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麓山

沙麓山

沙麓山位於大名縣,因五隻梅花鹿得名,記載於《穆天子傳》。大名縣現在的南北沙窩廟、沙河路、大龍、土門頭(前普明灘村)、勸善等村,是沙麓山遺址。

歷史沿革


大名府
大名府
當時,此土山像五隻形態各異的梅花鹿,又像一條長龍,因此取名沙麓山。《辭海》記載:“五鹿即五鹿墟(大土丘)又名沙鹿,在今大名東。”這沙麓山蜿蜒起伏几十里,聳立在馬陵西北部。在馬陵村的東部有一山嶽村,該村歷來沒有姓山和岳的住戶,因有山峰,故叫山嶽村。具當地群眾傳說:過去有六個山峰,山嶽村距今馬陵村只有六里之近,這就證實了馬陵在東西兩山之間的位置。馬陵也就自然形成了南北長20華里的 一個大甬道,故名馬陵道

地理環境


馬陵之戰的戰場應在沙麓山東南麓及其附近
馬陵之戰的戰場應在沙麓山東南麓及其附近
大名縣,地處冀魯豫 三省交界之地的廣袤平原上,與山東省冠縣、莘縣河南省南樂縣接壤。二千六百多年之前,歷史上著名的沙麓山,曾經在這裡巍峨矗立。沙麓山起自大名縣東北部,向東南綿延伸展,五道近似平行起伏的山樑婀娜多姿,酷似五隻梅花鹿,因而得名。《穆天子傳》記載:周穆王攜其愛女叔㛗遊歷沙麓山,獵得白鹿,遇到美人盛姬。第二次周穆王登沙麓山時盛姬病故,叔㛗思念盛姬傷心不已,就居住在沙麓山中,死後也葬 在沙麓山,後人建廟紀念她,這就是酈道元水經注》卷五所記沙丘堰,現為石家寨村,此廟被當地人稱為東土山奶奶廟,兩千多年香火不斷,吸引著周圍數百公里的遊客慕名而至。沙麓山高大巍峨,矗立於古黃河東岸,西麓為黃河渡口,人口聚集,沙麓邑出現。《春秋公羊傳。僖公十四年》記載:“沙麓者何?沙上之邑也。”《管子小匡第二十》記載:“齊桓公築五鹿、中牟、鄴蓋與杜丘、以衛諸夏之地,所以示權於中國也。”沙麓山的神奇全在於其地理位置,沙麓山聳立於太行山之東,恰如北方部落民族與中原活動區域的門戶和咽喉。齊桓公看重沙麓山,在此築五鹿城,與別的山嶺不同,沙麓山不是石山而是土山,不斷出現山體滑坡。僖公十四年(公元前646年)農曆八月的一天,沙麓山發出驚天動地的巨響,一道道山峰突然崩塌,地面抖動塌陷,五鹿城全部陷進地下,最後沙麓山竟變成了土丘雜亂,溝壑縱橫的沙麓墟,大名縣東部有前後現城,當地“現”與“陷”同音,傳說原五鹿城就在這裡,距大名縣城東約45華里。因沙麓墟是東西必經之路,所以就在原五鹿城西北重建。

