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機構風險管理

中信出版社出版圖書

風險管理革命始於公司治理和監管指南的失敗,它帶領我們進入了一種全新的風險管理文化。現今,金融業每個公司和機構都必須識別並理解風險,而監管機構也必將激勵這種行為。 《金融機構風險管理》基於對風險管理之已有方法的研究,並對全球各大銀行、資產管理公司個人財富管理者、對沖基金、監管機構和公司的高管進行了採訪,清晰勾勒出他(她)們對未來風險管理的願景。作者通過對現實生活中的案例研究,收集了最新的趨勢,並將觀察到的全球金融業的最新趨勢提煉成一套指南,旨在激勵人們建立后危機時代的風險管理框架。他還為監管機構和市場參與者改善溝通、創造新的建設性合作精神以更好地履行金融風險管理的社會責任提出了新的見解。 《金融機構風險管理》是公司董事會成員、首席風險官、監管機構,以及公司所有參與風險管理和控制的人員的必讀書籍。

內容簡介


《金融機構風險管理》明確提出風險文化是企業的DNA,展開論述的切入點獨到精闢;
《金融機構風險管理》層次清楚,邏輯性強,將風險管理一步步分解轉化為具體的風險目標和管理責任,頗具可操作性;
作者在國際知名大公司中豐富的風險管理實戰經驗的系統總結。

作者簡介


作者:(美)菲利普·卡雷爾,他是總部位於瑞士日內瓦的湯森路透的執行副總裁,負責風險管理。他目前專門研究全球銀行和資產管理公司“建立風險管理文化”的問題。
他是金融衍生產品、估值和監管合規領域的專家,曾任紐約路透的另類投資戰略部總監、倫敦路透總部的風險和交易管理部主任。
他發表過無數的文章和白皮書,定期在世界各地的高規格研討會和國際會議上就風險管理、對沖基金戰略和監管合規發表演講。
他是全球風險協會(Global Association of Risk Professionals)的積極會員,併合作領導日內瓦分會。他還參與著名大學、培訓和研究機構的金融衍生產品計劃。他畢業於法國ESC Marseille 大學。

