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5條詞條名為李堅的結果 展開

李堅

宜興市紫砂名家

李堅,1990年出生於陶藝世家,自幼得到紫砂的熏陶。為傳承老一輩的全手工製作的要領和技法,經過自身的勤奮學習,刻苦專研美術設計與紫砂壺的結合,使得壺藝更是精進,技法更為全面。作品主要以傳統器型,方器為主,主要風格為線條流暢,造型純樸,端正大方,製作精細,力求完美。作品深受國內外紫砂壺愛好者的好評,並刊登進《盛世茶緣》,《壺論》等專業書籍。現為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中國紫砂優秀青年陶藝家、收藏家協會會員。

宜興市紫砂名家


李堅作品《倒把西施》
李堅作品《倒把西施》
李堅,1990年出生於陶藝世家,為傳承老一輩的全手工製作的要領和技法,經過自身的勤奮學習,刻苦專研美術設計與紫砂壺的結合,使得壺藝更是精進,技法更為全面。作品主要以傳統器型,方器為主,主要風格為線條流暢,造型純樸,端正大方,製作精細,力求完美。作品深受國內外紫砂壺愛好者的好評,並刊登進《盛世茶緣》,《壺論》等專業書籍。現為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中國紫砂優秀青年陶藝家、收藏家協會會員。
李堅作品《石瓢》
李堅作品《石瓢》
以傳統器形'方器見長,作品造型古樸大方,線條流暢,工藝精細具有端莊渾厚之感,曾多次與著名書畫名家合作,經過自己的勤備聰穎,勇於創作。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制壺風格,創作的作品以收藏,實用為一體,內涵韻味,深為特色。作品深得業界認同藏界注目,多次參加國家,省級展評,屢屢獲獎,各書刊媒體播報,諸多作品先後被國內外眾多收藏家、博物館收藏。

個人榮譽


2007年2月《倒把西施壺》在中韓兩國修交15周年留念2007年兩國陶瓷文化交流展評比中榮獲銅獎。
2007年9月《仿古壺》入選首屆東方工藝美術之都博覽會榮獲金獎。
2008年8月《石瓢壺》榮獲首屆中國(日照)國際工藝品博覽會金獎。
2009年12月《仿古壺》再度榮獲湖南長沙文化節茶業博覽會暨紫砂工藝展會金獎。
2012年11月受邀蘇州國際茶葉博覽會現場制陶。
2013年5月8號創辦紫源山房ー紫砂藝術館。

歷史人物


一、[金]濟南人。善刻碑,明昌五年(一一九四)同梁宗誠刻路伯遠及王珩靈岩寺詩。《刻碑姓名錄》
二、[清]字艻仙,湖南人。善畫花鳥草蟲,本宣和畫院,亦供奉中之能品。《讀畫輯略》
三、[清]字子固,甘泉(今江蘇揚州)人。汪圻(一七七六―一八四o)弟子,畫學其師,久住清江。《揚州畫苑錄》

零分狀元


李堅 男 苗族,1987年10月29日生(陽曆1987年12月19),貴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楊柳鄉人,2007、2008年先後參加高考。其中在2008年高考中全部科目故意考0分,同時考場上即興撰文《作文與嫖妓》反對當前套話作文,欲以此來反對現行應試教育。此舉一出,引來喧嘩一片,褒貶不一。2008年7月被某報冠名“零分狀元”,后該事件先後被百餘家報紙轉載,從此“名揚千里”成為年度網路紅人。后改變初衷又去上大學,更是引來一片質疑。炒作、作秀的罵聲不斷,但李堅還是經受住了大家的考驗,在2008年9月到達江西翻譯學院繼續其求學生涯。該事件先後被貴州電視台江西電視台、中央電視台、山東電視台等電視媒體報道過。
據報載其有文學特長,一度被譽為天才。從初中開始在全國各類報刊上發表文章無數,其文風多變,辭賦行文精鍊,散文樸實溫馨,小說獨具一家,是可樹之才。代表作有《印江賦》《作文與嫖妓》《村莊里的炊煙》《一起長大》等。

