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流浮山
位於香港新界元朗區的旅遊景點
香港流浮山位於香港新界元朗區的西面,靠近后海灣,三面環山,地勢平坦。原指位於天水圍以西,廈村以北的一座小山丘,後來主要代表其西面數條鄉村較旺盛的地方。以其出產的海鮮聞名,尤其是蚝,經歷了兩個時期:開埠前期與英治時期。可乘巴士到達這裡,有悠久的飲食文化。
流浮山以其出產的海鮮聞名,尤其是蚝。因為該處位於后海灣畔,臨近珠江口,有淡水流入,所以適合養蚝。高峰期於1970至80年代,不少旅行團專程前往品嘗。只可惜近年珠江三角洲水質污染日趨嚴重,加上鄉村人口遞減,流浮山的漁業,尤其是蚝產量已大不如前。不過該處的仍有不少海鮮酒家,客人不少。但近年不少開設了貨櫃場於流浮山路兩旁,使得交通不時擠塞,也喪失了其鄉村風味。
食海鮮可以去“歡樂海鮮酒家”或桃園。另外有朋友介紹邦記-24721292,地點約在海鮮街的中段。除了食海鮮,還可以去白泥看日落,還有觀光。
流浮山南面可經流浮山路前往天水圍、廈村、洪水橋及屏山等地。沿后海灣岸邊的深灣路,向東北面可前往尖鼻咀,向西南面可前往上下白泥。由於位於新界西面的岸邊,不少人會前往該處望觀賞日落。
流浮山尚有一座已棄用的前流浮山警署。該建築物位於流浮山山東街1號,於1962年啟用,但於2002年流浮山警隊與天水圍警署警隊合併后便停用。警署範圍內有停車位,建築物外牆以藍白色為主調,天台設有作反偷渡之用的瞭望台,署內陳設一如其它警署般,設有報案室、會議室、羈留室等。元朗區議會有計劃在不久的將來開發警署為旅遊點,以吸引遊客前往流浮山。
香港流浮山
流浮山位於新界的西北邊,三面環山,地勢平坦,元朗是一片平原,原來這裡是連綿的農田。在多山的香港,只有這一塊平整而廣闊的平原。
新界的地理位置十分接近后海灣,流浮的地形是低洼地區,一旦后海灣或附近的去水河道一泛濫,新界便受到水浸的影響造成人財的損失,后海灣位於元朗較高的地區,下大雨後海灣容易泛濫所以會把大量的雨水向元朗區下流,令到元朗區的殖豪地、菜田或平坦地方水浸更為嚴重,加上元朗區里許多的河道中,生長了很多的水草,植物在那裡,有些甚至生長在小河道的中間,令排水量減少,因而增加了海水泛濫的機會和水浸的嚴重性。
元朗是一片平原,以前這裡是連綿的農田。自古以來,元朗是一個以漁農為主的鄉郊型社區,居民以耕田或在魚塘養魚為生。遠自宋朝(公元960-1279)已有大批居民落籍元朗。鄧氏家族和文氏家族為可知最早落籍元朗的居民。
鄰近河流
雙魚河(英文名為RiverBeas或SheungYueRiver)是香港新界北區梧桐河的支流,由雞公嶺及大刀屻等山溪起流經元朗八鄉、坑頭大布、古洞至河上鄉,在虎地坳與梧桐河匯合。因為雙魚河的緣故,上水及粉嶺一帶古時名為“雙魚市”。整理河道
香港流浮山樹林
清代以前已建立大橋墩墟,位於元朗河口西岸。康熙八年,朝廷放寬遷海令,原居民遷回之餘,錦田進士鄧文蔚獲封地設墟;遂將原來的大橋墩墟,遷到西邊圍與南邊圍之間的地方,今稱元朗舊墟。存於廟內,刻於1856年(清代咸豐六年)的“重修天后古廟碑”中亦清楚紀錄:“清康熙八年(即1669年)大橋墩市場改遷元朗(即元朗舊墟)”,元朗舊墟之擁有者(稱為“墟主”)是錦田泰康村鄧氏家族。
另外,古時疍家在稱為“大樹”的地方建成一小廟,以祭祀天后,後來演變成今天十八鄉大旗嶺的大樹下天后廟。由於在該廟居於一棵方圓數百尺、濃蔭蔽日的大樹之下,因而得名。大樹下天后廟曾在清朝咸豐、光緒年間和1962年颱風溫黛襲港后各大修一次。
由於清政府與英國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元朗於1898年納入殖民地管治。當時政府最初期的建設包括屏山警署,及經過的元朗的青山公路。20世紀初期,隨著元朗日漸發展,舊墟地方已不敷應用,所以元朗新墟於1915年建成。自新墟建成后,舊墟也慢慢衰落。今日舊墟的長盛街仍保存不少古建築物,為稱為“滿清一條街”。
交通路線列表
香港流浮山
元朗泰豐街-沙橋(尖鼻嘴),途經流浮山
綠色小巴:35
元朗泰豐街-流浮山
綠色小巴:34
元朗泰豐街-下白泥,途經流浮山
綠色小巴:33
特色小吃
海味老字號
土產靚蚝油
入元朗,怎可不順道到盛產生蚝的流浮山買靚蚝油?老字號汝記是現時少數製造原汁原味蚝油的蚝油專家。當中最上等的,以八成蚝油兩成水製成,味道特別鮮美香濃。
香港流浮山盆菜
地道海鮮小菜
小桃園酒家開業廿多年來,都深受元朗當地食家推崇,全因這裡的招牌菜式都是特色的鄉間菜式。如蟹黃蒸蛋,每碟都以三十多隻流浮山出產的基圍蟹仔做成,每隻蟹仔都有鮮美蟹膏,但只有五元硬幣般大,所以老闆特地請專人拆蟹,果然真材實料至上。龍如海鮮酒家在流浮山已有四十多年歷史,可算是區內最悠久的一間海鮮菜館,所有的海鮮來貨皆取自區內,絕對是不鮮不食,招牌菜如椒鹽瀨尿蝦、干煎豉油皇大蝦、秘制醬汁炆石斑腩和豉椒杪蜆等都是香口佐酒的小炒菜式。
惹味柴燒盆菜
在鄧氏宗祠內的屏山傳統盆菜,一直秉承祖傳秘方以柴火炮製盆菜,至今仍沿用數百年前的柴灶煮食爐具。柴火火力均勻,令食物入口有一陣陣煙熏的惹味。隨盆菜會附上特製靚鶏粥或鶏飯,鮮甜軟綿,傳統正宗滋味很難在其它地方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