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王妃
朝鮮王朝國王正妻
朝鮮王朝朝鮮王妃是朝鮮王朝國王的正妻。為中國之藩國,因此其君主只能稱國王而非皇帝,相對的,國王之正妻也只能稱王妃而不是皇后。
朝鮮王朝為中國之藩國,因此其君主只能稱國王而非皇帝,相對的,國王之正妻也只能稱王妃而不是皇后。
一般情況下,朝鮮國王之正妻稱王妃(又可稱大妃),如下列:
現任國王正妻——王妃(或大妃)
前任國王之正妻——王大妃
前前任國王之正妻——大王大妃
但若是宮中有三代以上前朝王妃共存時:
現任國王正妻——王妃(此時只能稱王妃,不能又稱為大妃)
前任國王之正妻——大妃
前前任國王之正妻——王大妃
前前前任國王之正妻——大王大妃
朝鮮王妃對於管理後宮有著很高的決定權,只要王妃下了決定,就連國王或王大妃也很難更改,而後宮嬪御的徽號和牒紙也是由王妃所擬定和頒下的。與朝鮮後宮其餘封爵不同,王妃、大妃、王大妃與大王大妃皆無品階。
朝鮮的王妃在死後可以被追封為王后,若是得到中國許可,則又可追升為王后。
最後一位王妃是朝鮮哲宗的哲仁王后金氏,她在死後追升為王后,而日後朝鮮高宗改國號為大韓帝國,正式獨立,哲仁王后也被追升為哲仁皇后。
像哲仁王后這樣,在大韓帝國獨立之後被追升為皇后的王後有很多,而幾乎所有的朝鮮王朝的國王及王后都被追封為皇帝和皇后。
大韓帝國的獨立時間不是很久,其中只出現過一位皇后,為純宗的繼室純貞孝皇后尹氏。而高宗的原配妻子純明孝皇后閔氏在他登基前已經去世,為死後追封。
以本貫和姓氏為劃分依據,出身於清州韓氏的朝鮮王妃最多(共五位,分別為章順王后、安順王后、昭惠王后、恭惠王后和仁烈王后);出身於驪興閔氏(共四位,分別為元敬王后、仁顯王后、明成皇后與純明孝皇后)與坡平尹氏(共四位,分別為貞熹王后、貞顯王后、章敬王后與文定王后)的王妃次之;此外,各有三位王妃出身於慶州金氏、青松沈氏與安東金氏。
李安社(?-1274)
孝恭王后,平昌李氏,其父為千牛衛長史李公肅,母為突山郡夫人鄭氏。
李行里
貞淑王后,登州崔氏,其父為戶長崔基烈。
李椿
敬順王后,文州朴氏,其父為(贈)門下侍中、安邊府院君朴光。
李子春(1315-1360)
懿惠王后,永興崔氏,其父為(贈)永興府院君靖孝公崔閑奇,母為(贈)洪原郡夫人、朝鮮國大夫人李氏。
李成桂(1335-1408)
謚號加尊號--康獻 至仁啟運應天肇通光勛永命聖文神武正義光德大王,諱旦,字君晉;初諱成桂,字仲潔,號松軒
神懿王后(1337-1391)安邊韓氏,其父為安川府院君景敏公韓卿,母為三韓國大夫人申氏。原追封為節妃,定宗加封尊號神懿,稱“神懿太王后”,累謚“承仁順聖神懿王后”,高宗時升格為神懿高皇后。
神德王后(1356-1396)谷山康氏,其父為高麗判三司事、象山府院君文貞公康允成,母為晉山府夫人姜氏。太祖即位后封顯妃,肅宗時累謚“順元顯敬神德王后”,高宗時升為神德高皇后。
李芳果(1357-1419)
謚號加尊號--恭靖 懿文庄武溫仁順孝大王,諱曔 字光遠 初諱芳果
定安王后(1355-1412)慶州金氏,其父為月城府院君金天瑞,母為三韓國大夫人潭陽李氏。定宗即位后,由王世子德嬪升為德妃,定宗傳位於太宗后,由太宗尊為順德王大妃,太宗十三年(1412年)去世后謚號“定安王后”,至肅宗時累謚“順德溫明庄懿定安王后”。
李芳遠(1367-1422)
