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科技大學張家港校區

2005年創立的公立綜合大學

江蘇科技大學張家港校區(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Zhangjiagang)),坐落在全國文明城市——江蘇省張家港市沙洲湖畔,是江蘇省重點建設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學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是一所工、管、農、文、理、經、教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有特色的大學。

2005年江蘇科技大學為拓展辦學空間、與張家港市人民政府共建江蘇科技大學張家港校區。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的公辦校區,是江蘇科技大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據2021年2月學校官網顯示,校園佔地856畝。一個“生態型、園林式、數字化”的現代化校園為學子們的求知深造創造了良好條件。現設有船舶與建築工程學院、機電與動力工程學院、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商學院、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院和公共教育學院六個教學單位及張家港江蘇科技大學產業技術研究院、智能電力研究院、中加亞太經濟研究院等研究機構。擁有冶金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1個,本科專業8個。現有研究生近100人,本科生2200餘人。

歷史沿革


學校創建於2005年,是江蘇科技大學拓展辦學空間、與張家港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創新成果。張家港校區是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的公辦校區,是江蘇科技大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2005年開始,學校與張家港市人民政府合作建辦江蘇科技大學張家港校區,形成了由地方政府出資建設、大學負責辦學、按新機制運行的辦學新模式。
2007年,張家港新校區建成啟用。

校園環境


校內環境

江蘇科技大學張家港校區
江蘇科技大學張家港校區
張家港校區坐落在全國文明城市——江蘇省張家港市,是經江蘇省教育廳批准設立的公辦校區,是江蘇省高等教育改革的試驗田,由張家港市人民政府出資建設,江蘇科技大學負責辦學,是江蘇科技大學具有較完整辦學功能的重要組成部分。張家港校區地處張家港市沙洲湖畔,交通方便、環境幽雅、設施齊全,佔地856畝,校舍建築面積27萬平方米,一個“生態型、數字化、園林式”的現代化校園為學子們的求知深造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校園活動

