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問歷史:對歷史常識的質疑和顛覆

追問歷史:對歷史常識的質疑和顛覆

《追問歷史:對歷史常識的質疑和顛覆》是一部由華齡出版社出版,2011年1月1日發行的圖書,作者是劉興雨。

圖書信息


出版社: 華齡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1月1日)
叢書名: 思想者書系
平裝: 255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801787798, 780178779X
條形碼: 9787801787798
尺寸: 23.8 x 16.2 x 2 cm
重量: 399 g

作者簡介


劉興雨,當代雜文家,名列中華雜文網89位中國雜文家行列。1955年12月出生於遼寧本溪,1983年畢業於遼寧師大中文系。連續9年入選《中國年度最佳雜文》等雜文選本,連續4年入選《中國年度文史精華》選本。有50多篇作品入選40多個國家級選本。
復旦大學著名教授賈植芳於仙逝前在網上發文稱:“劉興雨,好樣的!文章謂天下一絕,魯迅先生的骨髓流淌在現代人骨骼中的一種寫照。”
《追問歷史》是他用5年時間寫成的雜文隨筆集。通過對歷史上大家熟悉而有誤解的事件和人物的剖析,結合現實,進行文化與人性的探討。2003年10月出第一版,2004年再版兩次,並有了盜版。多次榮登北京、廣州、杭州等地圖書排行榜。
該書出版后,讀書界反響強烈,成為《新書推薦》2004年第一期推薦的十本書之一。《中華讀書報》、《創新作文》將他與鐵凝、王朔余華王小波、孔慶東等6人的作品並列向讀者推薦。翰林芬芳網站將他的書與柏楊林語堂余秋雨的書一起向大學生推薦。

內容簡介


《追問歷史:對歷史常識的質疑和顛覆》內容簡介:劉興雨先生歷盡五年心血所著(《追問歷史》一書,終於得以出版,可喜可賀。承蒙廣大讀者垂青,迅速得以再版,讓人感慨萬千。
劉興雨是在用生命為歷史立言,每一個字背後都滲透著他的良知、激情、理性和磨難。多少個不眠之夜、多少次查證考據、多少次扼腕嘆息……在生活中他是一個憨厚老實的人,在做文章時他同樣是一個嚴肅認真的人他沒有被權力異化,同樣沒有為贏得市場而媚俗。他吃著速食麵,喝著稀飯,一邊含辛茹苦地培養著兒子,一邊痛心疾首地為中華民族苦苦尋找著精神的出路。
好像是魯迅先生說過,中國的歷史每一個字都可疑。劉興雨不僅是一個爆破手,更是一個建築師。劉興雨先生用自己的才華和耐心,通過對歷史常識的顛覆和普及,以及對歷史細節的復原,喚醒了國人麻木的神經,彷彿夜來的風雨和啼血的布穀,生髮春的氣息。《追問歷史》一書的價值,既不同於學院派歷史學家的枯燥沉悶,也不同於流行文人的慷慨激昂,而是力圖喚醒國人麻木靈魂中的公民意識人文精神,讓每一個公民感受到思想的尊嚴和人的尊嚴。
中國的知識界,大多是被專制異化的軟體動物,要麼就是嘩眾取寵的名利之徒。《追問歷史:對歷史常識的質疑和顛覆》的再版,既說明了吾道不孤,又為媚俗成癖的中國作家和擺弄花拳繡腿的小雜文家展示了嚴肅的力量。

媒體評論


胡風事件受害者、復旦大學著名教授、頑童賈植芳,2006年2月7日在網上發文說:“劉興雨這樣的文人應該說是當今中國文壇上的一顆明珠。”
賈凱2004年3月25日在網上發布題為《此書不看,枉為讀書人》的帖子,帖子中寫道:“人都說《金瓶梅》是天下第一奇書。我這裡也有一本奇書,我讀完后覺得,此書不看,真是枉為讀書人。書名《追問歷史》,作者劉興雨。看完這書,簡直就是在雲端之上俯瞰中國社會,一目了然。”
浙江沈國全先生在給一位高三老師的信中寫道:“還可以鼓勵學生自己讀書。如泰戈爾的詩、周國平的隨筆、劉興雨的雜文等。”網名為斯普特斯特的網民在網上發文《吐血推薦》。文中說:“這不是本輕鬆的書,雖然只是100篇文章,300多頁,但是,它好沉。”
80後作家孫睿說:“劉興雨(《追問歷史》,它是作者歷時五年寫的一本對我們自以為已熟知的歷史發出不同聲音的書,這是一本精彩的雜文。”
——讀者

目錄


嚴肅的力量
重說歷史
吶喊者的漂流
上編 得民心者得天下嗎
得民心者得天下嗎
史記》就真實嗎
割肉與栽樹
官無信如何
百姓對子產何以先咒后頌
秦始皇致文人書
衝動的天子與剛直的大臣
司馬遷你何苦
嵇康教子的困惑
疑與不疑
陶淵明之子怨父
審判隋煬帝
唐太宗真喜歡魏徵嗎
武則天情結
害蟲與明主
假如派個機器人
馮道與雜草
寇準敗於誰手
君子為何勢不兩立
蘇軾緣何總遭貶
柏楊為何譏諷范仲淹
岳飛死因探微
文天祥的幸與不幸
懸牌與遺訓
海瑞的悲哀
戚繼光為何晚景凄涼
重讀《金瓶梅》
萬曆為何消極怠工
主動作假與被迫作假
莫待翼滿徒嘆息
打天下用人與坐天下用人
乾隆致文人的一封信
夫妻在一起有罪
慈禧做的一件好事
珍妃死得冤嗎
郭嵩燾的三大罪狀
他們腦里少根弦
李鴻章的苦衷
秋風寶劍孤臣淚
中編 在巨人的光環里
統治者的鬧心事-
辦張報紙為一人
孫中山的致命弱點
蔡元培先生的遺憾
如果斷了這根血脈
一字之易未可輕
胡適為何被圍剿
如果胡適遇上姜太公
陳獨秀為何被罷免
陳獨秀為何不去延安
陳獨秀與女工胡適與小腳女人
魯迅、郭沫若的原配夫人
神聖的裝飾
延安走出的四位老人
假如我是唐僧
不批馬老又如何
悲劇可以避免嗎
牛虻與病梅
文化崑崙與文化長城
為察見淵魚者言
《東方紅》曾經被竄改
不該忘記的三個人
為小人辯護
聖人與妓女
英雄與異性
遠去的將軍
何必等到自斃
馬向東勝出與張鳴岐落聘
想起孔繁森訂《詩刊
台灣的三大冤案
下編 狂歡的民眾
華盛頓為何急流勇退
林肯死因別解
美國為何遲遲不捲入二戰
柯林頓緋聞之我見
從救星到災星
拿破崙電壓汽船
滑鐵盧慘敗之謎
希特勒為何不造原子彈
斯大林的微小缺點
三個斯大林
赫魯曉夫的可愛之處
布哈林的奇怪感情
狂歡的民眾
評獎與撰稿
諾貝爾你真不幸
諾貝爾文學獎評委的信
諾貝爾獎失之交臂
高貴的下跪
附編 對《追問歷史》的評論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