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水河
源於丰台區后泥窪村
涼水河源於丰台區后泥窪村,流經丰台區、大興區、通州區,於榆林庄閘上游匯入北運河,是北運河的一條主要支流。全長68.41公里,流域面積629.7平方公里。有草橋河、馬草河、馬草溝、大羊坊溝、蕭太后河等支流。50年代中期拓寬治理后,河道上建有大紅門、馬駒橋、新河、張家灣4座攔河閘,可蓄水400多萬立方米,灌溉農田20多萬畝。
北京市委常委、組織部長魏小東,為涼水河市級河長。
涼水河曾在北京城的建城史上佔據著重要的地位,這條古稱洗馬溝、桑乾水、蓮花河的河道,曾經是遼金兩朝最重要的城市供水河道。
涼水河
涼水河曾在北京城的建城史上佔據著重要的地位,這條古稱洗馬溝、桑乾水、蓮花河的河道,曾經是遼金兩朝最重要的城市供水河道。它同時還將水體引入城內,依靠它,城內修建了同樂園和魚藻池,並成為皇城中水體景觀的中心。
涼水河水系支流較多,主要的一級支流有水衙溝、新豐草河、旱河、馬草河、小龍河、新鳳河、大羊坊溝、蕭太后河、玉帶河等,支流總長約146公里。
肖太后河,屬北運河水系,涼水河支流,位於通州城南。其源於北京市左安門東南,經朝陽區南磨房、十八里店、雙橋,於台湖鄉口子村進入通縣境界,向東流經台湖鄉朱家垡,梨園鎮將軍墳,張家灣鎮大高力庄、立禪庵,於張家灣鎮東注入涼水河。河道全長21公里,流域面積81平方公里。其中通縣境內河道長9公里。河床均寬31米,河底均寬8米,流域面積20平方公里,排洪能力為55立方米每秒。有村莊13個,防洪除澇面積2萬畝。
涼水河
涼水河與涼鳳減河交匯處馬駒橋
鳳河,屬北運河水系,位於通縣南端,是東南郊地區一條主要排水河道。其源出於大興縣南苑地區,於永樂店區臨溝屯入通縣境界。流經永樂店南部地區,在小甸屯村東出通縣境,進入河北省安次縣、天津市武清縣,於大魏庄納入港溝河;然後繼續東南流向,經泗村店西南折入龍鳳新河,后注入北運河。鳳河在北運河入口以上,原河道全長為60公里,流域面積2670平方公里。為減輕下游龍鳳新河的排水負擔,河北省與北京市於1957至1960年,先後開挖了新鳳河,把鳳河上游段改道引入涼水河。鳳河在北京市境內長為45.3公里,流域面積388平方公里。其中,在通縣境內河道長為11公里,堤防長20公里,河床均寬69米,河底均寬45米,流域面積90平方公里。
岔河,位於大興縣東部。源於魏善庄鄉趙莊子村西北七干閘,流經沙窩營村西入鳳河,全長18公里,控制流域面積為56平方公里。沿河建有節制閘4座、橋13座、跌水5座。
旱河匯入涼水河
旱河,位於大興縣東部。鳳河的一條主要支流,起源於魏善庄鄉羊房村北,途經5鄉,至蒲洲營入鳳河。全長17.1公里,流域面積為57.4平方公里。最大設計流量為45.9立方米/秒。沿河建有節制閘3座,橋17座,倒虹吸2處。
玉帶河,屬北運河水系。1970年以前為涼水河支流,位於通州鎮南部,又名護城河。北起通惠河,流經土橋,於張家灣鎮入涼水河。1970年以後改道於梁各庄入北運河。河道全長14.1公里,河床均寬10米,河底均寬4米,流域面積10平方公里,流經通鎮、城關、梨園和張家灣等地區。有村莊13個,防洪除澇面積1.5萬畝,兩岸綠化植樹2萬株,是一條排放城市雨水和下游溉灌的河流。