校區學生團體
學生會
江蘇科技大學張家港校區學生會是江蘇科技大學張家港校區學生的自治組織,接受校區黨工委的領導和校區團委的指導,遵守國家的法律和法規,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開展活動。本機構的一切權利屬於校區全體學生。學生行使民主權力的機構是校區學生代表大會。本機構的主要任務是:
(1)代表和維護廣大同學的正當權益和要求,為校區同學服務,加強校區有關部門與廣大同學之間的聯繫,協助和促進校區的教育和管理工作;
(2)根據廣大學生的需要,開展多種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務活動,為校區學生提高整體素質、樹立科學精神,全面成才創造良好條件;
(3)發展與兄弟院校的友好關係,樹立校區在社會上的良好形象;
(4)本會實行民主集中制原則。學生會由民主選舉產生,對全體學生負責,並受其監督
會員的權利與義務
凡取得江蘇科技大學張家港校區學籍的全日制本科學生均可申請加入本會。會員根據本章程享有下列權利:
(一)在本會內享有平等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二)有權通過各種正當途徑和方式對全會各級組織和幹部及其工作進行監督、批評、提出建議;
(三)享有參加本會組織的各種活動的權利;
(四)利益受到侵害時,有權請求本會幫助和保護;會員在學習、生活等方面遇到困難時,有權請求本會幫助解決。
受到留校察看處分期間不享有上述權利。
會員在行使本章程賦予的權利時,必須履行下列義務
(一)遵守國家憲法和其他法律、法規;遵守校紀和校規;遵守本會章程;
(二)在行使權利時,不得損害國家、社會及本會的利益,不得妨礙他人行使正當權利;
(三)支持本會各級組織的工作,積極參加本會組織的各種活動,執行本會的決議,努力完成本會委託的工作,維護本會的榮譽。各級學生會幹部除履行會員義務外,必須做到作風正派,努力學習,熱心為同學服務。
執行機構
主席團
辦公室紀檢部
組織部宣傳部
實踐調研部人力資源部
生活部體育部
學習部網路信息部
外聯部節能環保部
文藝部女生部
維權部科技創新部
學生會是學生權力機構,執行由學代會賦予的職權。學生會實行合議制,主席主持學生會工作。學生會重大事項、決議需經全體委員的半數以上通過。
無論我們來自何方,因為有緣我們走在了一起。學生會將是你結識好友、提高能力的最好的地方。即使你現在可能沒有在學生會工作,這也沒有什麼關係,
學生會是人才集中的地方,只要你是金子,我們都會利用各種渠道發現你。相信有一天,你會自豪的說:我是學生會的一份子,我以學生會為榮!
江蘇科技大學張家港校區
江蘇科技大學張家港校區
社團聯合會
江蘇科技大學張家港校區社團聯合會成立於2005年9月,經過四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管理和運行模式,現在主要由主席團、體育健身部、科技部、素質拓展部、文化藝術部五大塊組成。
一、宗旨
“以人為本,服務學生”,培養、發展學生興趣愛好,發揮學生特長,提高學生綜素質,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是我們社團聯合會的基本宗旨。
二、職責
(1)發揮各社團的特色,做好每一次的社團活動,設身處地的為張家港校區的每一位同學服務,鍛煉社團每一位成員的能力;
(2)豐富同學們的業餘生活,提高同學們的綜合素質;
(3)和其他部門做好聯誼交流活動,共同發展。
三、成果
江蘇科技大學張家港校區社團聯合會成立至今已初步建成了覆蓋全校所有師生,成員眾多,活動豐富,內容多樣的組織網路。經歷了兩年的風風雨雨,在社聯所有成員的共同努力下,社團聯合會一踏上正軌,就成為豐富校園文化的中堅力量。四年的時間看似很短,在此期間,社聯舉辦了一系列的活動,如:系際籃球賽,赴常州參加極限運動挑戰賽,青年志願者公共獻血等眾多公益活動。
組成與職能
主席及副主席:
全面負責社團聯合會工作,並主持召開主席團會議;及時向校團委彙報工作情況,經常同校團委保持聯繫,自覺接受團委的領導;代表社團聯合會與外界進行交流研討;主席對社團大會負責,並接受大會的監督;指導、監督社團聯合會各部門開展工作,協調各部門之間的關係;審核、確定各部部長及成員;把握、規劃社聯、社團發展方向。
辦公室
辦公室是社團聯合會的核心組成部分,擁有對各個協會的監督管理權。辦公室主要是協助社聯主席做好工作;對社聯例會內容做好記錄和整理;及時向社團
和團委老師呈交各協會的文件、彙報工作和社聯情況;起草期初的社聯計劃和期末的工作小結等。
組織部
社團聯合會組織部認真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和方針政策,堅持四項基本原則,自覺接受校區黨、團組織的領導和指導,根據學員有關規定和大學生社團聯合會管理條例,從實際出發,組織開展工作,誠心誠意為社團服務為同學服務。
紀檢部
負責規範整個社聯與各社團的紀律性,對社聯所有成員平時工作、工作面貌、工作質量、工作效率、思想道德教育等方面進行考核監督;負責對各社團舉行的活動進行紀檢以及各種活動的記錄。
外聯部
主要以拓寬校際交流為工作主題,以增進校外合作關係為工作重點,旨在向外展示科大學生的真我風采,努力提高我校在社會上的知名度,同時外聯部也積極開展各項活動以服務同學。
財務部
社聯財務部按照上級要求實行限制性管理,統一管理各社團的各項財務工作,行使社聯財務管理的職能。執行學校制定的財務管理規定及經濟分配政策,規範各社團的財務行為,集中管理各社團財務收支,堅持收取合理正當,堅持以合理調度和科學運作資金,使每一筆資金都用在社團的發展上,監督、檢查各社團財務制度的執行與財務收支活動,定期核查每一筆賬目,彙報各社團財務收支情況,開展財務分析,提供及時準確的財務信息,於每月末把各社團本月收支情況上報校團委老師,並公示在社聯公告欄。
宣傳部
社團聯合會宣傳部是在社聯成立之初就設有的部門,主要負責社團聯合會的各項宣傳工作,並作為社團聯合會一個宣傳平台。
下設團體
籃球協會足球協會羽毛球協會乒乓球協會
網球協會跆拳道協會健身協會武術協會
智能協會電子協會網路協會
計算機協會考研協會社聯棋社演講與辯論協會
女子勵志協會心理協會陽光紅十字會青年志願者協會
軍事協會書畫協會吉他協會動漫協會
話劇協會街舞協會國標舞協會綠風詩社。
影視傳媒協會外語協會雲端書友會創業與就業就業指導協會。
極限運動協會美食協會。
面向學生開放的創新性實驗室。

