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學原理
財政學原理
除導論部分外,全書分四個部分(即四篇),共十四章。導論主要介紹財政學的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財政學的理論體系以及財政理論發展概況。第一篇是基礎理論篇,包括第一至第三章,主要介紹公共商品理論、市場與效率理論、政府活動與財政職能理論。第二篇是財政支出篇,包括第四至第六章。其中。第四章是財政支出概論,主要介紹財政支出的規模、結構及其演化規律和動因。第五章、第六章分別講述購買支出和轉移支出,主要側重於說明各種支出的內容、支出方式和理論依據。第三篇是財政收入篇。包括第七至第十章。其中,第七章是財政收入總論,主要介紹財政收入的類型、規模、結構等。第八章闡述稅收原理。包括稅收類型和原則、稅收負擔、稅收效應以及最優課稅理論等。第九章介紹稅收制度,包括稅制結構、商品課稅、所得課稅、財產課稅和國際稅收。第十章講述公共收費,包括公共收費的類型、公共收費標準與定價方法等。第四篇是宏觀調控篇,包括第十一至第十四章。其中,第十一章是財政預算,主要講述財政預算的概念與特徵、預算程序和預算平衡理論。第十二章是公債理論,包括公債的性質與特點、公債負擔與效應、公債規模與風險等。第十三章介紹財政政策與宏觀調控,包括財政政策目標、財政政策運行機理以及財政政策的選擇等。第十四章是政府間財政關係,主要介紹財政分權理論、政府預算管理體制以及政府間轉移支付制度。
《財政學原理》適用於經濟管理類財政學課程本科教學,也可作為財稅幹部培訓和社會讀者自學用書。
導論
第一節 財政的概念
一、現實中的財政
二、財政產生的條件
三、財政的概念和特徵
第二節 財政學的基本問題
一、經濟學體系中的財政學
二、財政學研究的基本問題
三、財政學的研究方法
第三節 財政學的理論體系
一、西方財政理論的發展歷程
二、新中國的財政理論與體系
三、本書的理論體系
基礎理論篇
第一章 公共需求
本章重點
第一節 公共需求與公共商品
一、私人需求與公共需求
二、公共商品的定義
三、公共商品的基本特徵
四、純粹公共商品與混合商品
第二節 公共需求的決定:公共選擇
一、公共選擇的基本問題
二、公共選擇的投票規則
三、“投票之謎
第三節 公共商品的提供
一、公共商品的生產和提供者
二、公共商品的消費與提供
三、公共商品提供方式的選擇
重要名詞
思考題
第二章 效率與市場
本章重點
第一節 資源配置
一、資源的稀缺性
二、資源配置的內涵
三、資源配置機制
第二節 市場機制
一、“經濟人”假說
二、市場
三、市場機制
四、市場機制有效的環境
第三節 資源配置效率
一、資源配置效率的衡量標準
帕累托效率標準
二、生產效率
三、交換效率
四、綜合效率
第四節 公共商品供給的效率產量
一、鮑溫模型
二、庇古模型
三、威克塞爾-林達爾模型
第五節 市場失靈
一、不能有效提供公共商品
二、不能有效地解決外部性問題
三、市場競爭不完全性
四、市場信息不充分
五、收入分配不公平
六、宏觀經濟波動
重要名詞
思考題
第三章 政府活動與財政職能
本章重點
第一節 政府概覽
一、政府的性質與特徵
二、政府行為與政府體系
三、關於政府的不同觀點
第二節 混合經濟中的政府職能
一、混合經濟
二、政府職能觀的發展
三、政府的經濟職能
第三節 財政職能
一、資源配置職能
二、收入分配職能
三、經濟穩定職能
第四節 政府失靈
一、背景
二、政府失靈及其表現
三、政府失靈的主要原因
四、政府失靈的治理
重要名詞
思考題
財政支出篇
第四章 財政支出概論
本章重點
第一節 財政支出分類
一、財政支出的含義
二、財政支出分類
三、財政支出結構與優化
第二節 財政支出規模
一、財政支出規模的衡量指標
二、財政支出規模的增長趨勢
三、財政支出增長的宏觀模型
四、財政支出增長的微觀模型
五、財政支出的合理規模
重要名詞
思考題
第五章 購買支出
本章重點
第一節 維持性支出
一、國家管理支出
二、國防支出
第二節 經濟性支出
一、基礎產業投資
二、農業投資
第三節 社會性支出
一、教育支出
二、文化支出
三、醫療衛生支出
四、科技支出
五、環境、資源保護支出
重要名詞
思考題
第六章 轉移支出
本章重點
第一節 社會保障支出
一、社會保障的含義、特徵及構成
二、社會保障制度的發展概況和趨勢
三、社會保障的功能
四、社會保障基金的來源
五、社會保障基金的籌集模式
六、社會保障基金的管理
第二節 財政補貼支出
……
財政收入篇
宏觀調控篇
主要參考書目
附:本書參考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