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誠桂
盛誠桂
盛誠桂,園藝學家,植物引種專家,中國近代植物園事業的奠基人之一。在園藝學和經濟植物的引種馴化方面有較深造詣;參與主編或編著《中國植物引種馴化集刊》和《中國植物紅皮書——稀有瀕危植物》;致力於中國植物園的發展和植物種質資源保存的研究,並在開展中國與世界植物園的交流合作方面作出了貢獻
盛誠桂
1936-1937年 山東濟南溥益甜菜製糖廠,農業技師。
1937-1941年 南京國民革命軍遺族學校,農業技師。
1941-1945年 重慶中國鄉村建設育才學院、副教授。
1945-1946年 美國康乃爾大學、馬里蘭大學園藝系學習。
1946-1947年 南京總理紀念植物園工作。
1947-1949年 國立山東大學園藝系主任、教授。
1949-1957年 南京金陵大學、南京農學院、教授、兼果蔬教研組主任。
1957-1983年 江蘇省植物研究所副所長、南京中山植物園研究員、主任。
1983年至今 南京中山植物園名譽主任。
盛誠桂,1912年12月29日生於上海市松江縣一個小職員家庭,1歲時母親病故,父親為生計奔波在外。盛誠桂從小靠祖母撫養,艱難的環境使他自幼養成勤奮好學、不怕困難的性格,7歲就讀於松江縣第一高等小學,后考入上海市松江中學和南洋中學。1931年,盛誠桂中學畢業。受在農林部門供職的舅父宋時傑的影響,他對園藝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因家境清寒,盛誠桂由叔父資助,於1931年考入南京金陵大學農學院園藝系。他學習勤奮、刻苦,在園藝系學習期間成績優異,深得老師和同學們的讚賞。“九一八”事變后,國難日益深重。盛誠桂目睹國民黨的腐敗統治,激於民族義憤,反對“不抵抗運動”,參加了當時示威遊行和聲援活動。
1936年,盛誠桂從金陵大學園藝系畢業,經師友介紹,到山東濟南溥益甜菜製糖廠當了農業技師,靠微薄的薪金,過著極為艱難的生活。不久,抗日戰爭爆發,當時中國有不少志士仁人覓尋“教育救國”的道路。在這一信念的驅使下,盛誠桂從1937年起先後在南京國民革命軍遺族學校和上海市湘姚中學任農業技師和生物學教員。1941年,幾經周折到達重慶,在中國鄉村建設育才學院任副教授,並在扶輪中學當生物教師。他求知慾旺盛,一面當教員,一面刻苦攻讀,掌握了紮實的科學知識,錘鍊出較好的文字和外語水平。1945年他考取公費赴美學習資格,先後在美國馬里蘭大學、康乃爾大學、農業部研究中心、鮑依斯、湯姆森植物研究所和紐約植物園學習,攻讀園藝學和植物學。他身在異邦,一面學習,一面渴望早日重返家園,報效祖國。在美期間,美國著名的伯比種子公司老闆伯比非常賞識他,邀請他到公司兼職,許諾厚俸,但他為了祖國的園藝事業,婉言謝絕,於1946年夏毅然踏上歸途。學成回國后,為推動中國植物園事業的發展,經著名樹木育種家、陵園紀念植物園主任葉培忠的引薦,盛誠桂任總理陵園紀念植物園技正。他一面從廢墟中清理植物園舊址,開闢苗圃,採集標本,一面與國內外植物園恢復通訊及交換種子,同時兼任金陵大學園藝系副教授,講授普通園藝學、果樹園藝學等課程,日夜奔忙、埋頭工作。但是國民黨當局不重視植物園的建設,經費奇缺,人力不足,使重建工作寸步難行,他不得不離開本願意為之奮鬥一生的地方。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盛誠桂以極大的熱情致力於教學和植物園的建設。他先後在金陵大學、南京農學院執教。1957年調到南京中山植物園工作。1965年起先後任中國植物引種馴化學會副理事長,江蘇省植物學會第三屆理事長和江蘇省園藝學會第三屆理事長,1955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1978年起擔任江蘇省民盟第四、五、六屆省委常委。
1 盛誠桂。植物命名考。重慶:商務印書館,1944
2 盛誠桂。球根花卉栽培法淺說。上海:園藝事業改進協會叢書.1946
3 盛誠桂。中國桃樹栽培史。南京農學院學報.1957
4 盛誠桂。我國先代本草學簡介。生物學通報.1958