在歷史上,玉帶河為明代所挖的護城河,引通惠河水,自新城西門外南流,經新城西門、南門、舊城南門,與東水關流出的通惠河匯合南流,流經南浦閘,至張家灣與涼水河匯合后入北運河。當時入通州諸倉的漕糧,即循此水道至通州城東的土壩,然後,沿護城河或至舊城南門儲入通州中倉,或到新城南街儲入通州西倉。
馬草河,位於丰台區境內,自東向西,經玉泉營、馬家堡匯入涼水河,全長12.2公里,控制流域面積33平方公里。排洪流量可達56.4立方米/秒。下游與南三環路平行。河道建橋共28座。
水衙溝,位於丰台區盧溝橋鄉境內。流經鄭常庄、六里橋匯入蓮花河,主溝長7.3公里,控制流域面積15.5平方公里,系排水渠道。下游在六里橋以下已建成底寬10米的方涵。
大羊坊溝,水名。位於北京市東南郊。起自朝陽區左安門外飲馬井,向東南流經通縣後轉向南流,在大興縣匯入涼水河,全長13.5公里,寬12—20米,流域面積18平方公里。中下游段已得到治理。
新鳳河,屬涼水河支流,自大興縣蘆城鄉立堡分水閘流經該縣5個鄉鎮,在燒餅庄匯入涼水河。全長27公里,流域面積134.5平方公里,最大設計流量135立方米/秒。沿河建閘5座、橋17座。
馬草河,位於丰台區境內,自東向西,經玉泉營、馬家堡匯入涼水河,全長12.2公里,控制流域面積33平方公里。排洪流量可達56.4立方米/秒。下游與南三環路平行。河道建橋共28座。
大井溝,地處盧溝橋鄉中部,沿著廣安路的南側,西起西五里店,東至六里橋,匯入市政方涵入蓮花河。全長4.5公里,流域面積3.2平方公里,過水能力2立方米每秒,沿途經過五里店、大井、小井、六里橋等。大井溝從大井至六里橋段為底寬3.0米、溝深1.9米、復土埋深0.6~1.0米的方涵,比降1‰,出口高程43.32米。現淤積嚴重,排水不暢。方涵每隔200米設一個邊長1.0米的方形進水口,共15個。另有鋼筋混凝土橋6座,橋孔為1.7米×2。
豐草河,原起源於丰台鎮西程莊子,向東經丰台鎮,至柳村過鐵路涵洞,到草橋進入馬草河,合流后至馬家堡匯入涼水河,合長11公里,自然坡度1/1100。1972年,對豐草河進行治理,在柳村附近改變原來走向,不再經過鐵路方涵入馬草河,而是直截往東在萬泉寺鐵路橋附近匯入涼水河,全長7.8公里,其中明河4316米,暗涵3474米。為了區別於原豐草河,1972年後直截匯入涼水河的豐草河稱為新豐草河。
旱河,西起京開公路,向東流經馬家樓,鎮國寺、躍進村、四頃三等村,在角門東匯入涼水河。全長5.3公里,流域面積8.5平方公里,出口過水能力4.72立方米每秒。
小龍河
小龍河,源起槐房北,經南苑、東高地,在樹橋村進入大興縣,經廡殿村,在朝陽區的小紅門匯入涼水河。全長7.7公里(區內長度4.4公里)。流域面積38.84平方公里(區內30平方公里),下游出水口過水能力22.3立方米每秒。小龍河不但是南苑鄉的主要農田排水河道,還是右安門灌渠的退水渠,更重要的是擔負著南苑和東高地的城鎮排水任務。1980年代以後,河道污染嚴重,河水變黑,惡臭,兩個街道的居民要求治理的呼聲很高。為此區政府在1986年專題進行研究,決定修建市政下水管道,方向基本平行小龍河,1987年開工,1989年竣工投入使用,兩街道的生活及工業污水從此便排入地下管道,小龍河的水質惡化問題有所好轉。新南排水溝是小龍河的主要支溝之一,西起花鄉鄉新發地村東的海子牆,經范莊子,在南苑中學附近匯入小龍河,全長2.66公里,集水面積5.23平方公里。
