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王屋山人孟大融
寄王屋山人孟大融
《寄王屋山人孟大融》的作者是唐代大詩人李白。詩中描寫自己早年曾往東海求仙訪道,多有奇遇;中年入朝供奉翰林,不愜歸家;到晚年仍然期望追隨仙人。最後表達願與孟夫子同隱王屋的一片心意。簡括生動的意象。神奇達肆的語言。揮灑飄逸的氣韻,極富想象力的誇張手法,真為太白獨具也。
王屋山在今河南省濟源市西北,自古為道教聖地,號稱“清虛小有洞天”,位居道教十大洞天之首。開元年間,唐玄宗在王屋山為道教上清派宗師司馬承禎敕建陽台觀,司馬承禎是李白的詩友,可能是應他的邀請,公元744年(唐玄宗天寶三年)的冬天,李白同杜甫一起渡過黃河,去王屋山,他們本想尋訪道士華蓋君,但沒有遇到。可能是這時他們遇到了一個叫孟大融的人,志趣相投,所以李白揮筆給他寫了這首詩。
值得注意的是,李白在勞山(“嶗山”在古代的另一個寫法)時並沒有當場吟詩,而是在離開嶗山之後不久,以回憶的筆調寫的。滑稽的是,唐朝的大部分皇帝都僅僅因為自認為是道教創始人李聃的後裔而把道教奉為國教,尊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更加滑稽的是,李白僅僅因為也姓李而去湊這個“道教至上”的熱鬧。他之所以去嶗山,是因為唐朝另一位老道吳筠的慫恿。吳因為進士不第而學道,在744年遇到李白之前,已經去嵩山和茅山修鍊過多年。李白到了嶗山,印象更深的是海,而不是山,所以,他先說“東海”(東邊的海,泛指,而不是現如今作為專有名詞的“東海”),然後說“勞山”。
飲食文化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或者說是核心部分。所以很多事物,或者說很多對事物的體驗,都是用飲食來比喻。“餐紫霞”典自顏延年的詩句“本自餐霞人”。這是把紫霞比成了食物。這個比喻在西方人看來,肯定是頗為不雅。但在中國,因為飲食是文化,而且是高雅文化,什麼都可以吃,意味著什麼都可以文化;所以,李白在嶗山上大張著嘴,做咀嚼紫霞狀,不是什麼剎風景的舉動,反而增添了不食人間煙火的仙氣。接下來,還是寫吃。李白慣用誇張法,曾經有“燕山雪花大如席”這樣的狂譬,把棗子比成瓜雖然不是那麼張狂,但也夠誇大的。有人從現實主義的角度辯護說,嶗山土肥水富,棗子真有雞蛋般大的。這樣的辯護不僅沒有必要,而且是對李白創作風格的誤解。在我看來,如果是出自李白之口,那麼,說“勞山棗子大如雞”,都是可以的。
況且,這個比喻典自有關安期公的傳說。據《史記》說,安期公吃的棗子大得像瓜。“安期公”本來是琅琊郡的一位隱士,在海邊以賣葯為生,老而不死,後來得道成仙,被稱為“千歲翁”。他是傳說中的人物,吃的是傳說中的棗子;一個一千歲的人吃的棗子即使沒有100年的生長期,恐怕也有幾十年吧;幾十年的棗子長得像個雞蛋,就不足為奇了。
秦始皇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其中之一為琅琊郡,那時,別說是嶗山,連青島都屬於琅琊。秦始皇東巡的最後一站就是琅琊,曾經召見過這位比彭祖還壽長二百年的安期公,密談了三天三宿。安期公離開時,給秦始皇留言,“千年之後,求我於蓬萊山下。”因此,有一種傳說認為,秦始皇派遣徐福等人入海去求的就是這位“千歲翁”。李白到了嶗山,當然會聽說或想起這位道教傳說中的神仙,但說他“親見安期公”,是絕對不可能。於是,又有人圓場說,李白所見的是另一個叫“安期公”的人。這樣的解釋累不累啊?李白自己說“親見”就一定是親眼所見了嗎?未必也。《夢遊天姥吟留別》曰:“空中聞天雞。”難道天空中真地出現了一隻雞,李白真地聽見了它的啼鳴?有人非得窮首皓經地去統計“李白斗酒詩三百”是哪三百首詩,或去考證“白髮三千丈”中的“丈”是唐朝的計量單位從而證明“三千丈”是實指,這些都是陋儒的思維?這樣的思維與詩人的思維有天壤之別。
