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涇鎮
上海市松江區轄鎮
泗涇鎮,上海市松江區下轄鎮,位於上海市西南部,松江區東北部,距市中心約27公里,離縣城約13公里,北距318國道2.4公里。總面積23.48平方公里,下轄1個社區委員會,39個居委會,常住人口180339人(2017年)。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泗涇鎮常住人口為199784人。
泗涇鎮地處通波涇、外波涇、洞涇、張涇四涇彙集之地而得名。
春秋時,地屬吳。
戰國初,吳亡屬越,中期后屬楚。
秦(前206年)屬會稽郡長水縣,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改長水縣為由拳縣。
上海泗涇鎮
東漢永建四年(129年),由拳縣屬吳郡。
三國吳黃龍三年(231年),改由拳為禾興。赤烏五年(242年),改禾興為嘉興。
東晉咸和元年(326年)改吳郡為吳國。嘉興、海鹽、婁縣改隸吳國。
南北朝宋永初元年(420年),吳國仍改為吳郡。
梁天監六年(507年),裁婁縣,併入信義縣,隸信義郡。大同元年(535年),又分信義縣的原婁縣部分,建崑山縣。
唐天寶十載(751年),吳郡太守趙居貞奏划崑山南境、嘉興東境、海鹽,置華亭縣。泗涇地區屬華亭縣。
北宋(960~1127年)時期,農民、漁夫以有魚蟹稻麥之饒,取外波、通波、洞涇、張涇等四水之利,傍顧會浦(即今通波塘)築屋定居,形成村落,名“會波村”,為泗涇鎮之開端。南宋(1127~1279年)時期,因地理條件的變化,從華亭縣城通往上海鎮的主要水道,由原來的通波塘變為洞涇港,會波村逐步東移,形成新的村落,名“七間村”。
元代中葉,隨著經濟的發展,在七間村的基礎上,發展為以自然經濟為基礎的小集鎮。但仍屬雛型階段。因通波涇、外波涇、洞涇、張涇等四涇之水彙集於此,故取鎮名為“泗涇”。
明正德七年(1513年),泗涇列為“泗涇市”。
清順治十三年(1656年),分華亭縣西北部建婁縣,隸松江府。泗涇鎮屬婁縣。
民國元年(1912年),撤府,華亭縣、婁縣合併為華亭縣,歸江蘇省管轄。泗涇鎮歸屬華亭縣。
民國三年(1914年),華亭縣改為松江縣,隸屬滬海道。民國16年(1927年),撤道,仍歸江蘇省管轄。泗涇地區(包括泗聯)屬松江縣。
民國十八年(1929年),松江縣自治奉命試行區制,泗涇地區(包括泗聯)屬泗涇區。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日軍入侵,泗涇地區淪陷。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后,縣府直轄泗涇鎮。民國36年(1947年)7月,松江縣撤銷區制,建立2個區署,40個鄉、鎮。泗聯地屬泗涇鎮。
1949年5月14日,泗涇地區解放。
1957年撤區並鄉,泗涇鎮列為縣屬鎮,原區屬八鄉成立泗聯鄉人民委員會。
1958年8月,泗聯鄉建立東方人民公社,次年,改稱泗聯人民公社。
1978年3月,析泗聯公社建九亭、洞涇公社。
1983年4月,政社分設建立鄉、村體制,建立泗聯鄉人民政府。
1991年4月4日,撤銷原泗涇鎮、泗聯鄉,建立鎮管村體制的新泗涇鎮。
泗涇鎮地理坐標為:東經121.1度,北緯31.08度。東與九亭鎮毗連,西與青浦區趙巷鎮和本區佘山鎮相鄰,南與新橋、洞涇兩鎮接壤,北與青浦區徐涇鎮交界。
泗涇地區氣候屬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全年四季分明,平均氣溫在15.7攝氏度,年降雨量1123毫米,泗涇歷史上記載無大的災害,如地震、強烈颱風、洪水等自然災害的發生。
建泗涇鎮轄張施、小長、葉家、橫塘橋、新南、趙非涇、打鐵橋、橫港、祥澤、青松、廿八婁、古樓、雙婁13個村委會和張涇、中東、中西、西安、河南、江川路6個居委會。2004年轄張涇、中西、江川路3個居委;張施、小長、新南、橫塘橋、趙非涇、打鐵橋、橫港、祥澤、青松、古樓、葉家、雙溇12個村。鎮政府駐上海市松江區泗涇鎮人民路1號。
景園社區 | 景港社區 | 潤江小區社區 | 打鐵橋村 |
張涇社區 | 葉家村 | 麗水社區 | 橫港村 |
中西社區 | 西南社區 | 新凱一村社區 | 祥澤村 |
江川路社區 | 張施村 | 下塘村 | 青松村 |
新南社區 | 橫塘橋村 | 新凱二村社區 | 古樓村 |
潤和苑社區 | 趙非涇村 |
截止2015年7月22日,全鎮常住人口142264人,其中戶籍人口37096人,外來常住人口104468人,境外人士700人。
2017年,常住人口180339人.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泗涇鎮常住人口為199784人。
2012年實現增加值56.38億元,增長9.8%;三業總產值262.26億元,增長8.9%;稅收總量14億元,下降2.77%;財政總收入10.92億元,下降4.8%;其中地方財政收入3.88億元,與2011年相比基本持平;社會消費品零售額21.36億元,增長14.8%;農村居民人均家庭純收入19760元,增長9.5%。
2013年全鎮實現增加值61.8億元,同比增長9.7%;三業總產值296.4億元,增長13%;稅收總量16.4億元,同比上升17.3%;財政總收入12.5億元,同比上升14.7%;其中地方財政收入4.5億元,比2011年增長16.9%;社會消費品零售額23.93億元,同比增長12%;農村居民人均家庭可支配收入21637元,增長9.5%。
泗涇鎮是一座具有悠久歷史和深厚文化底蘊的千年古鎮.