涼水河是北京南城地區的一條主要大河,同時又是一條多年用於排污的河道。由於經首鋼污水處理廠處理的水,大部分被首鋼再利用,因此從污水廠退水口出的水量已經很少。由於涼水河支流收納的污水全部流入幹流,幹流又繼續接納污水,才形成了河道四季有水的景象。當然,這也是涼水河長期臭氣熏天的原因。北京市從1990年開始進行污水治理,流經城區的主要排污大河只剩涼水河一條。
涼水河水環境綜合治理規劃用三年時間,要將涼水河從單一的防洪排水功能,向防洪、景觀、生態綜合功能轉變,營造人、水、綠共享的河道空間。“為探索水環境綜合治理,我們在涼水河洋橋上下游770米範圍安排了綠化美化試驗項目,目前綠化效果初見成效,設施建設已基本完工”,涼水河管理處副主任邁德順說,考慮到地形、土質的問題,管理處在洋橋河段栽下了喬灌木800餘株,花卉3200餘株;種植地被1.3萬平方米,水生植物1100平方米。原本光禿禿的水泥護坡,治理后種上了草坪和花灌木。此外,為了讓市民與美化后的涼水河進一步“親密接觸”,管理處還修建了親水步道、碼頭、觀景台等。
涼水河
2021年1月,北京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中心在涼水河亦庄段進行冬季鳥類調查,結果顯示,從亦庄涼水河公園到通州區新河村,長度10公里的河道內,共生活43種鳥類,其中水鳥23種,數量最多的是野鴨和小辟鳥鷉鳥(pìtī),各有1000餘只。
涼水河流經南苑皇家園林,乾隆皇帝多次跨越、視察、治理涼水河,寫有《涼水河》詩,詩碑恭立於大紅門外永勝橋(今大紅門橋)東涼水河北岸,已無存。
20世紀50年代、60年代、90年代多次對涼水河進行了治理,並新建改建20多座橋樑。原有石橋都改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橋。1991年冬至1992年夏整治涼水河,拆除舊橋,建了新橋,北京市水利局並建“九孔閘紀念碑”、“珊瑚橋紀念碑”。
馬駒橋閘
大紅門附近的閘口
1950年代初,按照龍鳳河水系研究小組的規劃意見,對涼水河全線進行疏挖治理。1954年初,河北省和北京市共12個縣、區的5000名民工曾進行開挖,后因資金不足,華北行政委員會令停工。其後,經水利部正式批准,主河道按十年一遇排水標準疏挖。上游蓮花河直接匯入涼水河,萬泉寺橋處涼水河設計流量55立方米每秒。1955年4月1日再次開工,主河道由北京市上下水道工程局負責施工,當年汛前完成土方工程,其餘工程年底前全部結束。共完成土方98萬立方米,新建和改建橋樑28座、涵洞2處、過水路面3處,工程總投資130萬元。馬駒橋以下河段及配套工程由河北省通縣專區組織施工,1955年3月底開工,年底前全部結束,工程總投資485萬元。
1959年汛期,涼水河流域平均日降雨200毫米,約相當於二十年一遇降水頻率,超過了1955年治理標準,加之沿河建築物阻水,致使洪水漫溢,東南郊一片汪洋,農田受災面積26萬畝,占流域內總耕地的一半以上。通過大紅門處的洪水流量約120立方米每秒,超過設計流量一倍。
1960年1月下旬,根據“北四河規劃綱要”精神,北京市決定再一次對涼水河進行全線疏挖治理。在市減河工程指揮部領導下,分設通縣、大興、丰台、朝陽4個指揮部負責施工。但因工程倉促上馬,規劃不落實,省市之間、上下游之間排水問題未能協商一致,開工不久就中途停工。
1961年4月,市市政工程設計院,結合國家經濟情況重新提出整治涼水河設計方案,同年5月初,由市減河工程指揮部負責動員市公安、財貿口職工及大興、通縣部分民工共15000人進行施工,汛前完成土方工程,大部分工程年底前結束。
