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鼓藏節

貴州省雷山縣的傳統祭祀節日

苗族鼓藏節,貴州省雷山縣傳統祭祀節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鼓藏節又叫祭鼓節,是苗族屬一鼓(即一個支系)的支族祭祀本支族列祖列宗神靈的大典,俗稱“吃鼓藏”。鼓藏節在先秦夏王朝時期的古三苗國就己存在。在漢文典籍中對苗族“吃牯臟”的文字記錄,始見於清代。苗族鼓藏節主要流佈於雷山縣全縣的9個鄉鎮的苗族村寨和榕江縣的部分苗族村寨。

2006年5月20日,貴州省雷山縣申報苗族鼓藏節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Ⅸ—19。

歷史淵源


起源

鼓藏節歷苗族典《苗族古歌》里有記,說的是人類祖先姜央過鼓藏節是為了祭祀創世的蝴蝶媽媽。傳說蝴蝶媽媽是楓樹生出來的,所以苗族崇拜楓樹。既然祖宗的老家在楓樹心裡,用楓樹做成的木鼓就成了祖宗安息的地方,祭祖便成了祭鼓。苗族最高的神是祖先,是生命始祖楓樹和蝴蝶媽媽。鼓藏節就是祭祀神楓樹和蝴蝶媽媽。

傳說

傳
苗族鼓藏節
苗族鼓藏節
古祭祖禮儀苗族創歌錄,苗族語言,苗族歌善舞,歌苗錄式。歌詞敘述楓樹樹,樹古妞香砍倒,樹根泥鰍,樹榦銅鼓,樹枝變做鵲鴿,樹心裡生出了蝴蝶,蝴蝶生下了十二個蛋,成為十二個蛋的媽媽。蝴蝶媽媽孵蛋三年,孵化了十一個,包括雷公、鬼神、龍蛇、虎豹、豺狼、擁耶(最早的男人)、妮耶(最早的女人)等人、鬼、神、獸。但剩下的一個蛋經過三年的孵化后依然是一個蛋。蝴蝶媽媽只好請暴風幫忙,暴風把蛋刮下山崖,蛋殼破裂,鑽出一頭小牛。小牛怨恨蝴蝶媽媽沒有親自孵下它,把蝴蝶媽媽氣死。擁耶、妮耶用牛耕地種田,但就是從未有過好收成。鬼神告訴擁耶、妮耶:因為大鼓牛氣死了蝴蝶媽媽,所以才不叫牛耕地的田園長出好莊稼。只有把大鼓牛殺掉,祭拜蝴蝶媽媽才能求得莊稼的豐收。擁耶、妮耶宰牛祭拜蝴蝶媽媽,立刻迎來大豐收。這是“鼓藏節”由來的一種傳說。
傳說二
苗族鼓藏節
苗族鼓藏節
遠古的苗家有兩姐妹,美麗善良、勤勞聰慧,姐姐叫“賁”(苗語:花),妹妹叫“鯁”(苗語:蟲)。一天姐妹倆上山砍柴,被兩隻老虎盯上,於是虎幻化成兩個青年人,將姐妹倆騙至大山裡吃掉。
全寨人痛不欲生,她們的父親和哥哥設計謀將老虎捉住並砍死,同時關閉寨門,殺一頭小鼓牛祭奠死去的兩姐妹之後,請人們吃牛肉,告誡大家不要再上當受騙。這就是鼓藏節的傳說。

發展

苗族鼓藏節
苗族鼓藏節
據《苗族古歌》載,鼓藏節夏王朝時期的古三苗國就已經存在。三苗國在與夏王朝的戰爭中解體,苗族在往西南遷徙過程中仍然過鼓藏節。苗族遷到雷公山地區定居后,鼓藏節更為盛行。
漢文獻對鼓藏節的記載見諸清乾隆貴州通志》:“黑苗在都勻丹江鎮遠之清江,黎平之古州....每十三年宰牯牛祭天地祖先,名曰吃牯臟。”
民國時期,鼓藏節仍然盛行。20世紀50年代初至70年代末,鼓藏節曾被禁止;80年代后恢復。

文化特徵


鼓藏節是遠古苗民祖先崇拜留傳下來的一種古老的祭祖儀禮,也叫“祭鼓節”、“鼓社祭”、“翻鼓節”、“吃鼓藏”等名稱。一般隔十三年舉辦一次,每屆要連續舉辦四年的儀式活動,才算完結,其規模宏大,形式奇特,寓意豐繁,是中華民族文化的一大特色。
鼓藏節的內容豐富多彩,既有祭祖拜天地神靈又有慶賀豐收,唱歌跳蘆笙舞,舉辦傳統體育娛樂活動。在過節中,一般都以宗族或房族為單位,在第二天或第三天分別邀請祭師唱誦呼喚天神地神和祖宗神靈來過節的“鼓藏歌”,追溯苗族自遠古以來直到本家族的歷史,對全體鼓社成員進行一次次的歷史與文化的再教育,要求大家世世代代永遠牢記苗族的歷史與文化。