2014年全鎮實現增加值66.2億元,同比增長7%;三業總產值319.2億元,增長7.7%;稅收總量18.7億元,同比上升14%;財政總收入15.7億元,同比上升25.2%;其中地方財政收入5.1億元,同比增長12.1%;社會消費品零售額26.4億元,同比增長10.4%;農村居民人均家庭可支配收入24311元,增長9.8%。
泗涇麵塑
泗涇麵塑歷史悠久,與世代承襲的民間工藝美術作為分支,在當地民族傳統文化寶庫彌足珍貴。
泗涇麵塑是生產者的藝術,它出自民間,服務與民眾,始終把實用和審美融合於一體,帶有物質和精神的雙重性,非為純藝術現象。泗涇麵塑植根社會最基層,構築了基礎紮實的大眾文化底蘊,並對當地文化藝術產生過深遠的影響。
現開設的麵塑展示廳詳盡敘說了麵塑的起源、發展、製作工藝、以及保存方式。將會帶您進入一個情趣盎然的麵塑世界。
婚喪喜慶
【婚嫁】解放前,男婚女嫁多繁文縟節,富裕之家都主張早婚,故10歲左右的男女兒童就要訂婚。訂婚步驟先是“合八字”,如"相合"就擇日定親,男方設酒席款待親友,女方受茶。以後再定結婚期,贈女方聘金。其間往來頻繁,一般要五六次或七八次不等,每次往來,均由媒人出面,周旋於男女兩家之間,男家須置酒席"待媒"。解放后,各種繁文俗禮逐漸廢除,男女婚姻雙方自由,手續簡便。由於人民生活不斷提高,結婚講究排場,如用汽車接新娘,男女方大擺酒席,男方講究新房內的傢具、設備,女方爭辦有各種高檔商品的嫁妝等。但也有婚事新辦者,如有些青年結婚不設酒席,有的參加集體婚禮或旅行結婚。
上海重大試點先行者 泗涇鎮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入市建設
【特殊婚俗】叔接嫂:舊社會兄長死亡之後,弟沒有成親,叔嫂之間意見相合,為了照顧雙方,配偶成婚,叔接嫂多見於貧窮人家,解放后,叔接嫂很少見。搶親:解放前貧窮人家定親后,無錢舉行婚事,於是糾集一伙人把未婚妻搶到家中相對叩頭,俗稱"拜堂",就算完成親事。解放后,婚姻男女雙方自由,搶親已消失。拜孤孀:解放前貧窮男子討不起妻子,設法把窮人家寡婦拖到自己家中拜堂成親。入贅:俗稱招女婿,男方到女方生活,男姓改女姓,子女也隨母姓,男方作為女方的家庭人員。解放后,女方到男家,男方也可到女家,子女可隨母姓,也可隨父姓。
歲時
【春節】俗稱過年。解放前,窮苦勞動人民又叫“過年關”。除夕之夜,逼租逼債者上門,成為難過的“關口”。舊俗,大年初一,天亮起床,更換新衣,放“開門爆竹”,供天,拜神,祭祖宗。信佛者到附近廟宇庵堂趕燒頭香。春節期間,年初一不掃地、不潑水、不倒便桶。吃的菜肴講究“口彩”,如吃長鹹菜莧,表示壽長福長;吃肉里蛋,稱“元寶蛋”,意為招財進寶等等。出門見到人時,要互道“恭喜發財”。節日期間,走親訪友,互相饋送糕點、水果等禮品。小輩見長輩磕頭拜年,長輩給小輩壓歲鈿。如今過春節,成為一年一度辭舊迎新、休息娛樂、走親訪友和擁軍優屬的佳節,按慣例休息三四天,一般都備有豐盛的佳肴、糕點、糖果。進行一些有益的文娛活動。迷信舊俗大都已消失。
【農曆正月初五】俗稱財神日。市上白晝有“跳財神”的活動,商店職工吃財神酒,店主挑選合適的職工留用,不合適的解僱。被解僱的職工另找他店謀生,有的失業。
【元宵節】元宵之夜,俗稱正月半,焚點天香,齋天供神,趕製糯米湯糰,取合家團圓之意。扎花燈,放花炮、流星、地龍等。有的人家接灶君。四鄉農民晚上在田間放“野火”,又叫著地燃。姑娘們玩“請坑三姑娘”的遊戲。青年們放風箏,風箏式樣繁多,有蝴蝶、蜈蚣、八角形等。晚上放風箏,線上懸掛各色紅綠小燈,如一串串明珠在空中閃爍。如今過元宵尚有吃糯米湯糰之俗,但也不普遍,其它習俗均已失傳。