辦學條件


院系概況

江蘇科技大學張家港校區設有船舶與建築工程學院、機電與汽車工程學院、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院、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商學院和公共教育學院。
江蘇科技大學張家港校區船舶與建築工程學院
機電與汽車工程學院
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院
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
商學院
公共教育學院
專業設置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知識面寬、既有較紮實的機械工程基礎知識,又掌握基於計算機信息處理和自動控制理論的機電系統集成技術,能從事現代機電系統研究開發、設計、應用及技術管理工作的高級工程應用型技術人才。
本專業學生在掌握大學生所必備的人文、社科、自然科學基礎知識和理論以及外國語的基礎上,主要系統地學習機械設計製造、機電一體化方面的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和學一些設計軟體,CAD這最基礎的一定要熟練,然後學一個三維的,SolidWorks、Pro\E、UG精通一個、另外的最好也要有一定的了解。具有進行機電產品開發、設計、製造及機電設備控制和生產組織管理的基本能力。
本專業的主要課程:工程圖學、理論力學、材料力學、機械原理、機械設計、機械製造技術基礎、液壓與氣壓傳動、電工電子技術、微機原理與應用、自動控制基礎、測試技術基礎、機械設備電氣控制、機電傳動與控制、數控技術等。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該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能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面向工程實際,具有基礎理論紮實,實踐能力、管理能力、適應能力較強和富有一定創新精神的,在數字化設計與製造方向、模具設計與製造方向,能將現代製造業的新技術向生產領域轉化的“厚基礎,寬口徑”高級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
通過四年的系統學習和訓練,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具有紮實的自然學科基礎,較好的人文、藝術和社會科學基礎及良好的語言與文字表達能力;系統地掌握本專業領域寬廣的技術理論基礎知識,主要包括數學、力學、計算機、機械學、電子技術、工業自動化、工程管理與現代市場經濟等基礎理論;具有本專業必需的製圖、試驗、計算、測試、文獻檢索等基本技能及較強的計算機和外語應用能力;具有本專業領域內某個專業方向所必需的專業知識,了解其科學前沿及發展趨勢;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創新意識和較強的綜合素質;具有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和敏銳的市場意識;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科技開發的基本能力。
專業主要課程:工程圖學、機械原理、理論力學、材料力學、電工與電子技術、機械工程材料、機械製造技術基礎、機械設計、液壓與氣動、微機原理與應用、自動控制基礎、測試技術基礎、機械設備電氣控制、數控技術等。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求,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紮實的計算機軟體理論和知識基礎,掌握軟體工程領域的前沿技術和軟體開發方法,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具備較強的軟體項目的系統分析、設計、開發和測試能力,能夠按照工程化的原則和方法從事軟體項目開發和管理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離散數學、數據結構、演演算法分析、面向對象程序設計、Linux操作系統、資料庫原理與實現技術、軟體工程、JAVA軟體項目管理、.NET軟體項目管理等。
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主要面向計算機軟體專業公司﹑信息諮詢公司﹑以及金融等其它獨資、合資企業就業。可以從事各級各類企事業單位的辦公自動化處理、計算機安裝與維護、網頁製作、計算機網路和專業伺服器的維護管理和開發工作、動態商務網站開發與管理、軟體測試與開發及計算機相關設備的商品貿易等方面的有關工作。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專業基礎紮實、應用能力突出、綜合素質良好、創新發展有潛質的電氣工程領域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本專業的主要特點是強弱電結合、電工技術與電子技術相結合、軟體與硬體相結合、元件與系統結合,學生受到電工電子、信息控制及計算機技術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解決電氣工程技術分析與控制技術問題的基本能力。本專業要求學生應具有良好的綜合素質,紮實的基礎知識,突出的應用能力,在電氣工程領域的某一方向具有從事產品的生產、營銷、服務或工程項目的施工、運行、維護和初步設計等能力,同時具有外語閱讀、計算機應用及團隊協作能力。畢業后達到了見習電氣工程師技術能力要求。
主要課程:電路、數字電子技術、模擬電子技術、電力電子技術、電機與拖動基礎、自動控制原理、微機原理與介面技術、計算機控制技術、電氣控制技術、檢測技術、電力傳動自動控制系統等專業基礎課程。船舶機艙自動化、船舶綜合電力系統、船用儀器儀錶、船舶通信與導航、船舶電力系統設計、船舶航行綜合自動化(船舶電氣方向);高低壓電器設備、供配電技術、數字伺服系統、工業機器人、計算機集散控制(工業電氣方向)等專業方向課程:
