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字學家

古文字學家

1930年,考人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專業方向德文。 1916年8月,與佐藤富子相遇,為其取名安娜。 1940年10月,重組文化工作委員會,為主任。

代表人物


季羨林,1911年生於山東清平(今併入臨清市)。祖父季老苔,父季嗣廉,母趙氏,農民。叔季嗣誠。幼時隨馬景恭識字。6歲,到濟南,投奔叔父季嗣誠。入私塾讀書。 7歲后,在山東省立第一師範學校附設新育小學讀書。10歲,開始學英文。12 歲,考入正誼中學,半年後轉入山東大學附設高中。在高中開始學德文,並對外國文學發生興趣。18歲,轉入省立濟南高中,國文老師是董秋芳,他又是翻譯家。
"我之所以五六十年來舞筆弄墨不輟,至今將近耄耋之年,仍然不能放下筆,全出於董老師之賜,我畢生難忘。" 1930年,考人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專業方向德文。從師吳宓葉公超學東西詩比較、英文、梵文,並選修陳寅恪教授的佛經翻譯文學、朱光潛的文藝心理學、俞平伯的唐宋詩詞、朱自清的陶淵明詩。與同學吳組緗林庚李長之結為好友,稱為"四劍客”。同學中還有胡喬木。喜歡"純詩",如法國魏爾蘭、馬拉梅。比利時維爾哈倫,以及六朝駢文,李義山、姜白石的作品。曾翻譯德萊塞、屠格涅夫的作品。大學期間,以成績優異,獲得家鄉清平縣政府所頒獎學金。
郭沫若
郭沫若
郭沫若Guo Moruo(1892—1978)傑出的作家、詩人和戲劇家、唯物史觀歷史學家和古文字學家。清光緒十八年(壬辰年)九月二十七(1892年11月16日)午時,一個迫不及待“腳先下地”的嬰兒在四川大渡河與岷江匯合處的樂山縣沙灣鎮誕生了。乳名文豹,學名開貞,號尚武。
民國元年(1912)正月十五上元節,奉父母之命與張瓊華草草完婚。在長兄幫助下,兩年半之後考入日本岡山第六高等學校第三部醫科,為中國官費留學生。1916年8月,與佐藤富子相遇,為其取名安娜。年底,赴東京接安娜到岡山同居。
1919年9月發表新詩,開始署名沫若,以家鄉的兩條河——沫水(大渡河)、若水(雅河,又名青衣江)“合攏”而成。20年代中期,出版翻譯小說和戲曲集,署名郭鼎堂。其後,在古文字、古器物研究領域,多用此名。
學醫的同時逐漸踏上“棄醫從文”之路,發起成立文藝團體創造社。1923年3月,日本九州帝國大學醫科畢業,獲醫學士學位,但表示“要使祖國早日覺醒,必須創立新文學”。一年以後,“轉向馬克思主義”。1926年3月自上海赴廣州,應聘廣東大學(后改名中山大學)文科學長,先後與毛澤東、周恩來等多次見面。三個月後,投筆從戎,參加北伐,獲“戎馬書生”徽號。不久,晉陞為北伐軍政治部副主任,中將軍銜。1927年3月,發表《請看今日之蔣介石》一文,隨即遭國民黨南京政府通緝。8月1日,南昌起義,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任命其為主席團成員、起義軍總政治部主任。17日,經周恩來、李一氓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8年2月,再次東渡日本,在受著“雙重監視”和“為糊口文字百忙”的艱難境遇下“走了他應該走的唯物主義研究道路”。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國民黨南京政府取消通緝,隨即秘密回國。1938年1月,輾轉到武漢,與於立群開始了新的家庭生活。4月,出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廳長。1940年10月,重組文化工作委員會,為主任。八年抗戰的歲月,一方面寫下大量政論性文章,一方面在學術研究和文藝創作上取得“使得自己較為滿足的成績”。
1948年9月,在兩種命運大決戰前夕及其本人缺席的情況下,被中央研究院評選為院士。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連選連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副主席,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為政務院副總理兼文化教育委員會主任,出任中國科學院院長,當選為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聯合會主席。1954年以後,連選連任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1969年以後,為中國共產黨第九屆、第十屆中央委員會委員。1949年-1959年的10年間,連選連任世界保衛和平理事會副主席,主席為約里奧·居里。“文革”期間,協助周恩來總理做外事工作,為中日建交和中美建交做出貢獻。
作為國務活動家和世界和平使者,耗去大量時間和精力,從政之餘繼續追尋一個個的學術高峰,實踐著“努力攀登不問高”的誓言。一生留下千餘萬字的著作,已出版的《郭沫若全集》包括文學編20卷、歷史編8卷、考古編10卷。尚待出版的有相當於文學編卷數的譯著及佚文。其著作被譯為日文、俄文、英文等多種文字。北京前海西街18號故居、四川樂山沙灣舊居,闢為紀念館供海內外人士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