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家子林場

四家子林場

四家子林場位於松嫩平原西部,嫩江流域左岸,場部位於林肇公路138公里處,西部、南部、東部與他拉哈鎮接壤,北部與巴彥查干鄉相鄰,是黑龍江省西部小型人工林林場。林場地處松嫩平原,呈西高東低走勢,最高處是場部駐地,最低處位於杏樹崗作業區中部,海拔132米,平均海拔142米,地貌特徵為開闊平坦、起伏不大,略有丘陵,丘陵高差在10米以內,面積在5公頃以下。

自然地理概況


氣候:
屬中溫帶半乾旱季風大陸性氣候,春季乾旱、少雨、多風;夏季高溫,降水集中;秋季涼爽,短暫;冬季嚴寒漫長。年平均氣溫4℃,平均無霜期151天,年≥10℃有效積溫2840℃—2940℃,年平均降水量390mm,蒸發量1756mm,蒸發量是降水量的4.5倍,多以春季居多。
土壤:
沙土為主,部分地區零星分佈著鹽鹼土白漿土,面積都在5公頃以下,土壤PH值在7.8—8.5之間。
植被:
林場處於松嫩平原,所有木本植物都為建場后所造的人工林,以楊樹為主,零星散生著少量野山杏,草本植被有羊草鹼草貝加爾針茅黃蒿等,同時伴生少量防風柴胡等草藥。
野生動物:
主要有免、狼、獾、狍子狐狸山雞野鴨等。

森林資源狀況


森林資源概況:森林資源按地理位置分為二部分,場駐地是建場至今人工造林保存下來的;杏樹崗作業區是大慶市紅旗林場越界造林,省政府裁決,於1997年劃歸林場經營的。全場總面積2760公頃,其中有林地面積1155公頃,全部為人工林,占林業用地面積2063公頃的56.7%,活立木蓄積67920立方米,年凈生長量5144立方米。其中重點公益林凈生長量2312立方米,一般公益林凈生長量2832立方米,平均生長率11%。
林分類型和林種結構:現有林為建場至今造林保存下來的,由於指導思想的偏差,造林時全部為楊樹純林,沒有混交林和針葉樹種,除4公頃苗圃防護林外,其餘林分全部為用材林。
森林分類經營區劃:生態公益林2063公頃,占林業用地的100%。其中重點生態林和一般生態林面積分別為1031公頃和1032公頃,各占生態公益林的50%。由於該地區造林以防風固沙為主要目的,所以將2063公頃生態公益林全部劃分為防風固沙林

林業生產建設


林場始建於1960年,1973年開始人工造林,現有職工67人,其中幹部11人,專業技術人員11人。林場擔負著“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和綠化杜蒙大地的重任,現具有年造林67公頃,育苗3.3公頃的生產能力。1991年開始,在無造林投資的情況下,改革造林機制,採取林場與職工股份合作造林方式,由職工投工投勞投資,按豐產林標準營造速生豐產林,成林后按比例分成,為林場更新改造低產林闖出一條新路。
2000年,各項收入103萬元,其中木材銷售收入30萬元,土地承包收入12萬元,農業收入43萬元,多種經營收入18萬元,職工人均收入2000元,是1980年的近20倍。
1978年至2000年造林保存面積3200公頃,改變了本地區缺林少樹的歷史,初步發揮了防風固沙、改善環境、調解小氣候,改變生態環境作用。1989年開始人工林採伐,迄今為止,森林撫育2298公頃,低產林改造291公頃,總計消耗活立木蓄積38700立方米,出材13300立方米。累計為國家生產商品材1.33萬立方米,年生產木材604.55立方米;更新造林1155公頃;每年育苗6.5公頃,產苗140萬株,品種有樟子松水臘雲松白榆銀中楊、小×黑、中林46號等14個品種。
引資250萬元的細木工板廠年產細木工板4萬張,半成品1000立方米,加工的成品板及半成品銷往附近市縣及周邊地區。
農業基地256公頃。2002年末,羊存欄749隻、奶牛303頭,大部分是從澳大利亞引進的純種荷斯坦牛。2003年日產鮮奶可達4噸,產值204萬元,人均收入7953元。
林場有各類磚木結構公用建築萬餘平方米,各種車輛60餘台,安裝了閉路電視、電腦、電話等設施,職工吃上了自來水,有農田對口抽井70眼,使80%農田地具有灌溉能力,達到旱澇保收。

發展方向


向“以農保牧、以牧促林”方向發展,依託農業優勢發展畜牧業,以畜牧業的收入發展林業生產。
1、林場具有資源優勢,相對人均佔有資源較多,人均可達10.7公頃。
2、具有技術優勢,多年的營林生產造就了一大批林業技術人員和熟練工人,現大地與庭院育苗14個品種,面積達157畝。
3、具有豐富的多種經營經驗,農業可旱澇保收,奶牛養殖業有18年的歷史。

發展項目


1、搞好農田基本建設,向“二高”農業要效益。
2、大力發展畜牧業,特別是側重奶牛業的發展,高投入,提純奶牛質量,壯大養奶牛的實力。
3、大力營造速生豐產林,營造股份合作制速生豐產林。
4、發展木材加工業。
林場場長:石才