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鄉

福建省永泰縣白雲鄉

白雲鄉位於永泰縣北部,與閩清、閩侯縣接壤,距縣城27千米,距316國道(經閩侯縣鴻尾鄉)29公里。面積111平方千米,人口1.38萬人(2004年)。轄13個行政村。耕地面積16579畝,山地面積159632畝,木材總蓄積量125200立方米。有名勝姬岩山。2017年,白雲鄉行政區域面積10111公頃,常住人口7820人。

地理環境


區域位置

白雲鄉位於永泰縣西北部,北緯26度02分,東經118度54分。東鄰丹雲鄉,西鄰紅星鄉,南鄰清涼鎮,東北接閩侯縣,西北接閩清縣。距城關27公里,距316國道(經閩侯鴻尾鄉)28公里。

地形地貌

白雲鄉地處中高山地帶,境內多丘陵,大體是“八山一水一分田”,海拔大多都在530—640米之間。

氣候

氣候溫和,年均氣溫17℃,年均降雨量1800毫米。

歷史沿革


1958年成立白雲公社,1984年改鄉。1997年,面積111平方千米,人口1.4萬,轄白雲、大坪、蒲溪、東溪、寨里、陳家、石岸、北山、星聯、樟江、樟洋、鳳際、嶺下13個村委會。

自然資源


全鄉耕地面積16632畝,人均1.2畝,林地面積10.7萬畝,木材總蓄積量12.5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67.4%。水電資源豐富。水電理論蘊藏量7000多千瓦,建有白雲溪一、二、三梯級電站、樟梅電站、梧桐洋電站,總裝機容量5050千瓦。農業資源豐富。有蔬菜、水果、茶葉、竹、畜禽、水產等“六大業”,其中蔬菜年產量可達13000多噸,是福州市蔬菜生產重要基地之一,所產檳榔芋茭白和夏陽白、青瓜、苦瓜等反季節蔬菜均為低殘留無公害綠色食品,遠銷廈、漳、泉、廣東和福州等市場。白雲檳榔芋是“福州市名優品牌蔬菜”之一。位於鄉境內的姬岩景區是永泰縣著名旅遊景區之一,該景區風景秀麗,人文和自然景觀並茂,年接待遊客數萬人。

經濟發展


2004年,全鄉工農業總產值16025萬元,財政收入5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569元。該鄉大力發展速生豐產用材林、毛(簍)竹、茶葉、水果、蔬菜、畜禽和水產養殖等產業。其中蔬菜年產量達13000多噸,是福州市蔬菜生產重要基地之一,白雲檳榔芋是"福州市名優品牌蔬菜"之一,遠銷廈、漳、泉、廣東和福州等地。樟江優質李果示範基地建設初具規模,並在鳳樟茶葉主產區實施無公害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示範。水電蘊藏量7000多千瓦,已開發白雲溪梯級電站、樟梅電站和梧桐洋電站總裝機容量5050千瓦。福建投資開發總公司投資開發的鳳際抽水蓄能電站已進入環評階段(該電站計劃投資45億)。新自來水廠建成投產,進一步完善了以白雲村為中心的管網鋪設,基本上解決了群眾飲用水問題。完成白雲灌區萬畝旱片改造、讓里水庫加固、星聯水庫加固、鳳際茶場山地水利設施建設等。

人口演變


全鄉總面積111平方公里,轄13個行政村,109個自然村。1986年總人口為13339人、2917戶,其中畲族人口279人、52戶;2005年總人口為13556人、3987戶,其中畲族人口136人、29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