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中國法律思想史的結果 展開

中國法律思想史

2005年劉新所著的書籍

《中國法律思想史》是2005-11-1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新。本書主要講述的是吸收近年來法史學界一些新的研究成果和增補了中國法律思想史上七名重要人物。

簡介


本教材是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與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共同組織編寫的21世紀法學系列教材之一,供高等院校法學專業本科生和研究生使用。中國法律思想史的研究對象是中國歷史上有關法律的理論與學說。為了進一步提高教材的質量,他們是王充韓愈陳亮顧炎武王夫之龔自珍魏源。他們的法律思想在當時的歷史時期具有積極的意義,通過客觀分析、評論,對現代也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作者力求以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以客觀歷史為依據,論述與評價各個歷史時期代表人物的法律思想,目的是總結歷史經驗,批判地繼承我國傳統法律文化遺產,為我國社會主義法制建設和實現依法治國服務。

目錄


導言
一、中國法律思想史的研究對象
二、學習中國法律思想史的目的
第一章 夏商西周時期的法律思想
第一節 夏商時期的神權法思想
第二節 周公對夏商神權法思想的繼承與發展
一、“明德慎罰”思想
二、“禮治”思想
三、周公“明德慎罰”與“禮治”思想的影響
第二章 春秋時期的法律思想
第一節 管仲
一、“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二、“修舊法”與“令順民心”
第二節 子產
一、注重人事,厲行改革
二、鑄刑書,公布成文法
三、以“寬”服民和以“猛”服民
第三節 老子
一、崇尚自然法
二、抨擊人定法
三、無為而治、小國寡民與息訟思想
第四節 孔子
一、“禮”與“仁”相結合的思想
二、“德主刑輔”思想
三、“為政在人”
第三章 戰國時期的法律思想
第一節 墨子
一、“兼相愛,交相利”
二、法律起源論與刑賞論
第二節 孟子
一、仁政思想
二、民貴君輕說與暴君放伐論
三、“尊賢使能”與“徒法不能以自行”
四、重教化,省刑罰
五、性善論
第三節 荀子
一、唯物主義自然觀與禮法起源論
二、重禮思想
三、重法思想
四、賢人治國論
五、性惡論
第四節 莊子
一、崇尚自然法,批判人定法
二、批判禮樂仁義
三、批判“聖者”與“知者”
四、批判君主與權勢
五、“絕對無為”論與“至德之世”說
第五節 商鞅
一、變法思想
二、“垂法而治”的法治論
三、“刑無等級”思想
四、重刑思想與“以刑去刑”
五、“以吏為師”,“以法為教”
第六節 韓非
一、韓非法治觀的理論基礎--歷史進化觀與人性論
二、以君為主,法術勢相輔
三、韓非法治思想的主要內容
四、韓非法治觀對中國傳統法律文化的影響
第四章 秦漢時期的法律思想
第一節 秦始皇與李斯
一、廢除分封制,實行郡縣制
二、維護極端君主專制
三、崇尚“法治”,推行嚴刑峻法
四、實行文化專制
第二節 賈誼
一、“民為國本”和“攻守異勢”說
二、禮法結合,以禮為主
三、“黥劓之罪不及大夫”的特權思想
第三節 劉恆(漢文帝)
一、獎勵農耕,輕徭薄賦
二、約法省刑,去嚴除苛
三、嚴於律己,虛懷納諫
第四節 董仲舒
一、“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與“一統紀”、“明法度”
二、三綱五常說
三、德主刑輔說
四、《春秋》決獄和“原心定罪”
第五節 王符
一、為政之要,首在安民
二、重德化
三、明刑罰
四、用賢才
第六節 仲長統
一、人事為本,天道為末
二、德教為本,刑罰為輔
三、變革制度,利時便物
第五章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法律思想
第一節 曹操
一、“治定之化,以禮為首;撥亂之政,以刑為先”
二、“惟才是舉”與“選明達法理者使持典刑”
三、賞罰分明與以法治軍
第二節 諸葛亮
一、審勢立法,厲行法治
二、“科教嚴明,賞罰必信”
第三節 王弼
一、“名教本於自然”說
二、無為而治論
三、反對嚴刑峻罰
第四節 嵇康
一、“越名教而任自然”說
二、“以《六經》為蕪穢,以仁義為臭腐”
三、“刑本懲暴,今以脅賢”
第五節 杜預
一、“文約而例直,聽省而禁簡”
二、立法“必審刑名”
三、“律以正罪名,令以存事制”
第六節 張斐
一、“以理統法”與“以禮率律”
二、《刑名篇》的內容與意義
三、若干法律術語的界定
第七節 劉頌
一、“復肉刑”論
二、“劃一法律,簡而不漏”的立法思想
三、“律法斷罪,皆當以法律令正文”的執法思想
第六章 隋唐時期的法律思想
第一節 楊堅(隋文帝)
一、抑制兼并,減輕賦稅與徭役
二、“以輕代重”,削煩除苛
三、慎獄恤刑,秉公執法
四、整頓行政體制,選用良吏
第二節 李世民(唐太宗)
一、“君依於國,國依於民”的重民思想
二、法務寬簡的立法思想
三、納諫任賢
第三節 柳宗元
一、國家、君主與法律起源論
二、反對天罰論和司法時令說
三、禮法統一論
四、定經界,核名實,均賦役
第四節 劉禹錫
一、依靠法制,人能勝天
二、法大行,則國大治
第五節 白居易
一、刑、禮、道迭相為用
二、先富后教,止獄措刑
三、理大罪,赦小過
四、慎選司法官吏
五、廢肉刑
第七章 宋元時期的法律思想
第一節 包拯
一、立法當以恤民為本
二、肅吏治,選清官
三、執法嚴明,不避權貴
第二節 王安石
一、革除弊政,因時立法
二、創立善法,抑制兼并
三、禮法兼用,德主刑輔
四、“有司議罪,惟當守法”
五、“吏不良,則有法而莫守”
第三節 朱熹
一、“法者,天下之理”
二、德治與重刑並用
三、變法改革與人治
四、義理決獄,明謹用刑
五、恤民與省賦
第四節 耶律楚材
一、崇尚儒學,標榜文治
二、立法定製,寬刑慎殺
三、賞罰必信,不徇私情,不畏權貴
第八章 明清時期的法律思想
第一節 丘浚
一、德、禮、政、刑兼用,以教化為先
二、“應經合義”,因時立法
三、執法“堅如金石,信如四時”
四、慎刑恤獄
五、立法以便民為本
第二節 黃宗羲
一、批判君主專制
二、君臣共治
三、學校議政
四、立“天下之法”,去“一家之法”
五、工商皆本
第三節 愛新覺羅·玄燁(康熙)
一、“力行教化”,“尚德緩刑”
二、重視吏治,懲治貪蠹
第九章 近代的法律思想
第一節 洪秀全與洪仁干
一、洪秀全反對封建,主張平等的法律思想
二、洪仁乾的具有資本主義因素的法律思想
第二節 康有為
一、“公羊三世說”與變法思想
二、鼓吹君主立憲
三、《大同書》中的“治至刑措”論
第三節 梁啟超
一、救亡圖存的變法維新思想
二、提倡民權和君主立憲
三、法治與人治相結合的思想
第四節 沈家本
一、重視法理學研究
二、中西結合的修律思想
第五節 孫中山
一、法治與民主相結合的思想
二、五權憲法思想
三、銳意改革法律制度
參考書目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