【清明節】清明節前的一日,人們稱為寒日節,過去一般都設供祭其祖先,以示懷念。清明節,舊時對這個節日特別重視,凡外出工作者,大都回家探親掃墓。清明節前後幾天,不論貧富都祭祀祖宗。祭祖之日邀至親好友聚餐(俗稱“吃清明”)。舊俗規定,先祭祖,後上墳,至親要互贈草囤,表示彼此尚有往來。解放后,舊俗大多消亡。
【立夏】舊時對立夏節也比較重視。製作糯米粉苜蓿塌餅,吃蠶豆,給每個小孩吃兩隻煮雞蛋。小孩不得坐門檻,意味不疰夏。中午時分稱體重。如今立夏節,尚有吃蠶豆、吃苜蓿塌餅等習慣,但已不十分普遍。
【端午節】本鎮家家戶戶吃粽子,午時以蒼朮、艾蓬等熏屋殺蟲。此日酒菜有“五黃”(即黃魚,黃鱔、黃瓜、黃泥蛋和雄黃酒)。將雄黃酒在小孩額上寫“王”字。門圖道士,挨門挨戶上門送鍾馗神像,貼在房門口,意味尊神克邪。解放前,過端午節是窮苦人民難過之日,此時青黃不接,生意清淡,商店店主為減少開支,在該日要裁減夥友,名稱“吃端午酒”。如今,本鎮尚有吃粽子、熏屋的習俗。
阿六湯圓
泗涇人都知“阿六湯圓”好吃,但卻也深知這種湯圓難做,所以如今很少有人家做來吃,小吃店裡也難有得賣,整個泗涇鎮上只有一兩家店做“阿六湯圓”。怪只怪,“阿六湯圓”的工藝實在考究:
選上等精白糯米,須經過水磨(掛粉);肉餡選用純精腿肉,剁成細碎肉糜后再拌以麻油、生麻粉,併入預先用肉皮熬成的凍;手下功夫搓、撳、揉、捻、捏都恰到好處;火候掌握適中,煮熟的湯圓只只飽滿剔透而皮不破,餡中肉皮凍經煮后正好融成一包湯汁……真可謂“一步走錯,全盤皆輸”,小吃雖小,但用料、做工、火候樣樣馬虎不得,要製作得地道美味,難度並不低於普通菜肴,而且重在價廉物美。
廣利粽子
在泗涇鎮上,“廣利粽子”家喻戶曉,它曾由鎮上延壽齋店經銷,店主周廣利(實際上由其妻子操作),創設於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廣利粽子在松滬一帶一直銷路很好,上世紀20年代初,上海徐家匯孝友里口及南京東路浙江路口土產公司都設有代銷處。
全國報業大咖紛紛點贊,泗涇鎮獲評"2016最受關注十大
說到廣利粽子,鎮民都十分自豪,說是外面“著名”粽子再多,也只愛吃本地粽子。緣何?原來廣利粽子的確有些獨特:呈長方形,用絲草緊緊結紮,每隻都重1兩,有骨頭粽和肉粽兩種;粽內肉也特別,有紅白兩條,一肥一瘦,因而吃起來不生硬,酥鬆香氣濃郁;煮粽子的湯是“老汁湯”,不時加水但不換湯……如今廣利粽子的傳人已不在,但粽子配方和手藝卻傳了下來,泗涇鎮上王佩華的廣利粽子店,已成為眾人眼中的一塊招牌。而且另一家“張小妹粽子”也不容忽視,兩家競爭相當激烈,記者採訪時,兩家店主還忙不迭“推銷”自家粽子。當地居民說,其實口味差不多,說不清哪個正宗。
泗涇羊肉
泗涇羊肉,香嫩入味,拌以甜麵醬進食,上口鮮美,在夏季大伏作為進補食品,也是饋贈親朋好友的上佳禮品。
泗涇小籠
泗涇小籠造型精巧,鱭魚口,荷色肚。這種小籠包子外表白凈光亮;內餡肉嫩而結團,汁多而不膩;一咬一口湯,味鮮純真。泗涇小籠上市以來,深受廣大城鄉居民青睞。
上世紀80年代,有個王姓師傅,攜泗涇小籠去松江參加評選,引起一時轟動,他因此被挖去做了一家涉外賓館的點心師,泗涇小籠走出了泗涇鎮。
如今在松江,泗涇小籠廣受喜愛,很多人打起“泗涇小籠”招牌,但其實並不正宗。對此,有人開玩笑說,這也說明“泗涇小籠”招牌好,名氣越來越大了,只要招牌在、特色在,英雄何必要問出處呢。