東北林學院教授


李堅 男,漢族,1943年2月生,遼寧省阜新市人,1985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7年參加工作,東北林學院木材利用系林產化工專業畢業,博士,教授。
1961年至1966年東北林學院木材利用系林產化工專業學習。1967年至1978年泰康、安達造紙廠技術員。1981年至1983年東北林學院林產工業系教師。1981年獲工學碩士。1983年至1991年東北林業大學林產工業系講師、副教授,1987年獲工學博士(1989年至1990年英國北威爾士大學合作研究教師)。1991年至1996年東北林業大學副校長、代校長、學科負責人、教授,1993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博士生導師,兼任木材科學與應用技術研究所所長。1996年任東北林業大學校長。
擔任國際木材學會聯合會(IAWPS)執行理事,中國林學會木材科學分會理事長,中國林業教育學會副理事長,全國林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學科評審組成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召集人,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學部委員,黑龍江省科協委員,黑龍江省科技經濟顧問委員會委員。《東北林業大學學報》主編及《林業科學》、《傢具》、《中國木材》、《傢具與環境》等雜誌編委。
曾獲得“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做出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學位獲得者”、“黑龍江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等榮譽稱號。
我國知名木材科學家,率先打破傳統木材學範疇,與多學科交叉融合,緊密結合生產解決重大技術問題。在長年從事的木材保護學研究領域取得重要創新性成果:主持木材阻燃與防護技術研究,獲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綜合技術經濟指標國際領先的新型木材阻燃劑系列技術,先後獲省科學技術一等獎和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主持開發的大興安嶺火燒原木保存技術,在國際上首次突破過火林原木大規模保存技術難關,主持多學科參加的森林資源培育及生態環境恢復工作,效益顯著,獲省重大科技效益獎。在我國生物木材學、木質環境學領域率先開拓研究,主持完成10餘項國家、省部級重大科研項目,現主持“863”項目等6項課題。總計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科學技術一等獎1項,省重大科技效益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專利6項。出版學術著作19部,發表論文221篇,其中151篇(部)分別被SCI、EI、CAB、CSCD等檢索機構收錄或引用。培養數十名碩士、博士和博士后,順應國際前沿,推動學科發展,率學科進入國家重點學科。

徐州市副市長


李堅,現任徐州市副市長、市政府黨組成員。1953年10月出生於江蘇睢寧,漢族,江蘇沭陽人,省委黨校研究生學歷,高級經濟師、高級政工師,1970年6月參加工作,1976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70年6月—1976年5月,徐州,1976年5月—1977年7月,徐州電解化工廠團委副書記、書記;
1977年7月—1979年9月,徐州市化工局團委副書記(借調);
1979年9月—1982年9月,徐州市化工局團委副書記(主持工作);
1982年9月—1984年7月,徐州教育學院幹部中文專科班學員;
1984年7月—1985年1月,徐州化工機械廠黨委副書記;
1985年1月—1989年1月,徐州化工機械廠黨委書記;
1989年1月—1990年9月,徐州化工機械總廠廠長兼黨委書記;
1990年9月—1991年7月,徐州化工機械總廠廠長;
1991年7月—1992年5月,徐州市經濟委員會黨組成員、政治處主任;
1992年5月—1993年12月,睢寧縣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
1993年12月—1995年11月,徐州市賈汪區委副書記、代區長、區長;
1995年11月—1996年3月,徐州市礦區區委書記;
1996年3月—1998年3月,徐州市九里區委書記、人武部黨委書記;
1998年3月—2001年7月,徐州市計劃委員會主任、黨組書記;
2001年7月—2002年1月,徐州市發展計劃委員會主任、黨組書記;
2002年1月—2004年5月,徐州市發展計劃委員會主任、黨組書記兼市投資總公司黨組書記;
2004年5月—2005年1月,徐州市發展計劃委員會主任、黨組書記(2003年2月—2004年7月省委黨校政治經濟學專業市場經濟與國內外經濟貿易研究方向學習);
2005年1月—2005年12月,徐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黨組書記;
2005年12月起,任現職。
負責工業、交通運輸、商貿、糧食、供銷、通訊、安全生產及工業、商貿企業改革等方面的工作,協助分管工業、商貿國有資產管理工作。
分管市經貿委、交通局、商貿局、糧食局、供銷社、物資總公司、安監局及市屬各工業、商貿企業(集團)、投資總公司、國投公司。
聯繫市總工會、徐州鐵路辦事處、供電公司、煙草專賣局、鹽務局質監局、葯監局、電信局、郵政局及其他省部屬企業。