5 盛誠桂。中國古代文獻中有關接木的記載。南京農學院學報.1958
7 盛誠桂.Introduction of North Arnerican Trees into China Arnerica:Arnoldia.1979
8 盛誠桂。南京中山植物園五十周年。南京:中山植物園研究論文集.1980:1~6
9 盛誠桂。植物的馴服。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79
10 盛誠桂。世界應用植物學研究動態。南京:中山植物園研究論文集.1981:157~162,等等。
1936年,盛誠桂從南京金陵大學園藝系畢業后,翌年開始從事園藝教育事業。1937年,他在南京國民革命軍遺族學校任農業技師,進行園藝教學,在教師緊缺的情況下,他早上講課,下午實習,晚上還要備課。年復一年,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學生,把他們培養成有技藝的人才。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盛誠桂幾經周折,於1941年來到重慶,在中國鄉村建設育才學院任副教授。他循循善誘,誨人不倦,以教學為樂,經常鼓勵學生努力鑽研,自學成才,為中國的農村建設多做貢獻。1946年夏,盛誠桂任金陵大學農學院副教授時,將自己多年積累的大量資料,自編講義,講授普通園藝學、果樹園藝學和普通植物學等課程。在繁重的工作之餘,他埋頭寫作,出版了《球根花卉栽培法淺說》著作,以現代科學方法,系統地介紹球根花卉的栽培。這部著作是當時中國球根花卉專著的先導。1948年,盛誠桂接受了山東大學的聘請,任園藝系教授兼主任。他治學嚴謹,認真對待教課和編寫材料,往往備課到深夜。他講課時語言生動,深入淺出,條理分明,還隨時講授科學新成就,深受學生們的歡迎。同時,他十分重視教材的編寫,盡量吸取國內外先進科學技術,先後撰寫了《果樹園藝學》、《普通園藝學》等園藝學專用教材。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盛誠桂又回到金陵大學和南京農學院農學系任教授,兼果樹蔬菜教研組主任。他在教學上十分注意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使園藝學的發展跟上時代的步伐。在他主持下,對許多有理論意義又有實際應用價值的研究課題進行了廣泛研究。他先後撰寫了“中國桃樹栽培史”、“中國古代文獻中有關接木的記載”、“我國古代本草學簡介”等論文,成為中國園藝栽培史研究的倡導者之一。青年時代的盛誠桂,受舅父的影響,對園藝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1945年赴美學習期間,看到那些具有科學內容和藝術外貌的美國植物園,深受啟迪,更增強了他獻身祖國植物園事業的決心。1946年,滿懷信心的盛誠桂,為了發展中國的植物園事業,來到名存實亡的“總理陵園紀念植物園”。當時該園人員寥寥,經費短絀,三五個科技人員,株守著明孝陵內兩間破屋。面對荒草沒脛的土地,盛誠桂望園興嘆。他一面在金陵大學兼課,一面與同仁一起清理廢墟,清除荒草,開闢苗圃,支撐著中國第一個國立植物園。
1949年新中國成立,植物園迎來了新生的曙光。此時還在南京農學院工作的盛誠桂,熱切希望重返夢寐以求的植物園工作。1957年,經南京農學院黨委同意和江蘇省民盟的支持,盛誠桂終於回到畢生難忘的南京中山植物園。
盛誠桂任江蘇省植物研究所副所長和植物園主任期間,愛園如家,數十年一人生活在園內,為樹木樹人嘔心瀝血,忘我工作。由於與夫人長期分居兩地,家庭負擔很重。他在生活上克勤克儉,然而購買圖書毫不吝嗇,去書店成為他唯一的業餘樂趣。對植物園的建設,他日以繼夜地辛勤工作,以紮實的植物學基礎,淵博的園藝分類知識和活躍的學術思想,親自製訂引種計劃。70年代末,他與葉培忠教授一起致力於植物園建設。同時因地制宜結合江蘇南京的自然生態條件,引種園林綠化樹種中山柏和鉛筆柏,為江蘇南部荒山地區和江蘇北部砂荒鹽鹼地的山林綠化作出了貢獻。為了不斷選育出高產優質的新樹種,他親自主持編著了《樹木引種馴化概論》,把多年來積累的大量科學資料編入書中,並反覆審校全書。因編著者多是年輕人,他像科學道路上的“鋪路石塊”,讓年輕人踩著它去攀登科學的高峰。