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主要面向工業企業、船舶行業生產第一線從事電氣技術及自動化設備、裝置及系統的設計、研究、開發、調試及維修等工作。
財務管理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工商管理學科專業領域內的財務管理基礎理論和相關專業知識,具有堅實的管理學、經濟學、法學等方面的理論基礎,具備財務會計核算與財務管理工作方面的基本能力,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國際視野,能在工商業、金融業、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財務、金融管理以及教學、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學科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管理學、現代經濟學、經濟法、金融學、基礎會計學、財務會計學、財務管理基礎、成本管理會計學、國際財務管理、稅法與納稅籌劃等。
就業方向:畢業生可面向企、事業單位,國際公司,財務公司、信託投資公司、證券、金融機構,審計、會計事務所,商務機構,教育單位,研究部門,從事經濟政策分析或理論研究、教研、行政、投資分析、財政工作、工業或商業企業的財務工作。
物流管理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現代物流理論與實踐基礎,掌握經濟學、管理學、信息科學等基本知識,能較為熟練地應用現代物流技術和管理方法,對製造企業、渠道零售業、第三方物流企業、物流園區等進行物流方案的分析、設計、評價與操作,具備較強的創新精神以及實踐動手能力,在職業素養、知識技能以及身體素質方面適應現代物流業發展,能在國內外第三方物流企業、大型商業企業、大中型製造業企業及物流諮詢研究機構從事物流管理工作的應用技術型人才。
主要課程: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現代經濟學、物流經濟地理、管理學、基礎會計、應用統計學、物流運籌學、工程經濟學國際貿易實務、商業倫理、市場營銷學、金融學概論、物流管理、運輸與配送管理、倉儲與庫存管理、物流設施設備、物流系統規劃、採購管理、港口物流學、生產與運作管理、集裝箱運輸實務、物流數據採集與識別技術、客戶關係管理、電子商務概論等。
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就業行業主要是國內外第三方物流企業、大型商業企業、大中型製造業企業及諮詢研究機構等,就業崗位包括物流作業管理經理、物流信息主管、供應鏈客戶關係管理經理、物流營銷主管、物流系統規劃主管、供應鏈技術解決方案設計主管等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培養目標:本專業是“卓越”工程師試點專業,主要培養系統掌握材料學科和機械學科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以及材料成型工藝及設備的控制技術,能在材料成型及控制領域從事設計製造、工程應用、科學研究、技術開發、企業管理和經營銷售等方面的具有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的高素質應用型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工程圖學、工程力學、機械設計基礎、電工及電子技術、計算機應用基礎、計算機程序設計、普通化學、物理化學、自動化工程基礎、金屬學原理、材料近代分析方法、材料成型理論、CAD技術基礎、金屬材料學、材料力學性能、材料成型數值模擬技術、金屬冶鍊及連鑄工藝學、金屬塑性加工學、金屬工藝學、冶金工程概論、材料成型設備、壓力加工車間設計、材料加工實驗與測試技術、材料成型模具及工裝設計、冶金加熱爐設計、軋機孔型設計、材料表面工程、材料焊接性、材料質量綜合測試、材料防護、無損檢測、企業生產管理等。
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主要面向冶金、機械、船舶、交通、能源、航空航天、電子、建築等各類企業、科研院所,從事金屬材料的成型工藝及產品設計、質量控制與檢測、相關設備及模具的設計與製造、材料成型計算機控制與應用、生產過程的組織管理和營銷等方面的工作,也可繼續深造攻讀研究生,從事與本專業相關的理論教學、科學研究和技術管理等工作。
冶金工程
培養目標:冶金工程專業主要培養具備治金工程基礎知識與應用能力,能在治金工程領域從事治金工程、產品設計、生產製造、技術開發、實驗研究等方面的具有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的高素質複合型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工程圖學、工程力學、普通化學、物理化學、機械設計基礎、電工及電子技術、計算機應用基礎、計算機程序設計、鋼鐵冶金原理、有色冶金原理、冶金傳輸原理、金屬學原理、冶金流程工程學、煉鐵工藝學、鍊鋼工藝學、連鑄工藝學、有色冶金學、金屬塑性加工學、材料力行性能、材料近代分析方法、冶金實驗研究方法、冶金設備與工廠設計、冶金資源與環境工程、冶金分離技術、稀貴金屬提取與回收、冶金廢棄物處理技術、特種冶金、粉末冶金原理與工藝、冶金工程新技術、數字化鍊鋼技術、冶金耐火材料、環境生態學、系統節能、專業英語、工程管理及人文藝術等課程。
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主要面向治金、機械、船舶、交通、能源、電子、建築等各類企業,從事治金工程及相關領域的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工作,也可從事冶金新材料和新產品製備、加工、質量與性能檢驗、冶金產品銷售等工程技術和管理工作。