涼水河整治后,下游排水條件有所改善,但大紅門以上河道斷面仍然窄小,且多淤塞,加上大紅門閘阻水,河道行洪標準很低,如遇大水,不僅丰台區菜田遭受澇災,城市排水受阻,也要蒙受災難。此外,河道內城市污水排入量日漸增多,加重了沿河土地、農作物以及民用水源的污染。
2000年前後,涼水河水質為劣五類,北京市主要河流幹線曾有469個污水口,涼水河流域就佔了86個。北京市不斷加大涼水河污染治理力度,並啟動涼水河綜合治理工程。到2021年,涼水河亦庄段實現了水清岸綠。涼水河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段(亦庄)已成功入選全國首批17個國家級河湖示範段,是北京市唯一的全國河湖示範段。
2021年1月,北京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中心在涼水河亦庄段進行冬季鳥類調查,結果顯示,從亦庄涼水河公園到通州區新河村,長度10公里的河道內,共生活43種鳥類,其中水鳥23種,數量最多的是野鴨和小辟鳥鷉鳥(pìtī),各有1000餘只。涼水河水質清澈見底,長了不少潛水植物,河水流動不急不慢,深度一般在20厘米至50厘米,特別適合雁鴨等水鳥生活,河裡的植物、小魚小蝦也能成為它們越冬的食物。
涼水河為農田灌溉、排放城市廢水發揮過重要作用。清代乾隆三十八年疏浚涼水河八千餘丈(約27公里),並修建橋閘九座,在原有灌溉稻田面積數十頃的基礎上,又新辟稻田面積九頃多。南苑公社(今南苑鄉)於20世紀60年代在涼水河南岸建了右安門、馬家堡兩座大型揚水站。安裝軸流泵8台,配套電機10台共600千瓦,抽水能力5.3立方米每秒。從揚水站往南修三條幹渠,長19.52公里,其中鋪直徑1.25米的鋼筋混凝土管線14.52公里,灌溉花園、右安門、馬家堡、新宮、槐房、南苑六個大隊農田,灌溉面積一萬畝左右。在大紅門閘修建了涼水河引水灌渠,灌溉紅星公社和南苑公社大紅門村10多萬畝土地。隨著城市化進程的發展,這些揚水站、引水灌渠已完成歷史任務,退出歷史舞台。
右安門灌區,始建於1964年,當時灌區的範圍很小。1966年在涼水河右岸右安門外安裝16吋軸流泵3台,當年澆地3000畝。1969年10月開始,先後兩次改建,安裝20吋軸流泵6台,提水能力3.6立方米每秒,設計灌溉面積15000畝。
1971年,對灌區做最後一次大的改建,成為南護城河城市污水的尾閭工程。由於充分利用姚家井泵站(市政污水泵站)抽升污水的水力條件,污水通過壓力管道均能達到自流灌溉的目的。設計污水量近期0.6立方米每秒,遠期1.2立方米每秒,計有花園、右安門、馬家堡、新宮、槐房和南苑六個大隊受益。尾閭污水退入新宮水庫(2號小庫)入小龍河匯入涼水河。
在確定幹線時,本著少佔地、可自流的原則,根據地形和已有舊渠的位置,採用混凝土管道(要求承受壓力4~6米)和明渠,達到自流灌溉和輸送污水的目的。
1971年以後,對灌區又進行局部改建,干支渠基本實現了管道化。1977年灌區的渠首泵站東的洋橋西側涼水河右岸又建了馬家堡揚站,安裝豐產50泵2台、14sh—28A泵2台,配套電機為80千瓦和55千瓦各2台,且建了一條馬家堡乾渠,從馬家堡經角門到槐房東。馬家堡灌區建成后,由右安門灌區管委會統一管理,算是右安門灌區的一部分。