作品目錄


序 / ⅩⅤ、致謝 / ⅩⅩⅠ
1.引言 風險:管理之道在人 / 1
1.1 資本主義的本質 / 11.2 模型崇拜:當風險不再被管理 / 31.3 風險管理時代 / 7
1.4 風險情報先於風險管理 / 101.5 風險管理與資本主義之人的因素 / 121.5.1 風險天平與平衡 / 12
1.5.2 風險文化是公司DNA / 13
第一部分 在企業中分配風險和敏感性 / 15
2.識別風險因素 / 20
2.1 特定風險因素 / 202.1.1 尋找風險因素 / 222.1.2 根源風險因素 / 24
2.1.3 識別估值風險 / 292.1.4 識別流動性風險 / 312.2 系統風險因素 / 32
2.2.1 外部風險組合 / 332.2.2 系統風險與風險因素相關性 / 34目錄
3.分配風險因素 / 37
3.1 運用敏感性和情境來管理風險 / 393.2 根源風險因素和敏感性渠道 / 40 3.3 回溯測試與監測風險因素 / 43
4.運用情境 / 45
 4.1 情境定義 / 474.2 高度嚴重情境與最糟糕情境 / 484.3 綜合全公司的風險敏感性 / 51
4.4 綜合情境 / 53
5.從綜合風險到分配風險 / 57
5.1 傳統風險管理方法導致人們按業務線對風險建模 / 575.2 按風險因素分配風險有利於創建文化 / 60 5.3 分配風險意味著數據分析 / 61
6.建立自適應信息工作流 / 64
6.1 讓系統發展演化 / 666.2 開始下一步 / 69
 第二部分 賦予業務單元和風險單元風險管理能力 / 73
 7.分配風險管理能力 / 76
7.1 業務管理者也是風險管理者 / 787.2 風險管理執行委員會的職責 / 817.3 審計與控制單元的職責 / 83
 8.風險緩釋戰略與對沖策略 / 86
 8.1 一線業務單元 / 86 8.2 經營單元 / 888.3 管理層 / 90
8.4 風險委員會與審計控制 / 92
 9.風險獨立性還是漠視風險? / 94
9.1 股東和非執行董事的職責 / 959.2 職責與問責 / 96 9.3 控制與報告等級 / 97
10.風險加權績效 / 100
10.1 風險加權計量原則 / 10110.1.1 按時間加權波動率計量 / 10210.1.2 經營彈性與反周期方法 / 105
第三部分 建立信息工作流,實現連續反饋和預防性決策 / 107
 11.從風險偏好到風險政策 / 112
11.1 風險:新的紐帶 / 11311.2 動態雙向信息工作流 / 11411.3 先發制人行動的預防規則 / 114
11.4 動態評估風險因素敏感性 / 11711.4.1 風險因素的適當性測試 / 11711.5 敏感性規則與壓力測試 / 119
11.5.1 引子 / 12011.5.2 動態、可交換緩釋策略 / 122
12.自下而上的活動反饋 / 124
12.1 時刻把握經營活動脈搏 / 12412.1.1 連續監測效率 / 12512.1.2 測試和結果檢定 / 126
12.2 綜合情境:公司實際風險偏好 / 12712.3 為IT建立風險信息直通車 / 128
13.企業範圍綜合 / 131
13.1 跨資產綜合敏感性 / 13113.2 跨分部綜合潛在危險 / 13413.2.1 跨市場影響和相關性 / 134
13.2.2 相關性和流動性 / 13613.2.3 模型與估值風險 / 13613.2.4 技術風險 / 140
14.自上而下的決策與反饋 / 141
14.1 風險管理儀錶板 / 14114.2 先發制人式決策框架 / 14314.3 互動式自適應工作流 / 145
14.4 等級制度、決策和否決 / 147
15.觀察公司真正的風險偏好 / 149
