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殿俊
原全國咨議局聯合會副主席
蒲殿俊(1875—1934),四川廣安人,辛亥保路運動的主要領導人。1904年參加殿試,中進士,被授職主事,1905年公派日本留學。1909年蜀人公推蒲殿俊任四川咨議局議長,同年8月北京成立全國咨議局聯合會,蒲殿俊被選為聯合會副主席。1910年創辦四川咨議局機關報《蜀報》,提倡民權。因為滿清政府要收回川人籌股自辦的川漢鐵路,引起川人強烈不滿。1911年6月蒲殿俊以咨議局和川漢鐵路公司為基礎成立四川保路同志會並擔任會長,領導了轟轟烈烈的保路運動。1911年10月武昌起義成功后,四川宣布獨立,蒲殿俊任大漢四川軍政府都督。此後出任過北洋政府內務次長等職,后淡出政界,從事報刊與戲劇改良工作,在新文化運動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文化啟蒙工作。1934年因病逝世,終年59歲。
蒲殿俊(1875—1934),1875年出生在四川廣安一個知書識禮的大戶人家。蒲殿俊23歲時赴京城趕考,因為太專註於文章,錯過了交卷時間而沒有考中。回到四川,1899年在廣安老家開辦紫金精舍書院,聘請胡峻、張瀾等進行新學教法,後來成立了官辦學堂,這也是廣安最早的新式學堂。
但蒲殿俊並不安於這種現狀,1904年再次進京考中進士,當年就被官費選送日本東京梅謙法政大學留學。蒲殿俊在這裡接觸到許多西方新鮮的東西,閱讀西方書籍,了解西方政治,堅定了他要改變現狀的決心,但有一條,以不改清朝統治為前提,這也就為他後來革命道路上的黯然收場埋下了伏筆。
就在蒲殿俊赴日期間,川漢鐵路興起,但無銀無餉,興辦鐵路只是個空架子,而外國列強則在虎視眈眈地窺視著中國的路權。四川人表達出強烈的川人自辦川漢鐵路的願望,迫於壓力,當時的四川總督錫良上書清廷,允許川人自籌資金修建川漢鐵路,很快得到批准。清朝政府並頒布了《鐵路簡明章程》,各省官商只要經政府批准,都可以修築鐵路,商辦鐵路因此在當時成為一條國策。
1904年初,四川省川漢鐵路總公司在成都成立,這是中國第一家沒有外資的鐵路公司,其意義非同一般。
但公司面臨資金無著,要修建川漢鐵路,至少需白銀5000萬兩。蒲殿俊和留日學生得到這個消息,憂心於外國插手,他對同學說,怎麼也不能讓這條鐵路落入外國人之手!他決定先入股金,為國人做出樣子。蒲殿俊約集了在日的川籍留學生在東京召開了同鄉會,眾多學生當場就認股四萬多兩白銀,並募捐幾十萬兩。
蒲殿俊在日本發起的認購鐵路股金的舉動在國內產生了巨大影響。接著,他又上書錫良,川漢鐵路為官商合辦,並號召川人自籌資金,自建鐵路。
為了這個目標,蒲殿俊奔走呼號,不遺餘力。他說,這並不僅是四川一省的事,川漢鐵路的成敗,關係著整個中國。並隔海上書說:“向外國借款修路之事,斷不可為。”
經過三年時間的努力,終於有了結果,川漢鐵路改為官商合辦,這無疑開了官商合辦鐵路的先河。一時間,在成都大街小巷,茶館酒肆,普通百姓都談論著股票這個新鮮東西,商辦鐵路公司發行股票,川人紛紛認股,自辦鐵路在四川搞得熱火朝天。
1908年,蒲殿俊躊躇滿志從日本回國,先是在京任法部主事,第二年,四川省咨議局在成都成立,34歲的蒲殿俊任議長。咨議局本是清政府迫於內外形勢不得已而做出準備立憲的擺設罷了,並沒有實權,蒲殿俊卻做得風生水起,是當了真。在這期間,他還著手創辦了《蜀報》,以作為咨議局的機關喉舌。
但好景不長,1911年5月,滿清政府突然宣布鐵路收歸國有,並首先拿川漢、粵漢鐵路開刀,下令四川湖南停止租收股,稱郵傳部大臣盛宣懷已奉命同英美德法四國銀行財團簽訂了借款築路合同,把路權出賣給外國。蒲殿俊的搭檔、時任《蜀報》主編的鄧孝可得到這個信息后,一面報信通知蒲殿俊等人,一面急忙在報紙上刊發號外——鐵路收歸國有!
