葯都街道
河北省保定市安國市下轄街道
葯都街道,隸屬於河北省保定市安國市,地處安國市北部,東、北鄰石佛鎮,南接祁州路街道,西鄰北段村鄉。轄區東西最大距離8.4千米,南北最大距離6.31千米,總面積47.8平方千米。葯都街道原屬祁州鎮。1992年8月4日,設祁州葯市街道。
2017年3月,河北省民政廳批准安國市進行部分行政區劃調整,將祁州葯市街道更名為葯都街道。
截至2020年6月,葯都街道轄6個居委會和14個村委會,葯都街道辦事處駐葯都大街130號。截至2013年末,原祁州葯市街道轄區總人口52346人。
2011年,原祁州葯市街道農業總產值15701萬元,財政總收入525萬元。
常住人口73239人(2020年)。
葯都街道原屬祁州鎮。
1992年8月4日,設祁州葯市街道。
2017年3月,河北省民政廳批准安國市進行部分行政區劃調整,將祁州葯市街道更名為葯都街道。
區劃沿革
1992年8月4日,祁州葯市街道轄杜庄村、觀音堂村、八五村、民主街及祁州葯市。
1996年1月,門東鄉和淤村鄉的6個村划入。
截至2011年末,原祁州葯市街道轄葯香、葯華、東方葯城、朝陽4個居民委員會,八五、民主街、觀音堂、杜庄、河西、齊村、閻村、門東、中陽、北婁、南婁、大文、淤村、北河、姬庄、東各堡、西各堡、北各堡18個村民委員會。
區劃詳情
截至2020年6月,葯都街道轄6個居委會和14個村委會,葯都街道辦事處駐葯都大街130號。
葯都街道區劃詳情 | |||||
葯香社區居委會 | 民主街社區居民委員會 | 門東村村委會 | 南婁村村委會 | 淤村村委會 | 北河村村委會 |
葯華路居委會 | 觀音堂社區居民委員會 | 河西村村委會 | 北婁村村委會 | 北各卜村村委會 | 姬庄村村委會 |
東方葯城居委會 | 杜庄社區居民委員會 | 大文村村委會 | 閆村村委會 | 東各卜村村委會 | |
朝陽社區居民委員會 | 八五社區居民委員會 | 中陽村村委會 | 齊村村委會 | 西各卜村村委會 |
葯都街道地處安國市北部,距安國市人民政府2千米,東、北鄰石佛鎮,南接祁州路街道,西鄰北段村鄉。轄區東西最大距離8.4千米,南北最大距離6.31千米,總面積47.8平方千米。
葯都街道屬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氣溫的年溫差較大,降水季節分配不均勻,表現出明顯的大陸性氣候特徵。在一年四季中,冬季寒冷降雪少,春季乾旱風沙多,夏季高溫多雨,秋季天氣晴朗,冷暖適中,年主要風向為東北風和西南風。年平均氣溫12.4℃,年平均降水量555.3毫米,年平均相對濕度60%,年無霜期最長208天。
截至2011年末,原祁州葯市街道轄區總人口43505人,另有流動人口5829人。總人口中,男性26103人,佔60%;女性17402人,佔40%;14歲以下10006人,佔23%;15~64歲27408人,佔63%;65歲以上6091人,佔14%。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回族523人。2011年,原祁州葯市街道人口出生率7‰,人口死亡率5‰,人口自然增長率2‰。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954人。
截至2013年末,原祁州葯市街道轄區總人口52346人,其中農村人口32814人;另有流動人口5829人。總人口中,男性25886人,女性26460人;14歲以下12039人,15~64歲32978人,65歲以上7329人;少數民族以回民居多,達523人。2013年,原祁州葯市街道人口出生率13.6‰,死亡率6.4‰,人口自然增長率7.2‰。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葯都街道常住人口73239人。
2011年,原祁州葯市街道農業總產值15701萬元,財政總收入525萬元。
2011年,原祁州葯市街道耕地面積40086畝,全部為水澆地,以種植小麥、玉米、蔬菜、中藥材為主。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原祁州葯市街道生產糧食1.57萬噸,其中小麥0.8萬噸,玉米0.77萬噸。有大型農業機械32台(輛)。
原祁州葯市街道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原祁州葯市街道生豬存欄為9666頭,羊存欄為3032隻,家禽存欄為20萬羽。
2011年,原祁州葯市街道主要從事中藥材加工業,工業企業(加工點)1562家,從業人員7056人。
2011年,原祁州葯市街道公交線路3條,站點17個,日班次5次,日發送乘客450人次;交通運輸車輛126輛。
2011年末,原祁州葯市街道有幼兒園(所)2所,在園幼兒652人,專任教師54人;小學9所,在校生3600人,專任教師151人;初中2所,在校生3938人,專任教師368人,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2011年,原祁州葯市街道教育經費達0.53億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0.3億元。
2011年末,原祁州葯市街道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19個,各類圖書室28個。8個村共計3000餘戶安裝了有線數字電視。
2011年末,原祁州葯市街道有學校體育場1處,民間體育場4處。14個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數占常住人口的36%。
2011年末,原祁州葯市街道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460戶,人數460人,支出48600元;醫療救助78人次;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71人,農村五保人員101人,農村最低生活保障886人。初步建立起了養老、醫療等多層次、廣覆蓋的社會保障體系。
祁菊花
祁菊花,安國市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中藥志》載稱:產於河北安國者,稱為“祁菊”。祁菊花鮮品頭狀花序倒圓錐形,有時稍壓扁成扇形,直徑2.5~3.5厘米,總苞碟狀,總苞片3~4層,卵形或橢圓形。雌性舌狀花數層,位於外圍,類白色,勁直,上舉,縱向折縮,散生金黃色腺點,兩性管狀花多數,位於中央。體輕質柔潤,干后鬆脆,氣清香,味甘,微苦。
2018年9月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批准對“祁菊花”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葯都街道](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4/9/m49dfaf9770f0f85890449e1647bed2ba.jpg)
![葯都街道](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4/9/m49dfaf9770f0f85890449e1647bed2ba.jpg)
葯都街道
祁山藥
祁山藥,安國市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祁山藥鮮品略呈長圓柱形,稍扁,長1米左右,直徑1.5~3厘米,兩端不整齊。表面淡黃白色或淺棕黃色,有少數鬚根。質堅實,不易折斷,斷面白色,顆粒狀,粉性,散有淺棕黃色點狀物。味甘,微酸,嚼之發粘。
2018年9月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正式批准對“祁山藥”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祁紫菀
祁紫菀,安國市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祁紫菀,根莖不規則塊狀,長2~5厘米,直徑1~3厘米,表面紫紅色或灰紅色,頂端殘留莖基及葉柄殘痕,中下部叢生多數細根;質堅硬,斷面較平坦,顯油性。根多數細長,長6~15厘米,直徑1~3毫米,多編成辨狀;表面紫紅色或灰紅色,有縱皺紋;質較柔,易折斷,斷面淡棕色,邊緣一圈現紫紅色,中央有細小木心。
2013年04月15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祁紫菀”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