謚號加尊號--恭定 聖德神功建天體極大正啟佑文武叡哲成光孝大王,諱芳遠,字遺德
元敬王后(1365-1420)驪興閔氏,其父為門下左政丞、驪興府院君文度公閔霽,母為三韓國大夫人礪山宋氏。太祖建國時,受封靖寧翁主,定宗時為王世子貞嬪,太宗即位后封靜妃。累謚“厚德彰德昭烈元敬王后”。
李祹(1397-1450)
謚號加尊號--庄憲 英文睿武仁聖明孝大王,諱祹,字元正
昭憲王后(1395-1446)青松沈氏,其父為領議政、青川府院君安孝公沈溫,母為三韓國大夫人順興安氏。初封為敬淑翁主,后改封為三韓國大夫人,太宗十八年(1418年)世宗受封為世子后,封為王世子敬嬪,同年世宗繼位后封為恭妃,世宗十四年(1432年)世宗取消王妃徽號后改稱”王妃“。累謚“宣仁齊聖昭憲王后”。
李珦(1414-1452)
謚號加尊號--恭順 欽明仁肅光文聖孝大王,諱珦,字輝之
顯德王后(1418-1441)安東權氏,其父為判漢城府事(贈)領議政、花山府院君景惠公權專,母為海寧府夫人海州崔氏。世宗十三年(1431年)是為當時世子魯山君(之後為文宗)之承徽,後晉良媛,十九年(1437年)封為世子嬪,二十三年(1441年)生下端宗后因產後病死亡。世宗贈謚“顯德嬪”,文宗追贈為“顯德王后”,端宗時累謚“仁孝順惠顯德王后”。
李弘暐(1441-1457)
謚號加尊號--純定 安庄景順敦孝大王,諱弘暐
定順王后(1440-1521)礪山宋氏,其父為礪良府院君正愍公宋玹壽,母為驪興府大夫人驪興閔氏。端宗二年(1454年)封為王妃。世祖元年封為懿德大妃。世祖三年(1457年)由死六臣發起的端宗複位運動失敗,降端宗為魯山君,大妃也被降為魯山君夫人。肅宗時追封累謚為“懿德端良齊敬定順王后”。
李瑈(1417-1468)
謚號加尊號--惠庄 承天體道烈文英武至德隆功聖神明睿欽肅仁孝大王,諱瑈,字粹之
貞熹王后(1418-1483)坡平尹氏,其父為判中樞(贈)領議政、坡平府院君貞靖公尹璠,母為興寧府大夫人仁川李氏。世宗十年(1428年)與時為晉平大君的世祖舉行嘉禮,初封為三韓國大夫人,后改封為樂浪府大夫人。世祖元年(1455年)冊立為王妃,三年(1457年)上尊號“慈聖”。睿宗即位后尊為王大妃,並上尊號“欽仁景德宣烈明順元淑徽慎慈懿”。成宗即位后,尊為大王大妃。成宗二年(1471年)再上尊號“神憲”。成宗十四年(1483年)去世后謚號“貞熹”,累謚“慈聖欽仁景德宣烈明順徽懿元淑慎惠神憲貞熹王后”。
李暲(1438-1457)
謚號加尊號--懷簡 宣肅恭顯溫文懿敬大王,諱暲,字原明;初諱崇
昭惠王后(1437-1504)清州韓氏,其父為左議政兼領經筵事、西原府院君襄節公韓確,母為南陽府夫人南陽洪氏。端宗元年(1453年)冊為桃源君夫人,1455年世祖奪位后,冊為世子嬪。世祖三年(1457年)李暲病逝,降為貞嬪(后改為粹嬪)。1469年,其次子、時為者山君的李娎即位,追尊李暲為德宗,尊韓氏為仁粹王妃,后又尊其為仁粹王大妃。1494年成宗去世,燕山君李㦕即位后尊為仁粹大王大妃。燕山君十年(1504年)去世,上謚號“昭惠”,加尊號“徽肅明懿”,全稱“仁粹慈淑徽肅明懿昭惠王后”。
李晄(1450-1469)
朝鮮王妃
章順王后(1445-1461)清州韓氏,其父為領議政、上黨府院君忠成公韓明澮,母為黃鸝府夫人驪興閔氏。世祖六年(1460年)行嘉禮,封為世子嬪,次年生下仁城大君後去世,追贈為“章順嬪”,成宗時追尊為“徽仁昭德章順王后”。