15.1 為最糟糕情境建模 / 15115.1.1 綜合數字 / 15215.1.2 綜合定性評估 / 154
15.2 風險政策協調 / 15515.2.1 定量:風險因素、敏感性、情境 / 15715.2.2 定性:隱性假設、分佈、相關性、市場演變、回溯測試 / 159
15.2.3 償付能力與流動性管理 / 16015.2.4 系統風險 / 16215.2.5 監管風險 / 165
第四部分 協調公司風險政策與融資戰略和流動性管理策略 / 167
16.流動性:終極操作風險 / 17016.1 維持內部平衡 / 17116.2 流動性風險的內部來源 / 172
17.分析與計量流動性風險 / 17617.1 估值驅動的流動性風險 / 17617.2 市場深度 / 177
17.3 場外交易市場 / 179
18.融資風險 / 181
18.1 資產負債風險 / 18118.2 流動性風險的系統來源 / 18218.3 集中風險 / 185
18.3.1 動態集中 / 18718.3.2 集中風險計量 / 18918.3.3 交易對手相互依存 / 190
18.3.4 監管驅動的流動性風險 / 191
19.管理和緩釋流動性風險 / 193
19.1 為公司戰略奠定基礎 / 19419.1.1 選定風險因素和風險偏好 / 19419.2 監測風險集中 / 197
19.3 管理風險集中 / 19719.3.1 協調風險集中與風險政策 / 19819.3.2 管理風險集中 / 200
19.4 資產負債管理分析與流動性管理 / 20119.4.1 經營邊際與經營風險分析 / 20219.4.2 久期缺口的敏感性 / 204
19.4.3 凸性缺口 / 206
19.5 估值風險 / 208
19.5.1 市場深度 / 20919.5.2 與交易對手相關的流動性風險 / 21019.5.3 公司治理 / 211
19.6 監管風險 / 212
19.7 流動性風險和相關性 / 21419.8 融資戰略反映風險概況 / 219
第五部分 外部溝通、披露政策與透明度 / 221
20外部溝通 / 22620.1 風險:新媒介 / 22720.2 披露政策 / 229
20.2.1 與監管機構和行業代表的溝通 / 22920.2.2 與股東和融資夥伴的溝通 / 23820.2.3 與公眾的溝通 / 241
20.2.4 公共關係與披露政策 / 243
21提高透明度 / 245
21.1 價格與估值透明度 / 24621.2 內部流程與程序透明度 / 24921.3 公司治理規則與外部溝通透明度 / 253
22.風險情報的信息交換 / 255
22.1 “全球信用與擔保風險敞口監管計劃”建議 / 25622.2 路徑依賴性衍生產品和結構性零售產品的分類建議 / 25922.3 風險情報評級 / 260
22.3.1 估值風險評級 / 26122.3.2 基於風險的定價頻率 / 262
第六部分 21世紀10年代的監管巨變 / 265
23.大解套 / 268
23.1 監管重構 / 26823.1.1 風險是如何演化的 / 27023.1.2 從風險監管到監管風險 / 273
24.監管劇變建議 / 27924.1 與特殊風險相關的建議 / 28024.1.1 風險集中標桿 / 281
24.1.2 擯棄正態分佈假設 / 28224.1.3 風險敞口與流動性集中度標桿 / 28424.2 與系統風險相關的建議 / 287
24.2.1 外幣資產和負債期限結構的披露要求 / 28724.2.2 動態資本充足率要求 / 28824.2.3 保護多樣性 / 291
24.3 與特定事件風險相關的建議 / 29224.3.1 控制跨行業交易和風險敞口凈額 / 29424.3.2 多領域與多監管機構模擬 / 294
附錄 術語表 / 297

