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乙腦

豬乙腦

乙型腦炎病毒屬於披膜病毒科,黃病毒屬。乙型腦炎流行環節和傳播途徑有其特徵性,除人、馬和豬外,多數感染動物無臨床癥狀。本病流行的季節與蚊蟲的繁殖和活動有很大的關係,蚊蟲是本病的重要傳播媒介。

病毒概況


日本乙型腦炎(JE)又稱流行性乙型腦炎,簡稱乙腦,是一種動物和人共患的蚊媒病毒性疾病。大多數家畜家禽均易感,豬被認為是JE病毒最重要的自然增殖動物。本病是豬離要繁殖障礙性疾病之一,導致懷孕母豬死胎和其他繁殖障礙,公豬感染后發生急性睾丸炎。本病最早發現於日本,主要分佈於東南亞一帶。

病原簡介


乙型腦炎病毒屬於披膜病毒科,黃病毒屬。病毒呈球形,直徑約40納米,有囊膜,是具有20面體核衣殼的單股RNA病毒。病毒有血凝活性,能凝集雞、鴿、鴨及綿羊紅細胞。乙型腦炎病毒抗原性比較穩定。乙腦病毒在外界環境中的抵抗力不大,56℃加熱30分鐘或100℃ 2分鐘均可使其滅活。其存活時間與稀釋劑的種類和稀釋程度有很大關係,如以脫脂乳、10%滅活兔血清和0.5%乳白蛋白水解物有較好的保護作用。病毒的稀釋度越高,病毒死亡越快。常用消毒藥如碘酊來蘇水、甲醛等都有迅速滅活作用。病毒對酸和胰酶敏感。

流行病學


在我國,約有90%的病例發生在7、8、9三個月內,而在12月至次年4月幾乎無病例發生。華中地區流行高峰期在7~8月。乙腦發病形式具有高度散發的特點,但局部地區的大流行也時有發生。
【臨床癥狀】病豬體溫突然升高達40~41℃,呈稽留熱,精神不振,食慾不佳,結膜潮紅,糞便乾燥,如球狀,附有粘液,尿深黃色,有的病例後肢呈輕度麻痹,關節腫大,視力減弱,亂沖亂撞,最後後肢倒地而死。母豬、妊娠新母豬感染乙腦病毒后無明顯臨床癥狀,只有母豬流產或分娩時才發現產生死胎、畸形胎或木乃伊胎等癥狀。同一胎的仔豬,在大小及病變上都有很大差別,胎兒呈各種木乃伊的過程,有的胎兒正常發育和產出弱仔,產後不久即死亡。此外,分娩時間多數超過預產期數日,也有按期分娩的。公豬常發生睾丸炎,多為單側性,少為雙側性的。初期睾丸腫脹,觸診有熱痛感,數日後炎症消退,睾丸逐漸萎縮變硬,性慾減退,並通過精液排出病毒,精液品質下降,失去配種能力而被淘汰。

病理變化特徵


早產仔豬多為死胎,死胎大小不一,黑褐色,小的干縮而硬固,中等大的茶褐色、暗褐色。死胎和弱仔的主要病變是腦水腫、皮下水腫、胸腔積液、腹水、漿膜有出血點、淋巴結充血、肝和脾有壞死灶、腦膜和脊髓膜充血。出生后存活的仔豬,高度衰弱,並有震顫、抽搐、癲癇等神經癥狀,剖檢多見有腦內水腫,顱腔和腦室內腦脊液增量,大腦皮層受壓變薄,皮下水腫,體腔積液,肝臟、脾臟、腎臟等器官可見有多發性壞死灶。

患病診斷


根據本病發生有明顯的季節性及母豬發生流產、死胎、木乃伊,公豬睾丸一側性腫大等特徵,可做出初步診斷。確診必須進行實驗室診斷。其主要的方法有病毒分離、熒光抗體試驗、補體結合試驗、中和試驗和血凝抑制試驗等。鑒別診斷應包括布魯氏桿菌病、豬繁殖呼吸綜合征、偽狂犬病、細小病毒病和弓形體病等。

疾病防制


按本病流行病學的特點,消滅蚊蟲是消滅乙型腦炎的根本辦法。由於滅蚊技術措施尚不完善,控制豬乙型腦炎主要採用疫苗接種。豬用乙腦弱毒疫苗免疫后,夏秋分娩的新母豬,產活仔率提高到90%以上,公豬睾丸炎基本上得到控制。注射劑量為1毫升。該苗除使用安全外,還具有劑量小、注射次數少、免疫期長、成本低等優點。接種疫苗必須在乙腦流行季節前使用才有效,一般要求4月份進行疫苗接種,最遲不宜超過5月中旬。臨床上主要接種頭胎新母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