1982年對右安門灌區(包括馬家堡灌區在內)進行“三查”、“三定”時,灌區在涼水河右岸共安裝20吋軸流泵8台,14sh—28A型泵2台,配電機10台,共600千瓦,提水能力為5.3立方米每秒。乾渠3條(後來,右安門灌區乾渠又鋪設了一條直徑1.25米的鋼筋混凝土管複線,直到任莊子北,故以2條幹渠計,還有馬家堡乾渠),長19.52公里,其中14.52公里為地下管道。支渠32條,長22.8公里,全部為地下管道或明渠襯砌。灌區興建,總計動土方30.3萬立方米,混凝土0.3萬立方米。總投資240萬元(均為公社自籌)。總用工52萬工日。當時灌區管理人員22人。
隨著城市建設和鄉鎮企業的發展,佔用耕地日益增多,灌區的有效灌溉面積逐年減少。根據市水利局有關文件和灌區的實際情況,1979年區水利局將灌區的設計面積修改為12000畝。1980年代以後,城、鄉建設佔地速度加快,1984年灌區實灌面積還有8120畝,到1990年實灌面積只有5374畝,管理人員還有13人。
涼水河的發源地水頭庄(舊源頭),因是涼水河的發源地而得名,涼水河因其源頭之水全部來自地下泉水且水溫較低而得名。舊時此地為濕地,蘆葦叢生,泉源眾多,著名泉源名鳳泉。據《明一統志》記載,水頭庄附近有泉眼百餘處,各路泉水匯聚而形成一條溪水,向東南流至柳村,曾名“百泉溪”。水頭庄東三里有萬泉寺,平地多有泉水湧出,有三步一泉之說,因而得名。
涼水河位於北京城南部,屬北運河水系,原發源於丰台區盧溝橋鄉東部水頭庄(又說后泥窪村),向東南流經萬泉寺、大紅門、馬駒橋、次渠、台湖、大杜社、牛堡屯、張家灣、漷縣等地區,入北運河,全長58公里(《通縣水利志》記為53公里),流域面積629.7平方公里,是北京市的一條主要河流。丰台區永定河東部的蓮花河、豐草河、馬草河、旱河、小龍河等河水均匯入涼水河。
涼水河
20世紀50年代此地尚有泉水流淌,後來由於附近建自來水廠、永定河上游修水庫,石景山以下斷流等原因水源枯竭。經治理,發源於蓮花池的蓮花河,脫離南護城河匯入涼水河,涼水河起點改為萬泉寺鐵路橋,蓮花池成為涼水河的新發源地。流經石景山區、丰台區、朝陽區、大興區、通州區,全長變為68.41公里。
上游蓮花河,發源於石景山區石槽,流經蓮花池。蓮花池以上稱新開渠。原在鴨子橋入南護城河,1951年治理后改在萬泉寺東入涼水河。全長4.2公里,底寬16~20米。主要支流有新開渠、水衙溝。水源原主要出自蓮花池泉水,后被新開渠石景山工業廢水所代替。古稱洗馬溝。
涼水河
據《通縣水利志》,涼水河通州區境內流域面積263平方公里,排洪能力460立方米每秒。原以泉水補給為主,后以蓮花池為源后,補給多來自於工業廢水。
涼水河原為港溝河支流。港溝河形成於清代,光緒九年(公元1883年)運河右岸蘇庄北河堤決口,洪水直入此河,河口寬大如港,愈遠愈窄,得名港溝河,1914年將河口堵閉。歷史上,港溝河北起張家灣與玉帶河相連,流經漷縣、田村、前元化出境,在通縣長26公里。涼水河匯入港溝河后,流量加大,河床日漸淤高,形成半地上河,涼水河排水受阻,經常為患。為減輕港溝河排水負擔,1955年治理涼水河,將港溝河上段(張家灣至許各庄)做為涼水河下段治理,涼水河於榆林庄入北運河。港溝河的起點南移至許各庄,在通縣境內長18公里,流域面積104.88平方公里。1958年通縣利用港溝河上端河槽修建漷縣水庫,1961年鳳港減河建成后又把港溝河在通縣西黃垡附近截斷,河道用土堵閉,港溝河上段之水與鳳港減河之水匯入北運河。港溝河起點再次南移至軍屯,河道長8.8公里,流域面積85.7平方公里。1970年冬,市東南郊治澇工程指揮部組織通縣民工,疏浚港溝河(即開挖排污河),設計流量50立方米每秒,相當於20年一遇。為防止污水由鳳港減河流入北運河,在軍屯鳳港減河上建攔污閘,在攔污閘上游右側港溝河起點建污水進水閘,設計流量50立方米每秒。