序言


新經濟模式的探索之旅已經啟航,風險控制又恢復了曾被過度追求經濟增長和資本效率所破壞的平衡。
柏林牆倒塌到雷曼兄弟破產之間的20年經濟增長中,世界創造了史無前例的財富,並且在其經濟版圖上,又新添了大約30億消費者。但是,金融的結構,尤其是推動金融業的核心價值觀並沒有發生同樣深刻的變化。現有經濟模式只是在不斷升級和複製,追求資本效率一直是公司文化的唯一價值觀。全球化就是標準化和統一化,就是所有監管機構都遵循趨同的原則。
當2008年年末銀行間貨幣市場陷入完全停頓,導致世界各國的貨幣管理機構進行大規模干預,或者尋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救助之時,人們覺醒了,而此時的覺醒又是多麼殘酷!每個人最終都意識到,金融體系崩潰了!然而,自2006年以來的種種警示信號,人們不都是對其視而不見嗎?其實,探討問題之所在、導致危機的路徑以及從中應吸取的教訓等相關文獻不勝枚舉。但是,如果說危機是一個問題,那麼經濟模式的不匹配就是更深層次的問題。
建立新的經濟模式勢在必行,它將恢復追求資本效率與調整由各公司股東和融資實體所表現出的風險偏好之間的平衡。作為趨同的對立面,多元化將最終重現,並會成為金融業像生態系統一樣重新煥發生機的有效途徑,這也是維持一個擁有65億人口的經濟體正常運轉的關鍵條件。當重複發生的長尾事件的壓力變得太高時,許多以標準資產負債表和基於市場數據來計算資本比率為特徵的跨國銀行就註定要破產,因為其嚴重性與它們自身在繁榮時期所創造的財富高度集中有直接關係。它們的擴展性不是無限的。由於戰略和目標缺乏多元化,造成了不可避免的集中,從而助推了資產泡沫的形成與膨脹。
風險的分散是無限的,而且,由於風險的影響與組合方式的無限多樣性,風險的分散又呈指數增加。類似的風險未必會轉化成相同的敏感性,它取決於所影響的公司或系統。公司的具體情況、傳統融資渠道、優先客戶群、資產性質、歷史等,總而言之,公司文化,決定了公司適應風險的方式。每個公司都必須能夠在自身所處的生態系統中保持價值創造與風險生成之間的平衡。例如:亞洲的銀行為本地工業發展進行融資,它們如何建立類似於英國的零售銀行巨擘、美國的住房抵押專家或華爾街投資銀行所採用的信用評級方法呢?即使有一萬個理由這麼做,信用、流動性供應、貨幣波動以及導致敏感性化為現實的未知因素等外部條件,也會使建立的信用評級方法與實際風馬牛不相及。
ⅩⅦ
監管可以實施指南和核心原則,為各個公司應該如何在自己所屬的一個或多個生態系統中實現風險緩釋提供指導精神,但該指導應該在較高的層面。最近的趨勢是,企圖按嚴格的業務線定義、風險的類別和統一的方法來為整個行業集中建模,但結果卻事與願違。它阻礙了公司適應自身環境,因此增加了特殊風險。它是假設尾部風險只是特殊的系統性風險。錯綜複雜的監管規定的嚴格性和複雜性使系統風險外化為特定事件風險。
公司不應該要求監管機構指明什麼應該做或做多少才算好。即使有可能,也只能在某個時點於已知的環境中實現,因此,根據定義,它不適宜於未來發展。培養一種文化,讓人人都學會如何應對自身的風險、學會適應風險不斷變化的性質,以及學會如何將自身利益與股東和客戶的預期協調一致,將會更有益、更能適應未來發展。
自從1999年廢除《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Glass-Steagall Act)以來,證券界與銀行界之間搭建的許多橋樑就都被拋在了一邊。金融機構能夠通過無機方式和水平擴張來追求業績,它們的目標就是成為“無處不在”的公司,創造價值、征服市場。同時,消費者和儲蓄者的人口統計、投資者和資金也深刻地改變了它們的需要及行為。對經濟回報的追求也許未變,但是不同投資戰略所帶來的樂意接受或不樂意接受的風險因素,對於大多數人則是全然陌生的。因此,不透明的、不希望存在的風險從一個大洲轉移到另一個大洲,從一個行業轉移到另一個行業,最後間接地分配給本來厭惡此類風險的投資者。例如:歐洲的養老金持有者怎麼通過基金的基金最終間接地暴露在美國次貸市場的風險中的呢?統一的戰略,加之監管的局限性,激勵了這種行動。公司認為它們需要自認為“唾手可得的收益”,而監管法規又迫使它們通過證券操作來實現。
就像銀行一樣,所有集體投資計劃、資產管理者、私人財富管理公司和對沖基金等,都需要一個通用工具,將風險調整為客戶、股東及任何為其融資的人的風險偏好。它們需要風險情報。
金融生態系統不一定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某個行業。它由風險概況、風險因素以及合作夥伴和交易對手群體定義。每個金融生態系統都需要重新學習如何獨立適應無法預測的風險事件的分佈與重要性。如同公司需要打造“公司DNA”,讓風險預期和敏感性緩釋規則成為基本信息一樣,金融生態系統也需要根據風險情報建立自己的適應準則。這就要求建立、維護並理解一種全面的溝通和透明文化、一個無限的知識體系。
要孕育我們所需要的文化,讓人們全面理解和適應風險,就需要有超國家的監管機構和行業代表。界限不再是比率,而是道德。要求不再局限於某一種監管語言,而是拓展為多邊對話,讓各國監管機構從整個行業的利益出發評估特殊風險及合規,同時建立風險情報。方法不僅限於“胡蘿蔔加大棒”,而應形成有效的信息交換。業務與披露政策的相關規則將適應不同時間系統所面臨的總體風險和波動率水平。
本手冊提出了一種方法,它源自與世界各地的銀行、不同規模的資產管理公司、基金經理、監管機構、中央銀行及政府的無數次討論,而這些都承蒙湯森路透集團(Thomson Reuters)的大力支持。在2007~2009年的危機后的廢墟上,它們各自都面臨著新的挑戰,都需要尋求恢復股東價值創造或商業價值創造與風險生成之間的平衡的新方法。本手冊還基於學者、思想領袖的最新研究,努力捕捉后危機時代風險管理中若隱若現的一絲光芒。
本手冊融會了他們的工作精神,呈現給大家一系列關鍵原則,旨在激勵讀者及其公司開始締造自己的公司文化,植入風險管理這一核心價值觀,並將其作為公司DNA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