盛誠桂從世界各地引進一批又一批有價值的園藝物種,如岩薔薇、菊苣、甜葉菊、聚合草、地中海三葉草、刺梨、多變小冠花、食莢豌豆和澳洲茄等,不僅豐富植物園的種質資源,改善自然景觀,而且在開發利用上也帶來很大的經濟效益,先後獲得6項科技成果獎。
1976年,中國恢復了植物園國際間的學術交流。1979年5月,盛誠桂參加了國內著名植物學家組成的中國植物代表團,在中美恢復邦交后首次訪美。他根據東亞與北美氣候相似的生態條件,將從北美植物引種的成功經驗總結撰寫了“北美樹木在中國的引種”的論文,受到國外同行們的高度評價。文章在美刊登后,加拿大、德國、奧地利、美國等著名科研單位,紛紛來函索取文章。訪美期間,他到美國眾多的植物園、樹木園廣泛交流,加深互相了解,學習他們豐富的建園經驗。同時,宣傳中國植物園的建設成就,起到了很好的學術交流作用。1980年,他領導的南京中山植物園率先與美國密蘇里植物園建立了姐妹植物園關係。在他的努力下,中山植物園又加入國際自然及自然資源保護聯盟的瀕危植物委員會。1981年8月,他參加了澳大利亞舉辦的第十三屆國際植物學會議。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第一次參加植物學國際學術會議。盛誠桂根據多年來中國植物園在保護植物資源的實際情況,撰寫了“中國植物自然資源保護現狀”論文,受到國外同行們的高度重視。他與國外同行進行了充分交流,加強了中國植物園與國際植物園之間的聯繫,也使中國植物園走向世界有了良好的開端。
盛誠桂在科學園地里是一位辛勤的耕耘者,對植物引種馴化學科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他十分重視植物資源的開發利用,總是把植物引種馴化研究和國家的經濟建設緊密結合起來。為了發掘和研究不同民族習俗與利用植物的歷史和經驗,開發資源,發展經濟,他提出一個新的研究領域——民族植物學研究,撰寫了“民族植物學”一文,並查閱了大量文獻,整理出《近年來國外藥用植物生產以及引種栽培研究的概況》、《中國古代藥用植物引種栽培的記載》等著作,推動了中國邊陲地區民族植物的廣泛研究,為中國發展民族植物資源的科學研究起了倡導和促進作用。
盛誠桂不僅知識面廣,而且英語基礎好。60年代初,親自動手翻譯和整理了幾十萬字有關藥用植物栽培方面的科學資料,提供給青年科技人員參考,共同完成了甾體激素原料植物薯蕷、澳洲茄的引種栽培研究。這一科研成果,為世界緊缺的甾體激素藥物的生產,提供了豐富的植物原料。80年代前後,他與園藝學家張宇和教授合作,出版了《植物的馴服》和《植物的種質保存》科普叢書,受到國內外同行的高度重視。美國哈佛大學胡秀英博士和英國皇家植物園邱園路加士教授給予了高度評價。其中《植物的種質保存》1987年被評為全國第二屆科學技術普及著作二等獎。
1983年3月,盛誠桂因年入古稀退出一線,任江蘇省植物研究所顧問和中山植物園名譽主任,但他仍心繫植物園。他根據50多年研究積累的大量第一手資料,先後翻譯和整理了“植物自然資源的流失和保存”、“植物園在保護稀有和臨危植物中的作用”、“美國保護受威脅及臨危植物工作的概況”和“中國植物引種馴化概況和對2000年的設想”等多篇論文,對植物園的建設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他不顧年老體弱,毅然承擔了國家下達的有關編寫任務,如《中國大百科全書》生物卷、《中國農業百科全書》觀賞園藝卷、果樹卷等,撰寫了不少條目。他還為國家環保局重點圖書中國珍稀瀕危植物“紅皮書”英文版完成了大量英譯編審工作。1996年,在他生病休養期間,不忘科學普及教育,撰寫了10多萬字的《植物利用漫話》一書。在編寫過程中,他一絲不苟,一遍又一遍認真修改,自己抄寫,從不請人幫忙。書尾寫道:“讓我們一起來保護大自然的一級生產者,生活能源的賜予者,生活資源的提供者,環境保護的捍衛者——偉大的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