涼水河為農田灌溉、排放城市廢水發揮過重要作用。清代乾隆三十八年疏浚涼水河八千餘丈(約27公里),並修建橋閘九座,在原有灌溉稻田面積數十頃的基礎上,又新辟稻田面積九頃多。南苑公社(今南苑鄉)於20世紀60年代在涼水河南岸建了右安門、馬家堡兩座大型揚水站。安裝軸流泵8台,配套電機10台共600千瓦,抽水能力5.3立方米每秒。從揚水站往南修三條幹渠,長19.52公里,其中鋪直徑1.25米的鋼筋混凝土管線14.52公里,灌溉花園、右安門、馬家堡、新宮、槐房、南苑六個大隊農田,灌溉面積一萬畝左右。在大紅門閘修建了涼水河引水灌渠,灌溉紅星公社和南苑公社大紅門村10多萬畝土地。隨著城市化進程的發展,這些揚水站、引水灌渠已完成歷史任務,退出歷史舞台。
右安門灌區,始建於1964年,當時灌區的範圍很小。1966年在涼水河右岸右安門外安裝16吋軸流泵3台,當年澆地3000畝。1969年10月開始,先後兩次改建,安裝20吋軸流泵6台,提水能力3.6立方米每秒,設計灌溉面積15000畝。
1971年,對灌區做最後一次大的改建,成為南護城河城市污水的尾閭工程。由於充分利用姚家井泵站(市政污水泵站)抽升污水的水力條件,污水通過壓力管道均能達到自流灌溉的目的。設計污水量近期0.6立方米每秒,遠期1.2立方米每秒,計有花園、右安門、馬家堡、新宮、槐房和南苑六個大隊受益。尾閭污水退入新宮水庫(2號小庫)入小龍河匯入涼水河。
在確定幹線時,本著少佔地、可自流的原則,根據地形和已有舊渠的位置,採用混凝土管道(要求承受壓力4~6米)和明渠,達到自流灌溉和輸送污水的目的。
1971年以後,對灌區又進行局部改建,干支渠基本實現了管道化。1977年灌區的渠首泵站東的洋橋西側涼水河右岸又建了馬家堡揚站,安裝豐產50泵2台、14sh—28A泵2台,配套電機為80千瓦和55千瓦各2台,且建了一條馬家堡乾渠,從馬家堡經角門到槐房東。馬家堡灌區建成后,由右安門灌區管委會統一管理,算是右安門灌區的一部分。
1982年對右安門灌區(包括馬家堡灌區在內)進行“三查”、“三定”時,灌區在涼水河右岸共安裝20吋軸流泵8台,14sh—28A型泵2台,配電機10台,共600千瓦,提水能力為5.3立方米每秒。乾渠3條(後來,右安門灌區乾渠又鋪設了一條直徑1.25米的鋼筋混凝土管複線,直到任莊子北,故以2條幹渠計,還有馬家堡乾渠),長19.52公里,其中14.52公里為地下管道。支渠32條,長22.8公里,全部為地下管道或明渠襯砌。灌區興建,總計動土方30.3萬立方米,混凝土0.3萬立方米。總投資240萬元(均為公社自籌)。總用工52萬工日。當時灌區管理人員22人。
隨著城市建設和鄉鎮企業的發展,佔用耕地日益增多,灌區的有效灌溉面積逐年減少。根據市水利局有關文件和灌區的實際情況,1979年區水利局將灌區的設計面積修改為12000畝。1980年代以後,城、鄉建設佔地速度加快,1984年灌區實灌面積還有8120畝,到1990年實灌面積只有5374畝,管理人員還有1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