主要活動


苗族鼓藏節
苗族鼓藏節
雷山西江苗族鼓藏節是苗族宗教祭典活動。苗族聚族而居,雷山苗族以血統宗族形成的“鼓社”即一個宗支(大家族)為單位,維繫其生存發展。“鼓”是祖先神靈的象徵,所以鼓藏節的儀式活動都以“鼓”為核心來進行。鼓藏節的儀式由鼓社組織的領導“鼓藏頭”操辦,“鼓藏頭”經由群眾選舉產生。
鼓藏節的第一年二月申日,全社男女老幼集中到迎龍場的楓香神樹腳,由“鼓藏頭”在五彩寶輦下主持“招龍”儀式。神樹上貼滿了剪紙太陽圖案和小紙人(地神)。擺放的祭品有一頭肥豬、12碗酒、12碗雞、鴨、魚。身著祭服的祭師首先念“招龍”詞,朗聲背誦家族史。背完家族史,祭師用麻線穿住一隻綠頭公鴨的鼻子,沿著山上的“龍脈”下到山寨。挑選出的一夥精壯漢子緊隨祭師身後,拿上五彩三角小旗和小紙人(地神),沿途插放,一邊吹奏“招龍”蘆笙曲,一邊呼喚:“快醒快醒地龍神,鼓藏節已來臨,起來與祖神共歡慶。”全體族人則在山上植樹造林,而後在迎龍場集體踩鼓跳笙。
第一年的七月寅日,舉辦“醒鼓”儀式,地點是鼓山上的鼓廟裡。儀式由身著牯藏服的“鼓藏頭”主持,參加人員有祭師、各寨寨老、各家族代表。祭品為酒、雞、鴨、魚和糯米飯,每樣祭品均分成12份擺放。祭師首先念誦《牯詞》,念畢,宰綠頭公鴨一隻,將鴨血淋灑在聖鼓周圍。寨老們吹響蘆笙,“鼓藏頭”用槌擊鼓三下,然後祭師念《醒鼓詞》,“醒鼓”隊伍回到寨上的“鼓堂”。
第二年十月卯日,舉辦“迎鼓”儀式,儀式地點、參加人員和祭品皆與“醒鼓”相同。祭品擺放后,祭師念誦《迎鼓詞》,念畢,“鼓藏頭”舉砍刀在前開路,象徵性地將祖靈聖鼓迎回山寨,迎鼓隊伍吹奏蘆笙跟隨,回到山寨鼓堂,全體村民跳“踩鼓舞”恭迎。
第三年的四月吉日,舉辦“審牛”儀式,唱《贊牛歌》,並用芭茅草掃遍牛的全身,表示已將附在牛身上的邪氣驅除。同年九月丑日,舉行獻牲、祭鼓儀式,將每頭已按習俗打扮過的祭祖牯牛宰殺用於祭祖。節日共計14天,最後一天全體寨民集中到鼓廟舉行祭鼓儀式。
第四年十月丑日,舉行殺豬祭鼓儀式,稱為“白鼓節”。第二天天亮前,“鼓藏頭”家率先殺豬,然後各戶相繼進行,中午各戶舉行家祭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苗族鼓藏節
苗族鼓藏節
鼓藏節是苗族傳統的祭祀大典,規模宏大,節日儀式複雜,持續時間長,節日的宗教神聖功能突出,具有宗教學的研究價值。鼓藏節在數年的節日過程中,不斷對“牯社”全體成員進行苗族歷史和傳統文化的再教育,對全體成員進行苗族文化身份的強化教育,使全體成員凝聚苗族的族群之中。鼓藏節中誦讀的口傳歷史遷徙歌,是苗族的一部口傳史,是研究苗族歷史的重要依據。
苗族鼓藏節具有鮮明的民族傳統文化內涵,是苗族人生價值觀的展現,懷念祖先、尊老愛幼、和睦相處、勤勞儉樸、富裕安康等是鼓藏節的禱告主題。苗族鼓藏節是研究苗族歷史與文化的百科全書,具有重要的價值。

傳承現狀

由於社會的發展和人們思想觀念的轉變,雷山縣部分村人民過鼓藏節只是流於形式,祭祀過程中的一些“鼓藏隱語”絕大部分村民已不會說,程序已簡化。隨著現代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外部文化的不斷進入,苗族鼓藏節的文化生態環境同樣受到嚴重的侵蝕。

保護措施

為保護雷山苗族鼓藏節,雷山縣成立了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縣文體廣播電視局,具體負責管理、督導、檢查日常工作,同時還設立了雷山苗族文化研究中心。對苗族鼓藏節,制定了10年保護計劃。
2016年2月2日,貴州省西江千戶苗寨苗族鼓藏文化博物館在西江千戶苗寨鼓藏堂開館,保障了雷山苗族鼓藏節文化的傳承。

社會影響


2012中國雷山苗年文化周暨苗族鼓藏節,於11月23日至29日在雷山縣城及有關鄉鎮苗寨舉行。來自美國、澳大利亞、泰國、馬來西亞、越南地區的苗族人士將與國內苗族人民同享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