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興沈氏

東晉南朝時期江南地區的家族

吳興沈氏是東晉南朝時期江南地區的一個重要家族,其雖既非中原南渡之高門大族,也算不上是江南土著的甲第豪門,但卻湧現出許許多多名重一時、才智超群甚至左右政壇的傑出人物。

東漢到南朝500年間,吳興沈氏子孫蕃衍,人才輩出;尤其是在南北分裂、社會動蕩的東晉南朝時期,沈氏宗族中更湧現出了一批傑出人物。據宋左文質《吳興統記》引《沈氏先賢傳》稱:沈氏“子孫見史者一百五十八人,三十八人有正傳,一百二十人附焉。”其中不乏對時政影響舉足輕重者,吳興沈氏也由此從一個地方強宗逐漸演變為對政壇頗具影響的南朝名門。

東漢時期


吳興沈氏源於東漢沈戎,字威卿,祖籍徽。漢初,為光祿勛,九江從事,累遷濟陽太守。後漢建武中(56-57),曰降強賊尹良,帝劉秀嘉其功,封“海昏侯?,辭不受,乃避地徙居會稽郡烏程縣日余不鄉,遂家焉。後述善侯以卒,時在永平元年(58),葬鄉之金鵝山。自晉宋齊梁下,凡余不之沈,皆其所出。

魏晉時期


三國時,沈氏宗族也有不少名重一時的人物。東晉時,屬武力豪宗的沈氏宗族,擁有私人武裝和相當強的經濟實力。沈充(?-約324年),字士居,吳興武康人,晉代官員。出身於吳興沈氏豪族,少習兵書,頗以雄豪聞於鄉里。深得王敦器重,薦為參軍,任宣城內史。敦有不臣之心,充諷諫不從。太寧二年(320年),王敦陰謀篡位,約沈充共同起兵,敦兄王含亦催促沈充會師。明帝將伐敦,遣其鄉人沈禎諭充勸阻,許以為司空。沈充拒絕,率部1萬餘人兼程北行,與王含會合。因為王含按兵不動,沈充軍隊被晉軍擊敗,逃到舊部下吳儒家中,被吳儒殺死,傳首建康。

劉宋時期


劉裕自寒庶因軍功起家,登上皇帝位,從而為中下級士族甚至寒人提供了憑軍功和能力與高門士族分享統治權的現實可能性。沈氏宗族乘此千載難逢之良機,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一批卓越人物脫穎而出,活躍於南朝政治舞台達170年之久。在宋文帝世,沈氏宗族中最顯貴的是沈充一支的後裔沈演之,因其“盡心於朝廷”而受宋文帝器重,任侍中,領右衛將軍,成了東晉南朝吳興沈氏中進入機要中樞的第一人。宋孝武帝朝,沈氏宗族中又有沈慶之貴盛莫比。

蕭齊時期


在蕭齊之世,沈氏宗族中以武將著稱者是沈慶之之子沈文季。文臣中著名的有沈文季兄子沈昭略,歷任御史大夫、侍中。沈懷文三子沈淡、沈淵、沈沖,同任御史中丞,史稱“兄弟三人皆司直,晉宋未有。

梁陳時期


侯景之亂的動蕩歲月,沈氏宗族又獲展示才智武功的機遇。如沈恪,曾招集宗族子弟赴援建康,後來投靠陳霸先,自陳朝初創直至陳後主時,歷任內外要職。陳雖是南朝版圖最小、國力最弱的一朝,但卻是沈氏宗族最顯赫的一朝,沈家出了兩個皇后,有五人尚公主。史稱:陳後主“昵近群小,皆委之以衡軸”。中書舍人沈客卿專掌軍國要務,“以裒刻為功,自取身榮,又存國計”。御史中丞沈是陳文帝沈皇后的內侄,“奸佞謅惑”。隋滅陳后,將沈客卿等五“佞人”,“並戮之於前闕”;將沈等四“罪人”,“流亡遠裔”,以謝陳地百姓。至此吳興沈氏也開始走下坡路,其長盛不衰的勢頭暫告一段落。
吳興沈氏
吳興沈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