問題第3版
- 第6版
- 第五版
- 第五版
- 第三版
- 新世紀應用型高等教育
管理信息系統
教材
《(教材)管理信息系統》是2011年中國鐵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邵麗萍。
《高等學校教材:管理信息系統(第3版)》從信息時代的管理挑,戰出發,將管理和信息技術相結合,將基本原理與實際應用相結合,全面系統地闡述了管理信息系統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內容,體系結構嚴謹,知識內容新穎豐富,圖文並茂,系統性強,實用性高,通俗易懂,易教易學。《高等學校教材:管理信息系統(第3版)》主要內容包括:管理信息系統概論;信息、系統與管理;管理信息系統技術基礎;管理信息系統開發總論;信息系統規劃;系統、分析;系統設計;系統實施;系統運行維護與評價。
《高等學校教材:管理信息系統(第3版)》可作為信息系統與信息管理、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等專業本科生教材,也可作為MBA、管理幹部培訓班以及相關專業碩士生的教材和各類技術人員、管理幹部的參考資料。
1 管理信息系統概論
1.1 信息時代的管理挑戰
1.2 管理信息系統的概念
1.3 管理信息系統的結構
1.4 管理信息系統的應用
案例
思考與實踐
2 信息、系統與管理
2.1 信息與管理信息
2.2 系統與信息系統
2.3 管理與信息技術
2.4 決策與信息
案例
思考與實踐
3 管理信息系統技術基礎
3.1 信息技術與數據處理
3.2 資料庫技術
3.3 通信與網路技術
3.4 新技術及發展趨勢
案例
思考與實踐
4 管理信息系統開發總論
4.1 系統開發的基礎
4.2 系統開發方式
4.3 系統開發方法
4.4 系統開發的組織與項目管理
案例
思考與實踐
5 信息系統規劃
5.1 信息系統規劃概述
5.2 系統調查
5.3 新系統方案
5.4 可行性研究
案例
思考與實踐
6 系統分析
6.1 系統分析概述
6.2 現行系統詳細調查與分析
6.3 結構化分析工具
6.4 新系統邏輯方案的建立
6.5 系統分析報告
案例
思考與實踐
7 系統設計
7.1 系統設計概述
7.2 系統總體結構設計
7.3 系統模塊結構設計
7.4 詳細設計
7.5 系統設計報告組成
案例
思考與實踐
8 系統實施
8.1 系統實施概述
8.2 程序設計
8.3 系統測試
8.4 系統轉換
8.5 系統說明文件的組成
案例
思考與實踐
9 系統運行維護與評價
9.1 系統維護
9.2 系統評價
9.3 系統運行
9.4 系統安全管理
案例
思考與實踐
第一版
馬克思曾指出,任何一門學科,只有和數學進行了較好融合,它才能稱得上是一
門成熟的學科。“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自20世紀中後期以來,隨著信息技術(IT)的飛速發展,人們生產與生活的各層次、各領域都受到了IT的深刻影響,並且受影響的幅度和強度還在進一步加大。於是,我們可以大膽預言,在不遠的未來,任何學科只有較好地融合IT、有效運用IT,它的發展才更具生機和活力。管理學科也不例外,其與IT相融合的管理信息化進程幾乎是與IT的發展保持同步的,這也正是現代管理的效率和有效性得以穩步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版
本書第一版自2008年8月出版以來,已先後重印5次。在此,首先感謝廣大讀者朋友對其給予的肯定與好評;同時,更要感謝那些為本書的改進與完善建言獻策、付諸行動的朋友們。
在過去的6年裡,我們在自己用書的過程中,仔細複查、認真審視該書內容,及時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或不足;同時,我們也珍惜各種機會、通過各種渠道,廣泛收集有益於本書改進的意見或建議。在此基礎上,我們充分利用每一次教材重印的機會,對其給予了持續地修正與完善。它是我們的作品,我們悉心雕琢;它是集體智慧的結晶,我們倍感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