安順王后(1445-1498)清州韓氏,其父為右議政、清川府院君襄惠公韓伯倫,母為西河府夫人豐川任氏。世祖八年(1462年)封為昭訓,1468年睿宗奉世祖旨意冊為王妃。成宗即位后,尊為王大妃,加尊號“仁惠”。燕山君三年(1497年)加封為大王大妃,又加尊號“明懿”。次年病逝,累謚“仁惠明懿昭徽齊淑安順王后”。
李娎(1457-1494)
謚號加尊號--康靖 仁文憲武欽聖恭孝大王,諱娎
恭惠王后(1456-1474)清州韓氏,其父為領議政、上黨府院君忠成公韓明澮,母為黃鸝府夫人驪興閔氏,姊為睿宗元妃章順王后。世祖十三年(1467年)與時為者山君的李娎行嘉禮,封為天安郡夫人。1469年成宗即位后成為王妃。成宗五年(1474年)去世,賜謚“恭惠”,燕山君三年(1497年)追上尊號“徽懿慎肅”,即為“徽懿慎肅恭惠王后”。
廢妃尹氏(1455-1482)咸安尹氏,其父為奉常寺判事尹起畎,生母為貞夫人高靈申氏。成宗四年(1473年)封為淑儀。次年恭惠王後去世,成宗七年(1476年)八月,淑儀尹氏成為繼妃。成宗十年(1479年)六月被廢為庶人。成宗十三年(1482年)八月被賜死。燕山君十年(1504年)被其子追尊為齊獻王后,中宗反正後廢除。
貞顯王后(1462-1530)坡平尹氏,其父為右議政、鈴原府院君平靖公尹壕,母為延安府夫人潭陽田氏。成宗四年(1473年)入宮封淑儀,十一年(1480年)受冊為王妃。燕山君即位後上尊號“慈順”,燕山君十一年(1505年)再上尊號“和惠”。次年支持反正大臣廢除李㦕,其子、時為晉城大君的李懌即位,是為中宗反正。中宗二十五年(1530年)去世後上謚號”貞顯“,又加徽號“昭懿欽淑”,即為“慈順和惠昭懿欽淑貞顯王后”。
李㦕,為廢妃尹氏所岀,無祖位名與廟號(1476-1506)
廢妃慎氏(1476-1537)居昌慎氏,其父為領議政、居昌府院君章成公慎承善,母為世宗子臨瀛大君嫡長女中牟縣主李氏,兄為中宗元妃端敬王后之父慎守勤。成宗十九年(1488年)受封為世子嬪。燕山君即位後為王妃。中宗反正後降為居昌郡夫人。
李懌(1488-1544)
謚號加尊號--恭僖 徽文昭武欽仁誠孝大王,諱懌,字樂天
端敬王后(1487-1557)居昌慎氏,其父為(贈)領議政、益昌府院君信度公慎守勤,生母為(贈)清原府夫人清州韓氏。燕山君五年(1499年)與時為晉城大君的李懌行嘉禮,受封府夫人。1506年中宗剛即位時被封為王妃。因其父在反正中被殺,功臣懼怕報復而逼迫中宗廢位。英祖時追尊為“端敬王后”,又加徽號“恭昭順烈”,即為“恭昭順烈端敬王后”。
章敬王后(1491-1515)坡平尹氏,其父為領敦寧府事、坡原府院君尹汝弼,母為順天府夫人順天朴氏。中宗元年(1506年)入宮,初封為淑儀,次年八月封為王妃。中宗十年(1515年)產後因病死去,贈謚“章敬”,上徽號“淑慎明惠”。明宗二年(1547年)再上尊號“宣昭懿淑”,即為“淑慎明惠宣昭懿淑章敬王后”。
文定王后(1501-1565)坡平尹氏,其父為坡山府院君靖平公尹之任,母為全城府夫人李氏。中宗十二年(1517年)四月冊封為王妃。仁宗即位后尊為王大妃,明宗即位后又尊為大王大妃。明宗二年(1547年)上尊號“聖烈”,而後再加“仁明”。明宗二十年(1565年)去世,上謚號“文定”,即為“聖烈仁明文定王后”。
