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福道院

位於上海市浦東新區的道教道院

宋宣和元年(1120)賜額“聖堂”。明清兩代屢有被毀,亦時有重修,民國時期,地方紳士任兆銓籌資重修。

綜述


道教道院。在上海市上海縣三林鄉境內,創建年代失考。
道院三面環水,林木蒼翠,原主要建築有前殿、後殿、慈航殿城隍殿、閻羅殿、文昌閣等。現存建築皆為近年新建,前為慈航殿,中殿內供玄天上帝塑像,后左右廂房及迴廊,雕樑畫棟,煥然一新。1987年已修復完工並正式對外開放,是上海現存的主要正一派道院。道院歷來住持較多,清代道人五作霖、顧爛頭等以占課擅名。現有住持道士8人,附近道士20名亦常全院內做法事。每逢農曆初一、十五日,特別是農曆三月十五廟會及各神誕日,信眾四方雲集,熱鬧非凡。

歷史記載


傳說此院原為三國吳陸遜所建家祠,宋景祐四年(1037年)建,
宋宣和元年徽宗賜額“崇福道院”,主供真武大帝,成為道觀。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倭寇焚劫三林
崇福道院
崇福道院
庄,獨道院周遭數里未受滋擾,鄉民以為神佑,紛紛集資,於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重修院寧,按察使奚良輔作記,中謂:“倭人作變,戕豁海民,特茲一力,保障安寧,其明徵也。”直到清代,鄉人俱認為道院能保佑一方,故奉為“聖堂”。
自重建后,因年久失修,大殿有所破敗,邑人曹驤於光緒二十一年邀集城鄉人士,集資4000餘兩銀子加以修繕。民國年間又有鄉人任兆銓發起重建,將原有的四進三天井,改成三進二天井,主要奉祀真武大帝、三十六天將和十殿閻王,據1993年《新編上海大觀》記載,從宋代至清代,崇福道院與浦西蓬萊道院所形成的宮館體制,對松江和上海兩地的道教發展都產生過較大影響。

內部景觀


建國后此道院一度停止宗教活動,“文革”間院落又遭受過破壞,
故於80年代又進行整修,於1990年大修竣工。修復后之道院共有三進:頭進靈官殿,主祀王靈官和財神趙
崇福道院
崇福道院
玄壇,左右兩側供溫、馬、岳、趙四大元帥,兩旁供奉文昌司祿帝君、關公等神位;二進慈航殿,祀慈航道人(即觀音);中殿供奉主神——祀真武大帝(玄天上帝),南海觀音、東嶽聖帝、南極仙翁施相公龍王、蛇王等神位;後殿三清殿:底層主要供奉城隍、昭天侯、猛將等,樓上供奉三清神:原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四御天帝:玉皇上帝、紫薇北極大帝、勾陳上官天皇大帝、後土皇地袛,主管運勢和流年的六十甲子星宿太歲。院內保存清光緒年間(1875—1908年)《崇福道院碑記》、《崇福道院贍田碑記》兩塊玄武龜蛇石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