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外戚的結果 展開
- 外戚
- 漢朝外戚
外戚
外戚
外戚,是一個漢語詞,拼音為wài qī,指帝王的母親和妻子方面的親戚。
亦稱“外家”、“戚畹”。指帝王的母族、妻族。歷史上,帝王年幼時,外戚往往干政擅權,甚至有改朝篡位者,如西漢末的王莽與建立隋朝的楊堅等。
《漢書·外戚傳贊》:“夫女寵之興,由至微而體尊,窮富貴而不以功,此固道家所畏,禍福之宗也。序自漢興,終於孝平,外戚後庭色寵著聞二十有餘人。然其保位,全家者,唯文、景、武帝太后及邛成后四人而已……其餘大者夷滅,小者放流,烏噱!鑒茲行事,亦已備矣。”
唐劉知幾《史通·題目》:“如馬遷撰皇後傳以外戚命章,按外戚憑皇后以得名,猶宗室因天子而顯稱也。”
《宋史·李處耘傳論》:“幸聯戚畹之貴。”
又《后妃傳上·章獻明肅劉皇后》:“晚稍進外家……姻戚、門人、廝役拜官者數十人。”
清吳偉業《永和宮詞》:“外家官拜金吾尉,平生遊俠多輕利,縛客因催博進錢,當筵便殺彈箏伎。班姬才調左姬賢,霍氏驕奢竇氏專。涕泣唯聞椒殿詔,笑談豪奪灞陵田。”
皇位繼承製度的局限性
外戚
後宮干政的毒瘤
劉隆
何國舅謀誅宦豎
《三國演義》——何國舅謀誅宦豎
歷史上說:靈帝是把後事囑託宦者蹇碩,叫他擁立協做皇帝的。當靈帝死的前一年,曾設立八個校尉。校尉是漢朝直接帶兵最高的官,就像如今的師長一般。凡校尉手下,都是有兵的。再高於校尉的將軍,卻像今天的軍長一樣,手下不一定有兵了。當時設立八校尉,其中第一個便是蹇碩。其餘七個校尉,袁紹、曹操,還有後來屬於袁紹、烏巢劫糧時為曹操所殺的淳于瓊,都在其中。歷史上說其餘七校尉,都統於蹇碩。大約蹇碩是八校尉中的首席。以一校尉而兼統七校尉,其實權就像將軍一般,不過沒有將軍的名目罷了。大概因為他是宦官,不好加他以將軍的稱號罷。然而其實權的不小,卻可想見了。當時到底是靈帝因為他有兵權,把廢嫡立庶的事囑託他?還是他因兵權在手,生出野心,想要廢嫡立庶,詐稱有靈帝遺命?我們今天也無從斷定。
歷史上這類不知真相、難以斷定的事實,正多著呢。靈帝未曾廢嫡立庶,靈帝死後,一個宦官卻出來干這件事,無論其立心如何,在法律上總是毫無根據的,非靠實力不能解決。蹇碩雖是八校尉的首席,其餘七校尉未必肯聽他的命令。而且八校尉只是新設的兵。在京城裡還有舊有的兵呢。舊有的兵屬誰?那何進在名義上是大將軍,一切兵都該聽他的調遣的。漢朝離封建時代近,大家都有尊重貴族之心。國舅是貴族,容易得人擁護。宦者卻是刑餘賤人,大家瞧不起的,無人肯聽他的命令。所以蹇碩在當時,要廢辯而立協,名義上既覺得不順,實力上,倘使為堂堂正正的爭鬥,亦決不能與何進敵,只有運用手段,把何進騙進宮裡去殺掉之一法。在宮外是大將軍的勢力大,在宮內卻是宦官的勢力大,宮禁是皇帝所在,攻皇宮就有造反的嫌疑,這件事無人敢輕易做。蹇碩在當時,倘使真能把何進騙進宮殺掉,他的希望,倒也或許可以達到,至少是暫時可以達到的。苦於何進也知道他的陰謀,不肯進宮,蹇碩無法,只得聽憑辯即皇帝位。此即所謂少帝。蹇碩既未能廢立,就不過是一個宦者,他手下的兵,是既不足以作亂,也不能擁以自固的,就給何進拿下監,治以死罪。
當後漢時,宦官作威作福,天下的人民恨極了。當時的士大夫也都痛恨他。這時候,要誅戮宦官的空氣,自然極其濃厚。何進便想把專權得寵的宦官,一概除盡。然而宦官和太后是接近的,天天向太后訴苦。女人家的耳根是軟的。聽了他們的話,就不肯聽從何進的主張。何進無法,乃想調外邊的兵進京來威嚇太后。這樣一來,宦官知道事機危急,乃詐傳太后的詔旨,叫何進入宮。何進想不到這時候的宮內還會有變故,輕率進去,竟給宦官殺掉。宦官此等舉動,不知道是以為無人敢犯皇宮呢,還是急不暇擇,並未考慮?總之,在此種情勢之下,還要希望人家不敢侵犯皇宮,就沒有這回事了。這時候,袁紹的堂兄弟袁術,正受何進之命,選了兩百個兵,要去代宦官守衛宮禁。聽得這個消息,就去火燒宮門,攻擊宦官,宦官如何能抵敵?只得挾持少帝,逃到黃河邊上的小平津。有的為追兵所殺,有的自己投河而死在京城裡。那袁紹此時,正做司隸校尉,是京城裡管緝捕督察的官,把他(們)盡數搜殺。