白居易《長恨歌》起篇就是“漢皇重色思傾國”。瞧,“俺嘲諷的不是你李隆基,而是漢朝的某個昏君。你可別找我的麻煩,讓我吃文字官司啊。”這等於給文字獄打了預防針。李白所拜謁的皇帝就是唐玄宗李隆基,拜見的時間是
742年,當時他已經四十一歲了,所以說是“中年謁漢主”。李白堅信自己是天才,而且堅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所以,他是抱著很大的抱負奉召入京的;但到了長安,他發現根本不是那麼回事。唐玄宗自己此時已沉湎於聲色犬馬,只想讓李白當詞臣,給他歌功頌德、粉飾太平,所以只給了一個翰林院的虛職。李白是何等人,哪受得了這等窩囊氣,因此,他感覺頗為“不愜”。他在長安的酒肆、青樓賦閑、荒唐、等待了三年之後,絕望了,也厭倦了。他跟唐玄宗說,自己想還鄉。唐玄宗知道他去意已決,同時知道他未必真想回老家,而是想縱情山水,所以給他寫的手諭是“恩准賜金還山”。縱情山水的人是把山水當成家的,所以“還山”就是“歸家”。
眼看自己年紀大了,仕途不再有望;於是,李白的濟世之志轉為出世之思。《抱朴子》說,人服了金液就可以成仙,就可以騰雲駕霧。在上古,就有神仙以云為車的傳說。詩寫到這裡,李白已經沉醉於自己的想象,連車子都為自己準備好了,連在天上的工作都為自己找好了————跟仙人們一起掃掃落花而已。多麼輕鬆、愜意、逍遙。
唐玄宗是李白詩歌的“粉絲”,李白離開了長安,但他的詩通過各種渠道及時地傳到皇帝的耳朵里。這首嶗山詩激發了唐玄宗對嶗山的濃厚興趣,四年之後,他派遣幾名道士前往嶗山採藥,並將嶗山命名為“輔唐山”,簡直把嶗山視若左臂右膀了。上行下效,嶗山因此而出了名。這不能不歸功於李白的詩篇。
公元744年(唐玄宗天寶三年)的冬天,李白同杜甫一起渡過黃河,去王屋山,他們本想尋訪道士華蓋君,但沒有遇到。這時他們見到了一個叫孟大融的人,志趣相投,所以李白揮筆給他寫下了這首詩。
李白曾經在天寶元年(742年)供奉翰林,后因得罪高力士而離開宮中。天寶十一年(752年),李白北上途中游廣平郡邯鄲、臨洺、清漳等地。十月,抵幽州。初有立功邊疆思想,在邊地習騎射。后發現安祿山野心,登黃金台痛哭。不久即離幽州南下。安史之亂爆發時,李白游華山,南下回宣城,後上廬山。至德元年(756年),李白被三次邀請,下山赴尋陽入永王李璘幕僚。永王觸怒唐肅宗被殺后,李白也獲罪入獄。幸得郭子儀力保,方得免死,改為流徙夜郎(今貴州關嶺縣一帶),在途經巫山時遇赦。李白遇赦后在江南一帶漂泊,於寶應元年(762年)病逝於寓所,終年61歲,葬當塗龍山。元和十二年(817年),宣歙觀察使范傳正根據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遺願,將其墓遷至當塗青山。
李白的作品想象豐富,浪漫奔放,意境獨特,才華洋溢,在詩歌的藝術成就被認為是中國浪漫主義詩歌的巔峰。其詩作在全唐詩收錄於卷161至卷185,有《李太白集》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