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城博物館

位於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魏風街

運城博物館又稱Yuncheng Museum,位於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魏風街,成立於2013年12月,2016年7月1日向觀眾免費開放,開放時間為每周二至周日09:00—17:00。運城博物館佔地38.07畝,建築面積23570平方米,館藏精品為銅首鐵身彩繪關公坐像,屬於綜合博物館。其中展覽區面積15000平方米,文物庫房面積5000平方米。

運城博物館館體建築布局取“太極之意,星雲之勢,搖籃之形”,建築造型為紮根於黃土高原之上的老樹根。該博物館基本陳列以“大河之東”為主題,由華夏尋根、館藏珍品、盬鹽春秋、地靈人傑、土木華章、條山風雲6個歷史專題展和運城農業、工業、城建和文化4個特色主題展組成。截止2019年,館藏藏品數量20,460件套,其中珍貴文物572件套。

發展歷史


運城市因“鹽運之城”而得名,是三國蜀漢名將關羽的故鄉,位於晉、陝、豫三省交界處,黃河金三角經濟圈黃金位置,北依呂梁山臨汾市接壤,東峙中條山和晉城市毗鄰,西、南與陝西省渭南市、河南省三門峽市隔黃河相望。
運城博物館成立於2013年12月,為運城市文化和旅遊局下屬副處級事業單位,2016年7月1日向觀眾免費開放。
運城博物館基本陳列以《大河之東》為主題,展出文物2059件,其中珍貴文物283件。每年舉辦各種臨時性展覽。

館藏文物


截止2019年,館藏藏品數量20,460件套,其中珍貴文物572件套。

基本陳列


運城博物館建築布局呈橢圓形,下大上小,逐漸內收,暗含太極之意、造構星雲之勢、宛如搖籃之形,內涵豐富,外觀時尚,典雅莊重,器宇不凡。
序言大廳設有文化主題浮雕牆,雕刻著世紀曙猿、西侯度用火、后稷教民稼穡、舜帝撫琴吟唱南風歌、嫘祖養蠶繅絲衣披天下、大禹開鑿龍門疏導洪水等;浮雕牆相對的六根文化藝術柱上鑲嵌有商代獸面紋、西周鳳鳥紋等運城重要文物紋飾銅雕;大廳屏風雕刻有“明四家”之一沈周所繪的《著色山水圖卷》和西漢著名辭賦家揚雄所作的《河東賦》。
基本陳列以“大河之東”為主題,由華夏尋根、館藏珍品、盬鹽春秋、地靈人傑、土木華章、條山風雲等6個歷史專題展和運城農業、工業、城建和文化等4個特色主題展組成。

所獲榮譽


2019年5月,運城博物館公眾服務部獲得"山西青年五四獎狀"。

作用價值


《山河相依,窯火輝映--晉陝豫冀宋遼金元瓷藝》
該圖錄共收錄晉陝豫冀四省宋遼金元精品瓷器208件,照片340張,對窯口瓷器的器型、胎土、釉色、裝飾等做出了對比分析。
《大河之東--運城博物館陳列與精品》
該書出版與2018年12月,收錄了運城博物館177件(套)文物。
《古河東·考古進行時》
該書取材於2017年6月運城博物館舉辦的"古河東·考古進行時"展覽,收錄了展覽的設計方案、展覽實景、重要文物圖片、重要遺址發掘人手記等。

文化互動


一是積極投身“進機關、進校園、進社區、進鄉村”系列教育活動24次,發放資料3.5萬餘份,服務公眾80060人。二是熱情開展節日宣教活動,“迎新春趣味問答”、“5•18國際博物館日”、“杏花春雨話清明”等活動,共計服務觀眾21976人。三是立足基地合作共建優勢,運城軍分區、市直各單位、高等院校、中小學等機關團體來館開展各類主題教育實踐活動,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四是開展公益文化專題講座,我館相繼舉辦了“周祀八百,誰主沉浮?——從山西考古發現看兩周歷史”、“表裡山河——晉國六百年”、“從西陰到荊村——運城盆地1949年以前的考古工作”等10餘次專題講座,服務文化愛好者3000餘人。

展出內容


截至2019年8月,運城博物館館藏文物17691件,其中珍貴文物572件。
運城博物館 2張
運城博物館
主要文物
綠釉三層廡殿頂禽鳥御人陶樓
通體施綠釉。共三層,層間設腰檐。底層高29厘米, 四角斜出斗拱承平梁;樓腿直入一折唇平底盤形盆內,象徵陶樓建於水池中;盤口外徑42厘米、內徑37厘米、深9厘米,盤內及折唇邊緣飾游鴨動物俑11隻。中層高27厘米,置有一挑出平坐,四面以勾欄圍合,欄四角各有一執弩武俑作護衛狀,俑高10.5厘米;台內置大案、小案各一;大案長8厘米、寬6厘米,旁有二人席坐相向;小案長5厘米、寬4厘米,旁有一人席坐;四阿頂。頂層高27厘米,屋頂為廡殿
銅首鐵身彩繪關公坐像
該藏品產於明代(1368年-1644年),長77厘米、寬52厘米、高116厘米 ,展示了關公戎裝坐於長方形座上的情景
白玉簪子 該藏品產於清代(1644年-1912年),長15.2厘米、寬1.25厘米 ,色白,有骨白色沁斑。呈拱形長條形,一端上捲曲,陰線刻蝙蝠、團壽等紋飾,一端尖圓形狀。 該藏品為運城博物館於新絳縣泉掌鎮梁村徵集而來。
玉酒杯 該藏品產於清代(1644年-1912年),高3.2厘米、口徑4.4厘米、底徑1.5厘米,材質為青玉。直口,下腹弧形,平底。
石抹子 該藏品產於新石器時代(前10000-前2000年),長11厘米、寬3.5厘米、高4.5厘米,出土於運城市夏縣東下馮遺址。 該藏品材質為玉髓卵石,色灰黃,上部弧形,兩邊扁平。下部平面橢圓形,有磨光痕迹。

場館特色


博物館是城市的文化客廳。基本陳列“大河之東”,植根於運城厚重的歷史文化,圍繞“一縷曙光”、“一堆聖火”、“半個蠶繭”、“一席荒帷”、“一池白雪”、“一位聖人”、“一處唐塔”、“一座浮橋”等獨特文化基因,在梳理文物資源的基礎上,搭建承載歷史、傳承文明的平台,讓文物以喜聞樂見的形式走進公眾生活。“大河之東”展出文物2059件,其中珍貴文物283件。借用考古地層學,通過“特殊陳列語言”——“陶片文化堆積牆”向公眾傳遞考古學知識;採用場景復原,再現了遠古時期西侯度人的生活環境和生存狀態、殷商時期垣曲商城的宮殿區建築布局、明代環鹽池修築禁牆畫面;使用多媒體觸摸屏,還原了舊石器時代打制石器的製作過程、橫北倗國墓地上層貴族的喪葬儀軌;運用古建模型,濃縮了運城部分重要代表性木構建築的精華。展覽還利用人物雕塑、電子沙盤、幻影成像燈箱等形式,營造人與物交互的觀展空間。

參觀信息


地 址:魏南街與禹西路交匯處
費 用:免費
交 通:市區內乘坐14路公交在運城中心醫院站牌下車
或乘坐15路公交在御溪苑站牌下車
開放時間:
周二至周日9:00至17:00(16:00停止入場);
周一閉館(法定節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