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張和輝的結果 展開
- 福建省首位國家高級驗光師
- 軍事博物館政委
張和輝
福建省首位國家高級驗光師
張和輝,男,籍貫福建上杭,1972年12月出生。福建省首位國家高級驗光師。2015全國百名“向上向善好青年”推選之一。
廈門市鷺達眼鏡有限公司董事長、廈門市鷺達視光學職業培訓學校校長、廈門市眼視光學研究所所長、廈門市索羅門光學有限公司董事長、廈門市斜弱視配鏡研發中心主任、廈門市蓓蕾中小學生視力保健所所長;
廈門市政協特約研究員、廈門市思明區人大代表、廈門市人民法院陪審員、福建省眼鏡協會副會長、福建省僑聯青委會常委、廈門市僑聯青委會常務副會長、廈門市政府行評代表、廈門市商業聯合會副會長、廈門龍岩商會副會長、廈門市思明區海聯會副會長、廈門市總商會常委、廈門理工學院職業發展導師。
年份 | 成就 |
1995年 | 在台資企業廈門市誠益光學有限公司做業務員 |
1996年 | 在廈門大學一條街創立第一家眼鏡店,廈門思明區鷺達眼鏡鐘錶店 |
2004年 | 成立福建省唯一的眼視光職業培訓學校——廈門市鷺達視光學職業培訓學校,填補了省內視光技術培訓的空白。 |
2007年 | 成立了福建省第一家視力研究機構——廈門眼視光學研究所,致力於眼視光專業及其相關產品的研究開發,填補了省內視力研究機構空白。 |
2008年 | 成立了福建省第一家斜弱視配鏡研發中心——廈門市鷺達斜弱視配鏡研發中心,致力於斜弱視的眼鏡研究,填補了省內配鏡矯正斜弱視的空白。 |
2009年 | 成立廈門市索羅門光學有限公司,開始生產眼鏡自由品牌。 |
2009年 | 成立鷺達眼鏡網上商城,開始進軍電子商務市場。 |
2010年 | 成立福建省第一家以“控制近視加深”為目的的蓓蕾中小學生視力保健所,是福建省唯一一家視力科普教育基地,填補了省內中小學生視力保健空白。 |
廈門市鷺達眼鏡有限公司
![鷺達眼鏡總部](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0/a/m0a584b3edc2712da11748916ff1ebc57.jpg)
鷺達眼鏡總部
廈門市鷺達視光學職業培訓學校
廈門市鷺達視光學職業培訓學校是鷺達眼鏡旗下的子公司,位於美麗充滿文化底蘊的廈門,2004年經廈門市社會與勞動保障局以及民政局共同批准成立。鷺達學校是福建省內唯一一家取得《辦學許可證》,並被列入“中國眼鏡職業技能鑒定站”,具有資格頒發國內視光學專業《國家職業資格證書》的權威機構。學校本著“為眼鏡零售業培養專業實用人才,為就業者創造美好未來”的辦校宗旨,以廈門市鷺達眼鏡有限公司、南京科技大學視光學技術學院強大的專業和實踐實力為依託,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辦學方式,為社會培養有技能、有素質的視光學專業人才。2010年,鷺達學校被廈門市勞動與社會保障局選為“廈門市失業人員與農村勞動者定點培訓機構”。
廈門市眼視光研究所
![張和輝[福建省首位國家高級驗光師]](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2/d/m2db3d959a7bf31da19e47f0d8108eb0a.jpg)
張和輝[福建省首位國家高級驗光師]
廈門市鷺達斜弱視配鏡研發中心
2008年8月,鷺達眼鏡成立了福建第一家斜弱視配鏡研發中心——廈門市鷺達斜弱視配鏡研發中心,致力於斜弱視的眼鏡研究,填補了省內配鏡矯正斜弱視的空白。
廈門市索羅門光學有限公司
2009年3月,鷺達眼鏡成立了廈門市索羅門光學有限公司。主要從事生產加工、銷售、研發、代理眼鏡及相關產品,如:索羅門男款太陽鏡、女款卓雅太陽鏡、不老松老花鏡、再回首老花鏡、雪佛龍鏡框、阿Q鏡片、索羅門抗輻射鏡片、索羅門非球面鏡片等。“索羅門”是古代以色列國王Solomon(所羅門)名字中文的諧音,是智慧的象徵。索羅門品牌將所羅門王的智慧灌入產品生產的每一道工藝中,讓每位顧客無論何時何地都能透露出睿智的氣息,朝著人生的頂峰前行。索羅門品牌是對智慧型的高品位愛眼者的最佳詮釋。2009年12月,索羅門光學有限公司被中國中輕產品質量保障中心批准為“保真扶優 品牌保護成員單位”。