溯源


幾十年之前,大名縣東半部有很多起伏連綿、大大小小的土丘,有的高達數丈。現在,均為平整的田地,土丘已無蹤影。而在2600多年之前,歷史上著名的沙麓山,就在這裡巍峨矗立。
五鹿城"襲邑"之稱
關於沙麓山,河北省大名縣解放前的諸本縣誌均記載有名。它的主峰起自今大名縣東北部,向東南綿延伸展。《穆天子傳》卷六,即東晉郭璞《周穆王美人盛姬死事》記載:周代,周穆王和其愛女叔㛗曾兩次來到山上。由於叔㛗曾在沙麓山居住,還有傳說叔㛗死後葬在沙麓山,所以建廟紀念她。這就是酈道元《水經注》卷五所記沙丘堰,現為石家寨村。在大名縣城東25華里。
沙麓山不但高大巍峨,而且矗立於黃河東岸。西麓的黃河渡口,乃東西往來必經之處。不但行人越來越多,而且有人在沙麓山上聚集居住。古代稱人們聚集為邑,沙麓邑出現在沙麓山上。春秋時期,齊桓公看重沙麓山,在沙麓邑修築了城郭,名為五鹿城。與別的山嶺不同,沙麓山不是石山而是土山,不斷出現山體滑坡。而五鹿城外的一道高峰被森林覆蓋,尚相當穩固。但是,公元前646年農曆八月,這道山峰突然崩塌,地面抖動塌陷,五鹿城陷進地下。從此以後,五鹿城便有了“襲邑”之稱。襲邑者,陷於地下也。現在,大名縣東部有前後現城兩個村莊,當地“現”與“陷”同音,傳說五鹿城原來就是這裡。
商民族的發祥地
無怪乎沙麓山有如此神奇的色彩,它所處之地理位置實在極為重要。當時,今河北省中南部,西是太行山,東臨大海,形成南北走廊。而沙麓山聳立於太行山之東,使今邯鄲市東部恰如這個走廊南端的門戶和咽喉。這道大門往北,主要是北方部落民族活動的區域。由此往南,就是上古五帝活動的中心區域——中原。上古五帝,黃帝之後,顓頊的首都在今河南省濮陽市。顓頊之後是帝嚳,也把濮陽作為首都。濮陽儘管距離邯鄲市區只有150公里,距今大名縣城僅75公里,但由於沙麓山和太行山的扼制,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北方民族在今河北省中南部的活動。
今天的漳河,古名就是滳水
今天的漳河,古名就是滳水
4000多年 前,商王朝的興起正是得益於河北的地理形勢,利用了這裡的自然資源。商在哪裡?實際上就在今邯鄲市東部。那時,漳河從太行山和沙麓山對峙的夾谷中自南向北流過。據成安縣水利志有關資料,漳河在今成安縣漳河店之西轉而東流,在漳河店之東旋而向北。古代視東西流向為橫流,便把漳河店一帶稱為衡(橫)漳。古代,“商”字通“章”。對於商的地望,北京大學教授孫淼在1987年出版的《夏商史稿》中作了透徹的考察分析。他認為,商是滳的同音字,商在滳水流域。他從滳水的流向等特點出發,斷定滳水就是漳水。甲骨文中有“滳水”而無“漳水”,現在有“漳水”而無“滳水”。滳水之名廢,漳水之名興,“滳”字被“漳”字代替了。今天的漳河,古名就是滳水。既然商地之名本於漳河,則商在漳河岸邊。孫淼說:“無論從天文學、考古學和文獻記載幾方面進行考查,情況都是一致的,所以把商的起源地定在漳水流域,還是比較合適的。”
商地的中心在何處?因無史證,不能妄下結論。疑是“衡漳”,即今漳河店一帶。僅從石家莊台西殷商貴族遺址發掘判斷,在整個商代,今石家莊、邢台、邯鄲沿太行山麓一帶經濟發達,技術先進,是商朝的貴族居住區。當然,對此尚未進行全面發掘。
