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孝鏞
中國人民解放軍藝術學院教授
童孝鏞,男,1974年出生,漢族,安徽省含山縣人,別署三隨堂、三遂堂、晴雲山館、雁門堂。中國人民解放軍藝術學院客座教授,中國國家畫院沈鵬書法課題班成員。2009年出任第三屆中國書法蘭亭獎評委,2011年加入第六屆中國書協青少年工作委員會。書法作品曾獲全國第九屆書法篆刻作品展一等獎、全國第二屆草書藝術大展二等獎、慶祝建黨90周年全軍書法展二等獎、“走進青海”全國書法藝術展優秀獎等獎項。數十次入選全國展。書法篆刻作品先後發表於《書法報》、《青少年書法報》、《書法導報》、《美術報》、《書法之友》、《青少年書法》月刊、《現代書畫家報》、《現代書法》、《篆刻》等全國二十多(十多家)家專業性報刊。《美術報》、《書法導報》、《書法之友》雜誌、《青少年書法》月刊、《品味水墨》網路版、《水墨蘭亭》、《書畫產業報》、《河源晚報》等十多家報時曾先後有專題介紹其書法藝術成就。
2003年印行《當代軍旅書法藝術星座·童孝鏞》專刊、2005年印行《軍旅實力派書法家·童孝鏞》專題、2006年出版《文化藝術大系叢書·書法藝術常識精要卷》、2007年8月將出版發行《童孝鏞書法》作品集。
全國第九屆書法篆刻作品展一等獎

童孝鏞書法作品賞析
慶祝建黨九十周年暨全軍第五屆書法展二等獎
第二屆北京迎奧運電視書法大獎賽一等獎
成都軍區慶祝新中國成立50周年美術書法攝影展一等獎
北京軍區成立70周年書畫作品展一等獎
安徽省第三屆青年書法大賽一等獎
“走進青海”全國書法藝術展優秀獎
“林散之獎”南京書法傳媒三年展佳作獎
紀念毛澤東誕辰100周年全軍書法比賽佳作獎
北京軍區慶祝建黨九十周年書畫展書法一等獎
入展情況
第二屆“林散之獎”書法雙年展提名展
當代名家系統工程——千人書法精品大展
全國第四屆刻字藝術展
全國首屆青年書法篆刻展
第一屆“秦皇島之夏”全國大字書法藝術展
紀念鄧小平誕辰100周年全國大型書法藝術展
“三晉杯”首屆全國公務員書法藝術展

書法家童孝鏞作品欣賞
全國第四屆正書展
全軍中國書協會員優秀作品展
“高恆杯”全國書法藝術展
“夫人獎”全國書法大賽
全國首屆行書大展、草書大展
西泠印社首屆手卷、楹聯、扇面書法大展
紀念傅山誕辰400周年全國書法展
第十四屆群星獎美術書法攝影展
首屆全國冊頁書法作品展
第六屆全國篆刻展
全國第二屆隸書藝術展
童孝鏞談好作品的要求是什麼?
以我個人書法創作實踐和審美要求來品評的話,我認為應兼具以下幾個方面的綜合因素。

童孝鏞作品賞析
其次,要有高雅不俗、不染塵垢的藝術品格。藝術品格是構建一件藝術作品的重要因素,沒有精神品格的藝術作品等同於沒有藝術生命。這也是藝術創作始終遵循的普遍規律和崇尚的藝術精神。《辭海》上說:“合乎規範的;高尚的、不粗卑的”稱之為雅;而“普通的,大眾的,普遍流行的”即視之為俗。“雅”與“俗”本是兩個極其常見且相去甚遠的字,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會發現二者的區別伯仲難分。是俗勝過雅還是雅勝過俗?有時候我們很難用簡單的方式來進行評判。但我們必須要認識到藝術創作中的“雅”與“俗”同現實社會的雅、俗觀有著本質的差別。即如馬桶擦得再亮也成不了藝術品,充其量是一個漂亮的馬桶。儘管如此,我們誰也不能否認馬桶對每個人的重要性。所以,我們一方面既要在藝術創作中積極地崇尚雅,也要在現實社會中坦然、包容地認同俗。
最後還要有與時俱進、獨特新穎的表現形式。書法發展到今天幾乎蛻盡了實用功能,成為了一門純粹視覺意義上的文化載體。因此,品評一件書作,我們除了首先關注筆墨技巧和藝術品格外,書藝的表現形式必須納入我們的審美視線,只要形式與內容能夠真正做到完美統一。
程風子

童孝鏞書法作品賞析
氣勢充盈內質堅勁
——童孝鏞書法印象
何昌貴(《青少年書法報》社長)
童孝鏞是年輕的軍旅書法作者,七年前我曾讀到他寄來的八尺長幅作品,風格是王鐸一路的行草書,很搶眼,很有衝擊力,給我的印象很深。一個年輕的軍人,有如此好的基礎,又有如此好的悟性,令我久久地掛在心上。因為我也是從部隊里走出來的,都有著對書法摯愛的那份情結。最近,孝鏞又寄來了新近創作的十幾幅作品,有行草書斗方和榜書;有行書方鏡屏,還有類似現代書法的大字以及數方篆刻。與七年前相比,他在書法創作上的成績令我一驚,同樣也令我為之欣喜,他的作品無論是創作思想,還是形式、內涵都有較高的藝術品位,這與他勤于思考,不斷實踐,勇於探索是分不開的,我認為,在當代軍旅書法群體中,孝鏞是十分優秀的一位。
李有來(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

童孝鏞
孝鏞還很年輕,近年作品不斷在全國全軍大展上參展獲獎,顯示出了強勁的勢頭。作為同好和戰友,我更希望他把握好“收”與“放”的分寸,既要“放”開來揮灑,亦要“收”得住,不斷地回歸到傳統中吮吸養份,為更好地放得開提供原動力。
張建會(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
孝鏞君是一位思維比較活躍的青年書法家,觀其作品就能認知這一點。
可能是深造於藝術院校的緣故,孝鏞觀照書法的視角和切入點與一般按照傳統學習模式不同,更注意書法藝術語言的表述,追求自然大化之境界,努力挖掘自我本性中的活力。因此其每件作品都是其情感流動的生成和反映,其創作打破習慣定式,隨著情緒的波動,或厚重遲澀,或流暢輕快,隨著書寫時序,著眼於每個字所處環境,因勢利導,隨勢造形,因而每件作品都有不同面貌和風格。

徐風微瀾·童孝鏞書法展花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