外事官員


李堅,男,1958年3月生,廣東省人,大普畢業,文學碩士
1978年—1994年 廣東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友城處科員、副
科級幹部、正科級幹部,國際交流處正科級
幹部;
1994年—2000年 廣東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國際交流處副處
長、領事處副處長;
2000年—2007年 廣東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領事處處長、出
國管理處處長。
2007年— 廣東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副主任、廣東省
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副會長。
1998年9月—1999年9月,在英國基爾大學國際關係專業學習;2005年8月—2005年9月,參加廣東省市廳級領導幹部出國培訓班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學習。

首都醫科大學教授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副院長,教授,碩導
擅長:生殖調節,優生優育的諮詢,婦科常見病,疑難病症,良性腫瘤(子宮肌瘤卵巢囊腫),子宮內膜異位症,不孕不育,異位妊娠,優生優育,節育避孕諮詢及手術,節育疑難病發症診治,腹腔鏡,宮腔鏡,輸卵管復通及整形,計劃生育管理,圍絕經期諮詢診治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簡介:
北京婦產醫院位於北京市中心,故宮博物院東側,佔地17430平方米,建築面積23699平方米,創建於1959年,是一所以診治婦產科疑難重症為重點的醫療、教學、科研和預防保健相結合的市級專科醫院。
1984年至今被任命為世界衛生組織圍產保健研究和培訓合作中心。1992年被評為我國第一批國際標準愛嬰醫院。1994年被批准為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1996年被評為北京地區三級甲等醫院。

昆明市護理學會理事


女,漢族,1957年11月生,湖北石首人,1974年9月參加工作,1994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昆明醫學院護理系畢業,大專文化,副主任護師,現任區人民醫院護理部主任、院黨支部書記。
1974年9月,在綠茂公社、老村大隊、灣子生產隊下鄉;1977年至1978年在東川衛校學習,1978至現在東川人民醫院工作,1989年6月,任東川市人民醫院幹部病房護士長。2000年12月畢業於昆明醫學院護理系;2001年6月任院護理部主任。1993年至98年任東川護理學會副秘書長,98年至2000年任東川護理學會秘書長,2001年東川護理學會副理事長,2004年東川護理學會理事長,2003年8月至今為雲南省護理學會第八屆理事會理事,2004年5月為昆明市護理學會第六屆理事會理事。
曾被評為昆明市衛生系統“優秀護理管理幹部”。2003年10月,在“非典”防治工作中積極工作,被昆明市東川區人民政府表彰。主要學術論文有在中華中西醫結合雜誌上發表的《一例傷寒、動脈硬化腦梗塞的護理》、中華中西醫結合雜誌上發表的《增強護士法律意識、避免護理糾紛》、《一例高危妊娠伴脾破裂的護理》、《傳統灌腸法與改進灌腸法在臨床上的對比觀察》、《介紹一種年終考核的表格設計》、在護理學雜誌的《手術病人麻醉後放置尿管臨床觀察》。

泰興市醫生


李堅 男,1962年出生,副主任醫師。1982年畢業於揚州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一直從事放射診斷技術工作。具備了系統、紮實的專業知識理論基礎、豐富的放射診斷經驗。先後於1986年在江蘇省腫瘤研究所,1996年上海市華東醫院、上海市第九人民醫院進修學習,2003年參加衛生部CT、MRI進修班及上海第一醫科大學斷層解剖進修班學習。在省級以上醫療雜誌上發表論文十多篇,獲泰興科技進步獎一次。