需要指出的是,對於先商的生活區域究竟在哪裡,在秦之前的文獻中並沒有明確記載。司馬遷在《史記》中說契“封於商”,也未說明商在何地。到了東漢,鄭玄說“契本封商,國在太華之陽”。太華之陽指今陝西省商縣一帶。這個說法,長時期得到廣泛認可。20世紀70年代末,對商縣一帶的古文化遺址進行了發掘考古,證明陝西地區的古文化和商文化根本不是一個系統。於是商族起源陝西說被否定了。商族的起源地還有東北說,說在遼水流域。對其文化遺址進行鑒定,證明並非商文化遺址,東北說也被否定。有人以為商就是今河南省商丘市。實際上,在西周之前,直至西周初年,商丘市一帶從來不稱商,史籍上都稱其為“宋”。西周初年,把微子啟封在宋地,今商丘市才成為殷商一支的活動中心。早在東漢時期,賈逵就反對商在今商丘市的觀點,說:“商丘在漳南”。但賈逵並未具體指出商到底在何處。
到了現代,史學界越來越多的人認為先商生活在太行山的東麓。1935年,丁山提出“契居蕃”之蕃就是河北省平山縣的蒲吾村。郭沫若則考證,昭明所居之“砥石”在汦水流域,即今石家莊市元氏縣境內。除了孫淼的闡述,更有力的證明,是最近在石家莊、邢台、邯鄲一帶越來越多地發現了一些古文化遺址都屬於商文化。看來,商族起源於太行山東麓(今河北南部)是可信的。研究分析一下沙麓山崩塌之前的地理形勢,對於商族興於河北就更容易理解了。
沙墟仍為東西樞紐
殷商的發祥已經有力地說明,沙麓山的存在為北方民族造就了生存和發展的有利條件。追根溯源,當我們注意到兩三千年之前河北的自然地理狀況,就可以看出:由於太行山和沙麓山的對峙和扼制,限制了中原對北方的進攻,因而利於北方民族把勢力範圍擴展到今河北一帶;今河北省南部便成為決定南北征戰勝負的戰略要地,雙方不能不在這裡拚死爭奪。沙麓山存在的自然地理環境,決定了河北的歷史文化中,戰爭總是濃墨重彩。
當然,沙麓山崩塌之後,河北一帶繼續生動地書寫了豐富的戰爭篇章,這顯然不能說沙麓山仍然是決定因素。但是,沙麓山存在之時所奠定的相當重要的基礎,對後世的影響則是不應抹殺的。
沙麓山崩塌之後,再無昔日的巍峨險峻,控扼南北的威勢大減。但是,沙墟之上土丘起伏,溝深林密,而且,西邊就是黃河渡口,仍然是控制東西之樞紐。《春秋公羊傳·僖公十四年》:秋八月辛卯,沙鹿崩。沙鹿者何?河上之邑也。此邑也,其言崩何?襲邑也。沙鹿崩,何以書?記異也。外異不書,此何以書?為天下記異也。
這說明,公元前646年農曆8月28日沙麓山崩塌之前,黃河從它山腳下流過。到北魏酈道元寫《水經注》時,黃河“東北逕元城縣故城西北,而至沙丘堰。”酈道元所說黃河故道在今衛運河之東,在大名縣境內幾乎與衛運河平行,最近距離不足500米,遺跡仍依稀可見。
可以說,在酈道元之前,特別是春秋戰國時期,黃河基本都是從沙麓山(沙麓墟)西麓流過的。可以想象。黃河滾滾北流,使這裡成為東西要衝。無怪乎史籍多次記載,從衛國等中原之地去齊國,都是經沙麓山到莘野(今山東省莘縣),然後向東。沙麓山崩塌之後,西邊的黃河大渡口是仍然存在的,沙麓墟依然是東西必經之路。所以,很快就在原五鹿城的西邊,選新址重新建起了五鹿城。南面和東南面又出現了沙(瑣)、馬陵等城邑。關於新五鹿城(酈道元所說元城縣故城)的位置,當地人傳為今大名縣張集鄉固城村,東距前後現城村(原五鹿城遺址)15里。按照《水經注》所說與沙丘堰的對應位置,是可信的。
戰國時期,戰爭連續不斷,沙麓墟的戰略地位仍然相當重要。公元前439年,魏文侯得到這塊寶地。魏武侯在位期間,封其子公子元食邑於此,五鹿城更名為元城。到了魏惠王,著名的齊魏馬陵之戰就發生在這一帶。由於沙麓墟逐漸被填為平地,後來人看不到山陵也看不到深溝,難免產生懷疑。《東周列國志》的作者好像意識到這一點,所以在生動描繪馬陵之戰時,寫明了沙麓山。
筆者以為,馬陵的地望應在今大名縣,在現在6個馬陵村這一帶。馬陵道是一條道路,應與馬陵有關,或者起自馬陵,或者經過馬陵。至於長度是多少,現在已經不能考證。但是,馬陵道應是沙麓山崩塌形成的地貌,馬陵之戰的戰場應在沙麓山東南麓及其附近,應與今大名縣馬陵一帶相關連。