消息一出,立刻震撼了成都大街小巷,群情激奮,人們手中的股票頓時在一夜間成為一張廢紙,而更不得了的是,外國強奪了路權。當年岳中琪的府邸就是川漢鐵路總公司的所在地,百米岳府長街上圍滿了人。蒲殿俊坐卧不安,他萬沒料到會是這樣!他和羅綸等人召集民眾上街示威,但起不了任何作用。這種辦法不行,蒲殿俊很快就調整了思路,他說,要建立一個人數眾多的牢固團體,才能爭路救國到底。
1911年6月16日,就在岳府川漢鐵路公司里,蒲殿俊、羅綸等人連夜商討,決定緊急成立保路同志會,公開向清政府宣戰。他們以鐵路股東會作為大本營,蒲殿俊為會長,羅綸為副會長,1911年6月17日,在鐵路公司門口掛出了“保路同志會”的橫幅,從此拉開了聲勢浩大的保路運動。
當時在川人中,十之六七都認購有鐵路股金,都是大大小小的股東,有官股、商股和民間股,可見川漢鐵路對川人的聯繫有多深!在此之前,蒲殿俊也經過了多方努力,趙爾豐未上任的時候,他就同護理川督王人文協商,電呈清廷,取消鐵路國有,允許商辦。但不管他說得怎麼在理,都被嚴厲拒絕,還把王人文臭罵幾通,王人文也是滿肚子的不快。在這種萬般無奈的情況下,蒲殿俊才倡議成立保路同志會。
保路同志會成立那天,幾千人聚集在一起,阻斷街面,羅綸慷慨激昂地說:“川漢鐵路完了,四川完了,中國也完了!”
人們就像乾柴,瞬間被這把烈火點燃,他們痛哭失聲,悲憤至極。保路同志會成立后,發表了《保路同志會宣言》等文,號召全川人民團結起來,川內各州縣很快也成立了保路同志會,革命形勢如火如荼。保路運動迅速在全國擴散,廣東、湖南、湖北等省紛紛響應,並提出“路存與存,路亡與亡”的口號。許多旅美華僑也加入其中,並宣誓說,粵路國有,誓死不從,顯示了與四川遙相呼應的局面。
到了8月,這種行動還沒有取得實質性的效果,保路同志會宣布罷市罷課抗捐等,昔日繁華的成都街頭頓時冷冷清清,人們無心逛街聊天,他們把心思都放在了鐵路上。上海《申報》說,八月二十四日,成都已一律罷市罷課,四門厘稅亦停……
趙爾豐一到成都,就採取了鎮壓手段。9月7日,他約請蒲殿俊、羅綸、張瀾等人去總督衙門商談,看傳郵部的電報,蒲殿俊不知是計,欣然前往。趙爾豐哪有心跟他們商談什麼路權,當即下令將蒲殿俊、羅綸等9個文弱書生繩捆索綁,槍頂著腦殼,刀架在頸項上,不是槍殺,就是刀劈。蒲殿俊等人卻毫無懼色,他直視站在花廳前的趙爾豐說:“你請客就是這樣子招待的嗎?”趙爾豐滿臉殺氣,說蒲殿俊就是保路、股東兩會的主謀,暗中活動,想借保路謀反獨立!
