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秋月行

洞庭秋月行

《洞庭秋月行》是唐代詩人劉禹錫創作的一首七言古詩。這首詩作為“前人之述”,寫盡洞庭秋月之美。落腳點無非是洞庭“夜來清景非人間”,讚美洞庭湖與秋月相呼應的世外美景。

作品賞析


一二句寫秋月初生之景“層波萬頃如熔金”,月色廣鋪水面、層波蕩漾,如萬頃熔金,極其壯闊。
三四句對明月進行特寫。圓月彷彿在徐徐轉動,讓她散發出來的光芒閃動不定。月被稱為“太陰”,而此時有正當秋天。洞庭湖上寒氣漸升,與孤月相呼應,一個清冷的琉璃世界便躍然紙上。
五六句再一次描繪那個空闊的世界。作者點明了節氣,正當白露。白露之涼,三秋之寒,字面累疊真實感受,讓人讀來遍體生涼。湖平天地空,渺然如仙境的洞庭之夜如在眼前。
第七至十句則寫空闊天地中的具體事物城頭畫角聲已絕,那悠長凄清的角聲彷彿隨著水波蕩漾著流向湖中央的君山。山城在月色籠罩中顯得格外蒼茫,尤其在這樣寂靜的長夜中。水映月華,繞著山城流動,彷彿給山城繞上了一條白練。
十一、十二句寫月夜中人。在此情景中還未入眠的不只有詩人,還有天真稚嫩的巴童與思鄉懷遠的賈客。這裡以靜寫動。長夜中飄蕩著巴童吟唱的《竹枝詞》,回蕩著賈客吹出的如泣如訴的羌笛聲,將整個闊大的夜的靜寫得饒有餘味。
十三至十六句,詩人放飛思緒,將寂靜遼遠的月夜與整個宇宙的運轉聯繫在一起,讓詩的意境又極大地擴展開。漫漫長夜還在繼續,夜愈深,寒氣越重,肅肅秋氣隨著星辰的運轉而行。浮雲塵埃散向四方,天地空澄,星月當空。詩人的想象馳騁於無限的空間,將人的思緒牽引到極高極遠的宇宙中。
最後四句寫月隱夜消,日出破曉。天雞打鳴,日出東方,一輪紅日伴隨著萬丈霞光自東山升起。孤月斂起清光,隱入天幕,讓位於朝陽。日出后的洞庭熙熙攘攘,喧鬧非常。誰曾想到在這樣一幅“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的景象下,藏著一個非人間所有的寂靜月夜。
詩人懷想消逝的月夜,頗有遺世獨立的意味。劉禹錫被譽為“詩豪”,其詩俊爽開闊,雄豪之氣充斥其間、從這首詩可見一斑。

創作背景


此詩作於長慶四年(824)秋劉禹錫自夔州赴和州途中。劉禹錫《歷陽書事七十韻》詩序:“長慶四年八月,余自夔州轉歷陽,浮岷江,觀洞庭,歷夏口,涉潯陽而東。”

作者簡介


劉禹錫(772年~842年),字夢得,籍貫河南洛陽,生於河南鄭州滎陽,自稱“家本滎上,籍占洛陽”,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為中山靖王劉勝(一說是匈奴後裔)。唐朝時期大臣、文學家、哲學家,有“詩豪”之稱。
貞元九年進士及第釋褐太子校書,遷淮南記室參軍,進入節度使杜佑幕府,深得信任器重。杜佑入朝為相,遷監察御史。貞元末年加入以太子侍讀王叔文為首的“二王八司馬”政治集團。唐順宗即位后,實踐“永貞革新”。革新失敗后,宦海沉浮,屢遭貶謫。
詩文俱佳,涉獵題材廣泛,與柳宗元並稱“劉柳”,與韋應物白居易合稱“三傑”,並與白居易合稱“劉白”,留下《陋室銘》《竹枝詞》《楊柳枝詞》《烏衣巷》等名篇。哲學著作《天論》三篇,論述天的物質性,分析“天命論”產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義思想。著有《劉夢得文集》《劉賓客集》。
會昌二年,遷太子賓客,卒於洛陽,享年七十一,追贈戶部尚書,葬於滎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