一種不適宜的制度,人類不經過長久的經驗,是不會覺悟的。把宗室分封於周邊,後來互相攻擊,甚而至於對中央造反,這是從封建時代就積有很長久的經驗的。所以秦始皇并吞六國之後,已不肯再分封子弟。漢高祖不行其法,但到景帝時吳楚七國造反之後,也就覺悟其制度之不可行,皇位傳到武帝,漢武帝就把所封的王國,地方都削小,政權也都奪去了。至於外戚秉政,足以貽禍,則其經驗較淺。所以在漢代,前漢為外戚王氏所篡,後漢還是任用外戚。但所用的外戚,沒一個有好結果,然而一個外戚去,一個外戚又來。於是出現了外戚掌權和宦官專權輪流交替的死循環。正和辛亥革命以前,一個皇帝被打倒,又立一個皇帝一樣。當一種制度的命運未至滅亡的時節,雖有弊病,人總只怪身居其位的人不好,而不怪到這制度不好。譬如當今時代,我們天天罵奸商,卻沒有人攻擊商業制度一樣。
加強中央集權
第一個原因,是東漢加強中央集權的努力走向了反面。
《後漢書》
東漢政權交替
劉秀加強皇權的這種措施,在東漢初年確實起到了明顯的作用。然而,到了東漢中期,卻發生了一種微妙的權力轉移。尚書台職微權重,既擁有實際權力,又便於皇帝控制。而尚書台既然便利於皇帝自己控制,自然也就便利於外戚的控制,自然也就便利於宦官的控制。不論是外戚,還是宦官,只要加有“平尚書事”、“錄尚書事”的頭銜,就能指揮、控制尚書台,而一旦控制了尚書台,就等於把國家政權掌握在了自己手中。所以說,中央職能部門職微權重的這種安排,給外戚與宦官輪流專權提供了制度方面的便利。
豪強地主勢力的發展
第二,東漢時期豪強地主勢力的發展,是外戚宦官專權的階級基礎。
東漢政權交替
東漢政權交替
中常侍蘇康、管霸等“用事於內,遂固天下良田美業,山林湖澤”。到東漢後期,靈帝與宦官更是公開賣官,由於所得金錢貯存於西園,史稱“西園賣官”,上至公卿,下到地方守令,皆有定價,一手交錢,一手給官。
宦官上升為豪強地主,但不為上層豪門及清流所看重,乃是豪強地主下層的政治代表。
幼主繼位的情況
第三個原因是,東漢從中期的和帝開始,往往是幼主繼位,母后臨朝,主少母壯。
東漢多幼帝
皇帝 | 繼位年齡 |
和帝 | 十歲 |
殤帝 | 百日小兒 |
安帝 | 十三歲 |
少帝劉懿 | 年不詳 |
順帝 | 十一歲 |
沖帝 | 兩歲 |
質帝 | 八歲 |
桓帝 | 十五歲 |
靈帝 | 十二歲 |
獻帝 | 九歲 |
由於皇帝大多夭亡,太子年幼繼位,於是,就出現了母后臨朝,垂簾聽政的情況。 《後漢書*皇后紀》評論說: “東京皇統屢絕,權歸女主,外立者四帝,臨朝者六后,莫不定策帷帟,委事父兄,貪孩童以久其政,抑明賢以專其威。”
這些垂廉聽政的太后們,年齡都不大,一般不過二十幾歲。她們死了老公,精神空虛頹廢,無以寄託,把思想感情的關注點,從夫妻生活轉移到朝廷大事的處理上來。然而,這些年輕的太后們沒有起碼的社會經驗和統治經驗,也基本上沒有文化知識。她們根本沒有能力來駕馭國家機器,只好依靠自己娘家的的父兄,幫助自己來處理國家大事。這樣一來,國家政權便落到了外戚的手中。
當皇帝成年後,為了奪回政權,解除外戚的威脅,只有依靠自己身邊的宦官了。皇帝幼長深宮,勢單力薄,關係最密切者,莫過於宦官。正如《後漢書·宦者列傳》所說:“內外臣僚,莫由親接,所與居者,唯閹宦而已。”皇帝自幼,一切就由宦官照管。宦官照管皇帝的日常起居,熟悉皇帝的性情習慣,是皇帝身邊唯一的親信。當皇帝長大成人,要求拿回本來就屬於自己的政治權力的時候,必然地同企圖繼續專權的外戚集團產生矛盾。在同外戚集團的鬥爭中,宦官也就天然地成為皇帝的盟友。於是,在宦官的協助下,皇帝奪回了政權。奪回政權之後,有功的宦官“遂享土地之封,超登公卿之位”,國家的權力便落到了這寫有功的宦官手中。然而,當皇帝死去,新君繼位,宦官由於政治身份卑賤而不能輔政,於是又有新的外戚上台。這種外戚宦官輪流專權的局面,就成為東漢中後期政治的一個顯著特點。
