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李成名的結果 展開
- 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副院長
- 安徽省桐城市國土局副局長
李成名
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副院長
李成名,男,1968年7月出生,山東棗莊人,1990年6月參加工作,1997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畢業於武漢大學(原武漢測繪科學大學)攝影測量與遙感專業,獲工學學士學位。
現任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黨委委員。
1986年至1990年,在武漢大學(原武漢測繪科技大學)攝影測量與遙感專業學習,獲得學士學位;
1990年6月至1991年9月,在山東省地質測繪院工作,任助理實習員;
1997年8月至1998年1月、1998年6月至1999年11月,在香港理工大學開展合作研究,任助理研究員;
1999年12月至2003年5月,任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研究所副所長,副研究員、研究員;
2003年5月至2015年6月,任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研究所長,研究員;
2015年6月至2015年11月,任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副院長;
2015年6月至今,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黨委委員。
2015年6月8日,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黨組決定:李成名同志任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副局級),任職試用期一年。
2016年9月2日,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黨組決定:李成名同志試用期滿正式任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副局級),任職時間從2015年6月起算。
李成名博士
中國GIS協會GIS所成立
測繪圈裡最有名的武漢測繪科技大學,聚集了中國測繪界眾多精英人才,這裡也是李成名的母校。還在學校上學的時候,李成名就越來越喜歡上了這一行當,立志要做一名測繪行業的科研人員。1999年年底李成名博士畢業,分到中國測繪科學研究做了一名科研人員。剛開始兩年,因為手頭項目太少,他工作五分之四的時間都花在寫本子爭取項目上,要不就是看資料,閱讀國內外相關學術論文,從中得到啟示,做一些相關實驗,寫幾篇文章發表,至於為什麼寫這些文章,對這個行業發展究竟有什麼幫助。他自己也說不清。這時候,有塊難啃的骨頭擺到了面前,面對一個多年來都沒解決的保密技術難題的研發,李成名毅然選擇了迎難而上,儘管項目經費僅有2萬塊錢。
誰也沒想到,就是這樣一個難題,被李成名和他所率領的團隊拿下了,不過卻花費了小十年光景,而且拿出解決方案之初,還接受了來自相關部門和各應用部門不同角度的考驗。“這些年,做科研,做得很苦。光一項地理信息保密技術,就研究並反反覆復論證了小十年。”李成名表示,儘管如此,他們還是熬過來了,三年研發、再三年論證、又三年改善。這個難啃的骨頭終於被啃了下來,攻克了保密和公開應用的技術難關,催生和推動了每年120億的導航產業,還在數字城市、數字省區、網路地圖等領域廣為應用。這個過程,讓他有深切體會:“成功需要頑強的毅力,有的人可能離成功只有半步之遙,卻因為堅持不了而放棄了。”
李成名作技術報告
在前院長林宗堅教授的指導下,李成名一頭扎進地形圖數據保密處理方法研究中。憑著紮實的數學功底和深厚的專業底蘊,憑著對科研的執著和鑽研,他綜合應用地圖學、數學、信號學和密碼學等理論,獨闢蹊徑,創造性地提出了地形圖非線性保密處理技術。按照這一思路,他和幾個年輕技術人員,經過反覆的演演算法優化和參數調整,經過不斷的生產試驗和調研反饋,3年攻關、3年測試、3年論證,終於研製出來一套適用於國家系列比例尺的地形圖非線性保密處理演演算法。此技術既能隱藏軍事上保密的精確大地坐標,符合國家安全保密要求,又能保證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民眾生活所需的地理信息。解決了地形圖保密和社會化應用的難題,催生和推動了我國導航產業的發展,並成功應用於我國在線地圖服務網站“天地圖”建設。這一技術比美國早3年、比印度早4年。以該技術為核心研製出台的國家強制性標準《導航電子地圖安全處理技術基本要求》,奠定了近年來蓬勃發展的導航產業的基礎,解決了制約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的瓶頸。
Newmap是我國研製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服務地理信息平台,它在地理空間三維基礎框架建設示範、全國數字城市、數字省區建設、國防交通空間數據平台建設及製圖工程等項目中發揮了主導作用,在抗震救災和災后重建中也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數字城市建設試點和推廣城市已達130個
中國權威地圖服務網站“天地圖”開通
2005年李成名與國外專家交流
在工程項目方面,他先後主持了義烏規劃管理地理信息系統、地下管線地理信息系統、基礎地理信息系統、園林綠化信息系統、地籍信息系統、天津某區房地產可視化管理系統、葫蘆島市公安消防系統、南寧土地信息空間基底庫、威海交通調度系統、天津夏利運輸監控系統、廊坊公安戶籍系統、交通環境評價地理信息系統、數字西寧、三維數字威海等工程項目的設計、開發與建設。
研究編製標準
