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山鎮

廣西壯族自治區賀州市八步區轄鎮

廣西壯族自治區賀州市八步區開山鎮總面積163平方公里,主要作物有水稻、玉米、紅薯、蔬菜、花生。特產有:白毛茶、紅薯粉、蛤蚧松脂毛竹、筍乾、辣椒、冬茹等,其中,白毛茶在廣西第四屆“桂茶杯”茶評會上獲得特等獎。有豐富的林業資源,水資源和礦產資源。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開山鎮人口數為10453人。

地理環境


位置境遇

賀州市八步區開山鎮位於廣西東部,地處桂、湘、粵三省(區)交界地帶,東與廣東省清遠 
市連山及肇慶市封開縣懷集縣毗鄰,北與湖南永州市江華縣接壤,南與廣西梧州市的蒼梧縣相連,西通過昭平、鐘山兩縣與桂林市相接。是賀州市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經濟、文化和信息中心。交通通訊:城內交通便捷,路網縱橫交錯,207、323和信懷公路等三條國道、省道(均為二級路)貫穿全境。八步城區東至廣州316公里,西到柳州301公里,南抵梧州160公里,北達桂林205公里,是桂東、桂北乃至大西南通往粵港澳地區最便捷的陸路通道。洛(陽)湛(江)鐵路賀州市八步區段已經全線動工,三年後建成通車;建設的桂(林)梧(州)高速、廣(州)賀(州)高速建成通車后,八步距桂林兩江國際機場216公里,距廣州白雲國際機場205公里;賀江航道復航工程已經正式啟動,建成后50噸輪船可直達廣東肇慶、江門、廣州及港澳等地。已具備較完善的現代通訊網路,可提供完善的商務通訊服務,主要運營商有移動、聯通、電訊、網通、鐵通等公司。

人口民族


人口

全鎮現有7個村委會,129個村民小組。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開山鎮人口數為10453人。

民族

居住有漢、瑤等民族,2002年末總人口13941人。

自然資源


全鎮總面積163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積9390畝,其中水田面積6555畝,旱地2715畝,有林面積141345畝,活木蓄積量30.95萬立方米。開山鎮近年來充分利用水利資源優勢,先後引資建設了大黎二級電站、大黎一、三級電站、分水電站、石門橋電站等一系列水電站。同時進一步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積極促進農業企業化進程,大力發展名優特產種植,白毛茶是開山鎮最具特色的農副特產,具有香醇濃厚,葉色碧綠的外型,翠碧明亮的茶汁,入口甘爽醇厚、清香持久,屬罕有的蘋果香型類茶,歷史悠久,在清朝一直屬朝廷的貢品,有享譽為“開山毛尖”美稱。為重新打造名優品牌,發展綠色農業,至2003年止,全鎮共整改和擴種白毛茶1300畝,為今後發展特色農業經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交通


全鎮近年來的城鎮化進程得以飛速發展,至2002年止,集鎮中心有13米大街3條,9米大街2條,建成集貿市場2200平方米,新建成商住小區兩個。開山鎮逢1、4、7日為集圩時間。
開山鎮
開山鎮
賀州市八步區開山鎮位於廣西東部,地處桂、湘、粵三省(區)交界地帶,東與廣東省清遠市連山及肇慶市封開縣、懷集縣毗鄰,北與湖南永州市江華縣接壤,南與廣西梧州市的蒼梧縣相連,西通過昭平、鐘山兩縣與桂林市相接。是賀州市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經濟、文化和信息中心。交通通訊:城內交通便捷,路網縱橫交錯,207、323和信懷公路等三條國道、省道(均為二級路)貫穿全境。八步城區東至廣州316公里,西到柳州301公里,南抵梧州160公里,北達桂林205公里,是桂東、桂北乃至大西南通往粵港澳地區最便捷的陸路通道。洛(陽)湛(江)鐵路賀州市八步區段已經全線動工,三年後建成通車;建設的桂(林)梧(州)高速、廣(州)賀(州)高速建成通車后,八步距桂林兩江國際機場216公里,距廣州白雲國際機場205公里;賀江航道復航工程已經正式啟動,建成后50噸輪船可直達廣東肇慶、江門、廣州及港澳等地。已具備較完善的現代通訊網路,可提供完善的商務通訊服務,主要運營商有移動、聯通、電訊、網通、鐵通等公司。

經濟


農業

盛產水稻、蔬菜、魚類、生豬、雞鴨、各類用材竹。有竹筍、冬蜂蜜、冬菇、木耳等特產,全年糧食總產量378萬噸,蔬菜總產量18萬噸。2004年靈峰鎮農業總產值1608萬元。自然特點:地處南嶺山地丘陵地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氣溫19.9℃,年降雨量1516.9毫米,年無霜期320天。

發展

開山鎮
開山鎮
2002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922萬元,國民生產總值1326萬元,財政收入為155.3萬元,農民純收入1540元,開山鎮屬農業鄉鎮,主要農作物、經濟作物為雙季稻、玉米、紅薯、蔬菜花生等,特產有開山白毛茶、紅薯粉、蛤蚧、松脂、毛竹、筍乾、辣椒、冬菇等。

