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眼

玻璃體出血視力下降甚至失明

糖尿病眼併發症

1.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

是糖尿病性微血管病變中最重要的表現,是一種具有特異性改變的眼底病變,是糖尿病的嚴重併發症之一。臨床上根據是否出現視網膜新生血管為標誌,將沒有視網膜新生血管形成的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稱為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或稱單純型或背景型),而將有視網膜新生血管形成的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稱為增殖性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

2.與糖尿病相關的葡萄膜炎

大致上有以下4種情況:①與糖尿病本身相關的葡萄膜炎;②感染性葡萄膜炎,糖尿病患者發生內源性感染性眼內炎的機會較正常人明顯增加;③伴有一些特定的葡萄膜炎類型,但二者是偶然的巧合,抑或是有內在的聯繫;④內眼手術后的感染性眼內炎或無菌性眼內炎。多發生於中年人和老年人糖尿病患者。

3.糖尿病性白內障

發生在血糖沒有很好控制的青少年糖尿病患者。多為雙眼發病,發展迅速,甚至可於數天、數周或數月內發展為完全混濁。

臨床表現


糖尿病眼
糖尿病眼
1.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
視網膜毛細血管的病變表現為動脈瘤、出血斑點、硬性滲出、棉絨斑、靜脈串珠狀、視網膜內微血管異常,以及黃斑水腫等。廣泛缺血會引起視網膜或視盤新生血管、視網膜前出血及牽拉性視網膜脫離。患者有嚴重的視力障礙。糖尿病可引起兩種類型視網膜病變,增殖性和非增殖性視網膜病變。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是主要致盲眼病之一。在增殖性視網膜病變中,視網膜損害刺激新生血管生長。新生血管生長對視網膜有害無益,其可引起纖維增生,有時還可導致視網膜脫離。新生血管也可長入玻璃體,引起玻璃體出血。與非增殖性視網膜病變相比,增殖性視網膜病變對視力的危害性更大,其可導致嚴重視力下降甚至完全失明。
2.與糖尿病相關的葡萄膜炎
初次發病多呈急性前葡萄膜炎,發病突然,出現眼痛、畏光和流淚。檢查發現有睫狀充血,大量細小塵狀角膜后沉著物,前房閃輝(+~++),前房炎症細胞(++~++++),少數患者出現前房內大量纖維素性滲出,甚至前房積膿,最終會發生虹膜后粘連、虹膜新生血管、併發性白內障繼發性青光眼等併發症。
3.糖尿病性白內障
糖尿病性白內障,發生在血糖沒有很好控制的青少年糖尿病患者。多為雙眼發病,發展迅速,甚至可於數天、數周或數月內發展為混濁,完全混濁;開始時在前後囊下出現典型的白點狀或雪片狀混濁,迅速擴展為完全性白內障,以後囊下極部多見;常伴有屈光變化,血糖升高時,表現近視;血糖降低時,表現遠視。

治療


糖尿病眼
糖尿病眼
1.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
①基本治療及早嚴格控制血糖,減少血糖波動,注重降壓、調脂、改善微循環的治療。戒除吸煙飲酒等視網膜有害的因素。②光凝治療激光治療被認為是治療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的有效方法。臨床實驗證明光凝治療在2個方面對該病的發病過程有有益的作用:一是導致新生血管退化並阻止它們再生;二是減少黃斑水腫。③冷凝治療冷凝主要用於不適合做光凝治療的患者或光凝治療的補充療法,如患者有屈光間質混濁或視網膜周邊部病變光凝無法治療。④玻璃體切割術對於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玻璃體切割術的基本適應證是玻璃體出血及嚴重的增殖性病變。一般認為,廣泛玻璃體出血3個月以上不能自發吸收者需行玻璃體切割術。
2.與糖尿病相關的葡萄膜炎
糖尿病應進行規範用藥治療,葡萄膜炎的治療則應根據炎症類型、嚴重程度、伴有血糖升高的程度等方面來確定。前葡萄膜炎主要使用糖皮質激素、睫狀肌麻痹劑和非甾體類抗炎葯治療。后、中間和全葡萄膜炎,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況下,可給予糖皮質激素口服治療;對於血糖明顯升高且伴有頑固性葡萄膜炎者,宜選用苯丁酸氮芥、環磷醯胺等。
3.糖尿病性白內障
發病早期積極治療糖尿病,晶體混濁可能部分消退,視力可有不同程度改善,滴用治療白內障滴眼液;白內障明顯影響視力時,可在血糖控制情況下施行白內障摘出術,如無增殖性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可植入後房型人工晶狀體;術后積極預防感染和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