惡果總結
梁冀:東漢外戚
東漢王朝正處於我國封建社會的發展時期,出現眾多幼帝即位的現象是地主階級在構建政權過程中所必須經歷的陣痛,幼帝即位、外戚專權、宦官干政是這場陣痛中的三個焦點,也是歷代封建王朝著手解決的重點,但終其一生,也沒有很好地解決這三大痼疾,這三大痼疾最終伴隨著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的結束而消亡。
漢書記載
自古受命及中興之君,必興滅繼絕,修廢舉逸,然後天下歸仁,四方之政行焉。傳稱武王克殷,追存賢聖,至乎不及下車。世代雖殊,其揆一也。高帝撥亂誅暴,庶事草創,日不暇給,然猶修祀六國,求聘四皓,過魏則寵無忌之墓,適趙則封樂毅之後。及其行賞而授位也,爵以功為先後,宮用能為次序。後嗣共己遵業,舊臣繼踵居位。至乎孝武,元功宿將略盡。會上亦興文學,進拔幽隱,公孫弘自海瀕而登宰相,於是寵以列侯之爵。又疇咨前代,詢問耆老,初得周后,復加爵、邑。自是之後,宰相畢侯矣。元、成之間,晚得殷世,以備賓位。知故誓漢興,外戚與定天下,侯者二人。故誓曰:“非劉氏不王,若有亡功非上所置而侯者,天下共誅之。”是以高后欲王諸呂,王陵廷爭;孝景將侯王氏,修侯犯色。卒用廢黜。是后薄昭、竇嬰、上官、衛、霍之侯,以功受爵。其餘後父據《春秋》褒紀之義,帝舅緣《大雅》申伯之意,浸廣博矣。是以別而敘之。
明朝得以避免的原因
朱元璋稱帝后,立馬氏為皇后,馬氏勤於內治,史書記載宋朝的皇后大都比較賢良,馬氏就將宋代的家法彙編成冊,讓后妃們朝夕攻讀。正是由於馬皇后的這一措施,使得明朝的皇后賢惠的佔了大多數,也很少出現外戚專權的局面,可以說馬氏為明政權的穩定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明朝為防外戚專權,制定出了公主俱選庶民子貌美者尚之,不許文武大臣子弟干預的律法。規定駙馬須從平民或低級官吏家庭中選取,而且子弟被選中的人家,近親中便不能再出仕為官,即使已經做著官的也得退休回家,駙馬終生只拿俸祿而不能為官。
東漢朝謙抑的馬太后
馬太后是東漢名將馬援的女兒,明宗的皇后。肅宗即位以後,她被尊為皇太后,臨朝輔政。她雖貴為皇后、太后,卻十分謙遜,在位23年,始終以國家為念,多次拒絕封賞馬氏兄弟,拒封外戚,為時人傳誦。
馬太後有3個哥哥,二哥馬防在顯宗朝任黃門侍郎,這個官職雖說不高,但因經常伴隨皇帝左右,提升極快,可馬防在任期間卻一直沒有被提升。這倒不是因其才能不足,更不是皇帝無意擢拔,而是因為皇后從中阻攔。因此,直到永平年間,馬防都一直不得升職。
肅宗雖說不是太后所生,但卻倍受太后恩寵,因此,肅宗即位后,很想報答母后的恩情。建初元年(公元76年),肅宗欲封三位舅父為侯,馬太后不但堅決不允,而且還削了馬防的侍郎官職位。肅宗十分不解地問母后道:“舅父在孩兒身邊尚且不到一年,並無過失,為何削職?”太后答道:“之所以這樣做,是不想讓人說我親近外戚,遭臣僚們的非議呀!”
肅宗又對母后說:“自高祖以來,加封外戚天經地義,無可厚非,母后心存謙虛,孩兒十分欽佩,但又何必阻止我加封舅父們呢?況且長舅年事已高,另兩位舅父身染重病,如若不令封侯,孩兒必當抱憾終生!”
太后非常理解皇兒的心意,但念及國事,便說道:“古來孝道以安親為上,皇兒注重孝道,母親非常高興,但近年來天災不斷,谷價倍增,百姓連糊口都難,又何必定要食封外戚,加重我的不德呢?況且,馬氏對國家並無柱石之功,怎能像陰、郭兩后那樣為母家封侯拜官,依我看,還是不封為好,萬望皇兒勿違母親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