廈門市鷺達眼鏡網上商城
2009年10月,鷺達眼鏡開始進軍電子商務市場,成立了鷺達眼鏡網上商城,此外還有兩個淘寶商城:索羅門眼鏡旗艦店,鷺達戶外專營店,以及一個鷺達公司的淘寶店鋪,皆在全力打造網上購物平台。鷺達眼鏡網上商城以廈門是“太陽眼鏡生產基地”為依託,致力於為消費者創造高品質的眼鏡生活,核心產品是太陽鏡,同時還銷售眼鏡架、鏡片、功能眼鏡、隱形眼鏡、護理產品及相關眼鏡飾品等。2011年,鷺達眼鏡將拓展海外業務,進駐歐美、北美市場,走全球發展戰略。
廈門市蓓蕾中小學生視力保健所
![蓓蕾中小學生視力保健所](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5/5/m55732cc74c129c7997a4b483f9b742ba.jpg)
蓓蕾中小學生視力保健所
艱辛求學路
張和輝一直記著1991年9月的那個清晨,車窗外,母親目送自己離開時孤零零的身影。那天凌晨,他和母親挑著行李趕了10多公里山路,以便搭上一早從上杭開往廈門的班車。也是那天,張和輝離開養育自己的大山,進入廈門大學音樂系讀書,揣著家裡辛苦籌來的一點生活費和滿腔期望。
大學生活,在生存面前顯得如此慘白與乾澀。每次吃飯,他總是最後一個去食堂,一毛錢的青菜鋪在碗底,一塊錢的米飯蓋在上面端回宿舍。不好意思每次都讓別人請客,同學聚餐,他總是推託。衣服是同學送的,鞋是別人穿舊的。
“那時候因為窮,比較自卑,反倒成了大家眼中的怪人。”張和輝回憶著,毫不諱言那段歷史。
1995年,張和輝畢業了。
人生的選擇
“畢業后幹什麼?我想了很久。我十五六歲才學琴,和城裡摸著樂器長大的孩子比,一點優勢都沒有。”張和輝決定改行,為了先找到一份工作糊口,他每天一早選好一座寫字樓,從最高層走到最低層,一家一家投簡歷。
那年中秋,張和輝仍然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他沒有吃晚飯,獨自一人來到海邊,兜里揣著身上最後的兩毛錢。坐在海邊的石頭上,看著圓月,曾經的種種不順利一齊湧上心頭,張和輝痛哭失聲。突然,有人拍了拍他的肩膀,原來是在廈打工的老鄉。
“想家了?”張搖搖頭,“被人欺負了?”他又搖搖頭說,“我沒有錢吃飯。”老鄉聽了,嘆口氣說,“我也還沒有吃飯,本來還想向你借點錢。”兩人搜遍了全身的口袋,最後只湊出9毛錢來,買了個麵包,一人一半,和著淚水往肚裡咽。
事情終於有了轉機,廣撒簡歷后,竟有幾十家單位向張和輝伸出了“橄欖枝”。張和輝在思考之後,挑選了一家國際有名的眼鏡廠商。日子依然艱辛,他卻有了努力的方向。白天為省車票,他寧願頂著烈日走路送貨;下了班,他便住6元錢的地鋪湊合一晚。
“自己沒有什麼特別的本事,就是能吃苦。”曾經被同事稱為“非洲小黑人”的張和輝淡然一笑。
業務做得好,公司的待遇也不錯,張和輝的生活逐漸穩定下來,創業的念頭卻忽然跳回心頭。跑了一年眼鏡銷售,他對行業已比較了解,大學生對眼鏡的需求量大,他覺得,這是一個大市場。
創業,這不簡單的決定,對張和輝來說,需要更大的勇氣。
從小老闆到企業家
雖然調整後顧客也沒有什麼不滿,張和輝那股不願失敗的勁頭卻上來了,“眼睛對人來說太重要了,一旦造成傷害,很可能不可挽回。”
為了給自己充電,張和輝離開了剛開張的眼鏡店,學藝去了。這一學,來來往往竟是10年。
從漳州到重慶,再到南京金陵眼視光學院,張和輝先後捧回了國家初、中、高級驗光員和驗光技師資格證書,並成為福建省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國家高級驗光師。學到了技術,張和輝不滿足,又學起了管理,先後攻讀廈大的工商管理本科專業和EMBA碩士學位。邊學邊用,張和輝技術與管理雙管齊下,鷺達眼鏡逐漸成為擁有60多家分店300多名員工的大型眼鏡連鎖企業。
這個從大山裡走出來的漢子,終於在大海面前一展拳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