李峼(1515-1545)
謚號加尊號--榮靖 獻文懿武章肅欽孝大王,諱岹,初諱峼,字天胤
仁聖王后(1514-1577)潘南朴氏,其父為僉知中樞府事、錦城府院君朴墉,生母為(贈)政敬夫人光州金氏。中宗十九年(1524年)行嘉禮封為世子嬪,仁宗即位後進封為王妃。明宗即位后尊為王大妃,上尊號“恭懿”。宣祖十年(1577年)去世,謚號“仁聖”,徽號“孝順”,即為“孝順恭懿仁聖王后”。
李峘(1534-1568)
謚號加尊號--恭憲 獻谷昭文光肅敬孝大王,諱峘,字對陽
仁順王后(1532-1575)青松沈氏,其父為領敦寧府事、青陵府院君翼孝公沈鋼,母為完山府夫人全州李氏。 1544年嫁給時為慶原大君的李峘。1545年,李峘即位為朝鮮明宗,立沈氏為王妃。宣祖即位后尊沈氏為王大妃,徽號“懿聖”,一度垂簾聽政。宣祖八年(1575年)去世,累謚為“宣烈懿聖仁順王后”。
李昖(1552-1608)
謚號加尊號--昭敬 正倫立極盛德洪烈至誠大義格天熙運景命神歷弘功隆業顯文毅武聖睿達孝大王,諱昖,初諱鈞
懿仁王后(1555-1600)潘南朴氏,其父為領敦寧府事(贈)領議政、潘城府院君靖懿公朴應順,母為完山府夫人全州李氏。宣祖二年(1569年)行嘉禮冊封為王妃,累謚“章聖徽烈貞憲敬穆懿仁王后”。
仁穆王后(1584-1632)延安金氏,史上多稱為仁穆大妃,其父為(贈)領議政、延興府院君懿愍公金悌男,母為光山府夫人光州盧氏。宣祖三十五年(1602年)繼立為王妃。光海君即位后被尊為王大妃。仁祖十年(1632年)去世,上尊號為“昭聖貞懿明烈”,徽號為“光淑庄定”。高宗時累謚“昭聖貞懿明烈光淑庄定正肅仁穆王后”。
李琿,被廢,無謚號也無尊號(1575-1641)
廢妃柳氏(1576-1623)文化柳氏,其父為領敦寧府事、文陽府院君柳自新,母為蓬原府夫人東萊鄭氏。宣祖二十五年(1592年)冊封為王世子嬪,1608年李琿即位,晉為王妃。仁祖反正后,被廢,降為文城郡夫人。
李琈(1580-1619)
謚號加尊號--敬德仁憲靖穆章孝
仁獻王后(1578-1626)綾城具氏,其父為綾城府院君具思孟,母為平山府夫人平山申氏。宣祖二十三年(1590年)與時為定遠君的李琈成婚,原封為遠珠郡夫人。仁祖即位後晉遠珠府夫人,宮號“啟運宮”,仁祖十年(1632年)追尊為王后,累謚“敬毅貞靖仁獻王后”。
李倧(1595-1649)
謚號加尊號--開天肇運正紀宣德憲文烈武明肅純孝大王,號松窓,潛邸時所稱
仁烈王后(1594-1635)清州韓氏,其父為(贈)領議政、西平府院君文翼公韓浚謙,母為檜山府夫人昌原黃氏。光海君二年(1610年)與時為綾陽君的李倧行嘉禮,封為清城縣夫人,1623年李倧即位后封為王妃。仁祖十三年(1635年)去世,上尊謚“仁烈”,孝宗時上徽號“明德貞順”,即“正裕明德貞順仁烈王后”。
庄烈王后(1624-1688)楊州趙氏,其父為漢原府院君趙昌遠,母為完山府夫人全州崔氏。仁祖十六年(1638年)繼封為王妃。1649年仁祖逝世,孝宗即位后,趙氏升為王大妃,上尊號慈懿,稱“慈懿王大妃”。1659年孝宗逝世,顯宗即位后再升為大王大妃。肅宗十四年(1688年)去世,謚號“庄烈”,徽號“貞肅溫惠”,尊號“慈懿恭慎徽獻康仁淑穆”,累謚“慈懿恭慎徽獻康仁淑穆貞肅溫惠庄烈王后”。
李淏(1619-1659)
謚號加尊號--欽天達道光谷弘烈宣文章武神聖顯仁明義正德大王 字靜淵,號竹梧,潛邸時所稱