蒲殿俊等人被抓后,數千群眾湧向總督衙門,要求放人。趙爾豐下令朝手無寸鐵的群眾開槍,殘忍槍殺三十多人,三日不準收屍,製造了震驚全國的成都血案。這無異於點燃了炸藥桶,腐敗無能的滿清政府已搖搖欲墜。
血案發生后,在幾天時間裡,各地聚集了數十萬同志軍圍攻成都,一番激戰後,攻取不下,於是轉而奪取各處州縣,以孤立省城,在不長的時間裡,就有100多個州縣被占。清政府急調鄂、湘等6省援軍赴四川鎮壓,令端方迅速西進四川,而端方兄弟倆也在資中被殺。也正是鄂軍入川,武漢空虛,給武昌起義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
蒲殿俊在獄中聽到人們為營救他們而遭到屠殺、全川人民都紛紛起義的消息后激奮難平,受到很大的鼓舞,他們每日做詩抒懷,面對死亡鎮定自若,“江郎筆外更出奇,萬花飛落談天口”,由此可見他們當時的心境。
蒲殿俊的初衷要的是採取溫柔的鬥爭方式,他並不想流血,更不想觸及清朝統治,而當時的革命趨勢已極大地超出了他們的預料範圍。11月14日,被關了兩個多月的蒲殿俊等人被萬般無奈的趙爾豐禮請出來,為他們設宴接風。本來這時的蒲殿俊該施展拳腳大幹一番,但他卻經不起趙爾豐的勸說,表現出了十足的軟弱性,與被關押的其他11人一起,聯名寫了份《哀告全川叔伯兄弟書》,末尾押上12個人的名字。
哀告書讓人民放下武器,過自己的日子。“大局不可以再壞,當初之宗旨,不可以不回頭,此後之幸福,不可以不顧惜……”還說照這樣下去,川人就要遭難,而且時間越長越慘,哀告人們要“急急回頭”。蒲殿俊還和趙爾豐簽訂了四川獨立的“三十三條”,規定川中一切行政事宜暫由蒲殿俊代理,趙爾豐表面上交出了兵權,但實際擁有重兵。
1911年11月27日,大漢四川軍政府在成都成立,蒲殿俊自任都督。而這時成都秩序大亂,人心惶惶,蒲殿俊又宣布舊軍隊放假十天。12月8日,舊巡防軍在趙爾豐的唆使下,挑起成都兵變,四處燒殺搶掠,蒲殿俊手足無措,急匆匆逃出了成都。尹昌衡從鳳凰山帶兵平叛,殺了趙爾豐,才穩定了局勢。從11月27日到12月8日,蒲殿俊共做了12天的都督,被稱之為十日都督。
蒲殿俊本想在政治上有所作為,不料卻屢屢受挫,在軍閥混戰,爭權奪利的動亂年代,現實和他所想象的越來越遠,多次被人利用。最後,蒲殿俊在北洋政府段祺瑞內閣做了四個月的內務部次長后,謝絕挽留,毅然辭職,從此脫離政治生涯。
蒲殿俊後來在詩中說:“我生失算雕小蟲,遷愚妄插乾坤手。”說自己本來只會幹寫詩作文的小事,卻偏要去弄政治大事,當然要失敗了。這顯然是他的一面之詞,而在政治上的軟弱和局限性,才是失敗的真正原因。1919年,蒲殿俊謝絕了北洋政府委以教育部部長之職,埋頭文學,1934年在北平病逝,終年59歲。
蒲殿俊
1893年(光緒十九年),蒲殿俊剛滿18歲,童試冠軍,為縣學生員。
1899年,24歲的蒲殿俊與胡俊、顧鰲、聶開基創辦新式學堂紫金精舍。聘成都的呂翼文、南充的張表方(張瀾)等為教員。后歷盡千辛合併甘堂及培文書院,成為廣安第一所真正綜合性新式學府—廣安高等小學堂。
1901年11月14日,慈禧那拉氏70歲“萬壽”恩科,蒲殿俊到北京參加朝考會試,中三甲,同進士出身而未點翰,其原因不詳。后馮玉祥(煥章)逼宮,檔案拋棄當廢紙出售,在廢紙里發現了蒲殿俊的考卷,確實文思並佳,只因考卷末尾字跡不端而降格未取。
1903年,到成都參加鄉試,入考場時被四川總督錫良指“與康黨有染”之罪,取消考試資格而被擋於貢院門前。后經學使吳雨生說情,最後進入了考場。在這一次鄉試中,蒲殿俊又奪得了冠,考中四川第一名解元1904年,中進士,任法部主事。
