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題扇橋的結果 展開
- 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的石拱橋
- 題扇橋
題扇橋
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的石拱橋
題扇橋在在浙江省紹興市區城東北角,昌安門附近戒珠寺前,紹興市區蕺山街上,因王羲之為賣扇老嫗題扇而得名,現橋為清道光八年(1828)即原址重修。
題扇橋
題扇橋
題扇橋
相傳和晉代右將軍、會稽內史王羲之有關。每次從宅第出來途經蕺山街走上小橋,王羲之總看見有位老婆婆在橋頭擺小攤賣六角扇,但買的人卻很少。有一天,王羲之又過小橋,見婆婆守著扇攤,一臉愁容,頓生惻隱之心,所以提筆在她的扇子上各題了五個字。老婆婆看到了,臉上立刻露出了憤怒的神色。王羲之笑著對她說,你只要對人說這是王右軍題的字,每把扇子必能賣出百錢的好價格。老婆婆將信將疑,按照王羲之的囑咐賣扇。不一會兒,由王羲之題過字的扇子便被行人搶購一空了,有的甚至還多給了一些錢,老婆婆高興得嘴巴也合不攏了。從此以後,這座橋就被稱為題扇橋了。
題扇橋
如今的題扇橋直街上,兩旁為粉牆黛瓦的民居,木門木窗,古色古香。題扇橋河沿上,路西側為河,呈一河一路格局。河對岸是背河而築的憑水窗樓,路東側是鱗次櫛比的傳統民居。走在狹窄的題扇橋河沿,往南看是古樸大方、端莊典雅的題扇橋橫跨河上,往北望是近在咫尺的蕺山,山上樹木蔥鬱,塔亭樓閣錯落其間。
現存的題扇橋是清道光八年(1828)重建的。是一座單孔石拱橋,橫跨於府河之上。橋上有龍門石7塊,均鏤空雕刻“蛟龍噴水”等圖案。橋面、攔板和拱券幾乎是同一圓心的圓弧,為紹興石橋所少見。以前的時候,橋上還有一根木燈桿,橋旁的小屋內住著照管天燈的人,橋上燈光為行人照見石路,也防行駛在夜色中的船隻不慎撞上石橋。旁邊還設有圓形石桌和鼓形石凳,供遊人小憩。橋長約20米,闊3米許,橋身飽經風雨剝蝕,已呈坑坑點點,石級也有幾塊出現了斷裂。橋的兩側,攀援著蒼綠的藤蔓和野花,使石橋益發顯得古雅脫俗。橋楣上沒有橋名,但紹興的男女老少都知道這是題扇橋。橋西南側立著“晉王右軍題扇橋”石碑,由著名書法家蕭嫻題寫。橋西南側立著一塊石碑,上刻“晉王右軍題扇處”七個大字。後來石碑被人搬走,橋側刻著建橋年份的字也被鑿掉了。早幾年,當地文管部門請八八老人蕭嫻題了“晉王右軍題扇橋”七字,立新碑於橋旁。蕭老是康有為的女弟子,書法瀟灑飄逸,秀中蘊勁,于右任稱她為“當代衛夫人”。其墨寶不易求得,此碑頗為古橋生色。
一天傍晚,王羲之在紹興城裡的一座石橋上散步,走到橋頭的時候,看見一個老婆婆愁眉苦臉地提著一
籃子竹扇,拄著拐杖,站在橋頭叫賣。王羲之看到沒人買老婆婆的扇子,十分同情,就走上前去問他怎麼回事?老太婆說:“天冷了,扇子賣不出去,幾個本錢都花在芭蕉扇上面了,現在連吃飯都成問題了。”王羲之聽了,想了想,就說:“老婆婆,我給你的扇子寫幾個字,你再拿去買好嗎?”老婆婆不認識王羲之,但是覺得他很熱心,就把扇子都交給了他。王羲之就叫書童拿來筆墨,在老太婆的扇子上龍飛鳳舞的寫上幾個大字。老太婆一看,他那乾凈漂亮的芭蕉扇,被王羲之寫得一塌糊塗,恐怕賣不出錢來,就哭著要王羲之賠他新扇子。王羲之就安慰她說:“老婆婆,你不必著急,更不要生氣,我問你,你這扇是賣幾個錢一把?”老太婆說:“三個錢一把。”王羲之,哈哈一笑說:“那很好,你現在就賣三百錢一把。你趕快拿著扇子到城裡去,對人說:‘這些扇子都是王逸少寫的’,準會有人肯花錢買的。”那老太婆不肯相信,還纏著王羲之不放。大路上來來往往的人很多,看到老太婆拉著王羲之爭吵,就都圍繞來看熱鬧。有些認得王羲之的人,一看這是王羲之親筆題的扇子,就馬上掏出三百錢來,跟老太婆買扇子。一傳十,十傳百,這消息很快就傳開了,大家都搶著跟老太婆買扇子。轉眼間,這百十把扇子都賣光了,老太婆一下子就得到四十多吊錢,樂得他嘴都合不攏來。現在紹興市內有一座石拱橋,叫做"題扇橋",據說就是王羲之為老婆婆題扇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