泗涇郵電支局設在鎮中,建築面積557平方米。1985年有職工36人,設郵票代售處22個,郵筒20隻。有自行車郵路4條,總長106公里,委辦郵路2條,總長67公里。有電話交換機容量400門,實裝話機347台。全年訂銷各類報刊219.4萬份,雜誌1.4萬份。郵電業務總收入近27萬元。
泗涇鎮於1998年建成上海市一級衛生鎮。2002年11月,我鎮通過市健康教育達標考核驗收,到2002年底全鎮12個行政村先後建成上海市級衛生村。衛生合格單位普及率達95%以上。
泗涇鎮擁有一所二級乙等泗涇醫院和15個社區衛生醫療服務室,為廣大居民提供更好的醫療衛生服務,充分發揮社區衛生預防、保健、醫療、康復、健康教育和計劃生育技術指導六位一體的功能,服務率達100%。實行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置率100%,月處理生活垃圾50噸,由鎮環衛所清運至區固體廢棄物填埋場進行無害化衛生處置,通過不斷完善管理體制,建立長效管理機制,改善生態環境和投資環境,給廣大人民群眾創造美化、潔化、綠化的生活環境和工作環境,不斷深化衛生改革,加強醫療衛生事業的投入,為方便群眾提供更好的就醫條件,發揮公共財政在推進衛生事業中的積極作用,推進衛生事業進一步發展。
泗涇鎮現有5所學校:1所初中、2所小學、3所幼兒園、1所成人學校。松江區政府、松江區教育局、泗涇鎮人民政府非常關心泗涇鎮教育的發展。2003年搬遷泗涇小學,舊校舍佔地不到10畝,新校舍佔地40畝,校區面積翻二番。2004年泗涇鎮幼兒園搬遷,原幼兒園佔地5畝,新幼兒園佔地15畝,新建園舍設備設施堪稱市級較高水平。其餘兩所是位於潤江花苑的泗涇第二幼兒園以及配合新凱家園的新凱幼兒園。松江四中改建擴建於2003年啟動,2003年新行政辦公樓一幢,2004年新建2幢學生公寓,一幢食堂,共計1萬平方米。現正在新建2幢教學辦公樓,含48個教室以及教室辦公室,計7400多平方米。泗聯小學佔地僅14畝,校舍比較陳舊,規劃於2007年搬遷。泗涇鎮成人學校同樣是佔地少、校舍陳舊,規劃於2006年改建擴建。隨著泗涇鎮人口導入增多,公建配套的學校也均列入規劃中。
貝殼上海市松江區泗涇鎮鼓浪路古鎮酒店
泗涇鎮水陸交通非常方便,三橫兩縱公路都貫穿泗涇。三橫有滬松公路、滬青平公路、泗陳公路。兩縱有方松公路、方泗公路。距虹橋機場10公里、市外環線6公里、市中心環線6公里、市中心人民廣場27公里、距松江(杭州方向)入口10公里、距南京方向高速公路入口約12公里。水路有淀浦河和泗涇塘,通航能力在300噸級,可直通黃浦江。距張華浜國際集裝箱碼頭約45公里。
泗涇鎮是1953年國務院批准的縣屬建制鎮。
2004年被國家七部委列入上海地區14個重點鎮之一,《上海市松江新城總體規劃(2004—2020)》又將泗涇鎮劃定為松江區東北片四個中心鎮之一。
近年來,泗涇鎮被命名為“全國小城鎮建設示範鎮”,並先後榮獲“國家衛生鎮”、“國家級生態鄉鎮”、“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先進村鎮”、“全國社區教育示範鎮”、“全國綜合減災示範鎮”、“上海市文明鎮”、“上海市平安社區”、“上海市雙擁模範鎮”等榮譽稱號。
2020年5月13日,榮獲2018-2019年度上海市文明鎮榮譽稱號。
2021年1月,入選2020年重新確認國家衛生鄉鎮(縣城)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