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圖書館
日本圖書館
日本的圖書館非常有特色,不僅藏書豐富,借書還十分方便。
日本的圖書館,不論大小,借書還書都十分方便。
在日本,任何人,不管你住在哪裡,來自什麼國家,只要你擁用一張有效的日本的駕駛執照,就可在公用圖書館辦理借書證。辦證簡單方便,從填登記表,到拿到借書證,大約五分鐘左右,且一分錢不收。
日本的圖書館借書證只是把書借出時才用,如果不借書,進館看書,只要你是人,暢通無阻,你要進去,絕沒有人敢攔你,不讓進。再說一般進圖書館的人都是好學上進的人,不會搶劫,搶劫犯通常和銀行和金庫有關係,從沒聽說過有罪犯搶圖書館.
日本圖書館的書都是敞開的,資料性的工具書,不可外借,書脊上貼有“禁帶出”。借書可以通過電腦查書,只要你記得書名或是作者名或是其它相關的關鍵詞,都能找到你要的書,然後電腦會告訴你,這本書在什麼地方,有動畫片顯示你現在的位置到取書的整個線路圖,然後再按一下列印,一張取書信息單出來,按圖索驥,很快就能找到你要的書。
日本任何一家圖書館,複印都是自己動手,因為只有你自己知道需要什麼。
日本的圖書館進門處設有專櫃或書架,備有大量的免費可取的印刷品,都是最近以及即將舉辦的文藝活動信息,如歌劇、音樂會、賽詩會、文藝沙龍、攝影展、畫展、講演等等,為讀者提供很多方便。
1917年,英國人莫理循在華收藏的大量東方學文獻被日本人收購,成為今天東洋文庫的前身。從此,中國人只能東渡日本才能利用莫理循文庫,這不可避免地制約了中國學術的發展水平。歷史學家將莫理循文庫與《永樂大典》和敦煌文書相提並論,足見其在中國學者心目中的地位。因此,莫理循文庫的外流同樣是中國學術的“傷心史”。
在當代國際學術界,凡是研究亞洲各國歷史與文化的學者,幾乎無人不知位於日本東京都文京區的財團法人東洋文庫。東洋文庫的英文名稱是The Oriental Library,可直譯為“東方圖書館”,它首先是一座舉世聞名的亞洲研究專門圖書館,收藏有大量來自亞洲各地的珍貴原始資料和現代出版物,戰後成為日本國會圖書館的主要分支機構之一,現有藏書75萬冊左右。但東洋文庫不僅僅是一個圖書館,它還以豐富的館藏圖書資料為基礎,設有一個龐大的研究部(現包括5個部門共12個研究委員會)和一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東亞文化研究中心”,出版有《東洋學報》、《東洋文庫歐文紀要》、《東洋文庫年報》、《東亞文化研究》等定期雜誌和各個系列的叢書與不定期出版物,為日本學者定期舉辦“東洋學講座”,為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者不定期舉辦“特別講演會”。因此,東洋文庫又被日本人自豪地稱做是“東方學家的麥加”,那意思是說,凡從事東方學研究的學者都應前往“朝覲”。其實,東洋文庫的源頭在中國,它的前身是由英國人喬治·厄恩斯特·莫理循(George Ernest Morrison,1862—1920年)在北京建立的“亞洲圖書館”,又稱“莫理循文庫”,只是由於日本三菱財閥的插手才落戶到了日本。
日本1950年在美軍佔領下制定了圖書館法,授權地方政府建立公共圖書館,並禁止公共圖書館收費。1954年日本圖書館協會又通過了圖書館權利的法案,保證公民自由接觸資料的權利。到1989年,日本的公立圖書館已經增加到1843家。日本當時的人口以1.2億計,平均65000多人一家。但是,這個數據也許不包括支館。筆者居住橫濱期間,橫濱市立圖書館有四五家支館。日本是個官僚統治的社會,人口都集中在幾個大城市。一個城市即使有幾個支館,也屬於一個圖書館。
圖書館不僅僅是一個文化機構,還體現著一種公共生活的理想:任何一個公民,都有權利接觸他所需要的信息,沒有人能夠攔得住他。這是一個文明社會的基本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