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
全文體現了儒家思想中,傳統知識分子尊崇的信條。以自我完善為基礎即“修身”,通過治理家庭即“齊家”,直到治理好諸侯國即“治國”,最後達到安撫天下黎民百姓,使他們能夠豐衣足食,安居樂業即“平天下”,這也成為了幾千年來無數知識分子追求的最高理想。
儒家“平天下”的終極目標,就是要達到天下均平的社會理想狀態。但這個“均平”或“平均”卻不是人們所理解的那個平均主義的“平均”,不是絕對的量的均勻,而是一個表示合理、平衡、公正、公平、秩序、和諧等意義的內涵豐富的概念,就基本含義來說,它更多的是一種在等級秩序基礎上的平等和公平。
那麼如何能夠達到這一境界呢?就是原文中提到的格物,所謂格物即是極力地研究事物的本質,規律。放在如今,就是好好學習,好好鑽研知識,所以才有物格而後知至。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強調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為了治國平天下,說明了治國平天下和個人道德修養的一致性。要成就大事業。首先就在於做好個人的修身功夫;修身的第一步,就是正心誠意。首先對自己誠實,其次對他人坦誠。對自己誠實,方能體察物情人心;對他人坦誠,方能體貼友愛同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