但標準化工作是科研項目中經費支持最小的項目,經費甚至難以支持基本工作開銷。在這種上上下下普遍都對標準認識不足、重視不夠的情況下,很多人都知難而退,可李成名還是堅持要求要做下去。他說:“國無法不立,行業無標準就難以發展,哪怕不給錢,我也要把該做的標準堅持下來。”強制性國家標準《導航電子地圖安全處理技術基本要求》《基礎地理信息標準數據基本規定》《數字城市地理空間信息公共平台技術規範》《數字城市地理空間信息公共平台地名/地址分類、描述及編碼規則》等標準的制定凝聚著李成名及團隊多年來的心血與堅持。在數字中國建設、促進測繪地理信息產業的發展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在數字城市建設中,李成名堅持標準先行,帶領團隊在開展數字城市試點項目的同時起草了技術規範標準。他在標準研製過程中不單純追求標準數量,而是非常強調體系性。憑著這份對標準的堅持,李成名先後主持起草國家強制性標準2項,國家推薦標準1項,行業標準3項。主持研究的標準獲得計算機軟體著作權15套。個人被增補為國家標準化委員會委員,全國地理信息標準化委員會委員、常委。
李成名理論研究的重點為地理信息系統,涉獵了其中幾乎各主要研究方向,取得了豐富的理論研究成果。
1、在GIS空間關係研究領域,負責完成了“Voronoi空間數據模型若干基本理論問題研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提出了基於Voronoi圖的九交數學模型(簡稱NIV)以及4-Adj模型,從思想上突破了“空間關係研究僅考慮空間目標本身,而不顧及空間目標所佔據的空間”的局限。據此公開發表的學術專著《空間關係描述的Voronoi原理與方法》,系統論述了空間關係認知的形式化描述與數學表達,此書為動態GIS的研究提出了可行的動態數據結構以及空間關係動態推斷的理論與方法。
2、在動態GIS研究領域,較早系統論述了運動GIS、移動GIS和動態GIS的概念及其區別聯繫,提出了動態GIS的體系結構,設計了適宜於便攜型智能終端的分級分塊數據物理存儲結構及其實現演演算法,並研製了PDA、GSM、GIS和GPS四合一的原型系統,豐富了我國動態GIS的理論與實踐成果;
李成名向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領導彙報工作
4、在人口GIS研究領域,系統論述了人口信息與地理信息結合的必要性,在總結統計人口地理信息系統建設和公安戶籍地理信息系統建設示範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人口信息的規則空間分佈化(DPM:數字人口地理模型)和不規則空間分佈化的技術方法,以及人口GIS設計、建立與應用理論和方法;在數據挖掘領域,結合空間數據的特點,提出了空間數據挖掘的三個層次和三域挖掘的理論體系,並以1:25萬地形圖數據為例,開展了時間域、空間域和屬性域的深層次挖掘,取得了較好的理論研究成果,為空間數據挖掘研究提供了借鑒。
5、在航測、遙感研究領域探索了1:1萬航空影像與15米解析度TM影像的高精度融合。完成了香港政府基金項目“數據壓縮對影像質量的影響”,達到了國際水平,並在《GeographicalInformationScience》上發表學術論文一篇,提出了國際上認同的影像數據壓縮的評價體系與評價方法。
6、在城市GIS研究領域,提出了“精細城市GIS”與“正射影像GIS”的理論與框架,突破了國內外城市GIS的傳統框架,並據此在國家計委項目“中國人口GIS技術支撐體系”中負責公安戶籍部分,參加了國家公安部的“九五科技成果巡迴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目前承擔了“數字威海”與“數字義烏”等項目,在數字城市、數字區域建設方面有豐富的實踐與創新。
7、在數字城市領域,牽頭全國數字城市地理空間框架的建設,拉動1億以上的地方財政投入。保密處理與共享技術催生了我國的導航產業,每年對外提供導航插件60多萬,形成了每年120億的產業規模。研製的軟體已經推廣應用到全軍後勤系統,為國防信息化建設提供了有力的空間支撐。
數字城市三維地理空間框架原理與方法
2010年被評為首批測繪科技領軍人才(右二)
地理信息服務、地圖表達和三維地理信息系統研究,率先提出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理念;攻克了大型地理信息網路化服務軟體的關鍵技術,原創NewMapServer系列產品,突破了拓撲關係描述定性與定量難以結合的理論局限;原創了WJ系列地圖工作站,使我國無級製圖自動化水平實現了躍升;創建了面向分析的三維GIS模型,原創NewMapWorld系列產品,並主持研製了三維繫列標準,填補國內空白;突破了地理信息公開應用的行業技術瓶頸,原創系列非對稱保密插件,開啟並推動了我國精準地理信息的社會化應用。
作為首席科學家,牽頭實施了全國300多個地級以上和380個縣級數字城市建設和智慧城市試點,先後主持完成了我國國防交通空間數據平台、全國1:25萬公眾版地圖工程等近百項重點科研任務;主持起草國家、行業標準16部;出版學術專著9部;申請專利10項,已授權3項;發表學術論文150餘篇。目前擔任全國地理信息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常委、國家測繪標準化委員會委員、中國測繪學會GIS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副理事長、北京測繪學會GIS專業委員會主任、北京大學數字中國研究院數字城市研究中心副主任和《測繪通報》、《測繪科學》編委等職務。2012年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2009年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中國標準創新一等獎,2015年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2014年獲國家測繪科技進步特等獎,2010年獲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獲其它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10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