社會


水電資源

開山鎮
開山鎮
八步區是中國第一批農村100個電氣化縣(市)之一,水電資源極為豐富。境內河流密布,大小河流共404條,總長875公里,主要河流有賀江、臨江,支流繁多,屬西江流域,歸珠江水系。全區水力資源的蘊藏量達70萬千瓦,可裝機容量35萬千瓦。規劃建設中小型水電站100多座,現已基本建成42座,裝機容量13萬千瓦,在建電站45座,裝機容量10萬千瓦。水電產業已逐步成為我區新興的支柱產業。礦產資源:現已探明的礦藏有黑色金屬、有色金屬、非金屬和稀有金屬四大類,27個品種,主要有錫、鎢、黃金、銀、錳、鐵、稀土和花崗岩、大理石等,其中錫鎢、黃金和大理石儲量最大,尤以精錫、“漢白玉”大理石享譽國內外。

農業資源

全區河流縱橫、氣候溫和,給農、林、牧、漁生產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已經形成了以糧、林、果、菜、豬、禽為主的特色農業,已經建成中國最大的青梅和三華李生產基地,外向型農業已經成為中外客商投資熱點。八步紅瓜子、信都三黃雞、賀街青梅、三華李、信都龍眼、桂嶺肉姜和賀州香芋等名優特產品久負盛名,每年有百萬頭生豬、百萬噸蔬菜、千萬羽家禽銷往粵港澳市場。八步區是國家商品糧生產基地縣、中國菜籃子生產先進縣、中國第一批100個創建無公害農產品(蔬菜)生產示範基地縣(區)、中國畜牧生產試點縣、中國生態農業工程縣(區)、廣西現代農業示範區。

教育

全鎮現有1所初級中學,7所完小,有校舍面積9784平方米,在職中小學教師115人,在校學生2543人。

民生

近年來,該鎮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引進1.8億資金興建了8個小水電站。開山鎮近年來充分利用水利資源優勢,先後引資建設了大黎二級電站、大黎一、三級電站、分水電站、石門橋電站等一系列水電站。

文化


特產美食

特產有:白毛茶、紅薯粉、蛤蚧、松脂、毛竹、筍乾、辣椒、冬茹等,其中,白毛茶在廣西第四屆“桂茶杯”茶評會上獲得特等獎。
開山鎮
開山鎮
八步區開山鎮抓好特色品牌開山白毛茶的種植和生產。
共恢復和低改400畝白毛茶母本園,建立育苗能力150萬株的開山白毛茶提純複壯苗圃1個,種植示範點200畝。
通過以點帶面,積極引導茶農種茶,共發展農戶垌面上種茶達1300畝。
圖為採茶姑娘在採摘開山白毛茶。

民俗風情

客家竹板歌
客家竹板歌
客家竹板歌
竹板歌是流行在賀州市客家人民間的一種歌唱藝術形式,由於歌手在演唱時雙手使用四片竹板自行伴奏而得名。竹板以楠竹或毛竹、水竹片製作,長約六寸,寬約一寸半,為使其音清脆,多以桐油煮浸。歌者在手執的兩片兩邊緣削成鋸齒狀,謂鋸板;右手執的兩片叫平板,無齒,也有為握得穩不易滑落而在邊緣上半截加制少量鋸齒的。演奏竹板時,鋸板用手掌挾持,以虎口為支力點,拇指根骨卡板內緣,食指和中指第一、二節卜板外緣,握中段,用手勁伸震,使兩板緊密碰擊而發出樂音,為歌唱伴奏。伴奏分前奏、間奏、尾奏、奏時長短不拘,由歌者即興發揮。
竹板歌本是過去衣著襤褸的流浪藝人走街串巷賣唱,藉此乞討點錢米苦度歲月的演唱形式,故又名叫化歌。在舊社會,唱竹板歌的乞討藝人地位低下,別人只知其姓,不知其名,民間習慣在其姓氏后加一“滿”字以便稱呼,如朱滿、李滿、廖滿等。藝人唱歌,伴以“沙沙樂、沙沙樂、沙樂沙樂沙沙樂”的竹板樂,所唱歌詞隨編隨唱,靈機應變,可謂“見人說話,見鬼打卦”,總能博得聽者歡心。
賀州客家歌舞
賀州客家歌舞
賀州客家歌舞
賀州客家歌舞是以客家方言演唱,配上音調和諧、韻律優美的客家山歌調,載歌載舞反映客家人生產生活、風土人情的一種地方藝術形式。
為表達歌詞內容,淋漓盡致地傳達自己的喜、怒、哀、樂之情,於是便“詠歌不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這就是賀州客家歌舞的雛形,至今已有百餘年歷史。為增加藝術感染力,民間藝人給歌舞配以二胡、木葉、竹板、鑼鼓等樂器伴奏,使客家歌舞的藝術形式走上定型。

旅遊


開山鎮
開山鎮
開山鎮有開寧寺,屬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此外還有百步梯、及大黎洪明革命老區等文物古迹。
境內有石山兀立,上莫寨、寶井寨及洞尾有五座石山形如石螺,謂之開山五螺,蔚為壯觀;此外有白鶴岩、雷劈山等佳景。
八步區山川秀美,鍾靈毓秀,民風古樸,民族風情濃郁,旅遊資源極為豐富,是廣州至桂林黃金旅遊線的中間站。境內的大桂山空氣清新,風景優美,發展生態旅遊得天獨厚。東漢時期的臨賀故城、蓮塘客家圍屋、玉印浮山、鋪門石城和千年鳳尾草等文物名勝古迹,以及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黃洞瑤族風情村、瑤族盤王節、浮山歌節和信都端午賽龍舟等,豐富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渾然一體,展示了八步區的秀麗風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