仁宣王后(1618-1674)德水張氏,其父為右議政、新豐府院君文忠公張維,母為永嘉府夫人安東金氏。仁祖九年(1631年)與時為鳳林大君的李淏成婚,初封豐安府夫人;仁祖二十三年(1645年)昭顯世子去世,由李淏繼任為世子,張氏遂被封為世子嬪;1649年仁祖昇遐,李淏即位,封張氏為王妃。其子李棩即位后,尊為王大妃,顯宗二年(1661年)上尊號“孝肅”,稱“孝肅王大妃”。顯宗十五年(1674年)薨逝,上尊謚“仁宣”,上徽號“敬烈明獻”,即“孝肅敬烈明獻仁宣王后”。。
李棩(1641-1674)
謚號加尊號--昭休衍慶敦德綏成純文肅武敬仁彰孝大王 諱棩,字景真
明聖王后(1642-1683)清風金氏,其父為領議政、清風府院君忠翼公金佑明,母為德恩府夫人恩津宋氏。孝宗二年(1651年)封為世子嬪,1659年受冊為王妃,肅宗即位后升為王大妃,並上尊號“顯烈”,肅宗九年(1683年)薨逝,謚號“明聖”,徽號“貞獻文德”,英祖時累謚“顯烈禧仁貞獻文德明聖王后”。
李焞(1661-1720)
謚號加尊號--僖順 顯義光倫睿聖英烈裕謨永運洪仁峻德配天合道啟休篤慶正中協極神毅大勳章文憲武敬明原孝大王,諱焞,字明普
仁敬王后(1661-1680)光山金氏,其父為領敦寧府事、光城府院君(贈)領議政文忠公金萬基,母為西原府夫人清州韓氏。顯宗十二年(1671年)封世子嬪,李焞即位后封為王妃,肅宗六年(1680年)感染天花薨逝。上謚“仁敬”,高宗時累謚“光烈孝庄明顯宣穆惠聖純懿仁敬王后”。
仁顯王后(1667-1701)驪興閔氏,其父為戶曹判書(贈)領議政、驪陽府院君文貞公閔維重,生母是恩城府夫人恩津宋氏。肅宗七年(1681年)繼為王妃。肅宗十五年(1689年)遭張禧嬪陷害而被廢位。肅宗二十年(1694年)六月複位,二十七年(1701年)去世,謚號“仁顯”,高宗時累謚“孝敬淑聖庄純元化懿烈貞穆仁顯王后”。
仁元王后(1687- 1757)慶州金氏,其父為領敦寧府事、慶恩府院君(贈)左贊成孝簡公金柱臣,母為嘉林府夫人林川趙氏。肅宗二十八年(1702年)為第二繼妃。景宗即位第二年晉封王大妃,上尊號“慈敬”。后英祖繼位,冊封大王大妃,又連續上尊號“獻烈”、“光宣”、“顯翼”、“康聖“、“貞德“、“壽昌“、“永福“、“隆化”、“徽靖“等。擁有數個尊號的仁元王后在當時成了史上最多尊號的王后。全號為“惠順慈敬獻烈光宣顯翼康聖貞德壽昌永福隆化徽靖正運定懿章穆仁元王后”。
張禧嬪(1659-1701)仁同張氏,本名張玉貞,其父為張桐,生母為坡平尹氏。早年沒入宮中為內人,肅宗十二年(1686年)獲封淑媛,誕下李昀後晉昭儀,十五年(1689年)再晉為正一品嬪,仁顯王后被廢位后封王妃,肅宗二十年(1694年)又降為嬪,二十七年(1701年)因被指控使用巫蠱詛咒仁顯王后而被賜死。景宗即位后追尊為“玉山府大嬪”。
李昀(1688-1724)
謚號加尊號--恪恭 德文翼武純二宣孝大王,諱昀,字輝瑞
端懿王后(1686-1718)青松沈氏,其父為青恩府院君(贈)領議政沈浩,母為靈原府夫人高靈朴氏。肅宗二十二年(1696年)受封世子嬪,肅宗四十四年(1718年)二月初七日病逝,賜謚“端懿嬪”。景宗即位后,追封為王后,累謚“恭孝定穆端懿王后”。