北京工業大學副教授


學術簡歷:
學士,1982-1986,西安冶金建築學院
碩士,1988-1991,西安冶金建築學院
講師,1991-1996,西安礦業學院
博士,1996-1999,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主講課程: 大氣污染控制工程
教師寄語: 刻苦勤奮,紮實創新,為我們共同的環保事業奮鬥。
研究興趣
大氣污染控制工程:主要包括微粒控制技術、酸霧治理、揮發性有機物(VOCs)治理、室內空氣污染檢測和大氣污染狀況與數學模型等方面的研究。
科研成果
主持完成了幾十項廢氣污染治理工程設計及環境評價項目;主持並完成了北京市自然科學項目《電暈法處理二氧化硫的實驗研究》;參與完成了北京綠色奧運大氣污染控制項目《北京市空氣質量戰略達標研究》子課題;參與研製開發的產品“EEJL-1”綠色環保型揚塵復蓋劑獲第五屆中國國際發明展覽會銀獎和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三等獎(2003年),並獲得發明專利(專利號:ZL
03 1
21134.8);參與編寫教材《環境設計基礎》並獲北京工業大學優秀教材二等獎;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曾獲海外華人環境工程師及科學家學會最佳論文一等獎;取得室內空氣污染監測資質及工程設計資質。
主要論著:
1.《環境工程設計基礎》,化學工業出版社,2002.3.
2.李堅等,“電暈法處理易揮發性有機物(VOCs)的實驗研究”,環境工程3(17), (1999): 30-32.
3.李堅等,“電暈法處理易揮發性有機物(VOCs)的機理研究”,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學報32(1), (2000): 25-27.
4.李堅等,“填充式電暈法處理二氧化硫的實驗研究”,環境工程21(1),(2003):35-37.
5.李堅等,“烹飪油煙污染及其凈化設備現狀與發展趨勢”,北京工業大學學報30(3), (2004): 342-347.
6.梁文俊,李堅等,“低溫等離子體法處理甲醛氣體”,環境污染治理技術與設備6(4), (2005):50-52.
7.梁文俊,李堅等,“低溫等離子體法去除苯和甲苯廢氣性能研究”,環境污染治理技術與設備6(5), (2005):51-55.
【10】音樂活動家
李堅 女,1928年生,上海市人。音樂活動家,音樂教育家。曾擔任雲南、江西省文化廳的領導工作。系中國音樂家協會常務理事、江西音樂家協會主席。自幼學鋼琴,就讀於上海國立音樂專科學校、上海滬江大學音樂系,主修鋼琴和聲樂。
1944年參加革命、1945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在上海參加學生運動時,組織和參加合唱團、音樂會獨奏、獨唱。1956年任雲南省歌舞團團長,1959年創辦雲南藝術學院,主持全面工作兼音樂系主任。離休前後一直堅持業餘鋼琴學生的教學工作至今。有相當部分學生現在都具有教授、副教授或國家一、二級演員的職稱。擔任領導工作期間,策劃設計過許多重大音樂、舞蹈活動和重要晚會,例如聶耳音樂周、江西音樂周、國賓晚會,華東地區在江西的聯合藝術節,國慶重要獻禮節目等。投入了大型舞劇《召樹屯與南娪諾娜》,大合唱《阿詩瑪》、《火把節》、《還魂曲》,傣族舞蹈《小卜少》、《膠林》等的創作、排練和演出活動。發表過不少評論文章。創作的歌曲《啊!西雙版納》已由中國唱片出版社出了大小唱片。組織領導過不少民族樂器的改革和推廣工作,其中像巴烏也推向國,吐良出訪了不少國家,並培養了獨特的演奏人員。1979年後還堅持參加和領導全國藝術科學規劃中雲南和江西十大集成志書的編纂工作。完成了《民舞集成》(江西卷)、《戲曲音樂》(江西卷)的主編工作,戲曲志和民歌(江西卷)的顧問工作。2004年十部江西卷全部完稿,獲文化部授予的“特別貢獻個人獎”。國際交流中曾獲日本大垣女子短文“特別名譽教授”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