師資隊伍

江蘇科技大學張家港校區設有船舶與建築工程學院、機電與汽車工程學院、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院、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商學院和公共教育學院。擁有冶金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1個,本科專業8個。現有研究生近100人,本科生2200餘人。教職工283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29人。
近年來,校區還積極推動由清華大學韓英鐸院士領銜的張家港智能電力研究院落戶學校以及與加拿大麥考文大學合作建辦的“中加亞太經濟研究院”的成立與運作。
院士韓英鐸

人才培養

校區充分依託江蘇科技大學的整體辦學優勢,結合校區特色和社會需求開展學科建設與學術研究,辦學水平和辦學層次不斷得到提升。校區面向地方支柱產業與新興戰略性產業,形成了冶金、材料、機電、能源、軟體、電子、信息、船舶、土木、物流、經濟和工商管理等張家港及周邊地區急需的相關專業(群)。

科學研究


科研成就

近年來,校區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校區外語、計算機等級考試通過率遠高於省平均通過率,2016屆畢業生考研錄取率達22.1%,考研率保持了連續八年上升的勢頭。校區2015屆畢業生畢業率達到97.77%,學位授予率達到96.28%,就業率達97.48%。創新教育碩果累累。學生獲省級以上創新實踐競賽獎勵累計達1000人次,其中獲得全國特等獎1項,全國一等獎17項,二等獎60項,三等獎62項;江蘇省特等獎3項,省一等獎120項,省二等獎222項。

科研平台

近年來,校區以創建“高水平、有特色的應用型本科大學”為總體目標,堅持“根植張家港、建設新江蘇、面向長三角”的定位和開放辦學的理念,按照“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著力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同時,將致力於國家級大學科技園建設的要求與地方共建共享產學研平台,優勢互補,使學校成為地方與企業的人力資源培訓中心、新產品新技術研發中心和國際合作教育培訓中心。
智能車實驗室
智能車實驗室(Intelligentvehicle Laboratory)是一個提倡個性化,面向校區及蘇理工全體在校學生的大學生自主科技創新組織,是隸屬於江蘇科技大學(張家港)/蘇州理工學院機電與汽車工程學院基於飛思卡爾智能車平台的創新型實驗室。智能車實驗室創建於2010年,由該校學生牛蘇峰、程飛等人在機電與汽車工程學院院長王琪教授的支持下建立。

文化傳統


精神文化

校區遵循“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積極探索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自我教育”的途徑,緊密結合社會需求,以實施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為契機,不斷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加強內涵建設。
辦學目標
張家港校區根據江蘇科技大學的整體目標要求進行學科建設和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按照江蘇科技大學的辦學規格和要求辦學。並根據社會需要和學校辦學優勢,特別是針對地方經濟發展的要求,以發展機械類學科專業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為重點,並與校本部一起加快發展信息類學科專業,擇優加強管理類學科專業。同時,堅持“立足蘇南,面向長三角”的辦學定位,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與時俱進,注重服務區域經濟建設,不斷增強社會服務能力。校區堅持以教學為中心,充分利用學校雄厚的師資和豐富的教學資源,通過深化人才培養模式,積極開展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注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提高,努力培養厚基礎,寬口徑、強能力、高素質的應用型、複合型和創新型的高級專業技術和管理人才,為長三角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

領導團隊


現任領導

江蘇科技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張家港校區黨委書記、管委會主任俞孟蕻
張家港校區黨委常務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楊福章
張家港校區管委會副主任兼張家港江蘇科技大學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王明強
張家港校區管委會副主任田志偉
張家港校區管委會副主任兼綜合保障部主任溫兆奎
江蘇科技大學張家港校區
江蘇科技大學張家港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