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維
詞語
夷維在哪裡?《漢書·地理志》高密國轄夷安縣下唐顏師古注曰:“應劭曰,故贏夷維邑。”唐代張守節《史記正義》曰:“晏子齊記云:(距)齊城300里有夷安,即晏平仲之邑。漢為夷安縣,屬高密國。”《水經注·膠水》:“又北過夷安縣東……應劭曰:故贏夷維邑也。”這就明確說明漢代的夷安縣城即“贏之夷維邑”。在史籍中,北齊后夷安縣消失,此後夷安一名即成歷史。
夷安縣撤銷之後,原高密縣城,即位於今井溝鎮俗稱城陰城者,又約在北周毀於戰火,隋初,將高密縣城遷移今柏城鎮故獻。唐初,徙治原夷安城,即今市區。宋代樂史《太平寰宇記》曰:“今高密縣理東南外城即夷安城。夷維城在哪裡?宋代鄭樵撰之《通志》云:“(高密)縣(治)西北一里,即義城堡。”顯然是指今市區西北部稱之為“古城”的地方。夷安城既向原夷維城東南方伸去一點,人們稱夷維老城“夷維城堡”,簡為“夷城堡”是很順理的事,可是《通志》里用了“義”字,便將研究者引入迷陣。“義”與“夷”同音,古籍里的假借字,並不鮮見。假借字,實際即古人寫之錯別字,釋疑不難。火上加油的是元代於欽撰之《齊乘》,又說“義城堡”為“宋縣”。這就將學者們向迷陣里又推了一把。所以,古代的學者們對夷維城的確指,一直含糊不清。
倒是《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說得肯定:“夷維,春秋齊邑,今山東高密縣治。”事實上,毋庸置疑,歷史上流傳的“古城”即夷維城的具體確指,應該無須“闕疑俟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