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之人格與風格
司馬遷之人格與風格
《司馬遷之人格與風格》是我國第一部全面介紹和評議司馬遷及《史記》的專徠著。李長之先生用他那特有的優美而富於情感的筆調,精審詳核地分析了司馬遷所處的偉大時代,追溯了他的家學淵源,討論了他和孔子在精神和性格上的契合和共鳴及距離。
本書論述了司馬遷的經歷及這一切對他作品的影響,推測了《史記》各篇著作先後,認為司馬遷的人格與《史記》的風格是一事,那就是浪漫的自然主義精神。作者對《史記》一書的美學風格也進行了詳盡的分析,高度評價了司馬遷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可以說,研究司馬遷及《史記》所牽涉到的重大問題在這部書中都程度不同的接觸到了,並提出了啟人思考的深刻見解。比如,關於司馬遷的生年,自王靜安和梁任公提出生於漢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年)后,幾乎已成定論。李長之先生卻不為權威和成說所囿,在本書中提出了司馬遷生年為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的說法。有趣的是,雖然當時這個觀點沒有引起反響,一九五五年一位叫劉際銓的人卻抄襲全文在《歷史研究》上以自己名義發表了。同期《歷史研究》上還發表了郭沫若先生《太史公行年考有問題》一文,也持司馬遷生年為建元六年的說法。從此,這一觀點在學術界引起重視,展開了熱烈討論。但這,距李長之先生寫成此文已是十年之後了。
《司馬遷之人格與風格》是李長之先生解放前的作品,當然存在一些缺點。比如全書過重藝術,過於強調和渲染司馬遷的浪漫的自然主義,這些都體現了作者早年受德國古典唯心主義美學的影響。儘管如此,這本書仍不失為當前研究司馬遷和《史記》的重要參考書。一妨八○年日本著名學者和田武司先生將此書譯為日文由德間書店出版。
李長之先生生於一九一○年,一九三一年入清華大學生物系學習,一九三三年春轉入哲學系,並參加《文學季刊》編委會。一九三四年擔任《清華周刊》文藝主編,出版第一本詩集《夜宴》。一九三五年任天津《益世報》文學副刊主編,發表《魯迅批判》。這是我國第一部系統評論魯迅的專著,后經魯迅審閱,訂正了有關時間,由上海北新書局出版。一九三六年長之先生畢業於清華大學,任清華大學華僑生、蒙藏生導師,並在京華美術學院任美學和西洋美術史教授。一九三七年他準備去德國留學,已經經過了香港到達了越南,卻接到國民黨政府通知:留學生必須承認“滿洲國”,並改從東北繞道出國。他痛恨國民黨的賣國政策,更不能接受必須承認修偽滿政府才能留學的條件,為此,他放棄了這次留學的機會。不久,他來到重慶中央大學任教,同年加入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在此期間,他開始醞釀、陸續寫作《司馬遷之人格與風格》。一九四五年春天,由於肺病,他離開工作七年的中央大學,擔任重慶北碚編譯館編審。一九四六年,他去南京編譯館任代理圖書館主任。在那裡,也寫完了《司馬遷之人格與風格》。先由《國文月刊》連載一部分,後來開明書店出版了這部書。一九四六年十月,長之先生來到北平任北京師範大學副教授。這時,他接觸了許多進步學生,開始閱讀《共產黨宣言》等馬列主義著作。聞一多先生的事迹尤給了他深刻影響,他在日記中寫到道:“先讀其年譜,大受激動,時而欲泣。”他的思想發生了很大轉變,越來越清楚的認識到國民黨反動派的昏庸和腐敗。他以文學批評為武器,大膽痛快在指斥了國民黨反動派的禍國殃民。一九四七年,也寫了《李清照論》,《陶淵明真能超出時代么》等論文,以鮮明的現實精神和精湛見解受到朱自清先生的稱讚。