宣懿王后(1705-1730)咸從魚氏,其父為領敦寧府事(贈)領議政、咸原府院君翼獻公魚有龜,生母為(贈)完陵府夫人全州李氏。肅宗四十四年(1718年)受封世子嬪,1720年晉王妃。英祖即位后尊為敬純王大妃,英祖六年(1730年)去世,謚號“敬純孝仁惠睦宣懿王后”。
李昑(1694-1776)
謚號加尊號--庄順 至行純德英謨毅烈章義洪倫光仁敦禧體天建極聖功神化大成廣運開泰基永堯明舜哲干健坤寧配命垂統景歷洪休中和隆道肅庄彰勛正文宣武熙敬顯孝大王 諱昑,字光叔,號養性軒
貞聖王后(1692-1757)達城徐氏,其父為信川郡守(贈)領議政、達城府院君孝禧公徐宗悌,母為岑城府夫人牛峰李氏。肅宗二十九年(1703年)嫁與時為延礽君的李昑,封達城郡夫人。景宗元年(1721年)冊封世弟嬪。1724年李昑即位,封為王妃。英祖三十三年(1757年)去世,謚號“惠敬庄慎康宣恭翼仁徽昭獻元烈端穆章和貞聖王后”。
貞純王后(1745-1805)慶州金氏,其父為領敦寧府事、鰲興府院君(贈)領議政忠憲公金漢耈,母為原豐府夫人原州元氏。英祖三十五年(1759年)經揀擇繼封為王妃,1776年正祖即位,尊為王大妃。1800年純祖即位,尊為大王大妃。純祖五年(1805年)薨逝,累謚“睿順聖哲庄僖惠徽翼烈明宣綏敬光獻隆仁正顯昭肅靖憲貞純王后”。
李緈(1719-1728)
謚號加尊號--恪愍 溫良睿明哲文孝章大王,諱緈,字聖敬
孝純王后(1715-1751)豐壤趙氏,其父為(贈)領議政、豐陵府院君文忠公趙文命,生母為完興府夫人全州李氏。英祖三年(1727年)冊為世子嬪,十一年(1735年)改封賢嬪。英祖二十七年(1751年)薨逝,謚號“孝純”。英祖五十二年(1776年)賜號“孝純承統世子嬪”。正祖即位后,追封為“徽貞賢淑孝純王后”,純宗時追尊為皇后,即“孝純昭皇后”。
李愃(1735-1761)
謚號加尊號--思悼綏德敦慶弘仁景祉章倫隆范基命彰休贊元憲誠啟祥顯熙神文桓武庄獻廣孝大王,諱愃,字允寬
獻敬王后(1735-1815)豐山洪氏,其父為永豐府院君翼靖公洪鳳漢,母為韓山府夫人韓山李氏。英祖十九年(1743年)揀擇為世子嬪,英祖三十八年(1762年)李愃病逝后改封惠嬪,正祖即位后累加尊號,純祖十五年(1815年)薨逝,上尊謚“獻敬”。高宗時,追尊為獻敬王后,累謚“孝康慈禧貞宣徽穆裕靖仁哲啟聖獻敬王后”,旋升“獻敬懿皇后”。
李祘(1752-1800)
謚號加尊號--敬-天明道洪德顯謨文成武烈聖仁庄孝大王 諱祘,字亨運,號弘齋
孝懿王后(1753-1821)清風金氏,其父為左參贊(贈)領議政、清原府院君靖翼公金時默,生母為唐城府夫人南陽洪氏。英祖三十八年(1762年)封世孫嬪。正祖即位后封王妃,純祖即位后尊為王大妃。純祖二十一年(1821年)去世,累謚“庄徽睿敬慈粹孝懿王后”,后追尊為“孝懿宣皇后”。
李玜(1790-1834)
謚號加尊號--宣恪 淵德顯道景仁純禧體聖凝命欽光錫慶繼天配極隆元敦休懿行昭倫熙化浚烈大中至正洪勛哲謨干始泰亨昌運弘基高明博厚剛健粹精啟統垂歷功裕範文安武靖英敬成孝大王,諱玜,字公寶,號純齋
純元王后(1789-1857)安東金氏,其父為永安府院君忠文公金祖淳,母為青陽府夫人青松沈氏。純祖二年(1802年)冊封王妃,憲宗即位后尊為王大妃,旋即又尊為大王大妃。哲宗二年(1857年)薨逝,上謚號“純元”,累謚“明敬文仁光聖隆禧正烈宣徽英德慈獻顯倫洪化神運粹穆睿成弘定純元王后”,高宗時追尊為“純元肅皇后”。