1904年,蒲殿俊進京參加延續千年的科舉考試最後一場會試與殿試。進入圈的科舉考試,先以優異的成績通過北京貢院的會試,於1904年7月4日進入在保和殿由皇帝名義監考的殿試,中二甲進士。是年公派日本,進入東京法政大學讀書。
1905年-1909年,日本留學。1906年,蒲殿俊在日本悉獲川漢鐵路公司成立后的種種弊端與惡行,遂約集留日的川籍300餘人,組成“川漢鐵路改進會”,他被推舉為該會正幹事(即會長),與主要成員一道,聯合寫信給四川總督錫良,寄呈了一份《川漢鐵路公司商辦建議書》,蒲殿俊撰寫的這份建議書,措詞激昂,揭露了鐵路公司官府經辦的種種積弊,義正辭嚴,入木三分。
1909年(宣統元年)四川諮議局成立,任議長(1909年10月14日上午9時,四川成都純化街四川咨議局召開了成立大會。出席成立大會全川的議員共104人。蒲殿俊以76票的過半數當選為第一屆四川咨議局議長,肖湘和羅綸被選為副議長)。
1910年,創辦四川咨議局機關報《蜀報》;1910年8月9日,北京成立全國咨議局聯合會,蒲殿俊被選為聯合會副主席,湯化龍被選為聯合會主席。
1911年,保路風潮發生,任四川保路同志會會長。
1911年6月,蒲殿俊以咨議局和川漢鐵路公司為基礎成立四川保路同志會,並擔任會長,羅綸擔任副會長,此後便領導開展了轟轟烈烈的保路運動。(孫中山先生:若沒有四川保路同志會的起義,武昌革命或者要遲一年半載的)。11月27日“大漢四川軍政府”成立,蒲殿俊任正都督。
1911年10月武昌起義成功后,蒲殿俊在成都成立大漢四川軍政府自任都督,朱慶瀾任副都督。
1911年12月8日,因軍餉遲發,軍士變亂,民軍入城,另組軍政府,尹昌衡任都督,被迫去職。
1912年8月,加入民主黨,次年當選眾議員。
1913年5月,民主黨與統一黨、共和黨組成進步黨,當選理事。
1914年,成都少城公園內建成一座莊嚴雄偉的“辛亥秋保路死事紀念碑”,由蒲殿俊、趙熙、顏楷等人親筆題字,紀念成都血案。
1916年,袁世凱暴斃,議會重組,當選眾議院議員。
1917年7月,蒲殿俊任內務部次長兼任北京政務督辦,因受排擠,12月被迫辭職。
1919年,蒲殿俊毅然謝絕北洋政府委任他教育部長之職,去作北京《晨報》總編輯。蒲殿俊到任不久,在李大釗的協助下,從北京《晨報》副刊欄目里,增設了《譯叢》和充滿民主氣息的《自由論壇》,並約請梁啟超、王國維、魯迅、胡適、郁達夫、徐志摩、聞一多、王統照、冰心、劉海栗等一大批文化界名人寫稿,大力從事新文化、新思想與新知識的倡導與宣傳。當時,魯迅用“巴人”的筆名,在《晨報》副刊上發表的《阿Q正傳》連載,揭露封建帝制專橫跋扈的醜惡面貌,和善良忠厚的黎民百姓,在鐵蹄蹂躪下的悲慘遭遇,作了入木三分的描繪,引起讀者強烈反響與思想上的共鳴。與此同時,蒲從事戲劇改良,創辦《戲劇》月刊,創立北平最早演出話劇的“新民大戲院”。他提出傳統戲的改革方向必須“面向勞工”,戲劇創作必須“以民眾的精神為原動力”。在《戲劇》月刊上,他先後發表《戲劇為什麼不要寫實》、《南通、西安兩處戲劇的教育比較觀》等文,探討戲劇創作技巧、戲劇教育和戲劇評論。同時還創作《道義之義》、《闊人的孝道》兩個話劇本。
1921年4月,創立上海民眾戲劇社,發行雜誌《戲劇》。
蒲殿俊
1922年冬,集資創辦中國第一所職業戲劇學校專門學校,自任學校主任,聘陳大悲等執教。
1930年初,蒲撰《辟治廣安天池議》,呼籲各界人士籌款萬餘元建成廣安天池公園。當年農曆年底,國民革命軍二十軍進駐,蒲因故受辱,遷居重慶。
1934年赴北平,同年10月29日因病逝世,終年59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