解放之後他與一九五○年提出加入共產黨的申請,一九五一年加入政協組織的西南土改工作團,並任副團長。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到一九五六年,他除了寫有幾十萬字的單篇論文,還撰寫了近十種書籍,平均每年一本還多。李長之先生是當代最勤奮,最多產的學者和批評家之一。一九五六年他才四十六歲,已經先後出版了《夜宴》,《魯迅批判》、《波蘭興亡鑒》、《道教徒的李白及其痛苦》、《星的歌頌》、《苦霧集》、《西洋哲學史》、《文藝史學與文藝科學》、《批評精神》、《德意志的古典精神》、《迎中國的文藝復興》、《中國畫論體系及其批評》、《北歐文學》、《韓愈》、《我教你讀書》、《夢雨集》、《文史通義刪存》、《司馬遷之人格與風格》、《大理石的小菩薩》《龍伯國》、《李白》、《陶淵明傳論》、《中國文學史稿》一、二、三卷、《詩經試譯》、《孔子的故事》、《司馬遷》、《歌德童話》、《威廉·退爾》、《強盜》、《判斷力批判》等近三十種著作和譯著。他寫的單篇論文也在百萬以上。
《司馬遷之人格與風格》是我國著名學者,文學批評家李長之先生於一九四六年的作品,該書於一九四八年由開明書店出版。司馬遷是李長之先生最喜愛的古典作家,解放后他一直很想對之加以修訂,五十年代已寫了修改提綱,但人事匆匆,加上動亂,終成憾事。
李長之先生在自序中說道:“本書的書名原想叫《抒情詩人司馬遷及其悲劇》,這是因為初意只在傳記,而傳記的中心是在李陵案。後來因為論史記各篇著作先後的一文寫得太長,想改為《司馬遷和史記》,以表示人和作品並重。但以後寫風格分析時是佔了更大的比重了,所以終於定名為《司馬遷之人格與風格》,人格與風格也有一個共同的中心,那就是“浪漫的自然主義”。本頁想吧這個形容詞加在書名上,可是那樣就更累贅了,而且不如現在有點含蓄,雖然我是不慣於,也不肯,要什麼含蓄的。”
第一章 司馬遷及其時代精神
一 偉大的時代
二 楚文化的勝利
三 齊學
四 異國情調和經濟勢力的膨脹
五 這個時代的象徵人物——漢武帝
六 司馬遷在這一時代中的意義
附錄 司馬遷生年為建元六年辨
第二章 司馬遷的父親
一、世傳的歷史學家並天文學家
二、司馬談的思想之淵源
三、批評精神和道家立場
四、司馬談封禪
五、偉大的遺命
六、天才的培養
第三章 司馬遷和孔子
一、教育之效、
二、司馬遷對孔子的崇拜
三、司馬遷在性格上與孔子之契合點及其距離
四、司馬遷對六藝之了解
五、司馬遷與春秋
六、司馬遷在精神上受惠與孔子的所在
七、司馬遷在心靈深處和孔子的真正共鳴
第四章 司馬遷之體驗與創作(上)——無限之象徵
一、從耕牧到京師受學
二、東南和中原的大履行
三、徠仕宦生活的開始——空峒扈駕和奉使蜀滇
四、封禪與北地之游——“無限”之象徵
五、負薪塞河
六、父職的繼續——司馬遷之活躍與積極
七、太初曆的訂定和著述
第五章 司馬遷之體驗與創作(中)——必然的歷史劇
一、司馬遷的性格之本質
二、好奇與愛才
三、司馬遷與友情——司馬遷交遊考
四、武帝時代之嚴刑峻法
五、李陵案的原委
六、兩個英雄的晚年
第六章 司馬遷之體驗與創作(下)——《史記》各篇著作先後之可能的推測
一、缺和補
二、《史記》中可能出自司馬談手筆者
三、《史記》中不易辨別為談著抑遷著者
四、司馬遷著述之根據與其創作時之情形
五、就著作時代上對司馬遷作品之劃分
六、結論和餘論——兼論褚先生
第七章 司馬遷的精神寶藏之內容——浪漫的自然主義
一、司馬遷之識
二、司馬遷之學——百科全書式人物
三、語言學的訓練——所謂古文
四、司馬遷之讀書
五、司馬遷與儒家
六、司馬遷之根本思想——道家
七、司馬遷和荀學
八、浪漫的自然主義
九、司馬遷的歷史哲學與歷史科學
十、司馬遷的政治觀
十一、司馬遷之民間精神
十二、《史記》一書的各格
十三、史官的傳統
第八章 司馬遷的風格之美學上的分析
一、司馬遷的散文風格之來源
二、《史記》書中的形式律則
三、建築結構與韻律
四、句調之分析
五、司馬遷之語彙及其運用
六、司馬遷的風格之特徵及其與古文運動之關係
第九章 文學史上的司馬遷
一、《史記》是中國的史詩
二、《史記》與中國後來的小說戲劇
三、司馬遷之文學批評
四、司馬遷之諷刺
五、總結——抒情詩人的司馬遷及其最後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