文化開發


在新農村建設中,大名縣以“新面貌、新風尚、新隊伍、新氣象”為目標,科學規劃,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實施五項工程,為農民營造美好生活家園。“潔面工程”,改善村容村貌。該縣把建設新農村確定為一規五化+文化,即整體規劃、道路硬化、處處綠化、庭院凈化、街道亮化、整體美化加繁榮文化。去年以來,該縣完成鄉村道路硬化500公里,主要街道硬化300公里,植樹400餘萬株,村莊綠化60個村,沙地造林3500畝,對3000多個農戶庭院進行了綜合改造。深挖新農村建設內涵,把歷史文化資源融入新農村建設是該縣新的亮點。大街村藉助宋朝陪都所在地,投資10萬元修建古文化休閑廣場和文化一條街;北沙窩廟村利用沙麓山文化修建了沙麓山公園。

古代輝煌


沙麓山是“青龍日奔、玉帶腰纏”的風水寶地。先後出過漢孝元皇后王政君和新朝皇帝王莽,明代孝潔陳皇后。河北大名古稱“麒麟城”,即由“沙麓山中藏五鹿,黃龍崗上埋麒麟”而來,傳說曹操是麒麟再世,北宋王安石也相信“疑冢”之說:“青山為浪入漳州,銅雀台西八九丘。螻蟻往還空壟畝,麒麟埋沒幾春秋。功名蓋世知誰是,氣力回天到此休。何必地中餘故物,魏公諸子分衣裘。”
據《魏書·武帝紀》記載:公元192年春,太祖軍頓丘,毒等攻東武陽。太祖乃引兵西入山,攻毒等本屯。太祖曰:“孫臏救趙而攻魏,耿弇欲走西安攻臨菑。使賊聞我西而還,武陽自解也;不還,我能敗其本屯,虜不能撥武陽必矣。”遂乃行。毒聞之,棄武陽還,太祖要擊眭國,又擊匈奴於夫羅於內黃,皆大破之。
在河北歷史文化區域之內,邯鄲一帶有其獨特之處。起初,由於處於這一區域的南端,更便於吸收中原文化。所以,在禹貢九州之時,邯鄲一帶處於冀州的首要位置,冀州首府在今臨漳縣之鄴城。後來,作為先商封地之商地,對商朝的建立和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但隨著華北平原的不斷向東拓展,沙麓山又於公元前640年崩塌,邯鄲一帶失去了河北走廊雄關鎖鑰的優勢。這似乎是天不予便,但人的因素凸現出來。較早注重利用文化資源,成為邯鄲歷史文化突出鮮明的特點。
此後的歷史如此生動,戰國時期,便上演了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趙武靈王的改革思想源於對先進文化的吸收。中原文化一經結出魏國改革之果,趙國便仿效學習,初期便進行了治國、治軍、治吏、治理經濟的一些改革。到了趙武靈王,他少有民族偏見,注意學習吸收北方民族的長處,於是力排眾議,力主改革。胡服騎射的改革,既是對陳腐落後文化的摒棄,又是對北方少數民族文化的自覺學習和吸收。這次改革,不但大大加強了趙國的軍事實力,而且破除了夏商周三代形成的歧視少數民族的偏見,帶動了趙國對各種先進思想文化的吸收、先進生產技術的引進。於是,較為開明的政治統治在列國之中率先實現,顧全大局、愛國愛民、惟才是舉、不畏強暴、英勇抗擊外侵形成氛圍,忠臣良將接連湧現。趙武靈王扮作使者潛入秦廷,表明趙國不但敢於同強秦抗衡並有襲擊秦國、吞併列國之志。農業、手工業、商貿迅速發展,使邯鄲一帶成為全國重要的經濟發達地區。一直到漢代,邯鄲仍然是富庶之地。西漢時期,除長安是全國的中心商市之外,還有洛陽、邯鄲、臨淄(今山東淄博市)、宛城(今河南省南陽市)為全國最大的中心商市,從此,邯鄲便被稱為“五都”之一。數不勝數的成語典故充分表明趙國文化之燦爛,荀子“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勝天思想可以稱之為趙文化的最高升華和凝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