李旲(1809-1830)
謚號加尊號--康穆 體元贊化錫極定命成憲英哲睿誠淵敬隆德純功篤休弘慶洪運盛烈宣光浚祥堯欽舜恭禹勤湯正啟天建統神勛肅謨干大坤厚廣業永祚庄義彰倫行健配寧基泰垂裕熙范昌禧立經亨道成獻昭章致中達和繼歷協紀剛粹景穆峻惠衍祉宏猷愼徽綏緖佑福敦文顯武仁懿孝明大王,諱旲 字德寅,號敬軒
神貞王后(1808-1890)豐壤趙氏,其父為豐恩府院君忠敬公趙萬永,母為德安府夫人恩津宋氏。純祖十九年(1820年)封世子嬪,純祖二十七年(1827年)生憲宗。1834年憲宗即位,尊為“孝裕王大妃”。哲宗八年(1857年)尊為大王大妃。高宗即位后開始垂簾聽政。高宗二十七年(1890年)薨逝,累謚“孝裕獻聖宣敬正仁慈惠弘德純化文光元成肅烈明粹協天隆穆壽寧禧康顯定徽安欽倫洪慶泰運昌福熙祥懿謨睿憲敦章啟祉景勛哲范神貞王后”,后追尊為“神貞翼皇后”。
李奐(1827-1849)
謚號加尊號--庄肅 體健繼極中正光大至聖廣德弘運章化經文緯武明仁哲孝宗成皇帝 諱奐,字文應,號元軒
孝顯王后(1828-1843)安東金氏,其父為永興府院君孝簡公金祖根,母為漢城府夫人韓山李氏。1837年封為王妃,憲宗九年(1843年)去世,謚號“端聖粹元敬惠靖順孝顯王后”,高宗時追尊”孝顯成皇后”。
孝定王后(1831-1903)南陽洪氏,其父為益豐府院君(贈)領議政翼獻公洪在龍,母為延昌府夫人竹山安氏。憲宗十年(1844年)繼封為王妃,1849年哲宗即位晉封為大妃,1894年改稱王太后,稱“明憲太后”,高宗四十年(1903年)去世,謚號“明憲淑敬睿仁正穆弘聖章純貞徽庄昭端禧粹顯懿獻康綏裕寧慈溫恭安孝定王后”,后追尊為“孝定成皇后”。
李昪(1831-1863)
謚號加尊號--熙倫正極粹德純聖欽命光道敦元彰化文顯武成獻仁英孝,諱升,字道升,號大勇齋
哲仁王后(1837-1878)安東金氏,其父為領敦寧府事(贈)領議政、永恩府院君金汶根,生母為興陽府夫人驪興閔氏。哲宗二年(1851年)封為王妃,高宗三年(1866年)晉封明純大妃,高宗十五年(1878年)去世,累謚“明純徽聖正元粹寧敬獻庄穆哲仁王后”,純宗時追尊為“哲仁章皇后”。
李熙(1852-1919)
謚號加尊號--統天隆運肇極敦倫正聖光義明功大德堯峻舜徽禹謨湯敬應命立紀至化神烈巍勛洪業啟基宣歷干行坤定英毅弘休壽康文憲武章仁翼貞孝皇帝,諱熙,字聖臨;初諱載晃,字明夫,號誠軒
明成皇后(1851-1895)驪興閔氏,本名閔茲暎,其父為驪城府院君閔致祿,母為韓昌府夫人感古堂韓山李氏。高宗三年(1866年)封為王妃。在1895年10月8日的“乙未事變”中,日本公使三浦梧樓策劃日本浪人及亂軍入侵景福宮,閔妃被殺害,遺體也被焚毀。高宗被迫廢其為庶人。1897年,高宗改國號為“大韓帝國”,自稱皇帝,將閔妃複位並追謚為“明成皇后”,連同尊號累謚為“孝慈元聖正化合天洪功誠德齊徽烈穆明成太皇后”。
李坧(1874-1926)
謚號加尊號--文溫武寧敦仁誠敬
純明孝皇后(1872-1904)驪興閔氏,其父為驪恩府院君忠文公閔台鎬,生母為鎮陽府夫人鎮川宋氏。高宗十九年(1882年)封世子嬪,后封王太子妃,三十四年(1897年)封皇太子妃。高宗四十一年(1904年)病逝,謚號“純明”。純宗即位后追封為皇后,累謚“敬顯成徽純明孝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